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耇时跻堂

出自:清代·徐绍基《简陈吉甫》

拼音:[tóng][gǒu][shí][jī][táng]

平仄:平仄平平平

宰相宰天下,邑宰宰一方。
司牧尤亲民,慎简惟贤良。
疾苦逾切肤,夙夜耿不忘。
剔弊审厥要,无取轻更张。
下车一儆百,所恐锄非稂。
煦妪以为仁,水濡趋沦亡。
酌施谐风土,意必衷先王。
蔀屋一气孚,童耇时跻堂
读法匪具交,游手归农桑。
傔从屏尝试,冰铁为肝肠。
壶飧易见德,况系万民望。
先生蓄经济,教泽敷中阳。
桃李久成蹊,移填蔽芾棠。
养民亟于士,井通津润长。
弗以憔悴甚,难与储仓箱。
弗以驵侩染,难与追陶唐。
掣肘不获施,利钝由彼苍。
为宰咸岂弟,天下乃平康。
阔疏比刍荛,用以发吾狂。
长安遽言别,洛下犹相羊。
南鸿渺天末,区区缄报章。

查看原文

注释

【跻堂】犹登堂。语本《诗.豳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童】

童【午集下】【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獨也。言童子未有室家者也。《增韻》十五以下謂之童子。《易·蒙卦》匪我求童蒙。《詩·衞風》童子佩觿。《穀梁傳·昭十九年》羈貫成童。《註》成童,八歲以上。

《增韻》女亦稱童子。《禮·記註》女子子在室,亦童子也。

邦君妻自稱之謙辭。《論語》夫人自稱曰小童。

牛羊之無角者曰童。《易·大畜》童牛之牿。《詩·大雅》俾出童羖。

《釋名》山無草木曰童,若童子未冠然。《莊子·徐無鬼》堯聞舜之賢,舉之童土之地。《註》童土,無草木地。

地名。《前漢·功臣表》童鄕侯鐘祖。

草名。《爾雅疏》寓木,一名宛童。

稂,一名童梁。

童童,盛貌。《蜀志》先主舍東南角桑樹童童,如小車蓋。

《篇海》男有罪爲奴曰童使。《易·旅卦》得童僕貞。《前漢·貨殖傳》童手指千。《註》童,奴婢也。《韻會補》童,奴也,幼也。今文僮幼字作童,童僕字作僮,相承失也。

姓。《急就篇註》顓頊子號老童,其後爲姓。《廣韻》漢有琅邪內史童仲玉。

《集韻》諸容切,音鐘。《公羊傳·桓十一年》公會宋公于夫童。《註》童,音鐘。左氏穀梁皆作鐘。

借作同。《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註》童,同也。聲之譌也。

叶徒黃切。《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驚波暗合沓,星宿爭翻芒。馬乏復悲鳴,左右泣僕童。

【耇】

耇【未集中】【老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古厚切《集韻》《韻會》《正韻》舉厚切,音苟。《說文》老人面凍黎若垢。《釋名》耇,垢也。皮色驪悴,恆如有垢者也。或曰胡耇。《書·微子》咈其耇長。《傳》耇老之長。《詩·小雅》遐不黃耇。《傳》老也。《釋文》壽也。《左傳·僖二十二年》雖及胡耇,獲則取之。

《韻補》叶果許切。《崔駰·慰志賦》闢四門以博延兮,彼幽牧之我舉。畫定而計決兮,豈云賁乎鄙耇。

【时】

時【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

《韻會》辰也,十二時也。

《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

《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

《博雅》善也。《廣韻》中也。

地名。《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註》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姓。《廣韻》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

與塒同。《詩·王風》雞棲于塒。《釋文》塒,本亦作時。

《韻補》叶上紙切。《王粲·七釋》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

叶側吏切。《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跻】

躋【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音賷。《說文》登也。《揚子·方言》海岱之閒謂之躋。《詩·秦風》道阻且躋。《傳》躋,升也。

《廣韻》亦作隮。《易·震卦》躋于九陵。《釋文》躋,本又作隮。《左傳·文二年》躋僖公。《公羊傳》躋者何,升也。《集韻》或作隮。

《廣韻》《集韻》子計切,音霽。義同。

【堂】

堂【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坣㙶《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說文》殿也。正寢曰堂。《釋名》高顯貌。《演義》當也,謂當正向陽之宇也。《詩·豳風》躋彼公堂。

明堂,王者朝諸侯之宮。《禮·明堂位》明堂也者,明諸侯之尊也。《前漢·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堂圖。

堂室。《爾雅·釋宮》古者有堂,自半巳前虛之,謂之堂,半巳後實之,謂之室。

官署。《漢官儀》黃門有畫堂之署,中書省玉堂。《揚雄·解嘲》歷金門,上玉堂。今翰林院亦曰玉堂。《唐書·百官志》初三省議事于門下之政事堂,其後裴炎遷于中書省。

戸部有考堂,天下歲會計處。

《吳郡國志》郡太守堂,乃春申君子假君之故宅。數失火,以雌黃塗之乃止,故郡治曰黃堂。《呂氏春秋》宓子賤鳴琴而單父治,故縣治曰琴堂。

堂堂,盛也,正也。《論語》堂堂乎張也。《淮南子·兵略訓》堂堂之陣又衆笑曰哄堂。《因話錄》御史有臺院、殿院、察院,一人知雜事,名雜端。公堂會食皆絕笑,左右不可忍,雜端笑而三堂皆笑,遂謂哄堂。

佛堂曰鴈堂。《釋氏要覽》毗舍離爲佛作堂,形如鴈字,因名。文巫祭。《周禮·春官》男巫冬堂,贈無方無算。《註》冬歲之窮,設祭于堂,贈送萬鬼也。

地名。《詩·鄘風》望楚與堂。《註》楚,楚丘。堂,丘之旁邑。

山之寬平處曰堂。《詩·秦風》終南何有,有紀有堂。

姓。《韓詩外傳》堂衣若扣孔子之門。

複姓。漢儒高堂生,唐貞觀詔從祀。

叶徒紅切,音同。《屈原·九歌》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珠宮。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