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矣怡怡

出自:南北朝·萧统《示徐州弟诗》

拼音:[xìn,shēn][yǐ][yí][yí]

平仄:平仄平平

载披经籍,言括典坟。
郁哉元气,焕矣天文。
二仪肇建,清浊初分。
粤生品物,乃有人伦。
人伦惟何,五常为性。
因以泥黑,犹麻违正。
违仁则勃,弘道斯盛。
友于兄弟,是亦为政。
伊予与尔,共气分躯。
顾昔髫发,追惟绮襦。
绸缪紫掖,兴寝每俱。
朝游青琐,夕步彤庐。
惟皇建国,疏爵树亲。
既固盘石,亦济蒸人。
亦有行迈,去此洛滨。
自兹厥后,分折已频。
济河之隔,载离寒暑。
甫旋皇邑,遽临荆楚。
分手澄江,中心多绪。
形反桂宫,情留兰渚。
有命自天,亦徂梦菀。
欣此同席,欢焉忘饭。
九派仍临,三江未反。
滔滔不归,悠悠斯远。
长赢届节,令弟旋兹。
载睹玉质,我心则夷。
逍遥玉户,携手丹墀。
方符昔语,信矣怡怡
宴居昼室,靖眺铜池。
三坟既览,四始兼摛。
嘉肴玉俎,旨酒金卮。
阴阴色晚,白日西移。
西移已夕,华烛云景。
屑屑风生,昭昭月影。
高宇既清,虚堂复静。
义府载陈,玄言斯逞。
纶言遄降,伊尔用行。
有行安适,义乃维城。
载脂朱毂,亦抗翠旌。
惄如朝饥,独钟予情。
远于将之,爰适上菀。
霭霭云浮,暧暧景晚。
予叹未期,尔悲将远。
日夕解袂,鸣笳言反。
言反甲馆,雨面莫收。
予若西岳,尔譬东流。
兴言思此,心焉如浮。
玉颜虽阻,金相嗣丘。

查看原文

注释

【怡怡】1.和顺貌;安适自得貌。 2.特指兄弟和睦的样子。语本《论语.子路》:"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3.喜悦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信】

信【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㐰䚱《唐韻》息晉切《集韻》《正韻》思晉切,音訊。愨也,不疑也,不差爽也。《易·繫辭》人之所助者,信也。《左傳·僖七年》守命共時之謂信。

《爾雅·釋地》大蒙之人信。《註》地氣使然也。

《左傳·莊三年》一宿爲舍,再宿爲信。《詩·豳風》于女信處。

《周頌》有客信信。《註》四宿也。

符契曰信。《前漢·平帝紀》漢律,諸乗傳者持尺五木轉信。《註》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或用木爲之。《後漢·竇武傳》取棨信閉諸禁門。《註》棨,有衣戟也。

古人謂使者曰信。與訊通。《史記·韓世家》軫說楚王,發信臣,多其車,重其幣。《司馬相如·諭巴蜀檄》故遣信,使曉諭百姓。

州名。唐置信州,卽今廣信府。

姓。信陵君無忌之後。

複姓。《何氏姓苑》有信都,信平二氏。

《集韻》《正韻》升人切。與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叶斯鄰切,音新。《詩·小雅》庶民弗信。叶上親。◎按《正韻》云:韓王信本與淮隂侯同名,嫌誤讀作新。今《敘傳》韓信音新,是信本有平、去兩音,其讀平者亦音,而非叶矣。

【矣】

矣【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說文》語已辭也。《徐曰》矣者,直疾。今試言矣,則出氣直而疾會意。《柳宗元曰》決辭也。

叶于姬切,音依。《詩·小雅》徹我牆屋,田卒汙萊。曰予不戕,禮則然矣。萊音釐。《正字通》通作巳。音以。與已別。

【怡】

怡【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音飴。《爾雅·釋言》悅也。《說文》和也。《玉篇》樂也。《禮·內則》下氣怡色。《論語》兄弟怡怡。

姓。周怡峰,本姓默合,避難改焉。

通作台。《史記·序傳》諸呂不台,言不爲人所怡悅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