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还断肠

出自:宋代·吴芾《哭元帅宗公泽》

拼音:[duàn][cháng][huán,hái][duàn][cháng]

平仄:仄平平仄平

呜呼哀哉元帅公,百世一人不易逢。
堂堂天下想风采,心如铁石气如虹。
正色立朝不顾死,半生常在谪籍中。
真金百链愈不变,流水万折归必东。
落落奇才世莫识,欲知功草须疾风。
维时中原丁祸乱,尘氛涨天天蒙蒙。
众人畏缩公独奋,毅然来建中兴功。
雄图一定百废举,复见南阳起卧龙。
呜呼哀哉元帅公,翩然遗世何匆匆。
无乃天上亦乏才,故促我公还帝宫。
公还帝宫应有用,何忍坐视四海穷。
吁哉四海正困穷,兴仆植僵赖有公。
公虽居东都,天下日望公登庸。
公今既云亡,天下不知何时康。
正如济巨川,中流失舟航。
当今士夫岂无人,请问谁有公器业,
谁如公忠良。公虽不为相,
德望震要荒。公虽非世将,
威棱詟豺狼。伟哉奇节冠今古,
我试一二聊铺张。靖康元年冬,
敌和正披猖。庙堂惊失色,
愁睹赤白囊。公首慨然乞奉使,
欲以口作定扰攘。朝廷是时未知公,
公之蚤志不获偿。忧国耿耿思自效,
再乞守土河之旁。命下得磁州,
翌日径束装。下车未三日,
边骑已及疆。敌人闻之亟退舍,
匹马不敢临城隍。顷之得兵数十万,
康邸赖公王业昌。及公领留守,
北顾宽吾王。恩威两得所,
春雨兮秋霜。余刃曾不劳,
危弱成安强。奸雄悉胆落,
谁敢乱纪纲。呜呼哀哉公死矣,
民今有粟安得尝。狙诈乘我虚,
近复陷洛阳。洛阳去东都,
雉堞遥相望。不闻敢侵犯,
岂是军无粮。只畏我公霹雳手,
气慑不复思南翔。呜呼哀哉公死矣,
秋高马肥谁与防。天子久东狩,
去冬幸维扬。都人心恋主,
谓言何相忘。朝夕望回辇,
断肠还断肠。公独以死请,
再请意愈刚。呜呼哀哉公死矣,
万乘何当归大梁。咄咄食肉人,
尚踵蔡与王。奸谀蔽人主,
痛毒流万邦。人怨天且怒,
意气犹洋洋。所冀我公当轴日,
尽死此曹膏剑铓。呜呼哀哉公死矣,
始知国病在膏肓。我公我公经济才,
设施曾未竟所长。但留英声与后世,
永与日月争辉光。此死于公亦何憾,
顾我但为天下伤。我闻天下哭公者,
哀痛不起父母丧。父母生我而已耳,
岂能保我身无殃。邦人此时失所依,
波迸东下纷苍黄。我公我公不复见,
秋风在处生凄凉。百身傥可赎,
我愿先以微躯当。灵丹傥可活,
我愿万金购其方。彷徨愧无起公计,
安得长喙号穹苍。呜呼哀哉元帅公,
太平时节君不容。及至艰难君始用,
民之无禄天不容。呜呼哀哉元帅公,
古来有生皆有终。唯公存亡孙休戚,
千年万口长怨恫。嗟我草茅一贱士,
念此抑郁气拂胸。衔哀挥涕何有极,
愿以此诗铭鼎钟。

查看原文

注释

【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断】

断【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玉篇》同斷。俗字。(斷)〔古文〕。截也。《書·盤庚》乃斷棄汝。《傳》斷,絕也。《詩·商頌》是斷是遷。《疏》於是斬斷之。

《廣韻》《正韻》徒管切《集韻》《韻會》杜管切,。絕也。《羣經音義》旣絕曰斷。《釋名》斷,段也。分爲異段也。《易·繫辭》其利斷金。《疏》其纖利能斷截於金。

《集韻》徒玩切《正韻》杜玩切,音段。義同。

《廣韻》丁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玩切,音鍛。決也。《易·繫辭》以斷天下之疑。《疏》決斷天下之疑。

《書·秦誓》斷斷猗無他技。《疏》斷斷,守善之貌。

《周禮·地官·司徒》凡萬民之不服敎,而有獄訟者,與有地治者,取而斷之。

《韻補》叶多卷切。《白居易·寄元九詩》一病經四年,親友書信斷。彼獨是何人,心如石不轉。

叶徒眷切。《鮑照·擬古》居人掩閨臥,行子中夜飯。野風吹秋木,行子心腸斷。

【肠】

腸【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直良切《集韻》《韻會》《正韻》仲良切,音長。《說文》大小腸,藏府之二名也。《正字通》大腸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臍右迴疊十六曲,盛穀一斗,水七升半。小腸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迴疊積十六曲,容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白虎通》大腸,小腸,心肺府也。腸爲心肺主,心爲皮體主,故爲兩府也。《詩·大雅》自有肺腸。《書·盤庚》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釋名》暢也,言通暢胃氣也。

《博雅》詳也。

羊腸,太行山坂名。《戰國策》趙聞之起兵臨羊腸。《史記·趙世家》羊腸之西。《註》太行山坂通名。南屬懷州,北屬澤州。

無腸,國名。《山海經》無腸之國,在深目東,其爲人長而無腸。

馬腸,獸名。《山海經》讙舉之山,雒水出焉,其中多馬腸之物。《註》馬腸,人面虎身,音如嬰兒。

魚腸,劒名。見《三國蜀志》。

草名。《博雅》鹿腸,蔘也。《又》馬腸,亦草名,葉似桑。見《山海經·讙舉之出註》。

黃腸,槨名。《後漢·梁商傳》賜黃腸玉匣。《註》以栢木黃心爲槨也。

《禮·儀志》治黃腸題凑,便房如禮。

【还】

还【備考·酉集】【辵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類編》音浮。

音否。俗作還字,非。(還)《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說文》復也。《玉篇》反也。《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註》反也。

《正韻》退也,歸也。《儀禮·鄕飮酒禮》主人答拜還,賔拜辱。《註》還,猶退也。《前漢·高帝紀》還守豐。

《灌嬰傳》還定三秦。

顧也。《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忌。《註》還,猶顧也。

償也。《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

大還、小還,日至之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鳥次,是謂小還。至于女紀,是謂大還。

與環同。《前漢·食貨志》還廬樹桑。

《廣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音旋。與旋同。《禮·禮運》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爲本也。《註》迭相終而還相始,如環無端也。

《正韻》轉也。《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註》周旋圓轉,折旋方轉也。

便捷貌。《詩·齊風》子之還兮。

速也,卽也。《前漢·董仲舒傳》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效者也。

《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患。遶也,圍也。《儀禮·旣夕》祖還車不易位。《司馬相如·子虛賦》旋還乎後宮。

相关诗句
愿以此诗铭鼎钟 衔哀挥涕何有极 念此抑郁气拂胸 嗟我草茅一贱士 千年万口长怨恫 唯公存亡孙休戚 古来有生皆有终 呜呼哀哉元帅公 民之无禄天不容 及至艰难君始用 太平时节君不容 呜呼哀哉元帅公 安得长喙号穹苍 彷徨愧无起公计 我愿万金购其方 灵丹傥可活 我愿先以微躯当 百身傥可赎 秋风在处生凄凉 我公我公不复见 波迸东下纷苍黄 邦人此时失所依 岂能保我身无殃 父母生我而已耳 哀痛不起父母丧 我闻天下哭公者 顾我但为天下伤 此死于公亦何憾 永与日月争辉光 但留英声与后世 设施曾未竟所长 我公我公经济才 始知国病在膏肓 呜呼哀哉公死矣 尽死此曹膏剑铓 所冀我公当轴日 意气犹洋洋 人怨天且怒 痛毒流万邦 奸谀蔽人主 尚踵蔡与王 咄咄食肉人 万乘何当归大梁 呜呼哀哉公死矣 再请意愈刚 公独以死请 断肠还断肠 朝夕望回辇 谓言何相忘 都人心恋主 去冬幸维扬 天子久东狩 秋高马肥谁与防 呜呼哀哉公死矣 气慑不复思南翔 只畏我公霹雳手 岂是军无粮 不闻敢侵犯 雉堞遥相望 洛阳去东都 近复陷洛阳 狙诈乘我虚 民今有粟安得尝 呜呼哀哉公死矣 谁敢乱纪纲 奸雄悉胆落 危弱成安强 余刃曾不劳 春雨兮秋霜 恩威两得所 北顾宽吾王 及公领留守 康邸赖公王业昌 顷之得兵数十万 匹马不敢临城隍 敌人闻之亟退舍 边骑已及疆 下车未三日 翌日径束装 命下得磁州 再乞守土河之旁 忧国耿耿思自效 公之蚤志不获偿 朝廷是时未知公 欲以口作定扰攘 公首慨然乞奉使 愁睹赤白囊 庙堂惊失色 敌和正披猖 靖康元年冬 我试一二聊铺张 伟哉奇节冠今古 威棱詟豺狼 公虽非世将 德望震要荒 公虽不为相 谁如公忠良 请问谁有公器业 当今士夫岂无人 中流失舟航 正如济巨川 天下不知何时康 公今既云亡 天下日望公登庸 公虽居东都 兴仆植僵赖有公 吁哉四海正困穷 何忍坐视四海穷 公还帝宫应有用 故促我公还帝宫 无乃天上亦乏才 翩然遗世何匆匆 呜呼哀哉元帅公 复见南阳起卧龙 雄图一定百废举 毅然来建中兴功 众人畏缩公独奋 尘氛涨天天蒙蒙 维时中原丁祸乱 欲知功草须疾风 落落奇才世莫识 流水万折归必东 真金百链愈不变 半生常在谪籍中 正色立朝不顾死 心如铁石气如虹 堂堂天下想风采 百世一人不易逢 呜呼哀哉元帅公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