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池翔文鱼

出自:清代·屈大均《维帝篇》

拼音:[zhōng,zhòng][chí][xiáng][wén][yú]

平仄:平平平平平

维帝颛顼裔,周氏相蝉嫣。
食土荆湘邑,屈姓何连绵。
左徒死怀忠,日月在罗渊。
宗臣不去国,恩义同比干。
子孙藏剑佩,世守长沙田。
汉初实关中,昭景同西迁。
族贵称王孙,文采未相宣。
武帝爱离骚,始命淮南笺。
买臣工楚学,能言廿五篇。
三闾之弟子,王逸益精妍。
所恨灵均孙,名姓未有传。
唐时美词藻,只有屈同仙。
千载失宗支,遗书荡如烟。
徒闻宋南渡,我祖从秦川。
抱挟离骚经,肇居番禺偏。
番禺两山连,桂林横大川。
冰霜避炎德,熊罴盘层峦。
神灵所窟宅,形胜亚中原。
少祖拥义兵,力拒元可汗。
言从东莞伯,归命洪武年。
褒勋锡彤矢,作镇临幽燕。
本支在茭塘,世德列朝鹓。
三闾大夫祠,峨峨南澥边。
景差与宋玉,配享蘼芜坛。
女媭之婵媛,岁时祀孔虔。
天问及九章,凄悲被笙弦。
称觞何济济,伐鼓复填填。
女巫献玉琐,姣服若飞鸾。
灵兮黪两螭,云旌来翩翩。
迎之激楚舞,侑以招魂篇。
习射张大侯,中者为神欢。
山谷气巃嵷,樛木缭苍烟。
土膏春既动,禾稼郁芊芊。
聚族二千人,公耕兹墓田。
百果从离支,芬馨充豆边。
龙目酿饮酥,醪者寿多延。
东家笼窗竹,西邻翡翠兰。
中池翔文鱼,孔雀尾斓斑。
皓发四五叟,混茫谈羲轩。
子弟工文辞,风华尚小山。
榕树大十围,流泉应鸣蝉。
百尺木棉花,朱火然高天。
灵境似华胥,淳俗誇桃源。
花落鸡犬静,处处张春筵。
爰从广州陷,我父方言还。
勤王功未成,避世志难宣。
吁嗟蚩尤乱,阊阖纷刀鋋。
湘君沉锦瑟,重华失金銮。
四澥沸鼎镬,九州惊虚弦。
将相妇人衣,崩角穹庐前。
其时歌薤露,吾亲泪涟涟。
龚胜屡绝粒,陶潜时呜弦。
遂筑怀沙亭,背冈带修湍。
岌岌远游冠,卖药东市廛。
增城受丹诀,委蜕从稚川。
正气得所繇,庶几返自然。
嗟予破家产,报国多迍邅。
左持将军头,右揕秦王肩。
虎狼不足刺,生劫酬燕丹。
吁嗟天命衰,脱身出函关。
爰从翟义公,兴师平陵西。
逐日麾金戈,捎星曳红旃。
黄帝驾象车,飞廉挥虹鞭。
一夫先拔木,五丁齐开山。
魑魅纷来战,雷霆相纠缠。
予时当一队,矢尽犹争先。
猛士尽疮痍,一呼皆腾鞍。
手剥太行玃,足蹂阴山豜。
雄虺昂九首,吞人益其肝。
神虬忽失穴,潢污蟠蜿蜒。
不能为国殇,含羞馀空拳。
天方造草昧,养晦为大贤。
鹏运需扶摇,折翼避鹰鹯。
割肉聊自食,毋须膏火煎。
婉彼蛾眉女,瑶瑟中道捐。
大禹方胼胝,遑恤涂山颜。
客获千金殊,乃遭骊龙眠。
英雄不学道,功名安足传。
飘然登太山,长啸摇天门。
鸡呜见澥日,涌出如金盘。
神光腾八极,顿豁鸿濛前。
盘古日九变,玉斧开方圆。
死生如循环,寻之渺无端。
公孙舞双剑,宜僚弄一丸。
鬼出忽电入,兵机获无传。
囊括其雌雄,妙得将将权。
蒲且弯长弓,风胡操龙泉。
卫我归罗浮,省母梧桐间。
凤凰挟其雏,羽仪九苞妍。
一鸣圣人生,再呜泰阶平。
此身非血肉,五岳共乔骞。
庶几鞠育恩,少报罔极焉。
弟妹未婚嫁,夙夜亦怀仙。
寡兄奉为师,冥探太素言。
梁鸿尝牧豕,弄玉思骑鸾。
织缣为亲衣,采薇为亲餐。
甘瓜抱苦蒂,骨肉相夤缘。
自谓依庭闱,没齿同贞坚。
何意鲜飙激,孤雁吹飞翻。
日月有盈亏,吾生遑得閒。
挥涕出门去,斯民方倒悬。
事亲贵养志,治国若烹鲜。
乘彼太清霞,白鹿何娟娟。
尘垢铸尧舜,羽翼凌绮园。
御世有操纵,六辔如琴然。
四夷若牛马,累累受拘牵。
东游寒风阙,西戏昆崙巅。
足性自无待,横流一手援。
回顾乡闾中,萧萧桑梓寒。
仲尼怀疾固,思归修遗编。
百川朝沧溟,清浊必还源。
北斗天中央,周流光不偏。
姑射以神凝,使民庇厉蠲。
苏耽能反本,化为黄鹄旋。

查看原文

注释

【中池】1.池中。 2.胆的异名。
【文鱼】1.鲤鱼。一说为有翅能飞的鱼。 2.有斑彩的鱼;金鱼。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中】

中【子集上】【丨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

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

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

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註》斷民罪,使輕重得中也。

心也。《史記·韓安國傳》深中寬厚。

內也。《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老子·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半也。《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魏志·管輅傳》鼓一中。《註》猶言鼓一半也。

成也。《禮·禮器》因名山升中于天。《註》中,猶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

滿也。《前漢·百官表》制中二千石。《註》謂滿二千石也。《索隱》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石。

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中其莖。《註》謂穿之也。

盛算器。《禮·投壺》主人奉矢,司射奉中。《註》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圓圈,以盛算也。

《禮·深衣註》衣有表者,謂之中衣。與衷通。

俚語。以不可爲不中。《蕭參希通錄》引左傳成公二年,無能爲役。杜預註:不中爲之役使。

《禮·鄕飲酒義》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

姓。漢少府卿中京。

中行,中英,中梁,中壘,中野,皆複姓。

《廣韻》《集韻》《韻會》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史記·周本紀》養由基去柳葉百步,射之,百發百中。

著其中曰中。《莊子·達生篇》中身當心則爲病,猶醫書中風,中暑是也。

要也。《周禮·春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註》謂治職簿書之要也。

應也。《禮·月令》律中大簇。《註》中猶應也。

合也。《左傳·定元年》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類篇》《正韻》直衆切。與仲通。《禮·月令》中呂,卽仲呂,又讀作得。《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註》故書中爲得。陸德明云:中,杜音得。

《韻補》叶陟良切,音章。師古曰:古讀中爲章。《吳志·胡綜傳·黃龍大牙賦》四靈旣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叶諸仍切,音征。《劉貢父·詩話》關中讀中爲》天期乗祚受爵漢中。叶下秦。古東韻與庚陽通。俗讀中酒之中爲去聲。中與之中爲平聲。◎按《魏志·徐邈傳》:邈爲尚書郞,時禁酒。邈私飮沈醉,趙達問以曹事,曰中聖人。時謂酒淸爲聖人,濁者爲賢人。蘇軾詩: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復一中之。則中酒之中,亦可讀平聲。《通鑑》:周宣王成中與之名,註:當也。杜詩: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與年。則中與之中亦可讀去聲。

【池】

池【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直離切《集韻》《正韻》陳知切《韻會》除知切,音馳。《說文》治也。孔安國曰:停水曰池。《周禮·秋官》雍氏掌溝瀆澮池之禁。《註》謂陂障之水道也。《禮·月令》毋漉陂池。《註》畜水曰陂,穿地通水曰池。

城塹曰溝池。《禮·禮運》城郭溝池以爲固。《班固·西都賦》呀周池而成淵。《註》城有水曰池。

朝夕池,海也。《枚乗諫吳王書》游曲臺臨上路,不如朝夕之池。《註》蘇林曰:以海水朝夕爲池。

咸池,天神也。《東方朔·七諫》屬天命而委之咸池。

咸池,黃帝樂名。

堯樂名,大咸亦曰咸池。《周禮·春官》大司樂舞咸池以祭地示。《註》咸池,大咸也。《禮·樂記》咸池備矣。《註》咸,皆也。池之爲言施也。言德之無不施也。

咸池,星名。主五穀。見《史記·天官書》。

亢池,星名。在亢北。主度送迎之事。見《甘氏星經》。

《爾雅·釋樂註》琴上曰池,言其平。下曰濵,言其服。

棺飾。《禮·檀弓》池視重霤。《疏》池者,柳車之池也。織竹爲之,形如籠,衣以靑布,以承鼈甲,名之爲池,象重霤方面之數。

《小爾雅》埋柩謂之殔,殔坎謂之池。

銅池,承霤也。以銅爲之。《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

道家名腎中偃月爐爲玉池。《黃庭經》玉池淸水灌靈根,審能行之可長存。

心之別名爲中池。《黃庭經》中池有士衣赤衣,田下三寸神所居。

裝潢家以卷縫罅處爲玉池。《楊愼·墐戸錄》古裝裱卷軸,引首後以綾黏者曰贉,唐人謂之玉池。

差池,飛貌。《詩·邶風》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黃池,地名。《春秋·哀十三年》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

天池,山名。在南陽。

州名。《廣輿記》池州府,漢屬丹陽,三國吳爲石城侯邑,隋曰秋浦,曰池陽,唐宋曰池州。

姓。漢中牟令池瑗。見《風俗通》。

《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唐何切《正韻》湯何切,音駝。與沱通。《說文》江別流也。

虖池,水名。在幷州界。《周禮·夏官·職方氏》幷州,其川虖池。《註》虖池,出鹵城。池,徒多切。◎按禮器作惡池,山海經作滹沱,戰國策作呼沲,詛楚文作惡駝,音義同。

陂池,或作坡陁。《刋謬正俗》陂池讀如坡陁,猶言靡迤耳。

《楚辭·九歌》與汝沐兮咸池,晞子髮兮陽之阿。《揚雄·羽獵賦》相與集於靖冥之館,以臨珍池。灌以岐梁,溢以江河。《註》池讀沱。

《正韻》直列切,音徹。《禮·檀弓》主人旣祖塡池。《註》塡池當讀爲奠徹。

【翔】

翔【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似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徐羊切,音詳。《說文》回飛也。《爾雅·釋鳥》鳶烏醜,其飛也翔。《註》布翅翱翔。《易·豐卦》天際翔也。《詩·鄭風》河上乎翱翔。

《禮·曲禮》室中不翔。《註》行而張拱曰翔。

《禮·玉藻》朝廷濟濟翔翔。《註》莊敬貌。

《禮·三年問》過其故鄉回翔焉。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前弱則俛,後弱則翔。《註》翔,回顧也。《集韻》通作鴹。

【文】

文【卯集下】【文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

《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

《易·坤卦》文在中也。《疏》通達文理。《史記·禮書》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太隆。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發舉則有文謀。

《禮·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史記·樂書》禮自外作,故文。《註》文猶動,禮肅人貌。貌在外,故云動。

《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爲文。樂盈而反,以反爲文。《註》文,猶美也,善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註》有文辭也。

《前漢·酷吏傳》司馬安之文法。《註》以文法傷害人也。《又》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密也。

姓。《前漢·循吏傳》文翁,廬江舒人也。

《史記·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獸名。《山海經》放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集韻》文運切,音問。《論語》小人之過也,必文。《朱傳》文,飾之也,去聲。

眉貧切,音珉。飾也。《禮·玉藻》大夫以魚須文竹,劉昌宗讀。

《韻補》叶微勻切。《崔駰·達旨》摛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爲仁。《張衡·西京賦》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叶無沿切。《蔡洪棊賦》畫路表界,白質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圓。

【鱼】

魚【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註》魚無足翼。《史記·周本紀》白魚躍入王舟中。《註》馬融曰:魚者介鱗之物,兵象也。

蠹魚,亦名衣魚,本草生,久藏衣帛及書紙中。

《詩·小雅》象弭魚服。《傳》魚服,魚皮。《陸璣疏》魚服,魚獸之皮也。似猪,東海有之。一名魚貍,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純靑,今以爲弓鞬步叉者也。

《唐書·車服志》初罷龜袋,復給以魚。《遼史·興宗記》試進士於廷,賜馮立等緋衣銀魚。《金史·輿服志》親王佩玉魚,一品至四品佩金魚,以下佩銀魚。

《左傳·閔二年》歸夫人魚軒。《註》以魚皮爲飾。

馬名。《爾雅·釋畜》二目白,魚。《註》似魚目也。《詩·魯頌》有驔有魚。

地名。《左傳·僖二年》齊寺人貂漏師于多魚。

《文十六年》惟裨儵魚,人實逐之。《註》魚,魚復縣,今巴東永安縣。

《晉語》夷鼓,彤魚氏之甥也。《註》彤魚,國名。

姓。《左傳·成十五年》魚石爲左師。《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修魚氏。

與吾同。《列子·黃帝篇》姬,魚語女。《註》姬讀居,魚讀吾。

叶魚羈切,音宜。《徐幹·七喩》大宛之犧,三江之魚。雲鶬水鵠,禽蹯豹胎。胎音怡。

叶語鳩切,音牛。《庾闡詩》煉形去人俗,飄忽乗雲遊。暫憩扶桑隂,忽見東岳魚。

相关诗句
化为黄鹄旋 苏耽能反本 使民庇厉蠲 姑射以神凝 周流光不偏 北斗天中央 清浊必还源 百川朝沧溟 思归修遗编 仲尼怀疾固 萧萧桑梓寒 回顾乡闾中 横流一手援 足性自无待 西戏昆崙巅 东游寒风阙 累累受拘牵 四夷若牛马 六辔如琴然 御世有操纵 羽翼凌绮园 尘垢铸尧舜 白鹿何娟娟 乘彼太清霞 治国若烹鲜 事亲贵养志 斯民方倒悬 挥涕出门去 吾生遑得閒 日月有盈亏 孤雁吹飞翻 何意鲜飙激 没齿同贞坚 自谓依庭闱 骨肉相夤缘 甘瓜抱苦蒂 采薇为亲餐 织缣为亲衣 弄玉思骑鸾 梁鸿尝牧豕 冥探太素言 寡兄奉为师 夙夜亦怀仙 弟妹未婚嫁 少报罔极焉 庶几鞠育恩 五岳共乔骞 此身非血肉 再呜泰阶平 一鸣圣人生 羽仪九苞妍 凤凰挟其雏 省母梧桐间 卫我归罗浮 风胡操龙泉 蒲且弯长弓 妙得将将权 囊括其雌雄 兵机获无传 鬼出忽电入 宜僚弄一丸 公孙舞双剑 寻之渺无端 死生如循环 玉斧开方圆 盘古日九变 顿豁鸿濛前 神光腾八极 涌出如金盘 鸡呜见澥日 长啸摇天门 飘然登太山 功名安足传 英雄不学道 乃遭骊龙眠 客获千金殊 遑恤涂山颜 大禹方胼胝 瑶瑟中道捐 婉彼蛾眉女 毋须膏火煎 割肉聊自食 折翼避鹰鹯 鹏运需扶摇 养晦为大贤 天方造草昧 含羞馀空拳 不能为国殇 潢污蟠蜿蜒 神虬忽失穴 吞人益其肝 雄虺昂九首 足蹂阴山豜 手剥太行玃 一呼皆腾鞍 猛士尽疮痍 矢尽犹争先 予时当一队 雷霆相纠缠 魑魅纷来战 五丁齐开山 一夫先拔木 飞廉挥虹鞭 黄帝驾象车 捎星曳红旃 逐日麾金戈 兴师平陵西 爰从翟义公 脱身出函关 吁嗟天命衰 生劫酬燕丹 虎狼不足刺 右揕秦王肩 左持将军头 报国多迍邅 嗟予破家产 庶几返自然 正气得所繇 委蜕从稚川 增城受丹诀 卖药东市廛 岌岌远游冠 背冈带修湍 遂筑怀沙亭 陶潜时呜弦 龚胜屡绝粒 吾亲泪涟涟 其时歌薤露 崩角穹庐前 将相妇人衣 九州惊虚弦 四澥沸鼎镬 重华失金銮 湘君沉锦瑟 阊阖纷刀鋋 吁嗟蚩尤乱 避世志难宣 勤王功未成 我父方言还 爰从广州陷 处处张春筵 花落鸡犬静 淳俗誇桃源 灵境似华胥 朱火然高天 百尺木棉花 流泉应鸣蝉 榕树大十围 风华尚小山 子弟工文辞 混茫谈羲轩 皓发四五叟 孔雀尾斓斑 中池翔文鱼 西邻翡翠兰 东家笼窗竹 醪者寿多延 龙目酿饮酥 芬馨充豆边 百果从离支 公耕兹墓田 聚族二千人 禾稼郁芊芊 土膏春既动 樛木缭苍烟 山谷气巃嵷 中者为神欢 习射张大侯 侑以招魂篇 迎之激楚舞 云旌来翩翩 灵兮黪两螭 姣服若飞鸾 女巫献玉琐 伐鼓复填填 称觞何济济 凄悲被笙弦 天问及九章 岁时祀孔虔 女媭之婵媛 配享蘼芜坛 景差与宋玉 峨峨南澥边 三闾大夫祠 世德列朝鹓 本支在茭塘 作镇临幽燕 褒勋锡彤矢 归命洪武年 言从东莞伯 力拒元可汗 少祖拥义兵 形胜亚中原 神灵所窟宅 熊罴盘层峦 冰霜避炎德 桂林横大川 番禺两山连 肇居番禺偏 抱挟离骚经 我祖从秦川 徒闻宋南渡 遗书荡如烟 千载失宗支 只有屈同仙 唐时美词藻 名姓未有传 所恨灵均孙 王逸益精妍 三闾之弟子 能言廿五篇 买臣工楚学 始命淮南笺 武帝爱离骚 文采未相宣 族贵称王孙 昭景同西迁 汉初实关中 世守长沙田 子孙藏剑佩 恩义同比干 宗臣不去国 日月在罗渊 左徒死怀忠 屈姓何连绵 食土荆湘邑 周氏相蝉嫣 维帝颛顼裔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