温暖回冷室

出自:清代·陈曾寿《戊子除夕感述》

拼音:[wēn][nuǎn][huí][lěng][shì]

平仄:平仄平仄仄

维昔壬申冬,倭难发津沽。
避地劳我皇,旅顺荒海隅。
小臣奉召往,预为赁楼居。
床几逮匕箸,凡百备所须。
浮海赴行在,时已逼岁除。
黑夜犯冰雪,下车风裂肤。
求钥启居户,乞水叩邻闾。
须臾中使来,■盘兼挈壶。
温暖回冷室,薪炭殷洪炉。
随行表侄伟,分榻拥毡毹。
遥闻箫鼓声,涛风杂啸呼。
播荡万端集,意气仍发舒。
明发趋朝正,赐食饫天厨。
筵前拜殊恩,报称惭微躯。
帝谓患难际,义与兄弟俱。
惶恐首至地,肝脑岂足涂。
维时丰镐民,旦夕望来苏。
强邻假名义,胁诱张笼笯。
我皇拒不纳,明志降手书。
凛凛十二条,正义折诡图。
使者匿不出,仓卒迫乘舆。
二月临长春,国号易曼殊。
百官内外杂,非族据要枢。
迭望而迭食,非马亦非驴。
朋分后胜金,卖国甘为奴。
越宿我潜去,密疏明区区。
帝曰成汝志,内帑仍颁诸。
其年改官制,局设内廷初。
职司奉陵庙,择人及庸愚。
帝谓予家事,与国实分疏。
义有不敢辞,黾勉策骀驽。
福陵气葱郁,乔木万万株。
皇产有三川,林矿实上腴。
生心肆攘夺,严绝誓不渝。
撄怒讽使去,翻然还故都。
芦沟事变起,倭患十载馀。
诸弟隔南天,尺寸不可踰。
今夕复何夕,聚族忘艰虞。
梅花照杯酒,博塞为欢娱。
旧交馀二三,沫湿相岣濡。
至尊尚蒙尘,穆驾无回车。
末由尽臣力,聊得申友于。
回思旅顺时,遭际千载无。
人生苦难全,甘苦纷荠荼。
自从决藩篱,流丸转瓯臾。
孑遗沟壑尽,诛求骨髓枯。
驱之等犬豕,践之如土苴。
毒螫去蛇蝎,猛噬来貙貐。
滔天非一族,神州竟沦胥。
出户望北辰,万里阴云铺。
长夜何时旦,披写长欷歔。

查看原文

注释

【温暖】1.暖和;不冷不热:气候温暖|温暖的阳光|共眠布被取温暖。 2.亲切关怀:温暖的集体|得到家庭的温暖。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温】

温【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烏魂切《集韻》《韻會》《正韻》烏昆切,音蕰。水名。《說文》水出犍爲涪南入黔水。

水名。《山海經》温水,出崆峒山,在臨汾南入河。

洛水之別名。《易·乾鑿度》王者有盛德之應,則洛水先温,故號温洛。

水名。《水經》温水,出牂柯夜郎縣。

泉名。《潘岳·西征賦》湯井温谷。《註》卽温泉也。

地名。《左傳·隱三年》取温之麥。《註》温,今河內温縣。《廣輿記》今屬懷慶府。

郡名。温州府,今屬浙江。

色和曰温。《論語》色思温。

性純粹曰温。《詩·秦風》温其如玉。

《爾雅·釋訓》温温,柔也。《疏》寬緩和柔也。《詩·大雅》温温恭人。

煖也。《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襲狐貉之温者,不憂至寒之淒愴。

燖也。《中庸》温故而知新。《註》温如燖温之温,謂故學之熟矣,復時習之謂之温。

風名。《禮·月令》季夏温風始至。

姓。《廣韻》唐叔虞之後,受封于河內温,因以命氏。

《集韻》《韻會》《正韻》紆問切,音醖。温藉也。同蘊。《詩·小雅》飮酒温克。《箋》苞裹曰藴,謂藴藉自持,含容之義。經中作温者,蓋古字通用。

讀作盜。《史記·周本紀》周繆王得驥温驪。《索隱》温音盜,徐廣曰温,一作盜。盜竊也。淺靑色。

《韻補》叶紆權切,音淵。《蘇軾詩》四時盛衰各有態,搖落悽愴驚寒温。南山孤松積雪底,抱凍不死誰能賢。

【暖】

暖【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同㬉。《禮·月令》行春令則暖風來至。《楚辭·天問》何所冬暖。

《集韻》許元切,音暄。柔貌。《莊子·徐無鬼》有暖姝者。《音義》吁爰反。柔貌。

《集韻》火遠切,音咺。義同。

【回】

回【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音洄。《說文》从囗,中象回轉之形。《徐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承。天周地外,隂陽五行,回轉其中也。

《說文》邪也,曲也。《詩·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回。《禮·禮器》禮飾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

《正韻》返也。《後漢·蔡邕傳》回途要至,俯仰取容。

《廣韻》違也。《詩·大雅》求福不回。《又》徐方不回。《註》回猶違也,言不違命也。

《詩·大雅》昭回于天。《註》昭,明。回,旋也。

屈也。《後漢·盧植傳》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又》抗議不回。

徘回。《說文》徘徊本作裵回。寬衣也,取其裵回之狀。《張衡·思賦》馬倚輈而徘回。《註》言踟躊不進也。

低回,紆衍貌。《史記·孔子世家贊》適魯,觀仲尼車服禮器,余低回留之,不能去。《前漢·揚雄傳》大道低回。

姓。《韻會》古賢者方回之後。《正字通》明宣德中御史回續。

地名。《後漢·郡國志》右扶風有回城,名曰回中。

通作迴。《荀子·儒效篇》圖迴天下於掌上。

通作廻。《史記·鄒陽傳》墨子廻車。

《正字通》回回,國名。西域大食國種也。明丘濬曰:國在玉門關外萬里,隋閒入中國。金元以後,蔓延滋甚,所至輒相親守,其所謂敎門者尤篤,今在在有之。

《集韻》《韻會》戸賄切,音悔。繞也。《左傳·襄十八年》右回梅山。徐邈讀上聲。

《集韻》《韻會》胡對切,音繢。《前漢·趙充國傳》回遠千里。《註》回謂路迂回也,音胡悔反。

畏避也。《前漢·王溫舒傳》卽有避回。《註》謂不盡意,捕擊盜賊。

《蓋寬饒傳》刺舉無所回避。《註》回讀若諱。俗作囬。

【冷】

冷【子集下】【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魯朾切《韻會》《正韻》魯杏切,令上聲。《說文》寒也。从仌,令聲。《六書正譌》別作泠,非。泠乃水名。《南史·齊樂預傳》人笑褚公,至今齒冷。《增韻》淸甚也。

姓。《廣韻》前趙錄南徐州刺史令道,字安義。

《唐韻》力鼎切《集韻》朗鼎切,靈上聲。㓑冷,寒也。

《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冷凙。吳人謂冰曰冷凙。令道當作冷道。

【室】

室【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曰宮,因其財物充實曰室。室之言實也。《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書·蔡仲之命》以蕃王室。《詩·豳風》曰爲攺歲,入此室處。

《周禮·地官註》城郭之宅曰室。

宗廟曰世室。《周禮·冬官考工記》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註》世室,宗廟也。

夫以婦爲室。《禮·曲禮》三十曰壯,有室。

營室,星名。《朱子·詩傳》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是時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

山名。《史記·封禪書註》崧高山有大室,少室二山,以山有石室,故名。

壙穴。《詩·唐風》百歲之後,歸于其室。

姓。《正字通》宋衞將軍室种。

《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至切,音試。《集韻》居也。《左思·魏都賦》窺玉策於金縢,按圖錄於石室。考曆數之所在,察五德之所蒞。

叶書藥切,音爍。《焦氏·易林》歲暮華落,陽入隂室。萬物伏匿,藏不可得。得音鐸。

相关诗句
披写长欷歔 长夜何时旦 万里阴云铺 出户望北辰 神州竟沦胥 滔天非一族 猛噬来貙貐 毒螫去蛇蝎 践之如土苴 驱之等犬豕 诛求骨髓枯 孑遗沟壑尽 流丸转瓯臾 自从决藩篱 甘苦纷荠荼 人生苦难全 遭际千载无 回思旅顺时 聊得申友于 末由尽臣力 穆驾无回车 至尊尚蒙尘 沫湿相岣濡 旧交馀二三 博塞为欢娱 梅花照杯酒 聚族忘艰虞 今夕复何夕 尺寸不可踰 诸弟隔南天 倭患十载馀 芦沟事变起 翻然还故都 撄怒讽使去 严绝誓不渝 生心肆攘夺 林矿实上腴 皇产有三川 乔木万万株 福陵气葱郁 黾勉策骀驽 义有不敢辞 与国实分疏 帝谓予家事 择人及庸愚 职司奉陵庙 局设内廷初 其年改官制 内帑仍颁诸 帝曰成汝志 密疏明区区 越宿我潜去 卖国甘为奴 朋分后胜金 非马亦非驴 迭望而迭食 非族据要枢 百官内外杂 国号易曼殊 二月临长春 仓卒迫乘舆 使者匿不出 正义折诡图 凛凛十二条 明志降手书 我皇拒不纳 胁诱张笼笯 强邻假名义 旦夕望来苏 维时丰镐民 肝脑岂足涂 惶恐首至地 义与兄弟俱 帝谓患难际 报称惭微躯 筵前拜殊恩 赐食饫天厨 明发趋朝正 意气仍发舒 播荡万端集 涛风杂啸呼 遥闻箫鼓声 分榻拥毡毹 随行表侄伟 薪炭殷洪炉 温暖回冷室 ■盘兼挈壶 须臾中使来 乞水叩邻闾 求钥启居户 下车风裂肤 黑夜犯冰雪 时已逼岁除 浮海赴行在 凡百备所须 床几逮匕箸 预为赁楼居 小臣奉召往 旅顺荒海隅 避地劳我皇 倭难发津沽 维昔壬申冬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