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乃自然

出自:宋代·曾丰《绍兴淳熙两朝内禅颂》

拼音:[shí][nǎi][zì][rán]

平仄:平仄仄平

维尧则天,与天同大。
俯视九州,细于一芥。
挈以畀舜,超然自迈。
维舜则尧,与尧同高。
俯视四海,细于一毫。
挈以畀禹,熙然自陶。
尧舜之禅,允矣嘉躅。
若稽厥龄,或髦攸趣。
洪惟高宗,才五十六。
遽行尧事,有断于独。
洪惟寿皇,才六十三。
遽行舜事,不谋于佥。
未倦于勤,先养其恬。
功成身退,道与天参。
圣人视天,递进递退。
进退俱休,尧逐个之运。
于赫两朝,德宏业峻。
铢较寸量,宁啻尧舜。
尧七十六,治水云初。
咨岳试鲧,不遑宁居。
高宗时则,斯庆寿余。
久与道息,心实若虚。
舜六十三,即真云始。
咨岳相禹,不遑宁止。
寿皇时则,斯巽位已。
新与道休,心豁若洗。
凡退政几,等与大徽。
此退之蚤,彼退之迟。
迟容可及,蚤孰逾斯。
凡传国玺,等谓大媺。
彼传之贤,此传之子。
贤容可求,子孰获只。
传子若贤,一出于天。
天固与子,尤人所便。
便而遂者,荣具庆全。
退蚤若迟,一关于数。
数固与蚤,尤人所慕。
慕而得之,荣全庆具。
蚤于尧舜,三十三年。
独不一后,独不一先。
两朝吻合,时乃自然
舜后于尧,七岁而禅。
胡为尔稽,匪有攸恋。
不欲与尧,匹休齐善。
寿皇禅意,盖与舜俱。
所后七年,匪迹是拘,
不期而同,自然之符。
高宗禅时,久暘忽雨。
雨应云何,恩洽以溥。
寿皇禅时,久雨忽暘。
暘应云何,德辉以光。
得天之应,诞彰孔盛。
新皇丕承,合为三圣。
用牲于庙,靡灵弗歆。
式昭新皇,上合天心。
决政于堂,靡弗弗畅。
式昭新皇,下符人望。
天人同归,欲逃莫从。
虽父传子,亶为至公。
汉唐岂无,揖逊之主。
非出本心,未为盛举。
猗三圣君,真尧舜禹。
三圣一家,累洽重华。
前未之有,后无以加。
小臣献颂,大而非夸。

查看原文

注释

【自然】1.即“自然界”。广义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与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等范畴同义,包括人类社会。狭义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通常分为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被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通常称为第二自然或人化自然。 2.天然而非人工的:自然铜|自然力|自然风光|自然资源。 3.自然而然;按事物内部规律发展变化:自然免疫|顺其自然|自然消亡|他自然能想出办法来。 4.自若,不拘束,不呆板:动作自然|表情自然|他表演得很自然。 5.副词。当然:你是他父亲,他自然听你的|你去请他,他自然会来。 ⑥连词。表示转折:我们不能过分强调条件,自然,也不能不讲条件|写文章要注意表达形式,自然,更重要的还是内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时】

時【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

《韻會》辰也,十二時也。

《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

《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

《博雅》善也。《廣韻》中也。

地名。《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註》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姓。《廣韻》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

與塒同。《詩·王風》雞棲于塒。《釋文》塒,本亦作時。

《韻補》叶上紙切。《王粲·七釋》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

叶側吏切。《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乃】

乃【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柰上聲。語辭。《莊子·逍遙遊》而後乃今培風。

承上起下之辭。《爾雅·序疏》若乃者,因上起下語。

繼事之辭。《書·堯典》乃命羲和。

辭之難也。《公羊傳·宣八年》而者何,難也。乃者何,難也。曷爲或言而,或言乃,乃難乎而也。

辭之緩也。《周禮·秋官·小司》乃致事。《註》乃,緩辭。

語已辭。《韓愈·鬭雞聮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註》用費誓礪乃鋒刃語也。

《王禕詩》兹焉舍我去,契闊將無乃。

爾汝之稱。《書·大禹謨》惟乃之休。《註》乃,猶汝也。

某也。《禮·雜記》祝稱卜葬虞子孫曰哀,夫曰乃。《註》乃某卜葬其妻某氏。

彼也。《莊子·大宗師》孟孫氏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

《唐書·南蠻傳》昔有人見二羊海岸,彊者則見,弱者入山,時人謂之來乃。來乃者,勝勢也。

地名。《元史·地理志》新添葛蠻安撫司,都鎮馬乃等處。

果名。《桂海虞衡志》特乃子,狀似榧,而圓長端正。

《玉篇》或作廼。《詩·大雅》廼慰廼止,廼左廼右。《前漢·項籍傳》必欲烹廼公。

《正韻》依亥切,哀上聲。《字彙》款乃,棹船相應聲。黃山谷曰:款乃,湖中節歌聲。《正字通》款乃,本作欸乃。今行船搖櫓,戛軋聲似之。《柳宗元詩》欸乃一聲山水綠。《元結·湖南欸乃曲》讀如矮靄是也。《劉蛻·湖中歌》靄廼。《劉言史·瀟湘詩》曖廼皆欸乃之譌。◎按欸,亞改切,應也。後人因柳集註有云:一本作襖靄。遂直音欸爲襖,乃爲靄,不知彼註自謂別本作襖靄,非謂欸乃當音襖靄也。《正韻》上聲解韻乃音靄,引柳詩:欸乃讀如襖靄。而上聲巧韻襖部不收款。去聲泰韻,乃音愛,亦引柳詩:欸乃讀如懊愛。而去聲效韻奧部不收款。至若旱韻,收款音窾,絕不註明有襖懊二音,此可證款不音襖懊,而欸之譌作款明矣。

乃有靄音,無愛音。《正韻》增音愛,非。

《字彙》《正字通》旣明辨款不音襖,欸譌作款,而《字彙》欠部款音襖,棹船相應聲。《正字通》櫓聲,自相矛盾,尤非。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然】

然【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如延切,音䔳。《說文》燒也。《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

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集韻》通作䕼。

《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廣韻》語助。《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註》然之言焉也。

《廣韻》如也。《詩·邶風》惠然肯來。《禮·檀弓》貿貿然來。

承上接下語。《禮·曲禮》然後客坐。

《檀弓》然則盍行乎。《文王世子》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

《禮·祭義》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註》然猶而也。

果然,獸名。《周禮·春官·巾車》然。字註。

率然,蛇名。《孫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連然,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連然有鹽官。

燕然,山名。《前漢·匈奴傳》至速邪烏燕然山。

姓。《左傳》楚然丹。鄭然明。

叶而鄰切,音人。《劉向·列女贊》齊女傅母,防女未然,莊姜亦材,卒能脩身。《馬融·東巡頌》散齊卽畢,越翼良辰,棫槱增積,烈火燔然。

相关诗句
大而非夸 小臣献颂 后无以加 前未之有 累洽重华 三圣一家 真尧舜禹 猗三圣君 未为盛举 非出本心 揖逊之主 汉唐岂无 亶为至公 虽父传子 欲逃莫从 天人同归 下符人望 式昭新皇 靡弗弗畅 决政于堂 上合天心 式昭新皇 靡灵弗歆 用牲于庙 合为三圣 新皇丕承 诞彰孔盛 得天之应 德辉以光 暘应云何 久雨忽暘 寿皇禅时 恩洽以溥 雨应云何 久暘忽雨 高宗禅时 自然之符 不期而同 匪迹是拘 所后七年 盖与舜俱 寿皇禅意 匹休齐善 不欲与尧 匪有攸恋 胡为尔稽 七岁而禅 舜后于尧 时乃自然 两朝吻合 独不一先 独不一后 三十三年 蚤于尧舜 荣全庆具 慕而得之 尤人所慕 数固与蚤 一关于数 退蚤若迟 荣具庆全 便而遂者 尤人所便 天固与子 一出于天 传子若贤 子孰获只 贤容可求 此传之子 彼传之贤 等谓大媺 凡传国玺 蚤孰逾斯 迟容可及 彼退之迟 此退之蚤 等与大徽 凡退政几 心豁若洗 新与道休 斯巽位已 寿皇时则 不遑宁止 咨岳相禹 即真云始 舜六十三 心实若虚 久与道息 斯庆寿余 高宗时则 不遑宁居 咨岳试鲧 治水云初 尧七十六 宁啻尧舜 铢较寸量 德宏业峻 于赫两朝 尧逐个之运 进退俱休 递进递退 圣人视天 道与天参 功成身退 先养其恬 未倦于勤 不谋于佥 遽行舜事 才六十三 洪惟寿皇 有断于独 遽行尧事 才五十六 洪惟高宗 或髦攸趣 若稽厥龄 允矣嘉躅 尧舜之禅 熙然自陶 挈以畀禹 细于一毫 俯视四海 与尧同高 维舜则尧 超然自迈 挈以畀舜 细于一芥 俯视九州 与天同大 维尧则天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