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庙方厌世

出自:元代·揭傒斯《故中宪大夫岭北行省左右司郎中苏公志道哀诗》

拼音:[chéng][miào][fāng][yàn][shì]

平仄:平仄平仄仄

苏公廊庙姿,推择起为吏。
论议动引经,举措必由义。
惟时方大旱,谓咎在冤滞。
决狱天乃雨,凶年化丰岁。
流声满山西,宪府立罗致。
慷慨平生怀,遂佐直指使。
受命按边鄙,正色行使事。
边臣既威服,使亦免颠踬。
六曹收雄材,两府资远器。
激昂天下事,往往见谋议。
十载拘掾曹,弥年困文字。
虽云富匡赞,岂足尽材艺。
一命厕省僚,句稽得深弊。
铨选班爵冗,出入钱谷细。
并缘出多门,穿穴肆奸利。
有如水上萍,驱去还复至。
因风一披荡,暂得免蒙翳。
再命主贼曹,持平独丕蔽。
恒求情中实,动究法外意。
功罪必诛赏,义恶俱惕厉。
三命参宥密,令闻益昭晰。
和林跨大漠,肇造此根柢。
东际瀚海头,西控流沙裔。
北穷阴山外,南掎两都势。
连营列万里,仓庾千万计。
镇以磐石宗,重以分省寄。
忆昔大德末,成庙方厌世
桓桓忠献王,功大更多智。
武德既践阼,宫阙始清閟。
越邸矜微劳,宠极心乃异。
国有社稷臣,谗乃惑聪睿。
遂辍股肱任,往重藩屏系。
有威如雷霆,有恩若元气。
耕凿比中上,什伍相错置。
士忘远戍苦,民见太平治。
道路无拾遗,商旅毕怀惠。
忠献一朝没,武皇亦遐弃。
骎寻延祐中,权相擢天位。
磨牙吮人血,掉尾恣狂猘。
戕贼骨肉亲,迫逐见危坠。
天人共震怒,降灾及兹地。
大雪深丈馀,人马相枕毙。
重为朝廷忧,夙夜靡宁志。
除吏超五等,闻者尽惊避。
苏公拜郎中,即日辞九陛。
厚禄非所荣,高爵非所贵。
彼民亦天民,安得皆坐视。
兼程到官所,发廪急周济。
死者何嗟及,存者再生遂。
闾阎渐苏息,竭力补黥劓。
飞书九重天,请为兵民备。
募粟实塞下,慎勿惮劳费。
天子赐问劳,名王致金币。
至今赖长策,当时已多忌。
如何方赐环,及国竟长逝。
都人走相哭,行子为歔欷。
崩腾朔风迅,惨淡浮云曳。
苍松拔其根,黄鹄铩其翅。
幸哉有令子,名已注简记。
千秋常山下,豪杰一挥涕。

查看原文

注释

【厌世】消极悲观,不愿意再活下去:困苦和折磨使她产生厌世的念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成】

成【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城。《說文》就也。《廣韻》畢也。凡功卒業就謂之成。

平也。《周禮·地官·調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鄕里和解之也。《詩·大雅》虞芮質厥成。

《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輸平。《公羊傳》輸平猶墮成也。《文七年》惠伯成之。

終也。凡樂一終爲一成。《書·益稷》簫韶九成。《儀禮·燕禮》笙入三成。《註》三成謂三終也。

善也。《禮·檀弓》竹不成用。《註》成,猶善也。

《周禮·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註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註》八成者,行事有八篇,若今時決事比也。《釋文》凡言成者,皆舊有成事品式。

必也。《吳語》勝未可成。《註》猶必也。

倂也。《儀禮·旣夕》俎二以成。《註》成,猶倂也。

《禮·王制》司會以歲之成質于天子。《註》計要也。《周禮·天官·司會》以參互攷日成,以月要攷月成,以歲會攷歲成。

《司馬法》通十爲成。《周禮·冬官考工記》方十里爲成。《左傳·哀元年》有田一成。

重也。《爾雅·釋地》丘一成爲敦丘。《註》成,猶重也。周禮曰:爲壇三成。《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

《釋名》成,盛也。

《諡法》安民立政曰成。

州名。古西戎白馬氏國,西魏置成州,唐同谷郡。

姓。周武王子成伯之後。

盆成,陽成,皆複姓。

《集韻》辰陵切,音承。本作郕。或省作成。地名。

《韻補》叶羊切,音常。《范蠡曰》得時不成,反受其殃。

《史記·龜筴傳》螟螽歲生,五穀不成。叶上祥。

【庙】

庙【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字彙》俗廟字。(廟)〔古文〕庿《唐韻》《廣韻》《韻會》《正韻》眉召切,苗去聲。《說文》尊先祖貌也。《古今注》廟者,貌也,所以仿佛先人之形容也。《釋名》先祖形貌所在也。《玉篇》宗廟也。《爾雅·釋宮》室有東西廂曰廟。《註》夾室前堂。《疏》凡大室有東西廂夾室及前堂有序牆者曰廟。

《六書故》宮前曰廟,後曰寢。今王宮之前殿,士大夫之廳事,是也。虞箴曰:民有寢廟。傳曰:夫鼠不穴寢廟,畏人故也。猶後世言廟朝,廟堂也。《文中子·禮學篇》山澤有廊廟之志。

凡祠外神者亦曰廟。《史記·封禪書》趙人新垣平,以望氣見上,言長安東北有神氣,成五采,於是作渭陽五帝廟。

【方】

方【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船也。

《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

《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釋文》視日景,以別東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別也。《禮·內則》敎之數與方名。《註》方名,如東西也。

《易·未濟》君子以愼辨物居方。《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詩·大雅》萬邦之方,下民之王。《箋》方,猶嚮也。《疏》諸言方者,皆謂居在他所,人嚮望之,故云:方,猶嚮也。

道也。《易·恆卦》君子以立不易方。《註》方,猶道也。《禮·樂記》樂行而民鄕方。《註》方,猶道也。

《易·復卦》后不省方。《註》方,猶事。《疏》不省視其方事也。

術也,法也。《易·繫辭》方以類聚。《疏》方謂法術性行。《左傳·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註》方,法術。

放也。《書·堯典》方命圯族。《釋文》方,放也。

有之也。《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方之。《傳》方,有之也。

今也。《詩·秦風》方何爲期。《箋》方今以何時爲還期。《莊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異形。《註》凡言方且者,言方將有所爲也。

穀始生未實也。《詩·小雅》旣方旣皁。《箋》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

倂也。《儀禮·鄕射禮》不方足。《註》方,猶倂也。

旁出也。《儀禮·大射禮》左右曰方。《註》方,旁出也。

板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於方。《註》方,板也。《禮·中庸》布在方策。《註》方,板也。策,也。

常也。《禮·檀弓》左右就養無方。《註》方,猶常也。

文也。《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註》方,猶文章也。

義之宜也。《左傳·隱三年》臣聞愛子,敎之以義方。

《閔二年》授方任能。《註》方百事之宜也。

比方也。《論語》子貢方人。《何晏註》比方人也。

《博雅》方,大也,正也。

祭名。《詩·小雅》以社以方。《傳》迎四方氣於郊也。

地名。《詩·小雅》侵鎬及方。《註》鎬,方,皆北方地名。

姓。《詩·小雅》方叔涖止。《傳》方叔,卿士也。

官名。《周禮·夏官·司馬》職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訓方氏,形方氏。《前漢·朱雲傳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

醫方。《史記·扁鵲傳》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前漢·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澤侯人主方。《註》侯家人主方藥也。

《廣韻》《集韻》符方切,音房。方與,縣名。《前漢·高帝紀》沛公攻胡陵方與。《註》音房預,屬山陽郡。

《集韻》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前漢·揚雄傳》方皇於西淸。《註》方皇,猶彷徨也。

文紡切。蝄或作方。《周禮·夏官·方相氏》敺方良。《註》方良,罔兩也。木石之怪夔罔兩。《張衡·東京賦》腦方良。《註》方良,草澤之神也。○按《說文》作蝄蜽。

《集韻》甫兩切,音倣。效也。

《韻補》叶膚容切《道藏·左夫人歌》騰躍雲景轅,浮觀霞上空。霄軿縱橫舞,紫蓋記靈方。

【厌】

厭【子集下】【厂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於葉切《集韻》《韻會》益涉切,難,使之銷靡也。

《正韻》順從貌。《荀子·儒效篇》天下厭然猶一也。

《增韻》禳也,當也。《史記·高祖紀》於是因東游以厭之。

合也。《周禮·春官巾車》王后厭翟。《註》次其羽,使相迫也。

損也。《左傳·文二年》及晉處父盟以厭之。《註》厭猶損也。

《儀禮·鄕飮酒禮》賔厭介入門左。《註》推手曰揖,引手曰厭。《疏》引手曰厭者,以手向身引之。

《廣韻》惡夢也。

《集韻》厭次,地名。

《集韻》或作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豔切,饜去聲。《集韻》足也。《詩·周頌》有厭其傑。《註》厭,受氣足也。《前漢·王莽傳》克厭上帝之心。《註》厭,滿也。

《韻會》厭,斁也。《詩·葛覃》服之無斁。註:厭也。

通作饜。《禮·曾子問》孔子曰:有隂厭,有陽厭。《註》厭是饜飫之義。

《唐韻》《集韻》於琰切。《正韻》於檢切,音掩。《荀子·解蔽篇》厭目而視者,視一以爲兩。

《正韻》惡也。《論語》天厭之。

《廣韻》厭,魅也。別作魘。《韓愈·游湘西寺詩》怵惕夢成魘。

《正韻》與黶同。與掩藏之掩同音。《禮·大學》見君子而后厭然。《註》厭讀爲黶。厭,閉藏貌。

《集韻》於鹽切,音㤿。同懕。《說文》安也。《詩·小雅》厭厭夜飮。《秦風》厭厭良人。《註》安靜也。

《正韻》同。《左傳·昭二十八年》屬厭而已。《杜預註》言小人之腹飽,猶知厭足。

《集韻》《正韻》乙甲切,音押。《前漢·劉向傳》抑厭遂退。《註》師古曰:厭,音乙甲反,謂不伸也。

《荀子·儒效篇》厭旦於牧之野。《註》厭,猶臨也。謂於將旦之先也。

《正韻》通作壓。

《集韻》乙及切,音邑。厭邑,濕意。

《集韻》鄔感切,音暗。沈溺意。《莊子·逍遙遊》其厭也如緘。

【世】

世【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卋《廣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勢。代也。《詩·大雅》本支百世。

《論語》必世而後仁。《註》三十年爲一世。《左傳·宣三年》王孫滿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維摩經》大千世界。《註》世謂同居天地之閒,界謂各有彼此之別。

姓。《風俗通》秦大夫世鈞。

與生同。《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膚爪髮,隨世隨落。《註》世與生同。

《韻補》叶私列切,音薛。《詩·大雅》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叶上撥。撥音撇。《晉書·樂志》匡時拯俗,休功蓋世。宇宙旣康,九有有截。《集韻》書作。

相关诗句
豪杰一挥涕 千秋常山下 名已注简记 幸哉有令子 黄鹄铩其翅 苍松拔其根 惨淡浮云曳 崩腾朔风迅 行子为歔欷 都人走相哭 及国竟长逝 如何方赐环 当时已多忌 至今赖长策 名王致金币 天子赐问劳 慎勿惮劳费 募粟实塞下 请为兵民备 飞书九重天 竭力补黥劓 闾阎渐苏息 存者再生遂 死者何嗟及 发廪急周济 兼程到官所 安得皆坐视 彼民亦天民 高爵非所贵 厚禄非所荣 即日辞九陛 苏公拜郎中 闻者尽惊避 除吏超五等 夙夜靡宁志 重为朝廷忧 人马相枕毙 大雪深丈馀 降灾及兹地 天人共震怒 迫逐见危坠 戕贼骨肉亲 掉尾恣狂猘 磨牙吮人血 权相擢天位 骎寻延祐中 武皇亦遐弃 忠献一朝没 商旅毕怀惠 道路无拾遗 民见太平治 士忘远戍苦 什伍相错置 耕凿比中上 有恩若元气 有威如雷霆 往重藩屏系 遂辍股肱任 谗乃惑聪睿 国有社稷臣 宠极心乃异 越邸矜微劳 宫阙始清閟 武德既践阼 功大更多智 桓桓忠献王 成庙方厌世 忆昔大德末 重以分省寄 镇以磐石宗 仓庾千万计 连营列万里 南掎两都势 北穷阴山外 西控流沙裔 东际瀚海头 肇造此根柢 和林跨大漠 令闻益昭晰 三命参宥密 义恶俱惕厉 功罪必诛赏 动究法外意 恒求情中实 持平独丕蔽 再命主贼曹 暂得免蒙翳 因风一披荡 驱去还复至 有如水上萍 穿穴肆奸利 并缘出多门 出入钱谷细 铨选班爵冗 句稽得深弊 一命厕省僚 岂足尽材艺 虽云富匡赞 弥年困文字 十载拘掾曹 往往见谋议 激昂天下事 两府资远器 六曹收雄材 使亦免颠踬 边臣既威服 正色行使事 受命按边鄙 遂佐直指使 慷慨平生怀 宪府立罗致 流声满山西 凶年化丰岁 决狱天乃雨 谓咎在冤滞 惟时方大旱 举措必由义 论议动引经 推择起为吏 苏公廊庙姿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