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北促楼船渡

出自:清代·龚鼎孳《寿白母长歌》

拼音:[dà,dài,tài][jūn][běi,bèi][cù][lóu][chuán][dù]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甲乙之际无事无,台城白昼嗥妖狐。
丞相按剑坐交戟,绯衣赤棒喧天衢。
中有一人髯且怒,昔母赵娆父王甫。
风雷炙手诧从龙,斧钺行空恣匣虎。
失职蓝田怨久盈,俊厨风义激诸生。
人伦月旦清裁出,大事《春秋》直笔争。
是时二白皆年少,雕隼云峰立秋晓。
霜翮常令狡兔愁。
金眸不畏轻缯绕,希风海内盛诸君。
挝鼓交腾逐客文,小人名辱身犹在。
一言精悍张吾军,读书早读东京史。
李杜齐名差可拟,纺车玉雪照镫青。
古今淑母成君子,十年奏赋诎《甘泉》。
敝箧同缄《宝剑篇》,一夕铜驼长荆棘。
顿闻铁马嘶南天,草莽陈师勤国难。
新亭对酒悲风乱,洒泣登舟动鬼神。
扶危共望清和蒜,将军富贵蠡吾侯。
汹汹先将乔固收,岂有曹鸾能讼党。
却因刘鲔坐同谋。
中宵片纸飞司隶,长者是兄羽者弟。
郭揖相怜解绶惊,毛钦自失操兵锐。
淰淰寒云贯械傍,过门别母空傍徨。
寸葱对陨飞霜涕,萱草难忘受日长。
此日清流遭六百,槛车一网纷驰逐。
北寺空歌凤鸟衰,南冠谁念霜毛秃。
武安夜夜醉金貂,耳语能宽避席骄。
共羡苍头无李善,何期朱户有王调。
电掣飙回格天阁,健儿快马冲铃柝。
赫蹄小字颇难详,但言误饮姜刘药。
上游旗纛卷飞樯,万甲传呼起晋阳。
妄意人情合张角,顿令赤帻劳杨匡。
大军北促楼船渡,降帆火照丹阳树。
角巾无恙白先生,司马门空笳吹暮。
辇珠舆璧又江东,回鹘明装舞队空。
鼍鼓散军朝失势,壁门奏表夜论功。
郿坞脐燃膏乍冷,罡风人堕仙霞岭。
鱼轩象服有庞眉,萧条鼎养凄飘梗。
大母含饴拥绛帷,冰鲦碧笋娱春晖。
眼看桑海麻姑劫,天与花軿莱子衣。
茅容鸡黍安林峤,捧檄还开北堂笑。
汉廷辟举首贤良,独行何辞三府召。
小弟虎观先上书,英声藉甚翔公车。
长安卿相竞倒屣,恨不立置承明庐。
扬雄文似翻迟荐,明月瑶阶掩秋扇。
三十六宫嚬翠蛾,倾城伫冠昭阳殿。
昨日长兄书自南,柴门菽水清且甘。
钟阜晴云当户牖,蒲团香雨滋优昙。
薄游倦折宫城柳,黄菊两开正重九。
心随征雁过滹沱,急归为进南陔酒。
若母吾母交义真,登堂一拜犹逡巡。
敢云房杜忝明好,愿依陶孟称芳邻。
栖栖京雒车尘白,项领磬折终何益。
蕙茝离披自一时,葡萄烂漫仍千石。
兴酣起舞属谁欢,卫尉东西不耐看。
君知罗雀庭中事,正则何心薄子兰。
归与若兄连榻语,信我风波久难处。
小人有母恋牵裾,招隐况多丛桂侣。
君家兄弟急朱轮,霄汉应须早致身。
他日起居连八座,定知欢乐过千春。
云门一奏党碑倒,雾霁甘陵日杲杲。
女师母范世真稀,既有令名兼寿考。

查看原文

注释

【大军】1.人数众多﹐声势浩大的武装部队。 2.今亦用以比喻其他各行各业的工作者的队伍。 3.方言。对正规军队和军人的敬称。 4.指重大的军事行动。
【楼船】设有楼的大船。用于作战或旅游:楼船三千备战|楼船灯火辉煌,笑声阵阵。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大】

大【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

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

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序官。

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集韻》《韻會》《正韻》音泰。

《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叶徒計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军】

軍【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君。《玉篇》衆也。《周禮·地官》五師爲軍。《註》萬二千五百人。周制: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軍禮。《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軍禮平邦國。《註》謂威其不協僭差者。

師所駐曰軍。《左傳·桓六年》軍於瑕以待之。《戰國策》軍于邯鄲之郊。《註》屯也。

姓。冠軍侯之後,因氏。

《說文》軍,圜圉也。一曰軍,兵車也。

【北】

北【子集下】【匕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綳入聲。《說文》乖也。从二人相背。《徐曰》乖者,相背違也。《史記·魯仲連傳》士無反北之心。《玉篇》方名。《史記·天官書》北方水,太隂之精,主冬,曰壬癸。《前漢·律歷志》太隂者北方。北,伏也。陽氣伏于下,于時爲冬。

《廣韻》奔也。《史記·管仲傳》吾三戰三北。

《集韻》補妹切《韻會》蒲妹切,音背。《集韻》違也。《正韻》分異也。《書·舜典》分北三苗。《註》分其頑梗,使背離也。

【促】

促【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七玉切《集韻》《韻會》趨玉切,音趗。迫也,近也,密也。

局促小,貌。《李白詩》嗷嗷空城雀,身計何戚促。

刺促。《晉書·潘岳傳》閣道謠曰:和嶠刺促不得休。《註》受役於世也。

與趣同。

【楼】

樓【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落侯切《集韻》《韻會》郞侯切《正韻》盧侯切,音婁。《說文》重屋也。《爾雅·釋宮》四方而高曰臺,狹而脩曲曰樓。《釋名》樓謂牖戸之閒有射孔,樓樓然也。

偵敵之車曰飛樓,亦曰樓車。《六韜·軍略篇》視城中則有飛樓。《左傳·宣十五年》解揚登諸樓車,呼宋人而告之。

岑樓,山之銳嶺。《孟子》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

譙樓,城樓也。《前漢·陳勝傳》戰譙門中。

謂之戍樓。《儲光羲·送別詩》寒雲隱戍樓。

樓蘭,國名。見《前漢·昭帝紀》。

《爾雅·釋詁》樓,聚也。

《爾雅·釋草》果臝之實栝樓。《註》齊人呼爲天瓜。

道家以兩肩爲玉樓。《蘇軾·雪詩》凍合玉樓寒起粟。

姓。《姓苑》望出東陽,周封少康之裔爲東樓公,子孫因氏焉。

叶凌如切,音閭。《古·日出東南隅行》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爲羅敷。

離樓,衆木交加之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嶔崟離樓。

【船】

船【未集下】【舟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食川切,音膞。《說文》舟也。《世本》共鼓貨狄作船,黃帝臣。《揚子·方言》舟,自關而西謂之船。《釋名》船,循也,循水而行也。《史記·淮隂侯傳》信乃益爲疑兵,陳船欲渡臨晉。《註》索隱曰:劉氏云:陳船,地名,在舊關之西,今之朝邑,非也。案京兆有船司空縣,不名陳船。陳船者,陳列船艘,欲渡河也。《左思·蜀都賦》戈船掩乎江湖。

《正字通》皮船,明少保戚繼光濟水法,用生牛馬皮,竹木緣之如箱形,火乾,再用竿繫助之,以浮水。一皮船可乗一人,兩皮船合縫,可乗三人。

《韻會》衣領曰船。《正字通》俗以船爲襟穿。續演繁露云:杜詩,天子呼來不上船,或言衣襟爲船,誤。按蜀人呼衣繫帶爲穿,俗因改穿作船。

姓。出《姓苑》。

天船,星名。見《丹元子·步天歌》。

《集韻》余專切,音沿。義同。俗作舡,非。

【渡】

渡【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故切《正韻》獨故切,音度。《說文》濟也。《廣雅》去也,通也。

通作度。《前漢·賈誼傳》度江河亡維楫。《集韻》或作。

相关诗句
既有令名兼寿考 女师母范世真稀 雾霁甘陵日杲杲 云门一奏党碑倒 定知欢乐过千春 他日起居连八座 霄汉应须早致身 君家兄弟急朱轮 招隐况多丛桂侣 小人有母恋牵裾 信我风波久难处 归与若兄连榻语 正则何心薄子兰 君知罗雀庭中事 卫尉东西不耐看 兴酣起舞属谁欢 葡萄烂漫仍千石 蕙茝离披自一时 项领磬折终何益 栖栖京雒车尘白 愿依陶孟称芳邻 敢云房杜忝明好 登堂一拜犹逡巡 若母吾母交义真 急归为进南陔酒 心随征雁过滹沱 黄菊两开正重九 薄游倦折宫城柳 蒲团香雨滋优昙 钟阜晴云当户牖 柴门菽水清且甘 昨日长兄书自南 倾城伫冠昭阳殿 三十六宫嚬翠蛾 明月瑶阶掩秋扇 扬雄文似翻迟荐 恨不立置承明庐 长安卿相竞倒屣 英声藉甚翔公车 小弟虎观先上书 独行何辞三府召 汉廷辟举首贤良 捧檄还开北堂笑 茅容鸡黍安林峤 天与花軿莱子衣 眼看桑海麻姑劫 冰鲦碧笋娱春晖 大母含饴拥绛帷 萧条鼎养凄飘梗 鱼轩象服有庞眉 罡风人堕仙霞岭 郿坞脐燃膏乍冷 壁门奏表夜论功 鼍鼓散军朝失势 回鹘明装舞队空 辇珠舆璧又江东 司马门空笳吹暮 角巾无恙白先生 降帆火照丹阳树 大军北促楼船渡 顿令赤帻劳杨匡 妄意人情合张角 万甲传呼起晋阳 上游旗纛卷飞樯 但言误饮姜刘药 赫蹄小字颇难详 健儿快马冲铃柝 电掣飙回格天阁 何期朱户有王调 共羡苍头无李善 耳语能宽避席骄 武安夜夜醉金貂 南冠谁念霜毛秃 北寺空歌凤鸟衰 槛车一网纷驰逐 此日清流遭六百 萱草难忘受日长 寸葱对陨飞霜涕 过门别母空傍徨 淰淰寒云贯械傍 毛钦自失操兵锐 郭揖相怜解绶惊 长者是兄羽者弟 中宵片纸飞司隶 却因刘鲔坐同谋 岂有曹鸾能讼党 汹汹先将乔固收 将军富贵蠡吾侯 扶危共望清和蒜 洒泣登舟动鬼神 新亭对酒悲风乱 草莽陈师勤国难 顿闻铁马嘶南天 一夕铜驼长荆棘 敝箧同缄《宝剑篇》 十年奏赋诎《甘泉》 古今淑母成君子 纺车玉雪照镫青 李杜齐名差可拟 读书早读东京史 一言精悍张吾军 小人名辱身犹在 挝鼓交腾逐客文 希风海内盛诸君 金眸不畏轻缯绕 霜翮常令狡兔愁 雕隼云峰立秋晓 是时二白皆年少 大事《春秋》直笔争 人伦月旦清裁出 俊厨风义激诸生 失职蓝田怨久盈 斧钺行空恣匣虎 风雷炙手诧从龙 昔母赵娆父王甫 中有一人髯且怒 绯衣赤棒喧天衢 丞相按剑坐交戟 台城白昼嗥妖狐 甲乙之际无事无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