粢盛方可期

出自:宋代·陈淳《谨所之赠王氏子》

拼音:[zī,cí][shèng,chéng][fāng][kě,kè][qī,jī]

平仄:平平平仄平

我赠王氏子,作此谨所之。
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资。
妙龄正弱冠,立志已不卑。
与之语则解,知弗流俗随。
今闻欲有行,问之如何其。
曰取天下友,曰求天下师。
斯言美则美,乃大人之为。
在子则太早,恐非其所宜。
去圣嗟已远,名家好相持。
师者每异户,户焉亦多岐。
志稚未坚定,焉保无转移。
识嫩未的确,那知真是非。
同人遽于野,懔乎其亦危。
既慕圣贤学,须循圣贤规。
圣功有次序,躐进徒尔疲。
非益欲速成,孔深阙童讥。
登高必自下,子思端不欺。
道尔求诸远,孟轲尤所嗤。
小学极织悉,无非固骸肌。
洒扫进退间,三千其威仪。
子曾与周旋,有亏已无亏。
大学入德门,纲条备无遗。
开端在格物,大当致吾知。
子曾与讲贯,有疑已无疑。
语孟两部书,坦坦无峣崎。
尽是平实语,中蕴至宝辉。
子曾得其趣,抑尔猎其皮。
入道贵有主,何须事支离。
进德贵著实,何容慕新奇。
后生所可畏,不在华藻摛。
亦非记览博,亦匪谈辨飞。
勇往识其正,路头不参差。
终始一敬入,绝无傲岸私。
驱车万晨道,最谨发轫时。
豪厘稍有差,千里谬莫追。
志学错所学,从心竟相违。
知止失所止,能得之者希。
康庄大通衢,无用径捷窥。
章韶大雅音,不必转调吹。
美璞要成器,切戒浪琢鎚。
良苗善保养,粢盛方可期
惜兹少壮力,正宜自鞭治。
一一务下学,俛焉日孜孜。
圣门缜密功,不容漏毫丝。
真积中欠缺,虚劳外奔驰。
杂乎其胸臆,决堕狂与痴。
不为子行喜,抑为子行悲。
子既扣我门,吾何吝子医。
不觉写肝肺,有此谆谆词。
此理无强聒,姑以诚吾思。

查看原文

注释

【粢盛】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粢】

粢【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卽夷切《韻會》將支切《正韻》津私切,音咨。《類篇》稷也。《爾雅·釋草·疏》粢者,稷也。《禮·曲禮》稷曰明粢。《左傳·桓六年》潔粢豐盛。《註》黍稷曰粢。

通作齊。《儀禮·士虞禮》明齊溲酒。《註》今文曰明粢。

通作齍。《周禮·春官·小宗伯》辨六齍之名物。《註》齍讀爲粢。六粢謂六穀:黍稷稻粱麥苽。

《集韻》才資切,音茨。《說文》稻餠,與餈同。《列子·力命篇》食則粢糲。《註》粢,稻餠也。味類籺米,不碎。《揚子·方言》餌謂之餻,或謂之粢。

《集韻》才詣切,音劑。酒也。《禮·禮運》粢醍在堂。通作齊。《說文》本作,或作秶。今文从米作粢。

【盛】

盛【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氏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說文》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書·泰誓》犧牲粢盛。《傳》黍稷曰粢,在器曰盛。《周禮·天官》甸師掌帥其屬,耕耨王藉,以共齍盛。《註》謂黍稷稻粱之屬,可盛簠簋者。

器名。《左傳·哀十三年》旨酒一盛。《註》一器也。《禮·喪大記》食粥於盛不盥。《註》謂今時杯杅也。

《廣韻》受也。《詩·召南》于以盛之,維筐及筥。《古今注》城者,盛也,所以盛受民物也。

成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白盛。《註》盛之言成也。以蜃灰堊牆,所以飾成宮室。

盛服,嚴飾也。《左傳·宣二年》宣子盛服將朝。《註》盛,音成。本或作成。

防隄也。《爾雅·釋山》山如防者盛。《疏》盛,讀如粢盛之盛,形嶞而高峻,若黍稷之在器也。

山名。《前漢·郊祀志》日主祠盛山。《註》在東萊不夜縣。《註》盛,音成。

國名。《公羊傳·隱五年》秋衞師入盛。《註》盛,音成。《左傳》作郕。

《唐韻》丞政切《集韻》《韻會》《正韻》時正切,成去聲。《博雅》多也。《廣韻》長也。《增韻》大也。茂也。《易·繫辭》日新之謂盛德。《禮·月令》生氣方盛,陽氣發泄。《中庸》官盛任使。《史記·循吏傳》世俗盛美。《呂氏春秋》樹木盛則飛鳥歸之。

極也。《莊子·德充符》平者水停之盛也。

猶嘉也。《張衡·東京賦》盛夏后之致美,爰敬恭於神明。

受物曰盛。《前漢·東方朔傳》壷者,所以盛也。《師古註》叶音去聲。

地名。《前漢·武帝紀》南巡狩至於盛唐。《魏書·神元帝紀》魏始祖遷於定襄之盛樂。

姓。《後漢·西羌傳》北海太守盛苞,其先姓奭,避元帝諱,改姓盛。一曰周穆王時盛國之後。《穆天子傳》姬姓也。盛柏之子也。天子賜之。上姬之長,是曰盛門。《註》盛,國名,盛姬,王同姓也。

【方】

方【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船也。

《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

《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釋文》視日景,以別東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別也。《禮·內則》敎之數與方名。《註》方名,如東西也。

《易·未濟》君子以愼辨物居方。《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詩·大雅》萬邦之方,下民之王。《箋》方,猶嚮也。《疏》諸言方者,皆謂居在他所,人嚮望之,故云:方,猶嚮也。

道也。《易·恆卦》君子以立不易方。《註》方,猶道也。《禮·樂記》樂行而民鄕方。《註》方,猶道也。

《易·復卦》后不省方。《註》方,猶事。《疏》不省視其方事也。

術也,法也。《易·繫辭》方以類聚。《疏》方謂法術性行。《左傳·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註》方,法術。

放也。《書·堯典》方命圯族。《釋文》方,放也。

有之也。《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方之。《傳》方,有之也。

今也。《詩·秦風》方何爲期。《箋》方今以何時爲還期。《莊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異形。《註》凡言方且者,言方將有所爲也。

穀始生未實也。《詩·小雅》旣方旣皁。《箋》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

倂也。《儀禮·鄕射禮》不方足。《註》方,猶倂也。

旁出也。《儀禮·大射禮》左右曰方。《註》方,旁出也。

板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於方。《註》方,板也。《禮·中庸》布在方策。《註》方,板也。策,也。

常也。《禮·檀弓》左右就養無方。《註》方,猶常也。

文也。《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註》方,猶文章也。

義之宜也。《左傳·隱三年》臣聞愛子,敎之以義方。

《閔二年》授方任能。《註》方百事之宜也。

比方也。《論語》子貢方人。《何晏註》比方人也。

《博雅》方,大也,正也。

祭名。《詩·小雅》以社以方。《傳》迎四方氣於郊也。

地名。《詩·小雅》侵鎬及方。《註》鎬,方,皆北方地名。

姓。《詩·小雅》方叔涖止。《傳》方叔,卿士也。

官名。《周禮·夏官·司馬》職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訓方氏,形方氏。《前漢·朱雲傳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

醫方。《史記·扁鵲傳》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前漢·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澤侯人主方。《註》侯家人主方藥也。

《廣韻》《集韻》符方切,音房。方與,縣名。《前漢·高帝紀》沛公攻胡陵方與。《註》音房預,屬山陽郡。

《集韻》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前漢·揚雄傳》方皇於西淸。《註》方皇,猶彷徨也。

文紡切。蝄或作方。《周禮·夏官·方相氏》敺方良。《註》方良,罔兩也。木石之怪夔罔兩。《張衡·東京賦》腦方良。《註》方良,草澤之神也。○按《說文》作蝄蜽。

《集韻》甫兩切,音倣。效也。

《韻補》叶膚容切《道藏·左夫人歌》騰躍雲景轅,浮觀霞上空。霄軿縱橫舞,紫蓋記靈方。

【可】

可【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

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

《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

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

《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也,妻曰可敦。

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負鄙爲難,縱則不可。出師征之,其衆十旅。

叶口箇切,軻去聲。《魏文帝·寡婦賦》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來,心鬱鬱兮無可。

《集韻》歌古作可。註詳欠部十畫。

讀作何。《石鼓文》其魚隹可。《風雅廣逸註》隹可讀作惟何,古省文也。

【期】

期【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渠之切,音其。《說文》會也。《易·歸妹》歸妹愆期。

《書·大禹謨》耄期倦于勤。《禮·曲禮》百年曰期頤。《註》期,猶要也。

《書·大禹謨》期于予治。《傳》期,當也,當于治體。

《前漢·路溫舒傳》刻木爲吏,期不對。《註》期,必也。

《莊子·庚桑楚》志乎期費。《註》期,卒也。費,耗也。

《莊子·寓言篇》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註》期,待也。

《玉篇》時也,契約也。《廣韻》信也,限也。

《爾雅·釋宮》八達謂之崇期。《註》四道交出。

口吃。《史記·周昌傳》臣期期知其不可。

《集韻》居之切,音姬。朞,亦書作期。《易·繫辭》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左傳·昭二十三年》叔孫旦而立期焉。《註》從旦至莫爲期。《釋文》期,本又作朞。

《韻補》叶渠尤切。《班婕妤·自悼賦》奉供養於東宮兮,托長信之末流。共灑埽於帷幄兮,永終死以爲期。

叶巨椅切。《漢·淳于長夏承皇祖,天挺應期。佐時理物,紹從先軌。

相关诗句
姑以诚吾思 此理无强聒 有此谆谆词 不觉写肝肺 吾何吝子医 子既扣我门 抑为子行悲 不为子行喜 决堕狂与痴 杂乎其胸臆 虚劳外奔驰 真积中欠缺 不容漏毫丝 圣门缜密功 俛焉日孜孜 一一务下学 正宜自鞭治 惜兹少壮力 粢盛方可期 良苗善保养 切戒浪琢鎚 美璞要成器 不必转调吹 章韶大雅音 无用径捷窥 康庄大通衢 能得之者希 知止失所止 从心竟相违 志学错所学 千里谬莫追 豪厘稍有差 最谨发轫时 驱车万晨道 绝无傲岸私 终始一敬入 路头不参差 勇往识其正 亦匪谈辨飞 亦非记览博 不在华藻摛 后生所可畏 何容慕新奇 进德贵著实 何须事支离 入道贵有主 抑尔猎其皮 子曾得其趣 中蕴至宝辉 尽是平实语 坦坦无峣崎 语孟两部书 有疑已无疑 子曾与讲贯 大当致吾知 开端在格物 纲条备无遗 大学入德门 有亏已无亏 子曾与周旋 三千其威仪 洒扫进退间 无非固骸肌 小学极织悉 孟轲尤所嗤 道尔求诸远 子思端不欺 登高必自下 孔深阙童讥 非益欲速成 躐进徒尔疲 圣功有次序 须循圣贤规 既慕圣贤学 懔乎其亦危 同人遽于野 那知真是非 识嫩未的确 焉保无转移 志稚未坚定 户焉亦多岐 师者每异户 名家好相持 去圣嗟已远 恐非其所宜 在子则太早 乃大人之为 斯言美则美 曰求天下师 曰取天下友 问之如何其 今闻欲有行 知弗流俗随 与之语则解 立志已不卑 妙龄正弱冠 喜有近道资 之子何所喜 作此谨所之 我赠王氏子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