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鹄铩其翅

出自:元代·揭傒斯《故中宪大夫岭北行省左右司郎中苏公志道哀诗》

拼音:[huáng][hú][shā][qí,jī][chì]

平仄:平平平平仄

苏公廊庙姿,推择起为吏。
论议动引经,举措必由义。
惟时方大旱,谓咎在冤滞。
决狱天乃雨,凶年化丰岁。
流声满山西,宪府立罗致。
慷慨平生怀,遂佐直指使。
受命按边鄙,正色行使事。
边臣既威服,使亦免颠踬。
六曹收雄材,两府资远器。
激昂天下事,往往见谋议。
十载拘掾曹,弥年困文字。
虽云富匡赞,岂足尽材艺。
一命厕省僚,句稽得深弊。
铨选班爵冗,出入钱谷细。
并缘出多门,穿穴肆奸利。
有如水上萍,驱去还复至。
因风一披荡,暂得免蒙翳。
再命主贼曹,持平独丕蔽。
恒求情中实,动究法外意。
功罪必诛赏,义恶俱惕厉。
三命参宥密,令闻益昭晰。
和林跨大漠,肇造此根柢。
东际瀚海头,西控流沙裔。
北穷阴山外,南掎两都势。
连营列万里,仓庾千万计。
镇以磐石宗,重以分省寄。
忆昔大德末,成庙方厌世。
桓桓忠献王,功大更多智。
武德既践阼,宫阙始清閟。
越邸矜微劳,宠极心乃异。
国有社稷臣,谗乃惑聪睿。
遂辍股肱任,往重藩屏系。
有威如雷霆,有恩若元气。
耕凿比中上,什伍相错置。
士忘远戍苦,民见太平治。
道路无拾遗,商旅毕怀惠。
忠献一朝没,武皇亦遐弃。
骎寻延祐中,权相擢天位。
磨牙吮人血,掉尾恣狂猘。
戕贼骨肉亲,迫逐见危坠。
天人共震怒,降灾及兹地。
大雪深丈馀,人马相枕毙。
重为朝廷忧,夙夜靡宁志。
除吏超五等,闻者尽惊避。
苏公拜郎中,即日辞九陛。
厚禄非所荣,高爵非所贵。
彼民亦天民,安得皆坐视。
兼程到官所,发廪急周济。
死者何嗟及,存者再生遂。
闾阎渐苏息,竭力补黥劓。
飞书九重天,请为兵民备。
募粟实塞下,慎勿惮劳费。
天子赐问劳,名王致金币。
至今赖长策,当时已多忌。
如何方赐环,及国竟长逝。
都人走相哭,行子为歔欷。
崩腾朔风迅,惨淡浮云曳。
苍松拔其根,黄鹄铩其翅
幸哉有令子,名已注简记。
千秋常山下,豪杰一挥涕。

查看原文

注释

【黄鹄】1.鸟名。 2.比喻高才贤士。 3.指汉高祖刘邦所作《鸿鹄歌》。晋葛洪《抱朴子.逸民》:"﹝汉高帝﹞虽饥渴四皓而不逼也,及太子卑辞致之,以为羽翼,便敬德矫情,惜其大者,发《黄鹄》之悲歌,杜婉妾之觎觊,其珍贤贵隐,如此之至也。" 4.汉江都王建女细君所作之歌。《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昆莫年老﹐语言不通﹐公主(江都王建女细君)悲愁﹐自为作歌曰:"……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唐李德裕《讨回鹘制》:"太和公主居处不同﹐情义久絶﹐懐土多畏﹐亟闻《黄鹄》之歌﹐失位自伤﹐宁免緑衣之叹﹐念其羁苦﹐常轸朕心。"唐杜甫《留花门》诗:"公主歌《黄鹄》﹐君王指白日。"后以"黄鹄"指离乡的游子。明高启《甪里村》诗:"紫芝日已老,黄鹄何时还?" 5.据汉刘向《列女传》载:鲁陶婴少寡,鲁人闻其义,将求焉。婴闻之,乃作歌明己之不更二也。其歌曰:"悲黄鹄之早寡兮七年不双。"后指妇女的守节不嫁和空闺寂寞。 6.山名。参见"黄鹄山"。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黄】

黃【亥集下】【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皇。《說文》地之色也。《玉篇》中央色也。《易·坤卦》黃裳元吉。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文言》君子黃中通理。

《史記·天官書》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黃道。

山名。《前漢·東方朔傳》北至池陽,西至黃山。

黃河。《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虛,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

地名。《春秋·哀十四年》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註》陳留封丘縣南有黃亭。

國名。《左傳·桓八年》楚子合諸侯于沈鹿,黃隨不會。《註》黃國,今弋陽縣。

州名。古邾國,漢西陵縣,隋黃州。

縣名。《前漢·地理志》黃縣屬東萊郡,內黃屬魏郡,外黃屬留郡。《註》縣有黃溝澤,故名。師古曰:惠公敗宋師于黃,杜預以爲外黃縣東有黃城,卽此地。

中黃,天子內藏。《後漢·桓帝紀》建和元年,芝生於黃藏府。

官名。《杜氏通典》乗黃令,晉官,主乗輿金根車。《又》晉以后,給事黃門侍郞,散騎常侍,俱屬門下省,稱曰黃散。

老人曰黃髮。《禮·曲禮》君子式黃髮。《疏》人初老則髮白,太老則髮黃。《爾雅·釋詁》黃髮齯齒鮐背耈老,壽也。《疏》壽考之通稱。

小兒曰黃口。《淮南子·汜論訓》古之伐國,不殺黃口。《高誘註》黃口,幼也。《唐開元志》凡男女始生爲黃,四歲爲小,十六爲丁,六十爲老。每歲一造計帖,三年一造戸籍,卽今之黃冊也。

翠黃,飛黃,馬名。《淮南子·覽冥訓》靑龍進駕,飛黃伏皁。《詩·魯頌》有驪有黃。《註》黃騂曰黃。

鵹黃,鳥名。《爾雅·釋鳥倉庚註》卽鵹黃也。

黃目,卣罍類。《禮·郊特牲》黃目,鬱氣之上尊也。黃者,中也。目者,氣之淸明者也。

大黃,弩名。《太公·六韜》陷堅敗强敵,用大黃連弩。《史記·李廣傳》以大黃射其裨將。

大黃,地黃,硫黃,雄黃,雌黃,藥名。

流黃,綵也。《古詩》少婦織流黃。《廣雅》作留黃。

會稽竹簟供御,亦號流黃。《唐詩》珍簟冷流黃。

《正字通》貼黃,卽古引黃。唐制,詔勑有更改,以紙貼黃,其表章略舉事目,見於前封皮者,謂之引黃。后世卽以引黃爲貼黃,不用黃紙。

倉黃,急遽失措貌。《風土記》大雪被南越,犬皆倉黃吠噬。

《玉篇》馬病色也。《爾雅·釋詁》虺隤,黃病也。《註》皆人病之通名,而說者便以爲馬病。《詩·周南》我馬虺隤。

【鹄】

鵠【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胡沃切,音翯。《說文》鴻鵠也。《顏師古曰》鵠,水鳥,其聲鵠鵠。《本草》鵠大於鴈,羽毛白澤,其翔極高,而善步。一名天鵝。《史記·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黃鵠。《玉篇》黃鵠仙人所乗。《前漢·賈誼傳》黃鵠之一舉知山川之紆曲,再舉知天地之圓方。

鵠立。《後漢·袁紹傳》瞻望鵠立。《註》企佇之狀,如鵠立也。

鵠蒼,犬名。見《博物志》。

《爾雅·釋器》象謂之鵠。《郭註》鵠,治樸之名,謂治其樸未成器也。

《後漢·吳良傳》大儀鵠髮。《註》鵠髮卽鶴髮。

《集韻》《正韻》姑沃切,音牿。《周禮·天官·司裘》王大射,則共虎侯豹侯,設其鵠。《鄭司農云》鵠,鵠毛也。四尺曰鵠,謂之鵠者,取名於鳱鵠。鵠小鳥難中,是以中之謂雋。一說鵠,鳥之大者,有力飛遠,故正鵠取此。《禮·射儀》循聲而發,不失正鵠。《註》畫布曰正,棲皮曰鵠。鵠之言梏也。梏直,言人正直乃能中也。

姓。見《萬姓統譜》。

《正字通》音告。地名。鵠澤。《詩·唐風》從子于鵠。《毛傳》鵠,曲沃邑也。《前漢·地理志》鵠澤。《註》孟康讀告。

《呂覽》鵠乎其羞周智慮也。《註》鵠讀如浩,大也。○按《正字通》云:《轉註古音》《讀書通》俱云鵠通作鶴。《淮南子·覽冥訓》:鴻鵠,鶬鶴,莫不驚憚伏竄。《班固·西都賦》:鶴白鷺,黃鵠鵁鸛。《左思·吳都賦》:鳥則鸘鵠、鶄鶴。皆分鵠、鶴爲二,至於《別鶴操》雄鵠、雌鵠,《劉孝標·辨命論》龜鵠千歲,《費昶·擣衣》詩開韞舒龜鵠,古本皆作鶴,俗譌爲鵠,豈可據此謂鵠卽鶴也。鶴不過叶音同鵠耳,《嵆康·琴賦》鶴與曲叶讀如鵠,豈可言鵠卽是鶴,故鶴不宜與鵠通。

【铩】

鎩【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所拜切《集韻》《韻會》所戒切,。

《廣韻》剪翮。《左思·蜀都賦》鳥鎩翮。《註》鎩,殘也。《顏延年·五君詠》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

《廣韻》所八切《集韻》《韻會》《正韻》山戛切,音殺。

《韻會》式列切,音設。義同。

《廣韻》《集韻》所例切,音㡜。戟屬。

《集韻》色入切,音歰。鋋也。本作闟。

叶式吏切,音試。《張衡·東京賦》郞將司階,虎戟交鎩。龍輅充庭,雲旗拂霓。霓去聲。

【其】

其【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

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

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

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山名。《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廣韻》在琅邪。

地名。《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集韻》《韻會》居吏切。《正韻》吉器切,音寄。《韻會》語已辭。《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通已。《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韻會》或作忌。《詩·鄭風》叔善射忌。

【翅】

翅【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翄,亦書作翅。

《正韻》式至切,音試。同啻。《孟子》奚翅食重。《莊子·大宗師》陰陽于人,不翅于父母。

《正韻》申之切,音詩。不翅猶言不止是。

相关诗句
豪杰一挥涕 千秋常山下 名已注简记 幸哉有令子 黄鹄铩其翅 苍松拔其根 惨淡浮云曳 崩腾朔风迅 行子为歔欷 都人走相哭 及国竟长逝 如何方赐环 当时已多忌 至今赖长策 名王致金币 天子赐问劳 慎勿惮劳费 募粟实塞下 请为兵民备 飞书九重天 竭力补黥劓 闾阎渐苏息 存者再生遂 死者何嗟及 发廪急周济 兼程到官所 安得皆坐视 彼民亦天民 高爵非所贵 厚禄非所荣 即日辞九陛 苏公拜郎中 闻者尽惊避 除吏超五等 夙夜靡宁志 重为朝廷忧 人马相枕毙 大雪深丈馀 降灾及兹地 天人共震怒 迫逐见危坠 戕贼骨肉亲 掉尾恣狂猘 磨牙吮人血 权相擢天位 骎寻延祐中 武皇亦遐弃 忠献一朝没 商旅毕怀惠 道路无拾遗 民见太平治 士忘远戍苦 什伍相错置 耕凿比中上 有恩若元气 有威如雷霆 往重藩屏系 遂辍股肱任 谗乃惑聪睿 国有社稷臣 宠极心乃异 越邸矜微劳 宫阙始清閟 武德既践阼 功大更多智 桓桓忠献王 成庙方厌世 忆昔大德末 重以分省寄 镇以磐石宗 仓庾千万计 连营列万里 南掎两都势 北穷阴山外 西控流沙裔 东际瀚海头 肇造此根柢 和林跨大漠 令闻益昭晰 三命参宥密 义恶俱惕厉 功罪必诛赏 动究法外意 恒求情中实 持平独丕蔽 再命主贼曹 暂得免蒙翳 因风一披荡 驱去还复至 有如水上萍 穿穴肆奸利 并缘出多门 出入钱谷细 铨选班爵冗 句稽得深弊 一命厕省僚 岂足尽材艺 虽云富匡赞 弥年困文字 十载拘掾曹 往往见谋议 激昂天下事 两府资远器 六曹收雄材 使亦免颠踬 边臣既威服 正色行使事 受命按边鄙 遂佐直指使 慷慨平生怀 宪府立罗致 流声满山西 凶年化丰岁 决狱天乃雨 谓咎在冤滞 惟时方大旱 举措必由义 论议动引经 推择起为吏 苏公廊庙姿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