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聪蔽明

出自:宋代·张耒《友山》

拼音:[sāi,sài,sè][cōng][bì][míng]

平仄:平平仄平

张子官于福昌,块灰独居,
无与为友。宾客不至,
遗朋失旧。经时闭门,
终日钳口。出无与游,
居无与就。谁同我食,
谁酌我酒。归守妻孥,
出对厮走。驾言出游,
田童野叟。气否莫交,
情包不剖。塞聪蔽明
盘足袖手。披书阅简,
眩目疲肘。厌然成痼,
不可针灸。于是张子,
涤虑除烦,披庭扫堂,
枕手而眠。恍若有遇,
有神降焉。曰我实哀汝,
独无友朋。我有教告,
子乎我听。凡世之人,
百愚一贤。古昔所叹,
非独今然。得贤与朋,
善固无俪。贤不可得,
将愚与比。友贤实难,
幸然后值。不幸友愚,
与无孰利。谄笑倾辟,
韬情晦实。测心献计,
因隙投策。口是腹非,
面歌背泣。友若此者,
实繁孔多。曷若不见,
目清耳和。我复告子,
真友之实。尔遵我言,
友胡有竭。人物虽殊,
可友同焉。赐尔以友,
其名曰山。居汝左右,
在汝北焉。端不汝去,
澹兮绝言。春丽夏繁,
秋疏冬瘦。霞雾融明,
风驰雨骤。孤楫横奔,
牢屯巧镂。傲岸轩昂,
清华润秀。对食临眠,
排堂入牖。效技汝前,
虽劳不疚。山有佳泉,
多灌尔囿。历石悬空,
泠泠清漱。如闻妙音,
濯烦浴垢。不犹愈乎卑议庸读,
过耳增懑,入心善烦者乎。
山有修竹,汝园是植。
静丽明鲜,端虚正直。
如彼正人,扬言发色。
微风散碧,宵月镂白。
不犹愈乎市儿尘颜,敧眉鼓吻,
佞笑浮言,工为媚悦,
善佞曲拳者乎。山有乔木,
耸立而峙。端无媚姿,
若对正士。障雨蔽暍,
千人所芘。微飚披拂,
吹奏竽籁。不犹愈乎蠕蠕鼠辈,
女黠儿娇,奴趋妾拜者乎。
山有好鸟,清喉丽羽。
引啸长鸣,群呼迭语。
夜管风弦,哀簧怨柱。
不犹愈乎巷歌里舞,促缩跳梁,
颠妖淫污,父子不施,
弃礼忘数者乎。如前实繁,
言胡可殚。汝与之乐,
右攀左援。曷为孑孑,
寤寐嗟叹。张子再拜,
受言永怀。解累亡忧,
心通志开。高山岩岩,
流水潺潺。竹茂木翘,
鸟鸣琅然。如前夷齐,
而后闵颜。吾何为乎,
浩然其间。

查看原文

注释

【塞聪】谓塞住耳朵,示不外听。
【蔽明】1.隐匿贤能和良善。 2.遮掩眼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塞】

塞【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蘇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則切,音㥶。塡也,隔也。《禮·月令》孟冬,天地不通,閉塞成冬。《又》謹關梁,塞徯徑,季春開通道路,無有障塞。

充也,滿也。《書·舜典》溫恭允塞。《詩·鄘風》秉心塞淵。

國之阨險曰塞。《史記·蘇秦傳》秦四塞之國,披山帶渭。《後漢·杜篤傳》城池百尺,扼塞要害。

月在辛曰塞,見《爾雅·釋天》。

塞塞,不安貌,見《博雅》。

伊蒲塞,卽優婆塞。《後漢·楚王英傳》以助伊蒲塞桑門之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先代切,音賽。邊界也。《禮·月令》孟冬備邊境,完要塞。

九塞。《淮南子·地形訓》九塞,太汾,澠阨荆阮方城,殽阪,井陘,令疵,句注,居庸。《註》太汾在晉,澠阨殽阪皆在弘農郡,荆阮方城皆在楚,井陘在常山,令疵在遼西,句注在鴈門隂館,居庸在上谷阻陽之東。

紫塞。《古今注》秦築長城,土色皆紫,因名。

博塞,戲具也。《莊子·騈拇篇》問穀何事,則博塞以遊。

姓。

與賽同。《前漢·郊祀志》冬塞禱祈。本作。

【聪】

聰【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正韻》倉紅切《集韻》麤叢切,音驄。《說文》察也。《廣韻》聞也,明也,通也,聽也。《書•洪範》聰作謀。《史記•商君傳》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管子•宙合篇》耳司聽,聽必順聞,聞審謂之聰。《註》耳之所聞,旣順且審,故謂之聰。

《韻補》叶千剛切,音倉。《陳琳•柳賦》穆穆天子,亶聽聰兮。德音允塞,民所望兮。宜爾嘉樹,配甘棠兮。望平聲。

【蔽】

蔽【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集韻》《韻會》必袂切,音閉。《說文》小草也。

《廣韻》掩也。《禮·月令》是察阿黨則罪,無有掩蔽。

微也。《爾雅·釋詁疏》蔽者,覆障使微也。

《論語》《詩》三百,一言以蔽之。《何晏註》猶當也。

《小爾雅》斷也。

《楚辭·招魂》菎蔽象碁。《註》蔽,博箸。

地名。《鄭語》鄢、蔽、補、丹、依、㽥、歷、莘。《註》八邑也。

《集韻》毗祭切,音弊。義同。

分勿切,音弗。《周禮·春官·巾車》有蒲蔽、棼蔽、藻蔽、藩蔽。《註》蔽車禦風塵者。

必列切,音龞。《類篇》薆也。《江淹詩》乳竇旣滴瀝,丹井復寥泬。嵒崿轉奇秀,崟岑還相蔽。

匹蔑切,音撇。別也。一曰擊也,拂也。《史記·荆軻傳》跪而蔽席。

璧吉切,音必。《詩·召南》蔽芾甘棠,沈重讀必。或作。

【明】

明【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朙《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鳴。《說文》照也。《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史記·歷書》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

《易·乾卦》大明終始。《疏》大明,曉乎萬物終始。

《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照臨四方謂之明。

《書·舜典》黜陟幽明。《傳》升進其明者。

《書·太甲》視遠惟明。《疏》謂監察是非也。

《洪範》視曰明。《傳》必淸審。

《詩·小雅》祀事孔明。《箋》明,猶備也。

《詩·大雅》明明在下。《傳》明明,察也。《爾雅·釋詁疏》明明,言甚明也。

《禮·檀弓》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禮·禮運》故君者所明也。《疏》明,猶尊也。

《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疏》明者,辨說是非也。

《韓非子·難三篇》知微之謂明。

《廣韻》昭也,通也。

星名。《詩·小雅》東有啓明。《傳》日旦出謂明星爲啓明。

《小雅》明發不寐。《疏》言天將明,光發動也。

《正字通》凡厥明、質明,皆與昧爽義同。

姓。《姓氏急就篇》《明氏·山公集》有平原明普,晉荀晞從事明預。

與盟同。《詩·小雅》不可與明。《箋》明,當爲盟。

與孟同。《周禮·夏官·職方氏註》望諸明都也。《釋文》明都,《禹貢》作孟豬。今依《書》讀。

《前漢·地理志》廣漢郡葭明。《註》師古曰:明音萌。

《韻補》叶謨郞切。《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楚辭·九歌》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旣明。

叶彌延切。《道藏歌》觀見學仙客,蹊路放炎烟。陽光不復朗,隂精不復明。

相关诗句
浩然其间 吾何为乎 而后闵颜 如前夷齐 鸟鸣琅然 竹茂木翘 流水潺潺 高山岩岩 心通志开 解累亡忧 受言永怀 张子再拜 寤寐嗟叹 曷为孑孑 右攀左援 汝与之乐 言胡可殚 如前实繁 弃礼忘数者乎 父子不施 颠妖淫污 促缩跳梁 不犹愈乎巷歌里舞 哀簧怨柱 夜管风弦 群呼迭语 引啸长鸣 清喉丽羽 山有好鸟 奴趋妾拜者乎 女黠儿娇 不犹愈乎蠕蠕鼠辈 吹奏竽籁 微飚披拂 千人所芘 障雨蔽暍 若对正士 端无媚姿 耸立而峙 山有乔木 善佞曲拳者乎 工为媚悦 佞笑浮言 敧眉鼓吻 不犹愈乎市儿尘颜 宵月镂白 微风散碧 扬言发色 如彼正人 端虚正直 静丽明鲜 汝园是植 山有修竹 入心善烦者乎 过耳增懑 不犹愈乎卑议庸读 濯烦浴垢 如闻妙音 泠泠清漱 历石悬空 多灌尔囿 山有佳泉 虽劳不疚 效技汝前 排堂入牖 对食临眠 清华润秀 傲岸轩昂 牢屯巧镂 孤楫横奔 风驰雨骤 霞雾融明 秋疏冬瘦 春丽夏繁 澹兮绝言 端不汝去 在汝北焉 居汝左右 其名曰山 赐尔以友 可友同焉 人物虽殊 友胡有竭 尔遵我言 真友之实 我复告子 目清耳和 曷若不见 实繁孔多 友若此者 面歌背泣 口是腹非 因隙投策 测心献计 韬情晦实 谄笑倾辟 与无孰利 不幸友愚 幸然后值 友贤实难 将愚与比 贤不可得 善固无俪 得贤与朋 非独今然 古昔所叹 百愚一贤 凡世之人 子乎我听 我有教告 独无友朋 曰我实哀汝 有神降焉 恍若有遇 枕手而眠 披庭扫堂 涤虑除烦 于是张子 不可针灸 厌然成痼 眩目疲肘 披书阅简 盘足袖手 塞聪蔽明 情包不剖 气否莫交 田童野叟 驾言出游 出对厮走 归守妻孥 谁酌我酒 谁同我食 居无与就 出无与游 终日钳口 经时闭门 遗朋失旧 宾客不至 无与为友 块灰独居 张子官于福昌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