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藤蛇蝮蟠

出自:清代·黎承忠《偕秋原刺史游香岩寺晚宿李官桥 其一》

拼音:[xiū][téng][shé,yí][fù][pán]

平仄:平平平仄平

理屐趁兴晨,行舆向山路。
石磴碍流泉,阴云翳深树。
初历樵径纡,俄转奔崖露。
修藤蛇蝮蟠,长松猿猱附。
势诡赏正延,步窘魂已怖。
防仆前舁危,贾勇后从赴。
险峭履渐夷,风壑号犹怒。
苍翠密竹交,向背列屋错。
烟际遥闻钟,僧庐向何处。

查看原文

注释

【蛇蝮】即蝮蛇。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修】

修【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息流切《集韻》《韻會》《正韻》思留切,音羞。飭也。

飾也,葺理也。《書·禹貢》六府孔修。

古之聞人曰前修。《屈原·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註》蹇修,古良媒。

姓。漢屯騎校尉修炳。

長也。《詩·小雅》四牡修廣。

與卣通。《周禮·春宫·鬯人》廟用修。鄭註:修,讀爲卣。卣,中尊也。謂獻象之屬。以薦鬯則謂之卣,以薦酒則謂之修。

叶詢趨切,音須。《陸機·感丘賦》姸蚩混而爲一兮,孰云識其所修。必眇世以遠覽兮,夫何殉以區區。

【藤】

藤【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正韻》徒登切,音騰。《說文》藟也。今總呼草蔓延如藟者。

《集韻》苰藤,草名。胡麻也。

州名。《韻會》隋攺永平州爲藤州。《唐書·李嗣眞傳》來俊臣獄興,嗣眞上書,流藤州。

【蛇】

蛇【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食遮切,音茶。《集韻》《韻會》時遮切,音闍。毒蟲也。《左傳·莊十四年》內蛇與外蛇鬭。《疏》蛇,北方水物。《酉陽雜俎》蛇,有水、草、木、土四種。《爾雅翼》蛇,草居,常飢,每得食稍飽,輒復蛻殻,冬輒含土入蟄,及春出蟄則吐之。《埤雅》牛以鼻聽,蛇以眼聽。

《莊子·達生篇》以鳥養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註》委蛇,泥鰌。

星名。《左傳·襄二十八年》蛇乗龍。《註》蛇,武之宿,虛、危之星。《晉書·天文志》騰蛇二十二星,在營室北,天蛇也。

地名。《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隨西有斷蛇丘。《註》卽銜珠之蛇。

姓。《通志·氏族略》姚萇,蛇后,南安人。

有建武將軍蛇元,望出鴈門。

《廣韻》弋支切,音移。《詩·召南》委蛇委蛇。《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莊子·庚桑楚》與物委蛇,而同其波。《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

《韻補》龍蛇之蛇,亦讀爲移。《詩·小雅》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蛇字叶上羆字、下之字韻。

徒河切,音駝。《張衡·西京賦》感河馮,懷湘娥,驚蛧蜽,憚蛟蛇。

委蛇之蛇,亦叶音駝。《古音攷》《陸機·答賈謐詩》:我求明德,濟同以和。魯公戾止,兗服委蛇。

《集韻》陳知切,音馳。地名。《春秋傳》盟于毆蛇,《公羊傳》作毆虵,與曲池同。

《字彙補》以遮切,音耶。《集韻》關中謂毒蟲曰蛇。《韻會》本作它,湯河切。《說文》它,从虫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凡它之屬皆从它。託何切。臣鉉等曰:今俗作食遮切。《佩觿》蛇字從也,誤。

【蝮】

蝮【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芳福切《集韻》《韻會》《正韻》芳六切,音覆。《說文》虫也。《爾雅·釋魚》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註》身廣三寸,頭大如人擘指,此自一種蛇,名爲蝮虺。《楚辭·招魂》蝮蛇蓁蓁。《註》蝮,大蛇也。《前漢·田儋傳》蝮蠚手則斬手,蠚足則斬足。《師古註》蝮出南方。《博物志》蝮蛇,秋月毒甚,無所蜇螫,齧草木以泄其氣,草木卽死。人樵採爲草木所傷刺者,亦殺人。《本草》蝮蛇,形不長,頭扁口尖,身赤文斑,亦有靑黑色者。人犯之,頭足貼著。《韓愈詩》蝮蛇生子時,坼裂腸無肝。

《爾雅·釋蟲》蝝,蝮蜪。《註》蝗子未有翅者。

蝮蜟,蟬未蛻者。見《論衡》。

姓。《通志·氏族略》唐乾封元年,攺武惟良爲蝮氏。

《集韻》房六切,音伏。義同。

蝮蜪之蝮亦音匐,鼻墨切。

【蟠】

蟠【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煩。《爾雅·釋蟲》蟠,䑕婦。《註》甕器底蟲。

《韻會》蒲官切,音盤。伏也,曲也,屈也。《揚子·太經》龍蟠于泥。

委也。《禮·樂記》及夫禮樂之極乎天,蟠于地。

蟠木。《大戴禮》乗龍而至四海,東至于蟠木。通作盤。《袁公·諸葛亮贊》初九龍盤。

《集韻》蒲波切,音婆。《陸雲·贈鄭曼季詩》所謂伊人,在澗之阿。虎質山嘯,龍輝淵蟠。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