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母赵娆父王甫

出自:清代·龚鼎孳《寿白母长歌》

拼音:[xī][mǔ][zhào][ráo,rǎo][fù,fǔ][wáng,wàng][fǔ]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甲乙之际无事无,台城白昼嗥妖狐。
丞相按剑坐交戟,绯衣赤棒喧天衢。
中有一人髯且怒,昔母赵娆父王甫
风雷炙手诧从龙,斧钺行空恣匣虎。
失职蓝田怨久盈,俊厨风义激诸生。
人伦月旦清裁出,大事《春秋》直笔争。
是时二白皆年少,雕隼云峰立秋晓。
霜翮常令狡兔愁。
金眸不畏轻缯绕,希风海内盛诸君。
挝鼓交腾逐客文,小人名辱身犹在。
一言精悍张吾军,读书早读东京史。
李杜齐名差可拟,纺车玉雪照镫青。
古今淑母成君子,十年奏赋诎《甘泉》。
敝箧同缄《宝剑篇》,一夕铜驼长荆棘。
顿闻铁马嘶南天,草莽陈师勤国难。
新亭对酒悲风乱,洒泣登舟动鬼神。
扶危共望清和蒜,将军富贵蠡吾侯。
汹汹先将乔固收,岂有曹鸾能讼党。
却因刘鲔坐同谋。
中宵片纸飞司隶,长者是兄羽者弟。
郭揖相怜解绶惊,毛钦自失操兵锐。
淰淰寒云贯械傍,过门别母空傍徨。
寸葱对陨飞霜涕,萱草难忘受日长。
此日清流遭六百,槛车一网纷驰逐。
北寺空歌凤鸟衰,南冠谁念霜毛秃。
武安夜夜醉金貂,耳语能宽避席骄。
共羡苍头无李善,何期朱户有王调。
电掣飙回格天阁,健儿快马冲铃柝。
赫蹄小字颇难详,但言误饮姜刘药。
上游旗纛卷飞樯,万甲传呼起晋阳。
妄意人情合张角,顿令赤帻劳杨匡。
大军北促楼船渡,降帆火照丹阳树。
角巾无恙白先生,司马门空笳吹暮。
辇珠舆璧又江东,回鹘明装舞队空。
鼍鼓散军朝失势,壁门奏表夜论功。
郿坞脐燃膏乍冷,罡风人堕仙霞岭。
鱼轩象服有庞眉,萧条鼎养凄飘梗。
大母含饴拥绛帷,冰鲦碧笋娱春晖。
眼看桑海麻姑劫,天与花軿莱子衣。
茅容鸡黍安林峤,捧檄还开北堂笑。
汉廷辟举首贤良,独行何辞三府召。
小弟虎观先上书,英声藉甚翔公车。
长安卿相竞倒屣,恨不立置承明庐。
扬雄文似翻迟荐,明月瑶阶掩秋扇。
三十六宫嚬翠蛾,倾城伫冠昭阳殿。
昨日长兄书自南,柴门菽水清且甘。
钟阜晴云当户牖,蒲团香雨滋优昙。
薄游倦折宫城柳,黄菊两开正重九。
心随征雁过滹沱,急归为进南陔酒。
若母吾母交义真,登堂一拜犹逡巡。
敢云房杜忝明好,愿依陶孟称芳邻。
栖栖京雒车尘白,项领磬折终何益。
蕙茝离披自一时,葡萄烂漫仍千石。
兴酣起舞属谁欢,卫尉东西不耐看。
君知罗雀庭中事,正则何心薄子兰。
归与若兄连榻语,信我风波久难处。
小人有母恋牵裾,招隐况多丛桂侣。
君家兄弟急朱轮,霄汉应须早致身。
他日起居连八座,定知欢乐过千春。
云门一奏党碑倒,雾霁甘陵日杲杲。
女师母范世真稀,既有令名兼寿考。

查看原文

注释

【赵娆】汉桓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结,谄事太后。见《后汉书.陈蕃传》。明末及清代多用以借指与宦官魏忠贤勾结作恶的明熹宗乳母客氏。
【父王】王子﹑公主对国王的称呼。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昔】

昔【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思積切,音惜。《說文》作㫺。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類篇》隷作昔。《五經文字》後人以爲古昔字。《易•說卦》昔者,聖人之作《易》也。《疏》據今而稱上世,謂之昔者也。《詩•商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禮•曲禮》必則古昔稱先王。

《詩•陳風》誰昔然矣。《傳》昔,久也。《疏》昔是久遠之事。

《禮•檀弓》予疇昔之夜。《註》猶前也。

《博雅》昔,夜也。《左傳•哀四年》爲一昔之期。《莊子•天運篇》則通昔不寐矣。

姓。《廣韻》漢有烏傷令昔登。

《集韻》倉各切,音錯。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註》昔讀爲交錯之錯,謂牛角觕理錯也。

《韻補》叶息約切。《左思•詠史詩》當其未遇時,憂在塡溝壑。英雄有迍邅,由來自古昔。

【母】

母【辰集下】【毋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廣韻》《正韻》莫厚切《集韻》《韻會》莫後切,音某。《廣雅》母,牧也。言育養子也。《釋名》冒也,含已生也。《增韻》慕也。嬰兒所慕也。《說文》从女,象懷子形。一曰象乳形。《蒼頡篇》其中有兩點,象人乳形。豎通者卽爲毋。《詩·小雅》母兮鞠我。

天地爲大父母。《書·泰誓》惟天地萬物父母。《易·說卦》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蔡邕·獨斷》天子父事天,母事地,兄事日,姊事月。

《老子·道德經》有名萬物之母。

日爲陽德之精,故稱日母。《枚乗·七發》流攬無窮。歸神日母。

元氣之本曰氣母。《莊子·大宗師篇》伏羲得之,以襲氣母。

父母,尊親之詞。《詩·小雅》豈弟君子,民之父母。《禮·表記》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親。

《揚子·方言》南楚洭之閒,母謂之媓。《淮南子·說山訓》西家子謂其母曰社。《說文》蜀人謂母曰姐,齊人謂母曰嬭,又曰㜷,吳人曰媒。《眞臘風土記》呼父爲巴駞,呼母爲米。方音不同,皆自母而變。

乳母亦曰母。《越語》生三人,公與之母。

禽獸之牝皆曰母。《孟子》五母雞,二母彘。《前漢·昭帝紀》罷天下亭母馬。《張華·禽經》鷇將生,子呼母應。雛旣生,母呼子應。《蘇軾·仇池筆記》眉州縣有一小佛屋,俗謂之猪母佛。

十母,謂甲乙之屬,十干也。十二支爲十二子。見《史記·律書》。

西王母,神名。見《山海經》。《大戴禮》云:舜時,西王母獻白玉琯。

寶母,所以集寶者。《祥異記》魏生常得一美石,後有胡人見之,曰:此寶母。每月望,設壇海邊上,可以集珠寶。

嶺南有瘴母。《鄭熊·番禺雜記》五羊嶺表見有物自空而下,始如彈丸,漸如車輪,遂四散。人中之卽病,謂之瘴母。

鬼母,神名。《括異記》南海小虞山有鬼母,一產千鬼。朝產之,暮食之。今蒼梧有鬼姑神是也。

凡物之有大小者皆曰子母。《詩·鄭風·盧重環·毛傳》重環,子母環也。《疏》謂大環貫一小環。

錢有子母錢。《周語註》重曰母,輕曰子。子母相通,民乃得所欲。

牛有子母牛。《易·說卦》坤爲子母牛。正義曰:取其多蕃畜而順。

子母竹,今之慈竹也。見《任昉·述異記》。

子母瓜,取收瓜子,故名。見《齊民要術》。

甯母,地名。《春秋·僖七年》公會齊侯,盟于甯母。《後漢·郡國志》山陽郡方與縣有泥母亭,或曰古甯母。

慈母、雨母,皆山名。《丹陽記》江寜縣南三十里有慈母山,生簫管竹。《荆州記》湘東有雨母山。

雲母,扇名。

屛名。《西京雜記》昭陽殿有雲母扇、雲母屛風。

雲母竹,竹之大者。見《郭義恭·廣志》。

《贊寜·筍譜》有雲母筍。

益母、貝母、知母,俱藥草名。蟁母、鴾母,俱鳥名。喜母,蟲名。俱見《爾雅·註疏》。

酒滓謂之酪母,見《本草》。

胡母,複姓。《後漢·獻帝紀》有胡母班。《風俗通》云:胡母,姓,本陳胡公之後,齊宣王母弟,別封母鄕。遠本胡公,近取母邑,故曰胡母氏。

《集韻》蒙晡切《正韻》莫胡切,音模。熬餌也。《禮·內則》煎醢加黍上,沃以膏,曰淳母。《鄭註》母,讀曰模。模,象也。作此象淳熬。

叶母婢切。音敉。《詩·鄭風》豈敢愛之,畏我父母。叶上杞里。《魯頌》魯侯燕喜,令妻壽母。《蔡邕·崔夫人誄》昔在共姜,陪臣之母。勞謙紡繢,仲尼是紀。

【赵】

趙【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治小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紹切,音肇。《說文》趍趙也。

《釋名》趙,朝也。本小邑,朝事于大國也。

《廣韻》趙,少也,久也。

姓。《史記·趙世家》繆王賜造父以趙城,由此爲趙氏。

國名。《前漢·地理志》趙地,昴畢之分野。趙分晉,得趙國。

《揚子·方言》牀杠,南楚之閒謂之趙。《註》趙當作兆,聲之轉也。中國亦呼杠爲挑牀,皆通也。

《集韻》徒了切,音窕。㨄或作,通作趙。刺也。《詩·周頌》其鎛斯趙。《傳》趙,刺也。《箋》以田器刺也。

《集韻》起了切。《詩·周頌·釋文》沈重讀。

同掉。《荀子·賦論篇》頭銛達而剽趙繚者耶。《註》趙,讀爲掉。掉,繚長貌。

《韻補》叶文呂切。《崔駰·達旨》魯連辨言以退燕,包胥單辭而存楚。唐且華顚以悟秦,甘羅童牙而報趙。

【娆】

嬈【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集韻》《韻會》《正韻》如招切,音饒。嬌嬈,姸媚貌。《杜甫詩》佳人屢出董嬌嬈。

《廣韻》奴鳥切《集韻》《韻會》《正韻》乃了切,音褭。《說文》苛也,擾戲弄也。《淮南子·俶眞訓》傷死者,其鬼嬈。

《廣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音擾。《前漢·鼂錯傳》除苛解嬈。

《集韻》伊鳥切,音杳。嬈㜵,美貌。或作婹。《王褒·洞簫賦》優嬈嬈以婆婆。《註》嬈嬈,柔弱也。婆婆,分散也。

褭聊切,溺平聲。煩也,心不欲也。

馨叫切,音。不仁也。

女敎切,音淖。義同。

【父】

父【巳集中】【父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扶雨切《集韻》《韻會》奉甫切,音輔。《說文》矩也。家長率敎者。从又,舉杖。《釋名》父,甫也。始生已者。《書·泰誓》惟天地萬物父母。《爾雅·釋親》父爲考。父之考爲王父。王父之考爲曾祖王父。曾祖王父之考爲高祖王父。父之世父。叔父爲從祖祖父父。之晜弟先生爲世父。後生爲叔父。父之從父晜弟爲從祖父。父之從晜弟爲族父。

《詩·小雅》以速諸父。《傳》天子謂同姓諸侯,諸侯謂同姓大夫,皆曰諸父。

老叟之稱。《史記·馮唐傳》文帝輦過問唐曰:父老何自爲郞。

《廣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音府。《集韻》同甫。《廣韻》男子之美稱。《詩·大雅》維師尚父。《箋》尚父,呂望也。尊稱焉。◎按管仲稱仲父。孔子稱尼父。范增稱亞父。皆倣此。

野老通稱。《戰國策》田父見之。

《詩·小雅》祈父。《傳》司馬也。

《春秋·桓十三年》盟于武父。《註》武父,鄭地。《釋文》音甫,有父字者,皆同甫音。

《廣韻》漢複姓。三氏孔子弟子宰父黑,漢主父偃,左傳宋之公族皇父充石。漢初皇父鸞,改父爲甫。

《正韻》防父切,音附。父母。〇按父字古無去聲。正韻始收入五暮。俗音从之。防父切,父字誤。

叶扶缶切《蘇轍·釀酒詩》誰來共佳節,但約鄕人父,生理正艱難,一醉陶衰朽。

【王】

王【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雨方切,音徨。《廣韻》大也,君也,天下所法。《正韻》主也,天下歸往謂之王。《易·坤卦》或從王事。

《隨卦》王用享于西山。《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詩·小雅》宜君宜王。《註》君,諸侯也。王,天子也。◎按秦漢以下,凡諸侯皆稱王,天子伯叔兄弟分封于外者亦曰王。

諸侯世見曰王。《詩·商頌》莫敢不來王。《箋》世見曰王。

凡尊稱亦曰王。《爾雅·釋親》父之考爲王父,父之妣爲王母。

法王,象王,皆佛號。《華嚴偈》象王行處落花紅。《岑參詩》况値廬山遠,抽簪禮法王。《註》法王,佛尊號也。

姓。

《諡法》仁義所往曰王。

王屋,山名。《書·禹貢》至于王屋。《疏》正義曰:王屋在河東垣縣東北。

弓名。《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往體寡,來體多,謂之王弓之屬。

王連,遠志也。見《博雅》夫王,芏草也。見《爾雅·釋草疏》。

王鴡,鳥名。《爾雅·釋鳥》鴡鳩,王鴡。《註》鵰類,今江東呼之爲鶚。

王鮪,魚名。《周禮·天官·人》春獻王鮪。《註》王鮪,鮪之大者。

蛇名。《爾雅·釋魚》蟒,王蛇。《註》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

蟲名。《爾雅·釋蟲》王蛈蜴。註:卽螲蟷,似䵹鼄,在穴中,有蓋。今河北人呼蛈蜴。《博雅》虎,王蝟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于放切,音旺霸王也。《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詩·大雅》王此大邦。《箋》王,君也。《釋文》王,于况反。《前漢·高帝紀》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師古註》上王字,于放反。

《廣韻》盛也。《莊子·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註》謂心神長王。《釋文》王,于况反。

音往。《詩·大雅》昊天曰明,及爾出王。《傳》王,往也。《朱註》音往。〇按王本古文玉字。註詳部首。

【甫】

甫【午集上】【用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正韻》斐古切,音斧。《說文》男子美稱也。《禮·檀弓》臨諸侯畛於鬼神曰:有天王某甫。《疏》某是天子之字,甫是男子美稱也。《儀禮·士冠禮》永受保之,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當。《註》甫是丈夫之美稱。孔子爲尼甫,周大夫有嘉甫,宋大夫有孔甫。《雜記疏》甫,且也。五十以伯仲,是正字。二十之時曰某甫,是且字。言且爲之立字也。

《爾雅·釋詁》甫,大也。《詩·小雅》倬彼甫田。傳甫田謂天下田。《箋》甫之言丈夫也。明乎彼太古之時,以丈夫稅田也。

《玉篇》始也。

《廣韻》衆也。《博雅》甫甫,衆也。《詩·大雅》魴鱮甫甫。

《爾雅·釋詁》甫,我也。

國名。《詩·大雅》維申及甫,維周之翰。《箋》甫甫,侯也。

地名。《詩·小雅》東有甫草,駕言行狩。《箋》甫草者,甫田之草也。鄭有圃田,今開封府中牟縣西圃田澤是也。《春秋·定十年》冬,齊侯衞侯鄭游速,會于安甫。《穀梁傳·昭二十三年》吳敗頓胡沈蔡許之師于雞甫。《註》雞甫,楚地。

山名。《詩·魯頌》徂來之松,新甫之栢。《傳》新甫,山也。

章甫,冠名。《禮·郊特牲》章甫,殷道也。

姓。《風俗通》甫侯之後,周甫瑕,明甫轍,甫輊。

皇甫,複姓。宋戴公之子曰皇父,因命族曰皇父。至秦攺爲皇甫。

《集韻》彼五切,音補。種菜曰圃,或省作甫。

相关诗句
既有令名兼寿考 女师母范世真稀 雾霁甘陵日杲杲 云门一奏党碑倒 定知欢乐过千春 他日起居连八座 霄汉应须早致身 君家兄弟急朱轮 招隐况多丛桂侣 小人有母恋牵裾 信我风波久难处 归与若兄连榻语 正则何心薄子兰 君知罗雀庭中事 卫尉东西不耐看 兴酣起舞属谁欢 葡萄烂漫仍千石 蕙茝离披自一时 项领磬折终何益 栖栖京雒车尘白 愿依陶孟称芳邻 敢云房杜忝明好 登堂一拜犹逡巡 若母吾母交义真 急归为进南陔酒 心随征雁过滹沱 黄菊两开正重九 薄游倦折宫城柳 蒲团香雨滋优昙 钟阜晴云当户牖 柴门菽水清且甘 昨日长兄书自南 倾城伫冠昭阳殿 三十六宫嚬翠蛾 明月瑶阶掩秋扇 扬雄文似翻迟荐 恨不立置承明庐 长安卿相竞倒屣 英声藉甚翔公车 小弟虎观先上书 独行何辞三府召 汉廷辟举首贤良 捧檄还开北堂笑 茅容鸡黍安林峤 天与花軿莱子衣 眼看桑海麻姑劫 冰鲦碧笋娱春晖 大母含饴拥绛帷 萧条鼎养凄飘梗 鱼轩象服有庞眉 罡风人堕仙霞岭 郿坞脐燃膏乍冷 壁门奏表夜论功 鼍鼓散军朝失势 回鹘明装舞队空 辇珠舆璧又江东 司马门空笳吹暮 角巾无恙白先生 降帆火照丹阳树 大军北促楼船渡 顿令赤帻劳杨匡 妄意人情合张角 万甲传呼起晋阳 上游旗纛卷飞樯 但言误饮姜刘药 赫蹄小字颇难详 健儿快马冲铃柝 电掣飙回格天阁 何期朱户有王调 共羡苍头无李善 耳语能宽避席骄 武安夜夜醉金貂 南冠谁念霜毛秃 北寺空歌凤鸟衰 槛车一网纷驰逐 此日清流遭六百 萱草难忘受日长 寸葱对陨飞霜涕 过门别母空傍徨 淰淰寒云贯械傍 毛钦自失操兵锐 郭揖相怜解绶惊 长者是兄羽者弟 中宵片纸飞司隶 却因刘鲔坐同谋 岂有曹鸾能讼党 汹汹先将乔固收 将军富贵蠡吾侯 扶危共望清和蒜 洒泣登舟动鬼神 新亭对酒悲风乱 草莽陈师勤国难 顿闻铁马嘶南天 一夕铜驼长荆棘 敝箧同缄《宝剑篇》 十年奏赋诎《甘泉》 古今淑母成君子 纺车玉雪照镫青 李杜齐名差可拟 读书早读东京史 一言精悍张吾军 小人名辱身犹在 挝鼓交腾逐客文 希风海内盛诸君 金眸不畏轻缯绕 霜翮常令狡兔愁 雕隼云峰立秋晓 是时二白皆年少 大事《春秋》直笔争 人伦月旦清裁出 俊厨风义激诸生 失职蓝田怨久盈 斧钺行空恣匣虎 风雷炙手诧从龙 昔母赵娆父王甫 中有一人髯且怒 绯衣赤棒喧天衢 丞相按剑坐交戟 台城白昼嗥妖狐 甲乙之际无事无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