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会当还逐

出自:宋代·郏亶《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

拼音:[jiǔ][huì,kuài][dāng,dàng][huán,hái][zhú]

平仄:仄仄平平平

珍重妙观师,书来再三读。
不蒙促归计,乃忧旷笺牍。
疑师未相知,待我尚尘俗。
窃闻构新殿,东畔建廊屋。
圣像已完布,舍利应祈祝。
其余虽未备,想亦渐周足。
凡事在臻牢,慎勿尚遄速。
堂基不厌高,磉窠须剩筑。
间架莫求大,却须择良木。
椽桷贵稠直,楣栱要恒笃。
但得规摹成,不忧无人续。
五年纵未就,十年亦示蹙。
今生不能了,后世亦修复。
中庭要宽广,从舍须团簇。
堂前种杉桧,方丈植慈行。
冬青绕周遭,夏初香馥郁。
松篁又次之,潇洒快脸腹。
园中开数径,晚步散踡跼。
沿阶种药苗,乘间采盈掬。
川芎并地黄,幽兰间甘菊。
泡水须麦门,熬汤要莺粟。
蘘莪并狗杞,可以备蔬蔌。
葵藿及鸡冠,可以悦心目。
橘柚耀金苞,钥旗资茗粥。
四时皆要用,一奴长灌沃。
地形或褊隘,后墙可展扑。
东荣有园池,幽小类棋局,
长土可载削,凡材宜斩斸。
使之稍清旷,可以蠲烦溽。
秋至芙蕖红,春来鸭头渌。
拨刺有鲂鲤,优游栖雁骛。
菱芡交加生,藻荇参差畜。
采嚼齿牙香,牵挽襟裾绿,
楞以娱宾朋,可以施水陆。
穿渠绕吾院,高下相联属。
畎引发新声,潺湲若山谷。
细事宜先治,大道在勤督。
晨经劝群庶,夜讲诲幽独。
午间略行道,睡魔可降伏。
智灯照昏迷,慧刀破贪欲。
若夫润泽事,在师更崇肃。
为山贵覆篑,弹冠重初沐。
荤羶勿放人入,酒会当还逐
诸宅或相混,此诗可约束。
庶令百里人,外悦更心服。
从善若转圜,慕义如凑幅。
悟者味醍醐,昧者隔纱縠。
病者解颠倒,强者销仇毒。
昆虫与草芥,一一沾慧福。
顾此区区心,提孩已怀蓄。
十三听先训,观音为眷属。
二十学於寺,有意重盖覆。
诵书小松下,夜惊老僧宿。
老僧睡不称,冥心生毁讟。
梦一白衣人,戒言勿轻触。
凌晨来谢我,道此颇惭恧。
因知此大缘,圣心已潜属。
故余昔欲仕,先此治轩垫。
无端赴辟书,万里走炎燠。
因缘论时事,乍荣复深辱。
连延未能归,非敢恋方谷。
上欲荣二亲,次欲芘诸族。
妻封子可任,行将谢微禄。
屯邅累见迫,神灵若相促。
前日除永甯,君恩殊委曲。
风物似京华,民醇无犴狱。
月给五十千百万,岁租三百斛。
兹事为未了,力辞求倅睦。
尚念虽近乡,官身甚羁拲。
黾勉终此任,庶几堪退缩。
驱驰六十年,今朝方自赎。
可为林下游,放旷比麋鹿。
幽园创书馆,诸子弄黄轴。
静室爇名香,与师评梵竺。
寺僧必钦向,师应勤训育。
童蒙傥来叩,我亦当善告。
四季饮乡人,三冬辦民浴。
其八m老姑与老姊,就可报恩鞠。
季弟与群姓,日可讲驭穆。
人生能几何,此乐难尽录。
惟师本英豪,少小已良淑。
传经建精蓝,饭众迈高躅。
飘然西北来,声华满京毂。
名山及钜院,诸公意勤缛。
师皆力辞避,许我归林麓。
兹惟吾二人,密约有昔夙。
然能蹈此语,沙金石中玉。
吾身方困踬。师誉正彪襮。
吾归不为艰,师退良难卜。
飞云谩出山,至宝欣还匵。
素志幸已酬,忘言目相瞩。
幽显若相佑,成就在忽倏。
内外期两立,缁素更纯熟。
惟吾二人者,可以共藏六。
松江多波涛,西山呜橡桷。
台岭夸石梁,庐阜诧飞瀑。
与师结真赏。轻举效鸿鹄。
相将老此身,啸歌随寝餗。
数终或归去,任缘顺所欲。
却观今日事,犹如梦中烛。

查看原文

注释

【酒会】形式比较简单的宴会,用酒和点心待客,不排席次,客人到场、退场都比较自由。
【会当】定当,当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酒】

酒【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子酉切,愀上聲。《說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釋名》酒,酉也,釀之米麴,酉澤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彊相踧持飮之也。

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淸酒。《註》事酒,有事而飮也。昔酒,無事而飮也。淸酒,祭祀之酒。《前漢·食貨志》酒,百藥之長。《東方朔傳》銷憂者莫若酒。《江純·酒誥》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

酒,明水也。《禮·明堂位》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

天酒,甘露也。《瑞應圖》王者施德惠,則甘露降,一名天酒。

官名。《周禮·天官》酒正。《註》酒官之長。《又》女酒。《註》女奴曉酒者。

祭酒,尊稱之號。《前漢·伍被傳》號爲劉氏祭酒。《註》祭時惟尊長酹酒也。

酒旗,星名。《曹植·酒賦》仰漢旗之景曜,協嘉號於天辰。

地名。《左傳·莊二十二年》王與虢公酒泉之邑。《註》邑在河南。

《前漢·武帝紀》以其地爲武威酒泉郡。《註》酒泉,今肅州。

姓。明有酒好德。

人名。《史記·晉世家》靜公俱酒。

《韻補》叶子小切,音剿。《詩·鄭風》叔于狩,巷無飮酒。豈無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易林》白茅醴酒,靈巫拜禱。神嘻飮食,使人壽老。

叶子與切,音苴。《張超·誚靑衣賦》東向長跪,接狎歡酒。悉請諸靈,邪僻無主。

【会】

會【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黃外切,音繪。合也。《易·乾卦》亨者,嘉之會也。《疏》使物嘉美之會聚。《書·禹貢》灉沮會同。《疏》謂二水會合而同。

《洪範》會其有極。《疏》會,謂集會。《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

《周禮·天官·大宰》大朝覲會同。

《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

《禮·檀弓》周人作會,而民始疑。《註》會,謂盟也。《左傳·昭三年》有事而會,不協而盟。

《左傳·宣七年》凡師出與謀曰及,不與謀曰會。

《集韻》《韻會》古外切,音儈。與繪通。《書·益稷》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傳》會,五采也。《釋文》馬、鄭作繪。

《詩·衞風》會弁如星。《箋》會,謂弁中之縫也。《釋文》會,《說文》作䯤。《周禮·夏官·弁師》王之皮弁會五采。《註》會,作䯤。鄭司農云:謂以五采束髮也。士喪禮曰:檜用組,乃笄。檜,讀與䯤同,書之異耳。

《周禮·天官·小宰》聽出入以要會。《註》謂計最之簿書,月計曰要,歲計曰會。

《天官·司會註》會,大計也。

《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揚州,其山鎭曰會稽。《註》會稽,在山隂。

姓。《姓氏急就篇》漢武陽令會栩。

《集韻》古活切,音括。會撮項椎也。

《集韻》戸栝切,音活。《莊子·人閒世》會撮指天。向秀讀。

《韻補》今聲濁,叶泰。古聲淸,叶祭。《卻正·釋譏》三方鼎峙,九有未乂。聖賢拯救之秋,列士樹功之會。

【当】

當【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都郞切,黨平聲。《說文》田相値也。从田,尚聲。

《玉篇》任也。《論語》當仁不讓於師。《晉語》夫幸,非福非德不當雍。《註》當,猶任也。

《廣韻》敵也。《禮·王制》次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史記·廉頗藺相如傳》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直也。《禮·內則》妻不在,妾御莫敢當夕。

遇也。《左傳·昭七年》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禮·曲禮》當食不歎。

適可也。《易·履卦》夬履貞厲,位正當也。《左傳·哀元年》逢滑當公而進。《註》當公,不左不右。《禮·學記》當其可之謂時。《史記·禮書》好惡以節,喜怒以當。

主也。《左傳·襄二十七年》慶封當國。《註》當國,秉政。《儀禮·喪服》童子唯當室緦。《註》當室者爲父,後承家事者爲家主。

偶也。《前漢·司馬相如傳》及飮,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戸窺,心說而好之,恐不得當也。《註》師古曰:當謂對偶也。

抵也。《史記·屈賈傳》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

《增韻》蔽也。《左傳·昭二十年》使祝鼃寘戈於車薪以當門。《李白·蜀道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斷罪曰當,言使罪法相當也。《史記·張釋之傳》廷尉奏當,一人犯蹕當罰。《註》當謂處其罪也。《路溫舒緩書》奏當之成。

《正韻》猶合也。理合如是也。《儀禮·特牲饋食禮》佐食當事,則戸外南面。《註》當事,將有事而未至。《史記·萬石君傳》內史慶醉歸,入外門不下車,萬石君讓曰:內史貴人入閭里,里中長老皆走匿,而內史坐車中,自如固當。《註》固當者,反言之,以見其不當如是,責讓之甚也。

過當。《史記·霍去病傳》斬首捕鹵過當。《註》言不啻相等。

勾當。《歐陽修·歸田錄》曹彬平江南,詣閣門求見。其榜子云:奉敕江南勾當公事回。

《職官分紀》奏舉京朝官,知縣資序二人,充本司勾當。

官名。《前漢·宣帝紀》詔單于毋謁,其左右當戸之羣皆列觀。《註》左右當戸,匈奴官名。

排當,宋宮中宴飮名。

州名。《韻會》本羌地,唐置當州,蓋取燒當羌以名之。《後漢·明帝紀》秋九月,燒當羌隴西。

縣名。《正字通》鳳州兩當縣。《後漢·郡國志》南郡有當陽。

《劉隆傳》遣隆屯田武當。《註》武當,今均州縣也。

馬當,武當,山名。

當康,獸名。《山海經》欽山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康。《註》牙豚也。

當魱,魚名。《爾雅·釋魚》鯦當魱。《註》海魚也。

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丁浪切,黨去聲。事理合宜也。《禮·樂記》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韓詩外傳》君子行不貴苟難,惟當之爲貴。

底也。《韓非子·外儲說》堂谿公見韓昭侯曰:人主漏泄羣臣語,譬猶玉巵之無當。

《正字通》凡出物質錢,俗謂之當。《後漢·劉虞傳》虞所賚賞,典當胡夷,瓚復抄奪之。《註》當,音丁浪反。

【还】

还【備考·酉集】【辵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類編》音浮。

音否。俗作還字,非。(還)《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說文》復也。《玉篇》反也。《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註》反也。

《正韻》退也,歸也。《儀禮·鄕飮酒禮》主人答拜還,賔拜辱。《註》還,猶退也。《前漢·高帝紀》還守豐。

《灌嬰傳》還定三秦。

顧也。《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忌。《註》還,猶顧也。

償也。《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

大還、小還,日至之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鳥次,是謂小還。至于女紀,是謂大還。

與環同。《前漢·食貨志》還廬樹桑。

《廣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音旋。與旋同。《禮·禮運》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爲本也。《註》迭相終而還相始,如環無端也。

《正韻》轉也。《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註》周旋圓轉,折旋方轉也。

便捷貌。《詩·齊風》子之還兮。

速也,卽也。《前漢·董仲舒傳》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效者也。

《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患。遶也,圍也。《儀禮·旣夕》祖還車不易位。《司馬相如·子虛賦》旋還乎後宮。

【逐】

逐【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逐之。

《隱十一年》子都拔戟以逐之。

《廣韻》驅也。《正韻》斥也,放也。《史記·李斯傳》非秦者去,爲客者逐。

《管仲傳》三仕三見逐。

《玉篇》競也。《左傳·昭元年》自無令王諸侯逐進。《後漢·趙壹傳》捷懾逐物,日富月昌。

《正韻》逐逐,篤實也。

馳貌。《易·頤卦》其欲逐逐。

日逐,地名。《前漢·宣帝紀》迎日逐,破車師。

《集韻》《韻會》亭歷切,音迪。《易》其欲逐逐。《蘇林》音迪。

《字彙補》同門切。與豚同。《山海經》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

《集韻》直祐切,音胄。奔也。《山海經》夸父與日逐。

相关诗句
犹如梦中烛 却观今日事 任缘顺所欲 数终或归去 啸歌随寝餗 相将老此身 轻举效鸿鹄 与师结真赏 庐阜诧飞瀑 台岭夸石梁 西山呜橡桷 松江多波涛 可以共藏六 惟吾二人者 缁素更纯熟 内外期两立 成就在忽倏 幽显若相佑 忘言目相瞩 素志幸已酬 至宝欣还匵 飞云谩出山 师退良难卜 吾归不为艰 师誉正彪襮 吾身方困踬 沙金石中玉 然能蹈此语 密约有昔夙 兹惟吾二人 许我归林麓 师皆力辞避 诸公意勤缛 名山及钜院 声华满京毂 飘然西北来 饭众迈高躅 传经建精蓝 少小已良淑 惟师本英豪 此乐难尽录 人生能几何 日可讲驭穆 季弟与群姓 就可报恩鞠 其八m老姑与老姊 三冬辦民浴 四季饮乡人 我亦当善告 童蒙傥来叩 师应勤训育 寺僧必钦向 与师评梵竺 静室爇名香 诸子弄黄轴 幽园创书馆 放旷比麋鹿 可为林下游 今朝方自赎 驱驰六十年 庶几堪退缩 黾勉终此任 官身甚羁拲 尚念虽近乡 力辞求倅睦 兹事为未了 岁租三百斛 月给五十千百万 民醇无犴狱 风物似京华 君恩殊委曲 前日除永甯 神灵若相促 屯邅累见迫 行将谢微禄 妻封子可任 次欲芘诸族 上欲荣二亲 非敢恋方谷 连延未能归 乍荣复深辱 因缘论时事 万里走炎燠 无端赴辟书 先此治轩垫 故余昔欲仕 圣心已潜属 因知此大缘 道此颇惭恧 凌晨来谢我 戒言勿轻触 梦一白衣人 冥心生毁讟 老僧睡不称 夜惊老僧宿 诵书小松下 有意重盖覆 二十学於寺 观音为眷属 十三听先训 提孩已怀蓄 顾此区区心 一一沾慧福 昆虫与草芥 强者销仇毒 病者解颠倒 昧者隔纱縠 悟者味醍醐 慕义如凑幅 从善若转圜 外悦更心服 庶令百里人 此诗可约束 诸宅或相混 酒会当还逐 荤羶勿放人入 弹冠重初沐 为山贵覆篑 在师更崇肃 若夫润泽事 慧刀破贪欲 智灯照昏迷 睡魔可降伏 午间略行道 夜讲诲幽独 晨经劝群庶 大道在勤督 细事宜先治 潺湲若山谷 畎引发新声 高下相联属 穿渠绕吾院 可以施水陆 楞以娱宾朋 牵挽襟裾绿 采嚼齿牙香 藻荇参差畜 菱芡交加生 优游栖雁骛 拨刺有鲂鲤 春来鸭头渌 秋至芙蕖红 可以蠲烦溽 使之稍清旷 凡材宜斩斸 长土可载削 幽小类棋局 东荣有园池 后墙可展扑 地形或褊隘 一奴长灌沃 四时皆要用 钥旗资茗粥 橘柚耀金苞 可以悦心目 葵藿及鸡冠 可以备蔬蔌 蘘莪并狗杞 熬汤要莺粟 泡水须麦门 幽兰间甘菊 川芎并地黄 乘间采盈掬 沿阶种药苗 晚步散踡跼 园中开数径 潇洒快脸腹 松篁又次之 夏初香馥郁 冬青绕周遭 方丈植慈行 堂前种杉桧 从舍须团簇 中庭要宽广 后世亦修复 今生不能了 十年亦示蹙 五年纵未就 不忧无人续 但得规摹成 楣栱要恒笃 椽桷贵稠直 却须择良木 间架莫求大 磉窠须剩筑 堂基不厌高 慎勿尚遄速 凡事在臻牢 想亦渐周足 其余虽未备 舍利应祈祝 圣像已完布 东畔建廊屋 窃闻构新殿 待我尚尘俗 疑师未相知 乃忧旷笺牍 不蒙促归计 书来再三读 珍重妙观师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