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载同昏晨

出自:清代·宋湘《寄郑三丙昌》

拼音:[liǎng][zǎi,zài][tóng,tòng][hūn][chén]

平仄:仄仄平平平

挂帆向风浪,进退交怦怦。
终日坐车壁,轰轰如耳鸣。
心口自相语,八九不得呈。
浪定马解鞍,一梦来生平。
欠伸复大噫,稍自闻其声。
我与晓园子,文字为友生。
久乃见肝胆,终而成弟兄。
己酉与庚戌,两载同昏晨
山下丛书阁,风雨嘈嘈听。
登堂拜寿母,啼笑杂孩婴。
依依真家人,不闻鸡犬惊。
衣食共柈椸,憧仆无斗争。
我出车子车,我入灯子灯。
并影检文史,交綦倾杯觥。
有时并马出,赏花兼听莺。
莺花亦有意,昵子还我亲。
我贫累八口,子富非千塍。
每当家书来,辄亦指一囷。
我才愧比管,君义高同陈。
人生非木石,安得无性情。
尔后或小别,逐逐肥马尘。
数月得相见,夜语恒无眠。
相期共跋浪,大海飞鲲鲸。
壬年七八月,夜夜秋风清。
为我僦夏屋,踏月五羊城。
岂意梁上材,不及爨下薪。
敢喜珠出海,翻憾玉遗荆。
子乃殊欣然,盛饯江之滨。
长途沮行色,一一劳经营。
辙迹一以北,百叠书殷勤。
阔怀有岁月,笃契无关津。
区区两蜗角,望我如望君。
如此五六年,郁郁俱未伸。
顾我须裹戟,知子眉含颦。
我今尚留滞,非官縻帑银。
骑驴北门出,风雪满其身。
希冀捧一檄,为养非为名。
笔砚焚且尽,酒债时交征。
此心如槁木,宇内唯寓形。
楼中红杏花,或留与子孙。
初秋有人来,自言君比邻。
闻子颇欲出,行行摇双旌。
扫榻逾三月,倒屣虚一迎。
想又不复来,或待明年春。
如子二顷田,进止俱可凭。
前书略己及,不复唇舌申。
忆子送我时,索诗何丁宁。
数载不一报,繄岂忘故人。
亦欲得佳境,稍与句俱新。
岂谓气蔬笋,摆脱全无因。
积悃那可道,着手难为停。
喁喁儿女语,拉杂交甘辛。
寂寞首重回,诊缕情乃真。
八千里顿首,珍重双红鳞。

查看原文

字义

【两】

兩【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㒳《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

《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

《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

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

《玉篇》二十四銖爲兩。

《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

《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

《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

《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良去聲《詩·召南》百兩御之。

【载】

載【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作代切,音再。《說文》乗也。《易·大有》大車以載。

承也,勝也。《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載物。

事也。《書·舜典》有能奮庸,熙帝之載。《註》言奮起其功,以廣帝堯之事也。

始也。與哉通。《詩·豳風》春曰載陽。《孟子》湯始征,自葛載。

則也,助語辭。《詩·周頌》載戢干戈,載櫜弓矢。

成也。《書·益稷》乃賡載歌。《註》賡,續也。續歌以成其義也。

行也。《書·臯陶謨》載采采。《註》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也。

滿也。《詩·大雅》厥聲載路。

記載也。《書·洛誥》丕視功載。《註》視羣臣有功者記載之。《史記·伯夷傳》載籍極博。

飾也。《淮南子·兵略訓》載以銀錫。《註》箭以銀錫飾之也。

載師,官名。《周禮·地官·載師註》載之爲言事也,事民而稅之也。

姓。

《廣韻》《集韻》《韻會》昨代切,音在。《集韻》舟車運物也。《詩·小雅》其車旣載。《註》才再反。

《廣韻》作亥切《集韻》《正韻》子亥切,音宰。年也。《書·堯典》朕在位七十載。◎按《爾雅·釋天》載,歲也。註:載,始也。取物終更始之義。蔡邕《獨斷》載,歲也。言一歲之中莫不覆載也。據此則年載之載亦可作去聲讀也。

《集韻》都代切,音戴。與戴通。《詩·周頌》載弁俅俅。《禮·月令》載以弓韣。

叶子利切,音祭。《詩·小雅》受言載之。叶下喜。

叶節力切,音卽。《詩·小雅》召彼僕夫,謂之載矣。叶上牧棘。

【同】

同【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

《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

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

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

《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

《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小雅》赤芾金舄,會同有繹。

《周禮·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註》司馬法曰:十成爲終,十終爲同,同方百里。《疏》謂之爲同者,取象震雷百里所聞同,故名百里爲同也。

爵名。《書·顧命》上宗奉同瑁。《註》同,爵。瑁,圭也。

州名。《廣韻》漢馮翊地有九龍泉,泉有九源,同爲一流,因以名之。《韻會》後魏以灃水攸同名州。

《正韻》通也。《莊子·在宥篇》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註》呂吉甫曰:空同之上,無物而大通之處也。

姓。《正字通》唐有同谷。

《盧仝詩》仝不仝,異不異,是謂大仝而小異。

通作童。《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

《釋文》徒貢切,音洞。與詷同。《禮·祭統》鋪筵設同几,爲依神也。《註》同之言詷也。《疏》同之言詷也者,若單作同字,是齊同之同,非詷共之詷。若詷共之詷,則言旁作同。漢魏之時,字義如此,今則總爲一字。

叶徒黃切,音唐。《。

【昏】

昏【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呼昆切,音閽。《說文》日冥也。从日、氐省。氐者,下也。一曰民聲。《爾雅·釋詁》昏,代也。《註》代,明也。《疏》日入後二刻半爲昏,昏來則明往,故云代明。《釋名》昏,損也,陽精損減也。《周禮·秋官·司寤氏註》日入三刻爲昏,不盡三刻爲明。《淮南子·天文訓》日至虞淵,是謂黃昏。至於蒙谷,是謂定昏。

《詩·邶風》宴爾新昏。《儀禮·士昏禮註》士娶妻之禮,以昏爲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陽往而隂來,日入三商爲昏。

《左傳·昭二十五年》昏媾、姻亞。《註》妻父曰昏,重昏爲媾,婚父曰姻,兩婿相謂曰亞。

《書·益稷》下民昏墊。《傳》昏瞀墊溺。

《書·盤庚》不昏作勞。《傳》昏,彊也。

《書·牧誓》昏棄厥肆祀弗答。《傳》昏,亂也。《疏》昏閽於事必亂,故昏爲亂也。

《左傳·昭十九年》札瘥夭昏。《註》未名曰昏。《疏》子生三月父名之。未名之曰昏,謂未三月而死也。

《集韻》呼困切,音。暗也。亦姓。

《韻補》叶許云切。《曹大家ɡū·東征賦》悵容與而久住兮,忘日夕而將昏。到長垣之境界,察農野之居民。

叶許懸切。《馬融·廣成頌》子野聽聳,離朱目眩。隷首策亂,陳子籌昏。

【晨】

晨【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辰。《說文》曟,或省作晨。房星爲民田時者。《周語》農祥晨正。《註》晨正謂立春之日,晨中於午也。

《廣韻》食鄰切《集韻》乗人切,音神。《說文》作䢅,早昧爽也。从臼从辰。辰,時也。《九經字樣》䢅,隷省作晨。《爾雅·釋詁》晨,早也。《釋名》晨,伸也。旦而日光復伸見也。《玉篇》明也。《周禮·秋官·司寤氏》禦晨行者。

《集韻》慈鄰切,音秦。關中語也。

《集韻》鷐通作晨。《爾雅·釋鳥》晨風,鸇。《註》鷂屬。《詩·秦風》鴥彼晨風。

《韻補》叶時連切。《陸機·挽歌》側聽隂溝涌,臥觀天井懸。廣宵何寥廓,大暮安可晨。

相关诗句
珍重双红鳞 八千里顿首 诊缕情乃真 寂寞首重回 拉杂交甘辛 喁喁儿女语 着手难为停 积悃那可道 摆脱全无因 岂谓气蔬笋 稍与句俱新 亦欲得佳境 繄岂忘故人 数载不一报 索诗何丁宁 忆子送我时 不复唇舌申 前书略己及 进止俱可凭 如子二顷田 或待明年春 想又不复来 倒屣虚一迎 扫榻逾三月 行行摇双旌 闻子颇欲出 自言君比邻 初秋有人来 或留与子孙 楼中红杏花 宇内唯寓形 此心如槁木 酒债时交征 笔砚焚且尽 为养非为名 希冀捧一檄 风雪满其身 骑驴北门出 非官縻帑银 我今尚留滞 知子眉含颦 顾我须裹戟 郁郁俱未伸 如此五六年 望我如望君 区区两蜗角 笃契无关津 阔怀有岁月 百叠书殷勤 辙迹一以北 一一劳经营 长途沮行色 盛饯江之滨 子乃殊欣然 翻憾玉遗荆 敢喜珠出海 不及爨下薪 岂意梁上材 踏月五羊城 为我僦夏屋 夜夜秋风清 壬年七八月 大海飞鲲鲸 相期共跋浪 夜语恒无眠 数月得相见 逐逐肥马尘 尔后或小别 安得无性情 人生非木石 君义高同陈 我才愧比管 辄亦指一囷 每当家书来 子富非千塍 我贫累八口 昵子还我亲 莺花亦有意 赏花兼听莺 有时并马出 交綦倾杯觥 并影检文史 我入灯子灯 我出车子车 憧仆无斗争 衣食共柈椸 不闻鸡犬惊 依依真家人 啼笑杂孩婴 登堂拜寿母 风雨嘈嘈听 山下丛书阁 两载同昏晨 己酉与庚戌 终而成弟兄 久乃见肝胆 文字为友生 我与晓园子 稍自闻其声 欠伸复大噫 一梦来生平 浪定马解鞍 八九不得呈 心口自相语 轰轰如耳鸣 终日坐车壁 进退交怦怦 挂帆向风浪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