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语不能答

出自:清代·吴伟业《阆州行》

拼音:[kǔ][yǔ,yù][bù,fǒu][néng,nài][dá,dā]

平仄:仄仄仄平平

四坐且勿喧,听我歌阆州。
阆州天下胜,十二锦屏楼。
歌舞巴渝盛,江山士女游。
我有同年翁,阆州旧乡县。
送客苍溪船,读书玉台观。
忽乘相如车,谓受文翁荐。
游宦非不归,十载成都乱。
只君为爱子,相思不相见。
相见隔长安,干戈徒步难。
金牛盘七坂,铁马断千山。
敢辞道路艰,早向妻儿诀。
一身上鸟道,全家傍虎穴。
君自为尊章,岂得顾妻子。
分携各努力,妾当为君死。
凄凄复切切,苦语不能答
好寄武昌书,莫买秦淮妾。
巴水急若箭,巴船去如叶。
两岸苍崖高,孤帆望中没。
二月到汉口,三月下扬州。
扬州花月地,烽火似边头。
驿路逢老亲,迁官向闽越。
谓逼公车期,蚤看长安月。
再拜不忍去,趣使严装发。
河山一朝异,复作他乡别。
别后竟何如,飘零少定居。
愁中乡信断,不敢望来书。
尽道是葭萌,杀人满川陆。
积尸峨嵋平,千村惟鬼哭。
客有自秦关,传言且悲喜。
来时闻君妇,贞心视江水。
江水流不极,猿声哀岂闻。
将书封断指,血泪染罗裙。
五内为崩摧,买舟急迎取。
相逢惟一恸,不料吾见汝。
拭眼问舅姑,云山复何处。
泪尽日南天,死生不相遇。
汝有亲弟兄,提携思共济。
姊妹四五人,扶持结衣袂。
怀里孤雏痴,啼呼不知避。
失散苍皇间,骨肉都抛弃。
悠悠彼苍天,于人抑何酷。
城中十万户,白骨满崖谷。
官军收成都,千里见榛莽。
设官尹猿猱,半以饲豺虎。
尚道是阆州,此地差安堵。
民少官则多,莫恤蜀人苦。
凄凉汉祖庙,寂寞滕王台。
子规叫夜月,城郭生蒿莱。
只有嘉陵江,江声自浩浩。
我欲竟此曲,流涕不复道。

查看原文

注释

【苦语】犹苦言。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苦】

苦【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音䇢。《說文》大苦,苓也。《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味也。《書·洪範》炎上作苦。《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集韻》勤也。《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患也。《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盭。

《類篇》急也。

《博雅》悵也。

《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

去聲。《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姓。大夫苦成,見《國語》。

《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

果五切,音古。惡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齊語》辨其功苦。《註》功,牢也。苦,脃也。《史記·五帝紀》河濵器皆不苦窳。《註》苦,麤也。

音怙。地名。《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艸作。

【语】

語【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魚上聲。《說文》論也。《徐曰》論難曰語。語者,午也。言交午也。吾言爲語,吾,語辭也。言者直言,語者相應答。《釋名》敘也。敘己所欲說也。《易·頤卦》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詩·大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疏》直言曰言,謂一人自言。答難曰語,謂二人相對。《禮·雜記》三年之喪,言而不語。《註》言,自言己事也。語,爲人論說也。《家語》孔子之郯,遭程子于塗,傾蓋而語終日。

國名。《別國洞冥記》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

《廣韻》牛倨切《集韻》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魚去聲。《廣韻》告也。《增韻》以言告人也。《左傳·隱元年》公語之故。《論語》居,吾語女。

敎戒也。《魯語》主亦有以語肥也。

地名。《前漢·閩粵王傳》錢唐榬終古斬徇北將軍爲語兒侯。《孟康註》語兒,越中地也。今吳南亭是。《師古曰》語,或作篽、籞。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能】

能【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

《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

《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㾍。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

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

《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

與耐通。《前漢·晁錯傳》胡貊之人性能寒,揚粵之人性能暑。《註》能,讀曰耐。

《韻補》叶音尼。《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叶下佩,佩音皮。

叶音寧。《詩·小雅》各奏爾能。叶上湛,湛音沈。

叶音袽。《柳宗元·佩韋賦》歷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轅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轍兮,又求達而不能。

【答】

答【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畣畗《廣韻》都合切《集韻》《韻會》《正韻》得合切,音溚。《篇海》竹䇱也。

當也,報也,合也。《禮·儒行》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諂。《註》答之,謂應用其言也。

《前漢·貨殖傳》答布、皮革千石。《註》答布,麤厚之布也。答者,厚重之貌。

水名。《水經注》婁之山,波水出于其隂,謂之百答水。

答祿,複姓。明答祿奕權,官翰林典籍,預修洪武《正韻》。

《爾雅·釋言》答,然也。《廣韻》亦作荅。

相关诗句
流涕不复道 我欲竟此曲 江声自浩浩 只有嘉陵江 城郭生蒿莱 子规叫夜月 寂寞滕王台 凄凉汉祖庙 莫恤蜀人苦 民少官则多 此地差安堵 尚道是阆州 半以饲豺虎 设官尹猿猱 千里见榛莽 官军收成都 白骨满崖谷 城中十万户 于人抑何酷 悠悠彼苍天 骨肉都抛弃 失散苍皇间 啼呼不知避 怀里孤雏痴 扶持结衣袂 姊妹四五人 提携思共济 汝有亲弟兄 死生不相遇 泪尽日南天 云山复何处 拭眼问舅姑 不料吾见汝 相逢惟一恸 买舟急迎取 五内为崩摧 血泪染罗裙 将书封断指 猿声哀岂闻 江水流不极 贞心视江水 来时闻君妇 传言且悲喜 客有自秦关 千村惟鬼哭 积尸峨嵋平 杀人满川陆 尽道是葭萌 不敢望来书 愁中乡信断 飘零少定居 别后竟何如 复作他乡别 河山一朝异 趣使严装发 再拜不忍去 蚤看长安月 谓逼公车期 迁官向闽越 驿路逢老亲 烽火似边头 扬州花月地 三月下扬州 二月到汉口 孤帆望中没 两岸苍崖高 巴船去如叶 巴水急若箭 莫买秦淮妾 好寄武昌书 苦语不能答 凄凄复切切 妾当为君死 分携各努力 岂得顾妻子 君自为尊章 全家傍虎穴 一身上鸟道 早向妻儿诀 敢辞道路艰 铁马断千山 金牛盘七坂 干戈徒步难 相见隔长安 相思不相见 只君为爱子 十载成都乱 游宦非不归 谓受文翁荐 忽乘相如车 读书玉台观 送客苍溪船 阆州旧乡县 我有同年翁 江山士女游 歌舞巴渝盛 十二锦屏楼 阆州天下胜 听我歌阆州 四坐且勿喧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