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亦修复

出自:宋代·郏亶《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

拼音:[hòu][shì][yì][xiū][fù]

平仄:仄仄仄平仄

珍重妙观师,书来再三读。
不蒙促归计,乃忧旷笺牍。
疑师未相知,待我尚尘俗。
窃闻构新殿,东畔建廊屋。
圣像已完布,舍利应祈祝。
其余虽未备,想亦渐周足。
凡事在臻牢,慎勿尚遄速。
堂基不厌高,磉窠须剩筑。
间架莫求大,却须择良木。
椽桷贵稠直,楣栱要恒笃。
但得规摹成,不忧无人续。
五年纵未就,十年亦示蹙。
今生不能了,后世亦修复
中庭要宽广,从舍须团簇。
堂前种杉桧,方丈植慈行。
冬青绕周遭,夏初香馥郁。
松篁又次之,潇洒快脸腹。
园中开数径,晚步散踡跼。
沿阶种药苗,乘间采盈掬。
川芎并地黄,幽兰间甘菊。
泡水须麦门,熬汤要莺粟。
蘘莪并狗杞,可以备蔬蔌。
葵藿及鸡冠,可以悦心目。
橘柚耀金苞,钥旗资茗粥。
四时皆要用,一奴长灌沃。
地形或褊隘,后墙可展扑。
东荣有园池,幽小类棋局,
长土可载削,凡材宜斩斸。
使之稍清旷,可以蠲烦溽。
秋至芙蕖红,春来鸭头渌。
拨刺有鲂鲤,优游栖雁骛。
菱芡交加生,藻荇参差畜。
采嚼齿牙香,牵挽襟裾绿,
楞以娱宾朋,可以施水陆。
穿渠绕吾院,高下相联属。
畎引发新声,潺湲若山谷。
细事宜先治,大道在勤督。
晨经劝群庶,夜讲诲幽独。
午间略行道,睡魔可降伏。
智灯照昏迷,慧刀破贪欲。
若夫润泽事,在师更崇肃。
为山贵覆篑,弹冠重初沐。
荤羶勿放人入,酒会当还逐。
诸宅或相混,此诗可约束。
庶令百里人,外悦更心服。
从善若转圜,慕义如凑幅。
悟者味醍醐,昧者隔纱縠。
病者解颠倒,强者销仇毒。
昆虫与草芥,一一沾慧福。
顾此区区心,提孩已怀蓄。
十三听先训,观音为眷属。
二十学於寺,有意重盖覆。
诵书小松下,夜惊老僧宿。
老僧睡不称,冥心生毁讟。
梦一白衣人,戒言勿轻触。
凌晨来谢我,道此颇惭恧。
因知此大缘,圣心已潜属。
故余昔欲仕,先此治轩垫。
无端赴辟书,万里走炎燠。
因缘论时事,乍荣复深辱。
连延未能归,非敢恋方谷。
上欲荣二亲,次欲芘诸族。
妻封子可任,行将谢微禄。
屯邅累见迫,神灵若相促。
前日除永甯,君恩殊委曲。
风物似京华,民醇无犴狱。
月给五十千百万,岁租三百斛。
兹事为未了,力辞求倅睦。
尚念虽近乡,官身甚羁拲。
黾勉终此任,庶几堪退缩。
驱驰六十年,今朝方自赎。
可为林下游,放旷比麋鹿。
幽园创书馆,诸子弄黄轴。
静室爇名香,与师评梵竺。
寺僧必钦向,师应勤训育。
童蒙傥来叩,我亦当善告。
四季饮乡人,三冬辦民浴。
其八m老姑与老姊,就可报恩鞠。
季弟与群姓,日可讲驭穆。
人生能几何,此乐难尽录。
惟师本英豪,少小已良淑。
传经建精蓝,饭众迈高躅。
飘然西北来,声华满京毂。
名山及钜院,诸公意勤缛。
师皆力辞避,许我归林麓。
兹惟吾二人,密约有昔夙。
然能蹈此语,沙金石中玉。
吾身方困踬。师誉正彪襮。
吾归不为艰,师退良难卜。
飞云谩出山,至宝欣还匵。
素志幸已酬,忘言目相瞩。
幽显若相佑,成就在忽倏。
内外期两立,缁素更纯熟。
惟吾二人者,可以共藏六。
松江多波涛,西山呜橡桷。
台岭夸石梁,庐阜诧飞瀑。
与师结真赏。轻举效鸿鹄。
相将老此身,啸歌随寝餗。
数终或归去,任缘顺所欲。
却观今日事,犹如梦中烛。

查看原文

注释

【后世】1.后代1.:《诗经》和《楚辞》对~的文学有很大的影响。 2.后裔。 3.佛教指来世。
【修复】1.修整使恢复原样。 2.恢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后】

后【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正韻》胡口切《韻會》很口切,音後。《說文》繼體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發號者,君后也。《書·仲虺之誥》徯我后。《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禮·檀弓》夏后氏堲周。《疏》夏言后者,白虎通云以揖讓受于君,故稱后。

《禮·曲禮》天子有后。《疏》后,後也。言其後于天子,亦以廣後胤也。《白虎通》商以前皆曰妃,周始立后。正嫡曰王后,秦漢曰皇后,漢祖母稱太皇太后,母稱皇太后。

諸侯亦稱后。《書·舜典》班瑞于羣后。

古者君稱臣亦曰后。《書·舜典》汝后稷,播時百穀。《疏》國語云:稷爲天官,單名爲稷,尊而君之,稱爲后稷。

《畢命》三后協心。《註》謂周公君畢公也。

《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傳》后土,社也。《左傳·昭二十九年》土正曰后土。《註》土爲羣物主,故稱后也。其祀句龍焉,在家則祀中霤,在野則爲社。《正韻》后土,亦取厚載之義。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后處字子里。《前漢·儒林傳》后倉字近君。

與後通。《禮·曲禮》再拜稽首,而后對。

《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義同。

叶後五切,音戸。《蔡邕·胡黃二公頌》允兹漢室,誕育二后。曰胡曰黃,方軌齊武。《陸雲·漢高盛德頌》咸陽克殄,旣係秦后。峩峩阿房,乃淸帝宇。○按詩本音云:《周頌》宣哲維人,文武維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後。后後俱音戸,後人誤入四十五厚韻,故於《唐韻》正中歷引經集証之。然自《玉篇》以後,后在厚韻相沿已久,不得不以後五切爲叶音矣。

【世】

世【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卋《廣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勢。代也。《詩·大雅》本支百世。

《論語》必世而後仁。《註》三十年爲一世。《左傳·宣三年》王孫滿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維摩經》大千世界。《註》世謂同居天地之閒,界謂各有彼此之別。

姓。《風俗通》秦大夫世鈞。

與生同。《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膚爪髮,隨世隨落。《註》世與生同。

《韻補》叶私列切,音薛。《詩·大雅》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叶上撥。撥音撇。《晉書·樂志》匡時拯俗,休功蓋世。宇宙旣康,九有有截。《集韻》書作。

【亦】

亦【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睪。總也,又也。

傍及之詞。

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修】

修【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息流切《集韻》《韻會》《正韻》思留切,音羞。飭也。

飾也,葺理也。《書·禹貢》六府孔修。

古之聞人曰前修。《屈原·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註》蹇修,古良媒。

姓。漢屯騎校尉修炳。

長也。《詩·小雅》四牡修廣。

與卣通。《周禮·春宫·鬯人》廟用修。鄭註:修,讀爲卣。卣,中尊也。謂獻象之屬。以薦鬯則謂之卣,以薦酒則謂之修。

叶詢趨切,音須。《陸機·感丘賦》姸蚩混而爲一兮,孰云識其所修。必眇世以遠覽兮,夫何殉以區區。

【复】

復【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

《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

《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

《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

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

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

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大業初改曰沔州。

復陶,官名。《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註》復陶,衣服之官也。

衣名。《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註》秦所遺羽衣也。

《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集韻》重也。《正韻》反覆也。《易·復卦》反復其道。《詩·小雅》顧我復我。《註》謂迴轉反復之也。

《正韻》復,除也。《前漢·高帝紀》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戸勿事。《註》復其身,及一戸之內,皆不徭役也。

與複通。《史記·秦始皇紀》爲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前漢·高帝紀》上從復道上,望見諸將往往耦語。《註》上下有道,故謂之復。

與覆通。《詩·大雅》陶復陶穴。《音義》復,累土於地上。《說文》作覆。

《集韻》《韻會》《正韻》浮富切,浮去聲。《集韻》又也。《增韻》再也。《詩·大雅·大明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

叶房月切,音伐。《韓愈·招揚之罘詩》禮稱獨學陋,易貴不遠復。作詩招之罘,日夕抱饑渴。渴,巨列切。

相关诗句
犹如梦中烛 却观今日事 任缘顺所欲 数终或归去 啸歌随寝餗 相将老此身 轻举效鸿鹄 与师结真赏 庐阜诧飞瀑 台岭夸石梁 西山呜橡桷 松江多波涛 可以共藏六 惟吾二人者 缁素更纯熟 内外期两立 成就在忽倏 幽显若相佑 忘言目相瞩 素志幸已酬 至宝欣还匵 飞云谩出山 师退良难卜 吾归不为艰 师誉正彪襮 吾身方困踬 沙金石中玉 然能蹈此语 密约有昔夙 兹惟吾二人 许我归林麓 师皆力辞避 诸公意勤缛 名山及钜院 声华满京毂 飘然西北来 饭众迈高躅 传经建精蓝 少小已良淑 惟师本英豪 此乐难尽录 人生能几何 日可讲驭穆 季弟与群姓 就可报恩鞠 其八m老姑与老姊 三冬辦民浴 四季饮乡人 我亦当善告 童蒙傥来叩 师应勤训育 寺僧必钦向 与师评梵竺 静室爇名香 诸子弄黄轴 幽园创书馆 放旷比麋鹿 可为林下游 今朝方自赎 驱驰六十年 庶几堪退缩 黾勉终此任 官身甚羁拲 尚念虽近乡 力辞求倅睦 兹事为未了 岁租三百斛 月给五十千百万 民醇无犴狱 风物似京华 君恩殊委曲 前日除永甯 神灵若相促 屯邅累见迫 行将谢微禄 妻封子可任 次欲芘诸族 上欲荣二亲 非敢恋方谷 连延未能归 乍荣复深辱 因缘论时事 万里走炎燠 无端赴辟书 先此治轩垫 故余昔欲仕 圣心已潜属 因知此大缘 道此颇惭恧 凌晨来谢我 戒言勿轻触 梦一白衣人 冥心生毁讟 老僧睡不称 夜惊老僧宿 诵书小松下 有意重盖覆 二十学於寺 观音为眷属 十三听先训 提孩已怀蓄 顾此区区心 一一沾慧福 昆虫与草芥 强者销仇毒 病者解颠倒 昧者隔纱縠 悟者味醍醐 慕义如凑幅 从善若转圜 外悦更心服 庶令百里人 此诗可约束 诸宅或相混 酒会当还逐 荤羶勿放人入 弹冠重初沐 为山贵覆篑 在师更崇肃 若夫润泽事 慧刀破贪欲 智灯照昏迷 睡魔可降伏 午间略行道 夜讲诲幽独 晨经劝群庶 大道在勤督 细事宜先治 潺湲若山谷 畎引发新声 高下相联属 穿渠绕吾院 可以施水陆 楞以娱宾朋 牵挽襟裾绿 采嚼齿牙香 藻荇参差畜 菱芡交加生 优游栖雁骛 拨刺有鲂鲤 春来鸭头渌 秋至芙蕖红 可以蠲烦溽 使之稍清旷 凡材宜斩斸 长土可载削 幽小类棋局 东荣有园池 后墙可展扑 地形或褊隘 一奴长灌沃 四时皆要用 钥旗资茗粥 橘柚耀金苞 可以悦心目 葵藿及鸡冠 可以备蔬蔌 蘘莪并狗杞 熬汤要莺粟 泡水须麦门 幽兰间甘菊 川芎并地黄 乘间采盈掬 沿阶种药苗 晚步散踡跼 园中开数径 潇洒快脸腹 松篁又次之 夏初香馥郁 冬青绕周遭 方丈植慈行 堂前种杉桧 从舍须团簇 中庭要宽广 后世亦修复 今生不能了 十年亦示蹙 五年纵未就 不忧无人续 但得规摹成 楣栱要恒笃 椽桷贵稠直 却须择良木 间架莫求大 磉窠须剩筑 堂基不厌高 慎勿尚遄速 凡事在臻牢 想亦渐周足 其余虽未备 舍利应祈祝 圣像已完布 东畔建廊屋 窃闻构新殿 待我尚尘俗 疑师未相知 乃忧旷笺牍 不蒙促归计 书来再三读 珍重妙观师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