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似广乐陈清都

出自:宋代·冯熙载《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就睿谟殿张灯预赏元宵曲燕应制》

拼音:[zhèng,zhēng][sì,shì][guǎng,ān][lè,yuè,yào,lào][chén][qīng][dū,dōu]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化工欲放阳春到,先教玄冥戮衰草。
层冰封地万木僵,谁向雪中探天巧。
璿玑星回斗指寅,群芳未知时已春。
人心荡漾趁佳节,灯夕独冠年华新。
升平万里同文轨,井邑相连通四裔。
兰膏竞吐夜烘春,和叔回车避义辔。
巍巍九禁倚天开,温风更觉先春来。
试灯不用雨花落,迎阳为却寒崔嵬。
宣和初载元冬尾,瑞白才消尘不起。
穆清光赏属钦邻,锦绣云龙颁宴喜。
初闻传诏开睿谟,步障几里承金铺。
调音度曲三千女,正似广乐陈清都
遏云妙唱韩娥侣,回雪飞花称独步。
千春蟠木效地英,献寿当筵岂金母。
上林晚色烟霭轻,景龙游人欢笑声。
霞裾月佩拥仙仗,翠凤挟辇趋平成。
铜华金掌散晶彩,翠碧重重簇珠琲。
先从前殿望脩廊,日出绮霞红茜海。
神光通透云母屏,骊龙出舞波涛惊。
煌煌黼座承天命,座下错落如明星。
榻前玉案真核旅,兽炭银炉夜初鼓。
宪天重屋讶云屯,崇道箫台疑蜃吐。
前楹火柱回万牛,兰卿璧碎色光浮。
周围照耀眼界彻,冰壶漾月生珠流。
点点金钱尽衔璧,豹髓腾辉粲银砾。
丝篁人籁有机缄,缴绎清音传屋壁。
须臾随跸登会宁,如骖鸾鹤游紫清。
彩蟾倒影上浮空,纤云不点惟光明。
四壁垂帘围暖玉,银釭吐艳相连属。
棼楣横带碧玻璃,一朵翠云承日毂。
万光闪烁争吐吞,烛龙衔耀辉四昆。
又如电母神鞭驰,金蛇著壁不可扪。
端信奇工通造化,岂比优人能幻假。
丹青漫数顾虎头,盘礴解衣催客写。
此时帝御钧天台,紫垣两两明三台。
尚方饮器万金宝,古玉未足誇云雷。
帝傍侍女云华品,玉立仙标及时韵。
四音促柱泛笙箫,应有翔鸾落千仞。
龙瓶泻酒如流泉,御厨络绎纷珍鲜。
榻边争欲供天笑,快倒颇类鲸吸川。
厌厌夜饮方欢洽,玉漏频催鼓三叠。
金门初下醉归时,正见冰轮上城堞。
微臣去岁陪清班,恶诗误辱重瞳观。
小才易穷真鼠技,再赋愈觉相如悭。

查看原文

注释

【广乐】1.阐发音乐的义蕴。 2.盛大之乐。多指仙乐。 3.称美雅乐。
【清都】1.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阙。 2.帝王居住的都城。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正】

正【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㱏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

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

《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

《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

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

朼載也。《周禮·夏官》諸子大祭祀,正六牲之體。《註》正謂朼載之。朼,亦作匕。

常也。朱子云:物以正爲常。

正人,尋常之人也。《書·洪範》凡厥正人。《朱子·語錄》是平平底人。

定也。《周禮·天官》宰夫令羣吏,正歲會,正月要。《註》正,猶定。

決也。《詩·大雅》維龜正之。

治其罪亦曰正。《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賊殺其親則正之。《註》正之者,執而治其罪。《王霸記》曰:正,殺之也。

直也。《易·坤·文言》直其正也。《爾雅·釋泉》濫泉正出。正出,直出也。

平質也。《論語》就有道而正焉。《屈原·離騷》指九天以爲正。《註》謂質正其是非也。

以物爲憑曰正。《儀禮·士昏禮》父戒女,必有正焉,若衣若筓。《註》有正者,以託戒使不忘。

釐辨也。《論語》必也正名乎。

四月亦曰正月。《詩·小雅》正月繁霜。《箋》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疏》謂之正月者,以乾用事,正純陽之月。

《杜預·左傳·昭十七年註》謂建巳正陽之月也。正,音政。

預期也。《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公羊傳·僖二十六年》師不正反,戰不正勝。

三正。《史記·歷書》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然。《後漢·章帝紀》王者重三正,愼三微。《註》三正,天地人之正。

人臣之義有六正,謂聖臣、良臣、忠臣、智臣、貞臣、直臣也。見《說苑》。

七正,日月五星也。《書·舜典》作七政。《史記·律書》作七正。

八正,謂八節之氣,以應八方之風。《史記·律書》律歷,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

《大品經說》八正,曰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王屮·頭陀寺文》憑五衍之軾,拯溺逝川。開八正之門,大庇交喪。

先正,先賢也。《書·說命》昔先正保衡。

諡法。《汲冢周書》內外賔服曰正。

與政通。《詩·小雅》今兹之正。《禮·月令》仲春班馬正。皆與政同。

朝覲曰朝正。《左傳·文三年》昔諸侯朝正於王。《杜註》朝而受其政敎也。亦讀平聲。《杜甫詩》不見朝正使。

姓。《廣韻》宋上卿正考父之後。漢有正錦,《後魏志》有正帛。

複姓,漢有正令官。

宗正,星名。《甘氏星經》在帝座東南,主宗正卿大夫。

《廣韻》之盈切。《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歲之首月也。《春秋》春王正月。《公羊·穀梁傳註》音征。或如字。今多讀征。

室之向明處曰正。《詩·小雅》噲噲其正。

射侯中曰正。《周禮·夏官》射人以射法治射儀,王以六耦射,三侯五正。諸侯以四耦射,二侯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二正。《詩·齊風》終日射侯,不出正兮。《毛傳》二尺曰正。《疏》正大於鵠,三分侯廣,而正居一焉,其內皆方二尺。

《儀禮·大射儀鄭註》正者,正也。亦鳥名。齊魯之閒名題肩爲正。正,鳥之捷黠者,射之難中,以中爲雋,故射取名焉。

與征通。《周禮·夏官》諸子有兵甲之事,則授之車馬,以軍法治之,弗正。《疏》正,音征。謂賦稅也。唐武后作。

【似】

似【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

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

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

《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

《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广】

广【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魚檢切《韻會》疑檢切,醃上聲。《說文》因广爲屋。象對刺高屋之形。《徐鉉曰》因广爲屋,故但一邊下。《增韻》棟頭曰广。《韓愈·遊湘西寺詩》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屋广。

《釋名》衾,广也。其下廣大,如广受人也。

《廣韻》魚掩切,音隒。義同。(廣)《唐韻》《集韻》《韻會》古晃切,光上聲。《說文》殿之大屋也。

《玉篇》廣,大也。《廣韻》廣,闊也。《易·繫辭》廣大配天地。《疏》大以配天,廣以配地。

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廣州。

姓。《姓譜》出丹陽,廣成子之後,宋有廣漢。

《玉篇》古曠切,光去聲。《周禮·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疏》馬融云:東西爲廣,南北爲輪。《釋文》廣,古曠反。

車名。《周禮·春官·車僕》廣車之萃。《註》廣車,橫之車也。《釋文》廣,古曠反。《左傳·僖二十八年》西廣東宮。《疏》楚有左右廣,蓋兵車之名。《宣二年》分爲二廣。《註》十五乗爲一廣。

《正字通》音曠。《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廣焉。《註》廣,開泰貌。

與曠通。《前漢·五行志》師出過時之謂廣。

姑黃切,音光。《爾雅·釋獸》回毛在背,闋廣。《疏》伯樂相馬法,旋毛在背者名闋廣。《音義》廣,音光。

《韻補》叶果五切,音古。《禮·樂記》今夫古樂,進旅退旅,和正以廣,弦匏笙簧,會守拊鼓,始奏以文,復亂以武。

【乐】

樂【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五角切《集韻》《韻會》《正韻》逆角切,音岳。《說文》五聲八音之總名。《書·舜典》夔,命女典樂,敎胄子。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易·豫卦》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禮·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

鐘鼓、羽籥、干戚,樂之器也。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也。《孝經》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姓。《左傳》晉大夫樂王鮒,《戰國策》燕樂毅。複姓。《孟子》樂正裘。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喜樂也。《通論》喜者主於心,樂者無所不被。《易·繫辭》樂天知命。《孟子》與民同樂。

《集韻》力照切《正韻》力召切,音療。《詩·陳風》可以樂飢。毛音洛,鄭音療。

《集韻》《韻會》《正韻》魚敎切。《論語》仁者樂山。

益者三樂。

《韻補》盧谷切,音祿。《太公·下略》四民用虛,國乃無儲。四民用足,國乃安樂。《班固·東都賦》食舉雍徹,太師奏樂,陳金石,布絲竹。

《唐韻》魯刀切,音勞。《廣韻》伯樂相馬。一作博勞。

【陈】

陳【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饋八簋。

《史記·李斯傳》所以飾後宮,充下。《註》下陳,猶後列也。

《廣韻》故也。《詩·小雅》我取其,食我農人。《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

久也。《書·盤庚》失于政,爲久之義。

《廣韻》張也。《禮·表記》事君欲諫,不欲謂言其過於外也。

《廣韻》衆也。

《爾雅·釋宮》堂途謂之陳。《註》堂下至門徑也。《釋名》言賔主相迎。《註》北當階,其南接門內霤。

國名。《廣韻》周武王封舜後胡公滿於州。

姓。胡公滿之後,子孫以國爲氏。

《玉篇》或作塵。

《廣韻》《集韻》直刃切。同陣。軍伍行列也。詳前陣字註。

叶都年切,音顚。《易林》秋糧未成,無從至。關音涓。

【清】

圊【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七情切《集韻》親盈切,音淸。《說文》厠淸也。《徐鍇曰》厠古謂之淸者,言汚穢常當淸除也。《博雅》圂厠也。《釋名》雜也,言人雜厠其上也。

《集韻》倉經切,音靑。義同。

【都】

都【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闍。《廣韻》天子所宮曰都。《周禮·地官·小司徒》四縣爲都。

諸侯子弟封邑亦曰都。《左傳·隱元年》大都不過參國之一。《莊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

卿大夫食采之邑亦曰都。《禮·坊記》制國不過千乗,都城不過百雉。

《正韻》美也,盛也。《詩·鄭風》洵美且都。《前漢·司馬相如傳》車從雍雍,閒雅甚都。

歎美之辭。《書·臯陶謨》臯陶曰都。

《正韻》居也。《東方朔·客難》身都卿相之位。

《廣韻》總也。《曹丕·與吳質書》頃撰遺文,都爲一集。《韓愈·答崔立之書》若都不可得。

《字彙補》水所聚也。《釋名》澤中有丘曰都丘,言蟲鳥所都聚也。

姓。《集韻》漢臨亞侯都稽。

《集韻》張如切,音猪。與豬通。《書·禹貢》大野旣豬。《又》被孟豬。《史記·夏本紀》旣豬作旣都,孟豬作明都。

相关诗句
再赋愈觉相如悭 小才易穷真鼠技 恶诗误辱重瞳观 微臣去岁陪清班 正见冰轮上城堞 金门初下醉归时 玉漏频催鼓三叠 厌厌夜饮方欢洽 快倒颇类鲸吸川 榻边争欲供天笑 御厨络绎纷珍鲜 龙瓶泻酒如流泉 应有翔鸾落千仞 四音促柱泛笙箫 玉立仙标及时韵 帝傍侍女云华品 古玉未足誇云雷 尚方饮器万金宝 紫垣两两明三台 此时帝御钧天台 盘礴解衣催客写 丹青漫数顾虎头 岂比优人能幻假 端信奇工通造化 金蛇著壁不可扪 又如电母神鞭驰 烛龙衔耀辉四昆 万光闪烁争吐吞 一朵翠云承日毂 棼楣横带碧玻璃 银釭吐艳相连属 四壁垂帘围暖玉 纤云不点惟光明 彩蟾倒影上浮空 如骖鸾鹤游紫清 须臾随跸登会宁 缴绎清音传屋壁 丝篁人籁有机缄 豹髓腾辉粲银砾 点点金钱尽衔璧 冰壶漾月生珠流 周围照耀眼界彻 兰卿璧碎色光浮 前楹火柱回万牛 崇道箫台疑蜃吐 宪天重屋讶云屯 兽炭银炉夜初鼓 榻前玉案真核旅 座下错落如明星 煌煌黼座承天命 骊龙出舞波涛惊 神光通透云母屏 日出绮霞红茜海 先从前殿望脩廊 翠碧重重簇珠琲 铜华金掌散晶彩 翠凤挟辇趋平成 霞裾月佩拥仙仗 景龙游人欢笑声 上林晚色烟霭轻 献寿当筵岂金母 千春蟠木效地英 回雪飞花称独步 遏云妙唱韩娥侣 正似广乐陈清都 调音度曲三千女 步障几里承金铺 初闻传诏开睿谟 锦绣云龙颁宴喜 穆清光赏属钦邻 瑞白才消尘不起 宣和初载元冬尾 迎阳为却寒崔嵬 试灯不用雨花落 温风更觉先春来 巍巍九禁倚天开 和叔回车避义辔 兰膏竞吐夜烘春 井邑相连通四裔 升平万里同文轨 灯夕独冠年华新 人心荡漾趁佳节 群芳未知时已春 璿玑星回斗指寅 谁向雪中探天巧 层冰封地万木僵 先教玄冥戮衰草 化工欲放阳春到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