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篇出见遗

出自:宋代·姚勉《赠霆伯侄》

拼音:[jiā][piān][chū][jiàn,xiàn][yí]

平仄:平平平仄平

灵源聚英气,融作云霞精。
霆伯挹其秀,胸府怀光晶。
诵书过万卷,落笔超群英。
文章有余力,武诗吟性情。
短章或大篇,点翰长风生。
或吐健丽句,气象高峥嵘。
云涛汹万里,出没蛟龙惊。
或写閒逸句,句法如天成。
微泉溜石壁,清吹调松声。
或句和且婉,纯如奏英茎。
晴风舞雪絮,晓日歌春莺。
或句端且严,凛凛不可轻。
星辰列云汉,营垒森甲兵。
变化千万状,发越无定名。
清标镇浮态,沈谢隳文成。
劲气拟古作,甫白焚诗泓。
不负飘逸姿,孰争前辈衡。
学海不汗漫,安见酌复盈。
文章用无尽,盖以天才宏。
宏才戏翰墨,笔势宜如倾。
譬之一轮月,皎皎当天明。
晴辉照春夜,花柳皆敷荣。
高秋爽气盛,桂影翻凄清。
又如百川水,滔滔地中行。
江湖风雨霁,碧色连天平。
奔流出三峡,谹吼雷霆争。
诗歌具众体,古人所难并。
子诗得神助,逸思随纵横。
失手堕之地,声作金石铿。
俊才有如此,九万飞鹏程。
卑哉沟渎中,安可容鱣鲸。
子以见吾家,人才世登瀛。
勉哉复祖业,谨勿寒宗盟。
某也习箕裘,生涯风露檠。
家徒四壁立,独以道为耕。
文章厌卑薾,壮志思轩轰。
纷纷笑余子,藐视如孩婴。
诗书自娱悦。终日关柴荆。
欣然得子至,倒屣来相迎。
佳篇出见遗,未读颜先頳。
迁乔不择木,求通乃于盲。
视我如土鷃,视子如鹪鹏。
英风当远避,况敢事酬赓。
新篘日初熟,我姑酌彼觥。
晚风入帘幕,窗外斜阳晴。
红炉坐相对,檐马声鏦铮。
试将今古诗,与子细共评。
幽怀味此乐,鼓瑟仍吹笙。
胡为不留处,驾言欲西征。
清饮不可再,使我摇心旌。
努力各自爱,共濯江湖缨。

查看原文

注释

【佳篇】佳作,优美的诗文。
【出见】出现。
【见遗】被遗弃。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佳】

佳【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古膎切《集韻》《韻會》居膎切,曰:如汝言亦復佳。

《韻補》叶堅溪切,音稽。《揚雄·反騷》閨中容競綽約兮,相態以麗佳。知衆嫭之嫉妒兮,何必颺累之蛾眉。

叶居何切,音歌。《白居易詩》坐愁今夜醒,其奈秋懷何。有客忽叩門,語言亦何佳。

【篇】

篇【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芳連切《集韻》《韻會》紕延切《正韻》紕連切,成章也。《前漢·武帝紀》元光元年,詔賢良咸以書對,著之於篇。《詩·關雎疏》篇,徧也。出情鋪事,明而徧也。

《說文》關西謂榜曰篇,笞掠也。

竹名。《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篇竹也。《疏》似小藜,赤莖節,好生道旁,可食。

山名。《山海經》洞庭山之首曰篇遇之山。

姓。《韻會》周大夫史篇之後。

《字彙補》同翩。古文《易》:篇篇不富,以其鄰。陸氏曰:輕舉貌。

叶批笭切。《道藏歌》白帝行炁道當新,名書紫府得其篇,西龜定錄位眞人。

【出】

出【子集下】【凵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

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

《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

《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

《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推去聲。自中而外也。

《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

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

叶敕律切,音黜。《馬融·圍棋賦》熒惑窘乏兮無令詐出,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

《韻補》叶側劣切,音茁。《曹植·卞后誄》詳惟聖善,岐嶷秀出。德配姜嫄,不忝先哲。

叶赤知切,音侈。《穆天子傳·西王母謠》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閒之。

叶赤至切,音熾。《楚辭·九章》竊快在其中心兮,揚厥憑而不竢。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靈樞經》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见】

見【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

《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姓。出《姓苑》。

《唐韻》胡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形甸切,于尊曰見,敵而曰見,謙敬之辭也。《史記·淮隂侯傳》情見勢屈。《師古曰》見,顯露也。

薦達也。《左傳·昭二十年》齊豹見宗魯於公孟。《註》見,薦達也。謂爲之紹介,猶論語云:從者見之也。

見在也。《史記·項羽紀》軍無見糧。《註》無見在之糧。《前漢·高五王傳》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者六人爲王。《集韻》俗作現。

《集韻》日朝也。《詩·小雅》見睍曰消。《箋》韓詩作曣,云:見,日出也。

《集韻》居莧切,音襇。棺衣也。《禮·雜記》實見閒,而後折入。《疏》一解云:鄭合見閒二字共爲覸,苦辯反。《集韻》或作梘。

雜也。《禮·祭義》建設朝事,燔燎羶薌,見以蕭光。《註》見當爲覸,音閒厠之閒。孔穎達云:覵,謂雜也。

【遗】

遺【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音夷。《說文》亡也。《易·泰卦》不遐遺。《註》用心弘大,無所遺棄也。《詩·小雅》棄予如遺。《註》言忘去不復存省也。《周禮·秋官·司刺》三曰遺忘。

《正韻》失也。《前漢·賈誼傳》功不遺矣。《後漢·桓榮傳》慮無遺計。

《集韻》餘也。《禮·樂記》有遺音者矣。《註》有不盡之音。《屈原·離騷》依彭咸之遺則。《註》遺,餘也。

留也。《書·大誥》寧王遺我大寶龜。《左傳·昭十九年》古之遺愛也。

《字彙補》便旋也。《前漢·東方朔傳》小遺殿上。《南史·謝幾卿傳》小遺沾令史。《註》卽俗言小便也。

《正字通》遺遺,與委蛇通。《戰國策》出遺遺之門。《註》言其路逶迤也。《管子·樞言篇》遺遺乎若有從治。

姓。魯費宰南遺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以醉切,遺去聲。投贈也,餽也。《周禮·地官·遺人註》以物有所餽遺也。《左傳·隱元年》請以遺之。

《玉篇》余恚切《正韻》于位切,。

《集韻》徐醉切,音遂。盈之切,音怡。愈水切,音唯。義同。

《集韻》《韻會》旬爲切《等韻》似爲切。與隨同。謙以下人也。《詩·小雅》莫肯下遺。《註》遺,音隨。

相关诗句
共濯江湖缨 努力各自爱 使我摇心旌 清饮不可再 驾言欲西征 胡为不留处 鼓瑟仍吹笙 幽怀味此乐 与子细共评 试将今古诗 檐马声鏦铮 红炉坐相对 窗外斜阳晴 晚风入帘幕 我姑酌彼觥 新篘日初熟 况敢事酬赓 英风当远避 视子如鹪鹏 视我如土鷃 求通乃于盲 迁乔不择木 未读颜先頳 佳篇出见遗 倒屣来相迎 欣然得子至 终日关柴荆 诗书自娱悦 藐视如孩婴 纷纷笑余子 壮志思轩轰 文章厌卑薾 独以道为耕 家徒四壁立 生涯风露檠 某也习箕裘 谨勿寒宗盟 勉哉复祖业 人才世登瀛 子以见吾家 安可容鱣鲸 卑哉沟渎中 九万飞鹏程 俊才有如此 声作金石铿 失手堕之地 逸思随纵横 子诗得神助 古人所难并 诗歌具众体 谹吼雷霆争 奔流出三峡 碧色连天平 江湖风雨霁 滔滔地中行 又如百川水 桂影翻凄清 高秋爽气盛 花柳皆敷荣 晴辉照春夜 皎皎当天明 譬之一轮月 笔势宜如倾 宏才戏翰墨 盖以天才宏 文章用无尽 安见酌复盈 学海不汗漫 孰争前辈衡 不负飘逸姿 甫白焚诗泓 劲气拟古作 沈谢隳文成 清标镇浮态 发越无定名 变化千万状 营垒森甲兵 星辰列云汉 凛凛不可轻 或句端且严 晓日歌春莺 晴风舞雪絮 纯如奏英茎 或句和且婉 清吹调松声 微泉溜石壁 句法如天成 或写閒逸句 出没蛟龙惊 云涛汹万里 气象高峥嵘 或吐健丽句 点翰长风生 短章或大篇 武诗吟性情 文章有余力 落笔超群英 诵书过万卷 胸府怀光晶 霆伯挹其秀 融作云霞精 灵源聚英气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