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宜恻然

出自:宋代·严羽《庚寅纪乱》

拼音:[rén][zhě][yí][cè][rán]

平仄:平仄平仄平

承平盗贼起,丧乱降自天。
荼毒恣两道,兵戈浩相缠。
此邦祸最酷,贱子忍具言。
朝廷讨乱初,谁任主将权。
辎重道閒来,隐隐何阗阗。
殿前尽貔虎,所向当无坚。
组练照川明,戈戟耀日鲜。
父老当时言,此贼不容吞。
军兴法律在,进退非得专。
奈何忽舍去,屯垒随之迁。
留兵不五百,当贼逾数千。
英英胡将军,策马奋独先。
出入突且击,势绝飘风旋。
杀贼不知数,尸骸相叠穿。
谁谓散复来,其徒奈实繁。
须臾塞城郭,合沓迷妖氛。
将军怒一呼,誓死报国恩。
拔剑复入阵,鼓声俄不闻。
哀哉失壮士,白日为之昏。
嗟彼城中人,欲生无由缘。
连头受屠戮,赤族罹祸冤。
妻孥悉驱虏,道路号相牵。
或有小失意,性命无由全。
言语方出口,腰领已不连。
婉婉闺中女,未尝窥户边。
白刃斥之去,不许暂稽延。
回头顾父母,父母安敢怜。
所掠靡孑遗,囊担无虚肩。
衣冠困奴隶,怒骂仍笞鞭。
又有脱锋刃,多化为鱼鼋。
途穷势复迫,忽若忘重渊。
仓卒所传误,投身空弃捐。
婴儿或在抱,粉黛犹俨然。
沙碛腥人肠,衔啄集乌鸢。
呜呼彼苍天,念此胡罪愆。
比者因乱定,南归经旧廛。
岂徒人民非,莫辨陌与阡。
所见但荆棘,狐狸对我蹲。
坡陁流血地,靡靡生寒烟。
城头遇老翁,行泪为余论。
云贼破城时,贼初攻南门。
大军血战久,家得扶我奔。
所免有万计,皆我胡君恩。
不然尽鱼肉,遗黎何有焉。
语罢复呜咽,余亦涕泗涟。
军旅苦转输,饥馑仍荐臻。
疮痍莽未复,千里惟空村。
白骨不知谁,无人为招魂。
四郊实多此,仁者宜恻然
近喜大告捷,所俘悉已还。
凶渠戮庙社,党类归之田。
当知釜中鱼,贷尔喘息悬。
胡为迭恃险,高垒犹山巅。
蛮獠本异性,土风来有年。
力屈势暂伏,乞降非恶悛。
胁从固罔治,群丑岂尽原。
反覆恐难料,安危仗诸贤。
此师不再举,乘时须勉旃。
国家刑罚在,庙算必不偏。
感时须发白,忧国空拳拳。

查看原文

注释

【仁者】1.有德行的人。 2.有恩情的人。 3.佛教语。对人的尊称。
【恻然】哀怜貌;悲伤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仁】

仁【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忎音人。《釋名》忍也。《易·乾卦》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禮·禮運》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程顥曰》心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

《方書》手足痿爲不仁。後漢班超妹昭,以兄老西域,請命超還漢土,上書云:兄年七十,兩手不仁。

果核中實有生氣者亦曰仁。

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歐陽修·送吳子京南歸詩》我笑謂吳生,爾其聽我言。顏回不貳過,後世稱其仁。《六書正譌》元,从二从人。仁則从人从二。在天爲元,在人爲仁。人所以靈於萬物者,仁也。

【者】

者【未集中】【老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古文旅字。《韻會》今作者。《玉篇》語助也。《增韻》又卽物之辭,如彼者,如此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增韻》又此也。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今俗多用這字,這乃魚戰切,迎也。

《韻補》叶掌與切。《史記·秦始皇紀》人迹所至,無不臣者。《註》索隱曰:者,協音渚。《楚辭·九歌》搴芳洲兮杜若,將以遺乎遠者。時不可以驟得,聊逍遙兮容與。《韻會》者,古文渚字,故从旅聲。後人以者添水作渚,以別者也之者,故者但爲語助。

叶阻可切。《繆襲·挽歌》形容稍銷歇,齒髮行當墮。自古皆有然,誰能離此者。

叶之戈切。《韓愈·盧氏墓銘》命不侔身,兹其奈何。刻名墓石,以告觀者。

《韻會》說文从白,當作者,今作者。◎按說文在白部,今从正字通倂入。者或从白聲。,古文困字。

【宜】

宜【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儀。《說文》所安也。《增韻》適理也。《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禮·王制》齊其政,不易其宜。

《左傳·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註》職方氏所謂靑州宜稻粱,雍州宜黍稷之類是也。

《詩·周南》宜其室家。《傳》宜者,和順之意。

《爾雅·釋詁》宜,事也。《詩·大雅》公尸來燕來宜。《毛傳》宜其事也。

《玉篇》當也,合當然也。《禮·樂記》武之遲久,不亦宜乎。

祭名。《書·泰誓》類于上帝,宜于冢土。《註》祭社曰宜。冢土,社也。《禮·王制》宜乎社。《註》引爾雅,起大事,動大衆,必先有事乎社,令誅罰得宜。

州名。古百越地,庸置粵州,改宜州。

姓。《正字通》元宜桂可,博通經史。

通作儀。《前漢·地理志》伯益能儀百物。儀讀與宜同。

叶五何切,音俄。《詩·鄘風》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叶上佗下何。◎按《音學五書》宜古音魚何反。宜字《詩》凡九見,《易》一見,《儀禮》一見,《楚辭》一見,同。後人誤入五支韻,據此則又非但叶音矣。《集韻》宐,隸作宜。

【恻】

惻【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經》翕繳惻惻。

【然】

然【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如延切,音䔳。《說文》燒也。《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

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集韻》通作䕼。

《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廣韻》語助。《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註》然之言焉也。

《廣韻》如也。《詩·邶風》惠然肯來。《禮·檀弓》貿貿然來。

承上接下語。《禮·曲禮》然後客坐。

《檀弓》然則盍行乎。《文王世子》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

《禮·祭義》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註》然猶而也。

果然,獸名。《周禮·春官·巾車》然。字註。

率然,蛇名。《孫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連然,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連然有鹽官。

燕然,山名。《前漢·匈奴傳》至速邪烏燕然山。

姓。《左傳》楚然丹。鄭然明。

叶而鄰切,音人。《劉向·列女贊》齊女傅母,防女未然,莊姜亦材,卒能脩身。《馬融·東巡頌》散齊卽畢,越翼良辰,棫槱增積,烈火燔然。

相关诗句
忧国空拳拳 感时须发白 庙算必不偏 国家刑罚在 乘时须勉旃 此师不再举 安危仗诸贤 反覆恐难料 群丑岂尽原 胁从固罔治 乞降非恶悛 力屈势暂伏 土风来有年 蛮獠本异性 高垒犹山巅 胡为迭恃险 贷尔喘息悬 当知釜中鱼 党类归之田 凶渠戮庙社 所俘悉已还 近喜大告捷 仁者宜恻然 四郊实多此 无人为招魂 白骨不知谁 千里惟空村 疮痍莽未复 饥馑仍荐臻 军旅苦转输 余亦涕泗涟 语罢复呜咽 遗黎何有焉 不然尽鱼肉 皆我胡君恩 所免有万计 家得扶我奔 大军血战久 贼初攻南门 云贼破城时 行泪为余论 城头遇老翁 靡靡生寒烟 坡陁流血地 狐狸对我蹲 所见但荆棘 莫辨陌与阡 岂徒人民非 南归经旧廛 比者因乱定 念此胡罪愆 呜呼彼苍天 衔啄集乌鸢 沙碛腥人肠 粉黛犹俨然 婴儿或在抱 投身空弃捐 仓卒所传误 忽若忘重渊 途穷势复迫 多化为鱼鼋 又有脱锋刃 怒骂仍笞鞭 衣冠困奴隶 囊担无虚肩 所掠靡孑遗 父母安敢怜 回头顾父母 不许暂稽延 白刃斥之去 未尝窥户边 婉婉闺中女 腰领已不连 言语方出口 性命无由全 或有小失意 道路号相牵 妻孥悉驱虏 赤族罹祸冤 连头受屠戮 欲生无由缘 嗟彼城中人 白日为之昏 哀哉失壮士 鼓声俄不闻 拔剑复入阵 誓死报国恩 将军怒一呼 合沓迷妖氛 须臾塞城郭 其徒奈实繁 谁谓散复来 尸骸相叠穿 杀贼不知数 势绝飘风旋 出入突且击 策马奋独先 英英胡将军 当贼逾数千 留兵不五百 屯垒随之迁 奈何忽舍去 进退非得专 军兴法律在 此贼不容吞 父老当时言 戈戟耀日鲜 组练照川明 所向当无坚 殿前尽貔虎 隐隐何阗阗 辎重道閒来 谁任主将权 朝廷讨乱初 贱子忍具言 此邦祸最酷 兵戈浩相缠 荼毒恣两道 丧乱降自天 承平盗贼起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