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蕞曾陈汉

出自:元代·耶律楚材《和张敏之诗七十韵三首 其二 再用张敏之韵》

拼音:[mián][zuì][zēng,céng][chén][hàn]

平仄:平仄平平仄

我爱张公子,丁年密退藏。
施为宜法则,议论自馨香。
元气却不死,深陂岂可量。
儿时供府荐,壮岁已名扬。
汲汲尊尼父,堂堂类子张。
迁居择邻里,濯足拣沧浪。
作传编毛颖,谈玄说剑铓。
奇才千古重,令问万民望。
气压四明客,调穷三耳臧。
典谟师我舜,雅颂起予商。
绵蕞曾陈汉,仁术屡说梁。
本非中酒困,长为和诗忙。
道长茹连拔,时衰心独伤。
篆文遒似李,隶字楷如王。
青眼予能作,白眉君最良。
万言陈国利,一战捷文场。
出海游龙舞,腾空翥凤翔。
十全君子行,一代士林光。
句法吾师范,诗材我窃攘。
忠心常向日,直节欲淩霜。
文没岁云久,道亡天未将。
狂澜时既倒,木铎子宜当。
德业能纯粹,学术靡理疆。
冲天憎燕雀,当路恶豺狼。
绮语吟千韵,宸笔扫十行。
行藏关治乱,出处卜兴亡。
郡隶清河上,家居杜曲傍。
登科年甫冠,修史发初苍。
仙观尝新欠,宫园醉晚凉。
朝天恭踧踖,退食独彷徨。
得暇多休沐,游山小治装。
一卮持竹叶,左手把无肠。
官酒浇三斗,宫词唾百章。
阮声师校尉,琴诀受嵇康。
似玉风神异,如兰气味长。
坦怀无戚戚,明见笑伥伥。
草檄堪医疾,针诗可治肓。
博闻敌武库,高价重珠囊。
忧患经多故,艰难已备尝。
悲歌声历历,雅调韵洋洋。
造次必于是,中心何日忘。
生涯两书箧,香火一禅床。
海上寻徐福,壶中觅长房。
流传虽若此,真伪甚难详。
水国波奔激,仙乡路渺茫。
孤身朝北阙,皓首叹东阳。
险韵嚼佳句,残英嗅冷芳。
仁人今尚在,箕子本佯狂。
洪范明皇极,彝伦叙有常。
百王遗礼乐,三代旧轩裳。
会补南极缺,能令北斗昂。
无媒言嗫嚅,失志思回遑。
秋老空悲扇,天凉反卖浆。
却来频渭钓,又绝在陈粮。
志道衰犹梦,依仁老更刚。
故家三径远,薄土一廛荒。
混混常无舍,乾乾体自强。
卒躬能省己,行道不踰方。
宁耻身衣褐,谁嗟日食糠。
起歌明月夜,舒啸白云乡。
绮夏终辞汉,巢由固避唐。
名极得三者,柴立机中央。
荣遇传金马,题名刻玉堂。
未窥君所蕴,徒见子之墙。
遣欲绝形累,无贪不行妨。
一瓢渠乐逸,陋巷我忧惶。
牺易韦编暗,麟经古卷黄。
著述遵辅嗣,去取笑公羊。
再辨麟绝笔,重笺城复隍。
焦桐人不识,独有蔡中郎。

查看原文

注释

【绵蕞】1.亦作"绵蕞"。亦作"绵蕝"。亦作"绵蕝"。 2.据《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叔孙通欲为汉高祖创立朝仪,使征鲁诸生三十馀人,叔孙通"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蕞野外",习肄月馀始成。按,引绳为"绵",束茅以表位为"蕞"。后因谓制订整顿朝仪典章为"绵蕞"或"绵蕝"。 3.引申指经营创建。 4.借指表率。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绵】

綿【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玉篇》《廣韻》《集韻》同緜。

【蕞】

蕞【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才外切《集韻》徂外切,。《說文》小貌。《左傳·昭七年》蕞爾國。《左思·魏都賦》宵歌蕞陋。

《潘岳·西征賦》蕞芮于城隅者,百不處一。《註》聚貌。

《集韻》祖外切,音最。地名,在新豐。

通蕝。詳蕝字。

【曾】

曾【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昨稜切《集韻》《韻會》徂稜切,,古文窻字。下从曰,上从八,象氣之分散也。經典相承,隷省作曾。《詩·大雅》曾莫惠我師。《論語》曾是以爲孝乎。《孟子》爾何曾比予於是。

《廣韻》經也。《增韻》嘗也。《韻會》乃也,則也。

與層通。《後漢·張衡傳》登閬風之曾城兮。《文選》作層城。

《廣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音增。《書·武成》惟有道曾孫周王發。《爾雅·釋親》王父之考爲曾祖,孫之子爲曾孫。《註》曾,猶重也。

《左傳·襄十八年》曾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註》曾臣,猶末臣。《疏》曾祖曾孫者,曾爲重義。諸侯之於天子,無所可重。曾臣猶末臣,謙之意耳。

《楚辭·九歌》翾飛兮翠曾。《註》曾,舉也。

與橧同。《禮·禮運》夏則居橧巢。《釋文》橧,本又作曾。

與增同。《孟子》曾益其所不能。《孫奭·音義》曾當讀作增。

姓。《姓氏急就篇》曾氏出於鄫,姒姓,莒滅鄫,子孫在魯者別爲曾氏。《孫奕·示兒編》曾字除人姓及曾孫外,今學者皆作層字音讀。然經史無音,止當音增。《韻會》今詳曾字有音者,合從本音。餘無音者從層音,亦通。

【陈】

陳【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饋八簋。

《史記·李斯傳》所以飾後宮,充下。《註》下陳,猶後列也。

《廣韻》故也。《詩·小雅》我取其,食我農人。《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

久也。《書·盤庚》失于政,爲久之義。

《廣韻》張也。《禮·表記》事君欲諫,不欲謂言其過於外也。

《廣韻》衆也。

《爾雅·釋宮》堂途謂之陳。《註》堂下至門徑也。《釋名》言賔主相迎。《註》北當階,其南接門內霤。

國名。《廣韻》周武王封舜後胡公滿於州。

姓。胡公滿之後,子孫以國爲氏。

《玉篇》或作塵。

《廣韻》《集韻》直刃切。同陣。軍伍行列也。詳前陣字註。

叶都年切,音顚。《易林》秋糧未成,無從至。關音涓。

【汉】

漢【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㵄音熯。水名。《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

天河也。《爾雅·釋天》箕斗之閒,漢津也。《史記·天官書》漢者,亦金之散氣。《揚泉·物理論》漢,水之精也。《詩·大雅》倬彼雲漢。

漢中,郡名,秦惠王置。《廣輿記》今爲漢中府。

漢口,地名。《廣輿記》漢陽府,本春秋鄖國地,漢屬江夏,唐曰沔州,亦曰漢陽。

州名,屬成都府。《韻會》漢屬廣漢郡,唐置州。

半漢,形容之辭。《張衡·南都賦》天馬半漢。

《輟耕錄》今人謂賤丈夫爲漢子。

高麗方言謂白曰漢。見《孫穆·雞林類事》。

《集韻》他干切,音攤。太歲在申曰汭漢。亦作涒灘。

《韻補》叶詩建切,音扇。《繁欽賦》長唐虎圈,迴望曼衍。槃旋岹嶢,上刺雲漢。

相关诗句
独有蔡中郎 焦桐人不识 重笺城复隍 再辨麟绝笔 去取笑公羊 著述遵辅嗣 麟经古卷黄 牺易韦编暗 陋巷我忧惶 一瓢渠乐逸 无贪不行妨 遣欲绝形累 徒见子之墙 未窥君所蕴 题名刻玉堂 荣遇传金马 柴立机中央 名极得三者 巢由固避唐 绮夏终辞汉 舒啸白云乡 起歌明月夜 谁嗟日食糠 宁耻身衣褐 行道不踰方 卒躬能省己 乾乾体自强 混混常无舍 薄土一廛荒 故家三径远 依仁老更刚 志道衰犹梦 又绝在陈粮 却来频渭钓 天凉反卖浆 秋老空悲扇 失志思回遑 无媒言嗫嚅 能令北斗昂 会补南极缺 三代旧轩裳 百王遗礼乐 彝伦叙有常 洪范明皇极 箕子本佯狂 仁人今尚在 残英嗅冷芳 险韵嚼佳句 皓首叹东阳 孤身朝北阙 仙乡路渺茫 水国波奔激 真伪甚难详 流传虽若此 壶中觅长房 海上寻徐福 香火一禅床 生涯两书箧 中心何日忘 造次必于是 雅调韵洋洋 悲歌声历历 艰难已备尝 忧患经多故 高价重珠囊 博闻敌武库 针诗可治肓 草檄堪医疾 明见笑伥伥 坦怀无戚戚 如兰气味长 似玉风神异 琴诀受嵇康 阮声师校尉 宫词唾百章 官酒浇三斗 左手把无肠 一卮持竹叶 游山小治装 得暇多休沐 退食独彷徨 朝天恭踧踖 宫园醉晚凉 仙观尝新欠 修史发初苍 登科年甫冠 家居杜曲傍 郡隶清河上 出处卜兴亡 行藏关治乱 宸笔扫十行 绮语吟千韵 当路恶豺狼 冲天憎燕雀 学术靡理疆 德业能纯粹 木铎子宜当 狂澜时既倒 道亡天未将 文没岁云久 直节欲淩霜 忠心常向日 诗材我窃攘 句法吾师范 一代士林光 十全君子行 腾空翥凤翔 出海游龙舞 一战捷文场 万言陈国利 白眉君最良 青眼予能作 隶字楷如王 篆文遒似李 时衰心独伤 道长茹连拔 长为和诗忙 本非中酒困 仁术屡说梁 绵蕞曾陈汉 雅颂起予商 典谟师我舜 调穷三耳臧 气压四明客 令问万民望 奇才千古重 谈玄说剑铓 作传编毛颖 濯足拣沧浪 迁居择邻里 堂堂类子张 汲汲尊尼父 壮岁已名扬 儿时供府荐 深陂岂可量 元气却不死 议论自馨香 施为宜法则 丁年密退藏 我爱张公子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