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色连天平

出自:宋代·姚勉《赠霆伯侄》

拼音:[bì][sè][lián][tiān][pí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灵源聚英气,融作云霞精。
霆伯挹其秀,胸府怀光晶。
诵书过万卷,落笔超群英。
文章有余力,武诗吟性情。
短章或大篇,点翰长风生。
或吐健丽句,气象高峥嵘。
云涛汹万里,出没蛟龙惊。
或写閒逸句,句法如天成。
微泉溜石壁,清吹调松声。
或句和且婉,纯如奏英茎。
晴风舞雪絮,晓日歌春莺。
或句端且严,凛凛不可轻。
星辰列云汉,营垒森甲兵。
变化千万状,发越无定名。
清标镇浮态,沈谢隳文成。
劲气拟古作,甫白焚诗泓。
不负飘逸姿,孰争前辈衡。
学海不汗漫,安见酌复盈。
文章用无尽,盖以天才宏。
宏才戏翰墨,笔势宜如倾。
譬之一轮月,皎皎当天明。
晴辉照春夜,花柳皆敷荣。
高秋爽气盛,桂影翻凄清。
又如百川水,滔滔地中行。
江湖风雨霁,碧色连天平
奔流出三峡,谹吼雷霆争。
诗歌具众体,古人所难并。
子诗得神助,逸思随纵横。
失手堕之地,声作金石铿。
俊才有如此,九万飞鹏程。
卑哉沟渎中,安可容鱣鲸。
子以见吾家,人才世登瀛。
勉哉复祖业,谨勿寒宗盟。
某也习箕裘,生涯风露檠。
家徒四壁立,独以道为耕。
文章厌卑薾,壮志思轩轰。
纷纷笑余子,藐视如孩婴。
诗书自娱悦。终日关柴荆。
欣然得子至,倒屣来相迎。
佳篇出见遗,未读颜先頳。
迁乔不择木,求通乃于盲。
视我如土鷃,视子如鹪鹏。
英风当远避,况敢事酬赓。
新篘日初熟,我姑酌彼觥。
晚风入帘幕,窗外斜阳晴。
红炉坐相对,檐马声鏦铮。
试将今古诗,与子细共评。
幽怀味此乐,鼓瑟仍吹笙。
胡为不留处,驾言欲西征。
清饮不可再,使我摇心旌。
努力各自爱,共濯江湖缨。

查看原文

注释

【连天】1.接连几天:~阴雨 │~赶路。 2.连续不间断:叫苦~。 3.形容远望山水、光焰等与天空相接:湖水~│芳草~│炮火~。
【天平】用来称量物体质量的一种仪器。根据杠杆原理制成。一般分粗天平和分析天平两大类。前者如托盘天平,后者如普通分析天平、自动分析天平、光电分析天平等。按称量范围又可分常量分析天平、微量分析天平及半微量分析天平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碧】

碧【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彼役切《集韻》兵役切《韻會》兵亦切,音筆。《說文》石之靑美者。《山海經》高山多靑碧。《郭註》亦玉類也。今會稽縣東山出碧。《班固·西都賦》珊瑚碧樹。《註》崐崘山有碧樹。《張衡·南都賦》綠碧紫英。《註》碧有縹碧,有綠碧。

《增韻》碧,深靑色。唐官制,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

《韻會》竹書紀年:惠成王七年,雨碧於郢。

《度人經·碧落註》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是云碧落。

姓。明洪武中訓導碧潭。

【色】

色【未集下】【色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嗇。《說文》顏氣也。人之憂喜,皆著於顏,故謂色爲顏氣。《禮·玉藻》色容莊。《汲冢周書》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厲然以侮,欲色嫗然以愉,懼色薄然以下,憂悲之色瞿然以靜。《後漢·嚴光傳》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註》以形貌求之也。

采色。《書·臯陶謨》以五采彰施于五色。《註》五色,靑黃赤白黑也。《左傳·桓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色慾。《書·五子之歌》內作色荒。《傳》色,女色。《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故君子遠色,以爲民紀。

物景亦曰色。《莊子·盜跖篇》車馬有行色。《潘岳·關中詩》重圍克解,危城載色。豈曰無過,功亦不測。《註》載色,猶言有生氣起色也。

《公羊傳·哀六年》色然而駭。《註》驚貌。

《詩·魯頌》載色載笑。《傳》色,溫潤也。

《戰國策》怒於室者色於市。《註》色,作色也。

祕色。《高齋漫錄》世言祕色,磁器。錢氏有國時,越州燒進爲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祕色。

《博雅》色,縫也。

【连】

連【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力延切《集韻》《韻會》陵延切《正韻》靈年切,音漣。《說文》員連也。《玉篇》合也,及也。《廣韻》續也,還也。《集韻》屬也。《正韻》接也。《詩·大雅》執訊連連。《朱傳》屬續貌。《禮·王制》十國爲連,連有帥。《齊語》四里爲連,十連爲鄕。《後漢·韓康傳》連徵不至。

姻親爲連。《史記·尉佗傳》及蒼梧秦王有連。《註》有連者,連姻也。

黏鳥曰連。《淮南子·覽㝠訓》連鳥于百仞之上。

連尹、連敖,皆楚官名。《左傳·襄十五年》屈蕩爲連尹。《史記·淮隂侯傳連敖註》楚司馬官也。

連山,易名。《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其卦以純艮爲首,山上山下,是名連山。

鉛之未鍊者曰連。《史記·貨殖傳》長沙出連錫。

祈連,山名。《前漢·霍去病傳》出北地,至祈連山。《註》卽天山也。

《韻會》州名。漢屬桂陽郡,隋置連州。

姓。《左傳·莊八年》齊有連稱。

《集韻》《韻會》《正韻》力展切,音斂。難也。《易·蹇卦》往蹇來連。《註》連,亦難也。

遲久之意。

《集韻》連彥切,音摙。《禮·玉藻》連用湯。《註》連,猶釋也。以湯洗足垢,乾潔其體也。

《集韻》郞旰切,音爛。連石,山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連石。

叶離珍切,音鄰。《陸雲·夏府君誄》祈祈縉紳,泣涕留連。故作斯誄,著之不泯。泯音民。

【天】

天【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

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髡》其人天且劓。

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平】

平【寅集下】【干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苹。《說文》平,語平舒也。《廣韻》平,正也。《增韻》平,坦也。《易·泰卦》无平不陂。

《廣韻》平,和也。《書·堯典》平章百姓。《傳》平和章明。《疏》和協顯明於百官之族姓。

成也。謂解恕和好也。《爾雅·釋詁》平,成也。《春秋·宣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穀梁傳》平者,成也。善其量力而反義也。《註》各自知其力,不能相制,反共和之義。《左傳疏》平者,和也。言其先不平,而今始平。

治也。《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傳》水土治曰平。《詩·小雅》原隰旣平。

治之也。《詩·大雅》修之平之,其灌其栵。《疏》修理之平治之者,其爲灌木其爲栵木之處也。

平服也。《詩·大雅》四方旣平,王國庶定。《疏》四方旣已平服,王國之內幸應安定。

《玉篇》平,齊等也。《增韻》平,均也。《易·乾卦》雲行雨施,天下平也。《疏》言天下普得其利,而均平,不偏陂。《書·君奭》天壽平格。《疏》正義曰:平謂政敎均平也。

《廣雅》平,均賦。《史記·平準書註》索隱曰:大司農屬官有平準令丞者,以鈞天下郡國輸斂,貴則糶之,賤則貴之。平賦以相準,輸賦於京都,故命曰平準。

樂聲不相踰越也。《周語》樂從和,和從平。

《爾雅·釋詁》平,易也。《疏》易者,不難也。《後漢·班超傳》任尚曰:我以班君當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

歲稔也。《前漢·食貨志》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

《諡法》執事有制曰平,治而無眚曰平,布綱治紀曰平。

《爾雅·釋地》大野曰平。《疏》大野之澤。一名平。《韓愈·城南聮句》沙篆印迴平。《註》洪慶善曰:華山有靑柯平、種藥平,因地之平處也。

臘月曰嘉平。《史記·秦始皇紀》更名臘曰嘉平。《註》茅盈內紀曰:盈曾祖父蒙於華山白日升天。其邑謠歌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升入泰淸,時下洲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始皇聞謠歌而問其故,父老具對,因改臘曰嘉平。索隱曰:廣雅云,夏曰淸祀,殷曰嘉平,周曰大蜡,亦曰臘,秦更曰嘉平。蓋因歌謠之詞而改從殷號也。

華平,瑞木名。《宋書·符瑞志》華平,其枝正平。王者有德則生,德剛則仰,德弱則俯。《張衡·東京賦》植華平於春圃。《註》天下平,其華則平。

廷尉平,官名。《史記·張釋之傳》廷尉。天下之平也。《前漢·百官表》宣帝地節三年,置廷尉左右平,秩六百石。

平原,太平,平陸,地名。《爾雅·釋地》廣平曰原,高平曰陸。《疏》廣平曰原者,謂澤之廣平者亦曰原。漢以平原爲郡名。高平曰陸者,謂土地豐,正名爲陸。《又》東至日所出,爲太平,太平之人仁。《孟子》孟子之平陸。

州名。《唐書·地理志》平州北平郡。《廣韻》古山戎孤竹,白狄子二國之地,秦爲遼西郡,隋爲北平郡,唐爲平州。

姓。《廣韻》齊相晏平仲之後。《前漢·平當傳》當哀帝時爲丞相,子晏歷位大司徒。

複姓。《何氏姓苑》有平陵,平寧二氏。《姓譜》平陵氏,史記平陵老之後。

《廣韻》房連切《集韻》《韻會》毗連切《正韻》蒲眠切,音㛹。《廣韻》平平,辨治也。《書·洪範》王道平平。《詩·小雅》平平左右。

《韻會》均也。

《韻會》皮命切,音病。平物賈也。《周禮·地官·質劑註》市中平賈,今時月平是也。

《地官·質人註》質平也。主平定物賈。《揚子·方言》一鬨之市,必立之平。《後漢·五行志》桓帝初,京都童謠曰:游平買印自有平,不避豪賢及大姓。

古與便辯通。《史記·五帝紀》便章百姓。《註》索隱曰:古文尚書作平,平旣訓便。因作便章。其今文作辯章。古文平字亦作便,便則訓辯,遂爲辯章。

叶皮陽切,音龎。《張籍·祭韓愈詩》北臺臨稻疇,茂野多隂涼。板亭坐垂釣,煩苦稍巳平。

《集韻》拼古作平。註詳手部八畫。

相关诗句
共濯江湖缨 努力各自爱 使我摇心旌 清饮不可再 驾言欲西征 胡为不留处 鼓瑟仍吹笙 幽怀味此乐 与子细共评 试将今古诗 檐马声鏦铮 红炉坐相对 窗外斜阳晴 晚风入帘幕 我姑酌彼觥 新篘日初熟 况敢事酬赓 英风当远避 视子如鹪鹏 视我如土鷃 求通乃于盲 迁乔不择木 未读颜先頳 佳篇出见遗 倒屣来相迎 欣然得子至 终日关柴荆 诗书自娱悦 藐视如孩婴 纷纷笑余子 壮志思轩轰 文章厌卑薾 独以道为耕 家徒四壁立 生涯风露檠 某也习箕裘 谨勿寒宗盟 勉哉复祖业 人才世登瀛 子以见吾家 安可容鱣鲸 卑哉沟渎中 九万飞鹏程 俊才有如此 声作金石铿 失手堕之地 逸思随纵横 子诗得神助 古人所难并 诗歌具众体 谹吼雷霆争 奔流出三峡 碧色连天平 江湖风雨霁 滔滔地中行 又如百川水 桂影翻凄清 高秋爽气盛 花柳皆敷荣 晴辉照春夜 皎皎当天明 譬之一轮月 笔势宜如倾 宏才戏翰墨 盖以天才宏 文章用无尽 安见酌复盈 学海不汗漫 孰争前辈衡 不负飘逸姿 甫白焚诗泓 劲气拟古作 沈谢隳文成 清标镇浮态 发越无定名 变化千万状 营垒森甲兵 星辰列云汉 凛凛不可轻 或句端且严 晓日歌春莺 晴风舞雪絮 纯如奏英茎 或句和且婉 清吹调松声 微泉溜石壁 句法如天成 或写閒逸句 出没蛟龙惊 云涛汹万里 气象高峥嵘 或吐健丽句 点翰长风生 短章或大篇 武诗吟性情 文章有余力 落笔超群英 诵书过万卷 胸府怀光晶 霆伯挹其秀 融作云霞精 灵源聚英气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