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翻眼晕坐添叹

出自:清代·范轼《过巢湖赋呈莱山侍郎》

拼音:[hún][fān][yǎn][yùn,yūn][zuò][tiān][tàn]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两山夹湖湖束腰,一湖数郡吞南条。
积水环混失归向,潴四百里何迢遥。
人言其中閟幽怪,天阴往往移龙蛟,孤城却在落日外,颓垣一线栖丛蒿。
到此无风已心悸,况当奇热蒸寒飙。
连晨郁怒苦未泄,冯夷弭节严撑敲。
朝曦乍露铜钲角,旋倾墨沈云漉漉。
琉璃千顷忽破碎,有意似放天吴骄。
湖神跳舞山鬼泣,万窍翕辟声悲咷。
此时回船移近岸,舟人喧沸收篷篙。
却望湖水立嵲兀,霜脊鼓动千钧鳌。
太虚倒入浸元气,始讶天柱非坚牢。
岂有轩辕张帝乐,烂设组帐吹笙璈。
魂翻眼晕坐添叹,性命能几轻鸿毛。
且倒浊樽共一醉,何以佐酒搴菱茭。
天寒月黑风紧格,微雨淅沥驱洪涛。
开帆三日竟偷渡,有如鹰隼离韝翛。
吴儿绕岸笑拍手,喜见使节悬征?。
紫髯先生信爽健,要搜险快供诗豪。
峡江闽海都阅遍,眼前一勺同杯坳。
侧闻北汇此故道,谁尸兹说桐城姚。
千年万迹茫莫辨,古今笺注徒纷呶。
扬州五湖列巨浸,此水坐可分苴茅。
洞庭夐矣不敢抗,隐与彭蠡相齧聱。
涡淝支委藉馀势,专制一面夸雄枭。
轩然大波恣跌宕,灌输山谷江灵朝。
若真宇宙无妨隘,更愁横夺浔阳潮。
中泓数点石插脚,上有塔柱干云霄。
寺门昼闭人影绝,何时仙姥频游遨。
当年蛮触斗形胜,后者苻谢前孙曹。
藏丹投鞭等狡狯,伏尸百万馀腥臊。
山川寥阔不柜管,雈泽最易滋逋逃。
羁人惊心理归楫,壮士遣兴鸣宝刀。
即今潢池荡残秽,夜深那复篝狐嗥。
国家恩泽浩无外,居民但解称神尧。
井闾桑柘渐苏苏,共输租赋安渔樵。
晴空一桨打明镜,更呼射鸭招朋僚。
人生忧乐互代谢,谁堪百虑穷煎熬。
咫尺变幻有天意,好景莫放清秋高。
我惭腕弱不能举,诸君大笔歌居巢。

查看原文

注释

【翻眼】谓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
【眼晕】目昏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魂】

魂【亥集上】【鬼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戸昆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昆切,音渾。《說文》陽氣也。《易·繫辭》遊魂爲變。《禮·檀弓》魂氣則無不之也。《左傳·昭七年》人生始化爲魄。旣生魄,陽曰魂。《疏》魂魄,神靈之名。附形之靈爲魄。附氣之神爲魂也。《淮南子·說山訓》魄問於魂。《註》魄,人隂神。魂,人陽神。《白虎通》魂,猶伝伝也,行不休於外也,主於情。《又》魂者,芸也,情以除穢。

《揚子·太經》魂魂萬物。《註》魂魂,多貌。

《韻補》叶胡勻切,音芸。《曹大家·東征賦》乃遂往而徂逝兮,聊遊目而遨魂。歷七邑而觀覽兮,遭鞏縣之多艱。艱,音勤。

叶胡勬切,音弦。《黃庭經》赤帝黃老與我魂,三眞扶胥共房津。津,音煎。

【翻】

翻【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孚袁切《韻會》浮袁切《正韻》孚艱切,音番。《說文·新附字》飛也。《張衡·西京賦》衆鳥翩翻。

《增韻》反覆也。通作幡。

通作反。

《韻補》叶孚愔切《鄭曼季·贈陸雲詩》鴛鴦于飛,徘徊翩翻。載頡載頏,命侶鳴羣。

《韻補》叶孚焉切,西京賦與旃同叶。《集韻》或作飜。亦作拚。

【眼】

眼【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顏上聲。《說文》目也。《靈樞經·大惑論》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于目,爲之精。精之窠爲眼,骨之精爲童子,筋之精爲黑眼,氣之精爲白眼,故童子黑眼法于隂,白眼赤衇法于陽。《釋名》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易·說卦》巽其於人也,爲多白眼。《史記·孔子世家》眼如望羊。《晉書·阮籍傳》籍能爲靑白眼。《南史·陶弘景傳》仙書云:眼方者壽千歲。弘景末年,一眼有時而方。

馬有夜眼。《本草綱目》馬夜眼在馬足膝上,有此能夜行。

果名。《嵆含·草木狀》南方之果,珍異者有龍眼。

香名。《洪芻香譜》白眼,香黃熟之別名。

彪眼泉,地名。見《北史·常景傳》。

姓。見《姓苑》。

《集韻》《韻會》《正韻》魚懇切,垠上聲。《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望其轂欲其眼也。《註》眼出大貌。一曰突出貌。鄭康成讀。

叶五建切,言去聲。《謝靈運·斤竹㵎詩》企石挹飛泉,攀林摘葉卷。想見山阿人,薜蘿若在眼。

叶伊甸切,音宴。《蘇轍·雪詩》終勝溪嶂長熏眼,典衣共子成高讌。《說文》本作。

【晕】

暈【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王問切《正韻》禹慍切,音運。日旁氣也。《釋名》暈,捲也。氣在外捲結之也,日月俱然。《史記·天官書》兩軍相當,日暈。

【坐】

坐【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㘸《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座。行之對也。《禮·曲禮》坐如尸。《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

便坐,別坐之處。《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

《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

猶守也。《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

古者謂跪爲坐。《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註》坐,跪也。

《律》有罪坐。《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

罪人對理曰坐。《左傳·僖二十八年》鍼莊子爲坐。

釋氏大坐曰跏趺。《蓮華經》結跏趺坐。

與座通。《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註》正座也。

姓。見《姓苑》。

《集韻》徂果切,音睉。義同。○按坐有上去二音,字韻諸書訓註皆同,惟《轉註古音》坐註引《史記》高帝紀,遂坐上坐。《正義》云:前坐字,在果反,後坐字,在臥反。《字彙》行坐之坐讀上聲,非。《正字通》謂坐字在上聲者,叶音也,亦非。本作。《說文》从土,从畱省,土所止也。隷作坐。

【添】

添【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兼切,音沾。《玉篇》益也。通作沾酟。

《集韻》他念切,音栝。味益也。《李翊俗名小錄》呼下酒具爲添。

【叹】

叹【備考·丑集】【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龍龕》音以。

《川韻》作又字。(嘆)〔古文〕音炭。《說文》吞歎也。一曰太息也。與歎同。

《廣韻》《集韻》他干切《正韻》他丹切,音灘。義同。《詩·王風》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釋文》嘆,本亦作歎,吐丹反,協韻也。

《大雅》而無永嘆。《釋文》歎,他安反,字或作嘆。

叶他絹切,音。《曹植賦》入空室而獨倚,對牀幃而切歎。歎叶上見。

叶他涓切,音天。《曹大家·東征賦》陟封丘而踐路兮,慕京師而竊嘆。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

相关诗句
诸君大笔歌居巢 我惭腕弱不能举 好景莫放清秋高 咫尺变幻有天意 谁堪百虑穷煎熬 人生忧乐互代谢 更呼射鸭招朋僚 晴空一桨打明镜 共输租赋安渔樵 井闾桑柘渐苏苏 居民但解称神尧 国家恩泽浩无外 夜深那复篝狐嗥 即今潢池荡残秽 壮士遣兴鸣宝刀 羁人惊心理归楫 雈泽最易滋逋逃 山川寥阔不柜管 伏尸百万馀腥臊 藏丹投鞭等狡狯 后者苻谢前孙曹 当年蛮触斗形胜 何时仙姥频游遨 寺门昼闭人影绝 上有塔柱干云霄 中泓数点石插脚 更愁横夺浔阳潮 若真宇宙无妨隘 灌输山谷江灵朝 轩然大波恣跌宕 专制一面夸雄枭 涡淝支委藉馀势 隐与彭蠡相齧聱 洞庭夐矣不敢抗 此水坐可分苴茅 扬州五湖列巨浸 古今笺注徒纷呶 千年万迹茫莫辨 谁尸兹说桐城姚 侧闻北汇此故道 眼前一勺同杯坳 峡江闽海都阅遍 要搜险快供诗豪 紫髯先生信爽健 喜见使节悬征? 吴儿绕岸笑拍手 有如鹰隼离韝翛 开帆三日竟偷渡 微雨淅沥驱洪涛 天寒月黑风紧格 何以佐酒搴菱茭 且倒浊樽共一醉 性命能几轻鸿毛 魂翻眼晕坐添叹 烂设组帐吹笙璈 岂有轩辕张帝乐 始讶天柱非坚牢 太虚倒入浸元气 霜脊鼓动千钧鳌 却望湖水立嵲兀 舟人喧沸收篷篙 此时回船移近岸 万窍翕辟声悲咷 湖神跳舞山鬼泣 有意似放天吴骄 琉璃千顷忽破碎 旋倾墨沈云漉漉 朝曦乍露铜钲角 冯夷弭节严撑敲 连晨郁怒苦未泄 况当奇热蒸寒飙 到此无风已心悸 颓垣一线栖丛蒿 孤城却在落日外 天阴往往移龙蛟 人言其中閟幽怪 潴四百里何迢遥 积水环混失归向 一湖数郡吞南条 两山夹湖湖束腰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