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为俗虑牵

出自:清代·方履篯《送季娴妹于归》

拼音:[wú][wéi,wèi][sú][lǜ][qiān]

平仄:平平平仄平

南国有嘉稻,丛生陇亩间。
析根各移植,厥实乃始繁。
托体为昆弟,骨脉相牵援。
内外虽有殊,恩谊终无偏。
女子既已长,一旦施衿鞶。
遣行入他姓,同生若弃捐。
成人固应尔,能无摧肺肝。
矧翳吾与汝,手足何茕单。
兄妹各一人,少小承欢颜。
送子将于归,神凄涕泪潸。
痛念我慈父,昔日俱爱怜。
我母秉义方,育子勤且艰。
吾长汝最稚,相差逾十年。
中间弟及妹,幼弱遭摧残。
惜哉汝次兄,学成身力孱。
中殇弃其室,魂魄居岱巅。
六人只存二,护汝如芝兰。
提携兼诲诱,相爱无间言。
汝生多淑德,质端不在妍。
敏慧爱诗书,请益日几番。
性情伉以直,辞语讷且娴。
我父宰允吾,汝生已在官。
继复刺粤西,万里随征鞍。
嗟予求微名,京兆秋风抟。
定省违晨昏,赖汝勤加餐。
六年始得举,驰归霜隔天。
我父不及待,弃我归重泉。
悲苦欲追殉,犹恨身体顽。
汝能侍父疾,送父凭素棺。
宛转慰慈母,辛咽不忍宣。
以此两相较,百倍胜我贤。
我父为廉吏,身后无薄田。
我从墨缞中,舌耕裹青毡。
远游越五岁,负米思江壖。
母衰仗汝侍,欲去犹迁延。
有别长依依,有泪同涟涟。
汝能识我意,百事使我安。
爱嫂若事姊,亲悦若比肩。
偕之奉母养,俾母忘忧煎。
嗟嗟家多故,择婿良独难。
汝笄又数春,我虑愁如瘅。
今年策明良,我若星离躔。
身言甘就试,幸厕令长班。
致此胡足喜,禄仕如抱关。
所欣天阙下,为汝得伯鸾。
峨峨天水君,皎皎青琅玕。
吐言金玉屑,走笔龙蛇蟠。
卅年困骥足,守进天所悭。
一朝凌风翔,乡赋振羽翰。
计偕当仲春,先后来幽燕。
夙契感离思,乍合生忧端。
共伤倦游久,怅彼帏居鳏。
比部二曹郎,戚友情相褰。
为通两家好,愿作朱陈欢。
问名未十日,献赋登金銮。
我喜几欲狂,远过身高骞。
问其何以故,遂忘食与眠。
念予少兄弟,爱汝使之然。
但惜桂苑才,试以烹小鲜。
临廷仰帝简,作宰匡庐边。
乞假得归娶,人羡锦衣还。
请期既纳采,即咏《桃夭》篇。
清门殊世俗,繁费皆可删。
奁资一何薄,安得琼瑛盘。
裁作四时衣,采绣亦斓斑。
珠丝悬络索,双鬓垂螺环。
约发玳瑁簪,缀以翡翠钿。
缬带紫罗襦,玉绾黄金镮。
琐琐饰众目,不足十万钱。
布多杂彩少,箧面陈缃纨。
吁嗟慈母意,欲语眉先攒。
爱女思丰盈,怜子方贫寒。
我今亦何为,终日起长叹。
先人祇一女,随兄久迍邅。
兹当吉礼成,心力敢不殚。
尺帛一囊粟,即日甘分颁。
筹思无可赠,赠汝三尺笺。
笺中书韵语,滴泪和墨研。
汝身虽强力,汝体多劳㾓。
冷燠小有妨,喘嗽辄纠缠。
嗣今须护摄,勿使日削朘。
喜阳怒乃阴,损益气所干。
顺时遣郁悒,遇物谢忿悁。
不逮事舅姑,既往莫可攀。
岁时奉家祭,粢盛重洁蠲。
将事必以诚,亲手濯豆笾。
持家此为首,凡百敬慎先。
夫子姑良朋,爱结今生缘。
和顺久愈谐,谦畏斯无愆。
刚则济以柔,狭乃规以宽。
有无俱黾勉,得失无欺谩。
抚视前室女,曲意使安便。
人生凡所遇,安得期万全。
人或忤我意,坦悦相周旋。
境或小不遇,检躬惟益虔。
汝为宰官妇,切戒奢与专。
奢为天所忌,专为人所姗。
外政期勿闻,阃阈若有阑。
耀首辞珠玑,饫口乐瓢箪。
镫火夜愔愔,束帛朝戋戋。
古人重循吏,其室无佩环。
异物不足贵,清明乃共传。
积衣千万袟,暖身惟一绵。
陈簋方丈满,饱腹惟一饘。
贪侈亦何需,徒为招祸綖。
子孙贵读书,富足易轻儇。
幼齿乘高车,长大为执鞭。
皆由贻以患,置抄使疾颠。
概兹皆当懔,毋为俗虑牵
汝岂丛尤悔,吾情过拘挛。
申申为此语,日省庶励旃。
奴婢务矜恤,勿令生烦冤。
尤宜教以正,事上静以颛。
好恶无偏向,乃克泯其奸。
孤茕务悯念,分惠及杯棬。
尤宜将以敬,慎勿邀誉焉。
好誉谄乃进,虚壑何能填。
言一漏者万,聊为明拳拳。
词陋意则深,可如金石镌。
补汝德未足,勖汝意未坚。
取言贵切近,女诫拟重编。
至若母家内,思忆毋沈绵。
母年虽七旬,旧患幸已痊。
康乐享期颐,福祐期明媊。
汝嫂性虽愚,孝敬能乾乾。
诸倒习占毕,质分堪陶甄。
吾将官闽越,界通江右山。
他时谋省觐,笋轿来归遄。
汝心颇足慰,宜禁泪潺湲。
望汝光两门,仪行昭蘋蘩。
秋气正淑清,香发庭桂丹。
锵锵八鸾驾,吉庆贺团栾。
此诗勿再诵,诵者增悲酸。
藏之琉璃匣,真气芬旃檀。

查看原文

注释

【俗虑】1.世俗的思想情感。 2.指凡庸的思想感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毋】

毋【辰集下】【毋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武扶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無。《說文》止之也。其字从女,內有一畫,象姦之形。禁止之,勿令姦。《禮·曲禮》毋不敬。《註》毋,止之辭。古人云:毋,猶今人言莫也。

《儀禮·士相見禮》毋上于面,毋下于帶。《鄭註》古文毋爲無。《賈公彥疏》今不从者。《說文》云毋,禁辭,故不从有無之無也。

將毋、毋乃,皆發問之辭,與無通。《韓詩外傳》客有見周公者,曰:入乎將毋。公曰:請入。坐乎將毋。公曰:請坐。言乎將毋。公唯唯。

姓。《廣韻》毋丘或爲毋氏。

漢複姓,八氏。《漢書·貨殖傳》有毋鹽氏,巨富,齊毋鹽邑大夫之後。漢有執金吾東海毋將隆、將作,大匠毋丘興。《風俗通》有樂安毋車伯奇,爲下邳相,有主簿步邵南,時人稱毋車府君步主簿。《何氏姓苑》云有毋終氏,《左傳》魯大夫兹毋還、晉大夫綦毋張,《漢書》有巨毋霸,王莽改爲巨毋氏。

甯毋,地名。《穀梁傳》作寧毋。毋音無。

茂后反。《公羊傳》音同。

《集韻》《韻會》迷浮切,音謀。毋追,夏后氏緇布冠名。《禮·郊特牲》毋追,夏后氏之道也。

《集韻》罔甫切,音武。與䳇、鵡同。鸚䳇,鳥名。或从武,亦省作毋。與父母之母不同。

【为】

爲【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潙。《說文》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爾雅·釋言》作,造,爲也。《書·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爲。《洪範》有猷有爲有守。

治也。《晉語》疾不可爲也。《註》爲,治也。

使也。《魯語》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註》爲,猶使也。

語詞。《前漢·武帝紀》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

姓。《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南郡太守爲昆。《韻會》魯昭公子公爲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于僞切,音䧦。《廣韻》助也。《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書·咸有一德》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釋文》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徐云:四爲字皆于僞反。

《多士》惟我下民秉爲。《詩·大雅》福祿來爲。《箋》爲,猶助也。《釋文》于僞反,協句如字。

叶吾何切,音莪。《詩·王風》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尙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俗】

俗【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圱《唐韻》似足切《集韻》《韻會》《正韻》松玉切,音續。習也。上所化曰風,下所習曰俗。《釋名》俗,欲也,俗人所欲也。《禮·曲禮》禮從宜,使從俗。

《周禮·天官》八則治都鄙,六曰禮俗,以馭其民。

不雅曰俗。《黃庭堅曰》士俗不可醫。或問不俗之狀,庭堅曰:難言也。視其平居,無以異於人,臨大節而不可奪,此不俗人也。《說文》从人,谷聲。《徐曰》俗之言續也。轉相習也。

【虑】

虑【申集中】【虍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玉篇》房七切。愁貌。(慮)《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良據切,音鑢。《說文》謀思也。从思,虍聲。思有所圖曰慮,慮,猶縷也。《增韻》憂也,疑也。《書·太甲》弗慮胡獲。《註》欲其謹思之也。《大學》安而后能慮。《朱註》謂處事精詳。

度也。《揚子·太經》立督慮也。《註》督,正也。慮,度也。運以正度也。

總計曰亡慮。《前漢·書註》舉凡之辭,言不待計慮而知其大凡也。

軍前所持幡曰慮無。《左傳·宣十二年》前茅慮無。《註》慮有無也。《正義》明爲思慮其所無之事,使知而爲之備也。

《釋名》慮,旅也,旅,衆也。《易·繫辭》一致而百慮。《註》慮及衆物,以一定之也。

姓。《左傳》南蒯臣慮癸。

《廣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音閭。《正韻》思慮也。《淮南子·原道訓》恬然無思,澹然無慮。以天爲蓋,以地爲輿。

木名。《爾雅·釋木》諸慮,山櫐也。

地名。隆慮,在河內。無慮,在遼東。取慮,在臨淮。且慮,在遼西。昌慮,在海東。隆音林,取音趣,且音苴。

《古今字考》兩舉切,音呂。《箕山歌》日月運照,靡不記睹。游放其閒,何所却慮。

《正字通》盧谷切,音錄。《唐書·百官志》大理寺掌折獄詳,凡繫囚,五日一慮。《前漢·雋不疑傳》每行縣,錄囚徒還。《師古註》錄囚,今云慮囚,本錄聲之去者耳。近俗不曉其意,訛爲思慮之慮,失其源矣。◎按師古此言近於識字,而實未通韻。惟未通韻,亦未爲識字之源也。蓋每字原具四聲,如慮字從平聲起韻,閭呂慮錄,則閭字爲慮字之平,呂字爲慮字之上,錄字爲慮字之入也。慮本訓謀思,然兼有詳審之義,故漢書錄囚亦卽慮囚也。慮字原具入聲,有錄音,豈必專屬去聲,爲得字之源乎。

叶郞古切,音魯。《楚辭·九章》惟佳人之獨懷兮,折芳椒以自處。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〇按本从思,《說文》玉篇都入思部。字彙倂入心部,取其便考。(慮)

【牵】

牽【巳集下】【牛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摼音岍。《說文》引前也。从牛,象引牛之縻也。《易·夬卦》牽羊悔亡。《書·酒誥》肇牽車牛。《禮·曲禮》效馬效羊者,右牽之。效犬者,左牽之。

《周禮·天官·小宰》掌其牢禮,委積膳獻飮食賔賜之飱牽。《註》飱,夕食也。牽,牲牢可牽而行者。《左傳·僖三十三年》惟是脯資餼牽竭矣。《註》牽,謂牛羊豕。

《玉篇》挽也。《左傳·襄十年》牽帥老夫,以至於此。

《玉篇》連也。《易·小畜》九二牽復吉。《疏》牽謂牽連。

《玉篇》速也。《禮·學記》君子之敎喩也,道而勿牽。《疏》牽謂牽逼人。苟不曉知,亦不偪急,牽令速曉也。

《管子·法法篇》令出而不行,謂之牽。

拘也。《史記·六國表》學者牽於所聞。

牽牛,星名。《禮·月令》旦牽牛中。

地名。《春秋·定十四年》公會齊侯衞侯于牽。《註》魏郡黎陽縣東北有牽城。

人名。《左傳·成十七年》鮑牽見之。

姓。《後漢·皇甫規傳》實賴兗州刺史牽顥之淸猛。

《廣韻》苦甸切《集韻》輕甸切,音俔。《廣韻》牽挽也。

《增韻》挽舟索,一名百丈牽。

叶詳均切。《急就章》盜賊繫囚搒笞臀朋,黨謀敗相引牽,欺誣詰狀還反眞。《韻會》亦作掔。

相关诗句
真气芬旃檀 藏之琉璃匣 诵者增悲酸 此诗勿再诵 吉庆贺团栾 锵锵八鸾驾 香发庭桂丹 秋气正淑清 仪行昭蘋蘩 望汝光两门 宜禁泪潺湲 汝心颇足慰 笋轿来归遄 他时谋省觐 界通江右山 吾将官闽越 质分堪陶甄 诸倒习占毕 孝敬能乾乾 汝嫂性虽愚 福祐期明媊 康乐享期颐 旧患幸已痊 母年虽七旬 思忆毋沈绵 至若母家内 女诫拟重编 取言贵切近 勖汝意未坚 补汝德未足 可如金石镌 词陋意则深 聊为明拳拳 言一漏者万 虚壑何能填 好誉谄乃进 慎勿邀誉焉 尤宜将以敬 分惠及杯棬 孤茕务悯念 乃克泯其奸 好恶无偏向 事上静以颛 尤宜教以正 勿令生烦冤 奴婢务矜恤 日省庶励旃 申申为此语 吾情过拘挛 汝岂丛尤悔 毋为俗虑牵 概兹皆当懔 置抄使疾颠 皆由贻以患 长大为执鞭 幼齿乘高车 富足易轻儇 子孙贵读书 徒为招祸綖 贪侈亦何需 饱腹惟一饘 陈簋方丈满 暖身惟一绵 积衣千万袟 清明乃共传 异物不足贵 其室无佩环 古人重循吏 束帛朝戋戋 镫火夜愔愔 饫口乐瓢箪 耀首辞珠玑 阃阈若有阑 外政期勿闻 专为人所姗 奢为天所忌 切戒奢与专 汝为宰官妇 检躬惟益虔 境或小不遇 坦悦相周旋 人或忤我意 安得期万全 人生凡所遇 曲意使安便 抚视前室女 得失无欺谩 有无俱黾勉 狭乃规以宽 刚则济以柔 谦畏斯无愆 和顺久愈谐 爱结今生缘 夫子姑良朋 凡百敬慎先 持家此为首 亲手濯豆笾 将事必以诚 粢盛重洁蠲 岁时奉家祭 既往莫可攀 不逮事舅姑 遇物谢忿悁 顺时遣郁悒 损益气所干 喜阳怒乃阴 勿使日削朘 嗣今须护摄 喘嗽辄纠缠 冷燠小有妨 汝体多劳㾓 汝身虽强力 滴泪和墨研 笺中书韵语 赠汝三尺笺 筹思无可赠 即日甘分颁 尺帛一囊粟 心力敢不殚 兹当吉礼成 随兄久迍邅 先人祇一女 终日起长叹 我今亦何为 怜子方贫寒 爱女思丰盈 欲语眉先攒 吁嗟慈母意 箧面陈缃纨 布多杂彩少 不足十万钱 琐琐饰众目 玉绾黄金镮 缬带紫罗襦 缀以翡翠钿 约发玳瑁簪 双鬓垂螺环 珠丝悬络索 采绣亦斓斑 裁作四时衣 安得琼瑛盘 奁资一何薄 繁费皆可删 清门殊世俗 即咏《桃夭》篇 请期既纳采 人羡锦衣还 乞假得归娶 作宰匡庐边 临廷仰帝简 试以烹小鲜 但惜桂苑才 爱汝使之然 念予少兄弟 遂忘食与眠 问其何以故 远过身高骞 我喜几欲狂 献赋登金銮 问名未十日 愿作朱陈欢 为通两家好 戚友情相褰 比部二曹郎 怅彼帏居鳏 共伤倦游久 乍合生忧端 夙契感离思 先后来幽燕 计偕当仲春 乡赋振羽翰 一朝凌风翔 守进天所悭 卅年困骥足 走笔龙蛇蟠 吐言金玉屑 皎皎青琅玕 峨峨天水君 为汝得伯鸾 所欣天阙下 禄仕如抱关 致此胡足喜 幸厕令长班 身言甘就试 我若星离躔 今年策明良 我虑愁如瘅 汝笄又数春 择婿良独难 嗟嗟家多故 俾母忘忧煎 偕之奉母养 亲悦若比肩 爱嫂若事姊 百事使我安 汝能识我意 有泪同涟涟 有别长依依 欲去犹迁延 母衰仗汝侍 负米思江壖 远游越五岁 舌耕裹青毡 我从墨缞中 身后无薄田 我父为廉吏 百倍胜我贤 以此两相较 辛咽不忍宣 宛转慰慈母 送父凭素棺 汝能侍父疾 犹恨身体顽 悲苦欲追殉 弃我归重泉 我父不及待 驰归霜隔天 六年始得举 赖汝勤加餐 定省违晨昏 京兆秋风抟 嗟予求微名 万里随征鞍 继复刺粤西 汝生已在官 我父宰允吾 辞语讷且娴 性情伉以直 请益日几番 敏慧爱诗书 质端不在妍 汝生多淑德 相爱无间言 提携兼诲诱 护汝如芝兰 六人只存二 魂魄居岱巅 中殇弃其室 学成身力孱 惜哉汝次兄 幼弱遭摧残 中间弟及妹 相差逾十年 吾长汝最稚 育子勤且艰 我母秉义方 昔日俱爱怜 痛念我慈父 神凄涕泪潸 送子将于归 少小承欢颜 兄妹各一人 手足何茕单 矧翳吾与汝 能无摧肺肝 成人固应尔 同生若弃捐 遣行入他姓 一旦施衿鞶 女子既已长 恩谊终无偏 内外虽有殊 骨脉相牵援 托体为昆弟 厥实乃始繁 析根各移植 丛生陇亩间 南国有嘉稻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