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倾墨沈云漉漉

出自:清代·范轼《过巢湖赋呈莱山侍郎》

拼音:[xuán,xuàn][qīng][mò][shěn,chén][yún][lù][lù]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两山夹湖湖束腰,一湖数郡吞南条。
积水环混失归向,潴四百里何迢遥。
人言其中閟幽怪,天阴往往移龙蛟,孤城却在落日外,颓垣一线栖丛蒿。
到此无风已心悸,况当奇热蒸寒飙。
连晨郁怒苦未泄,冯夷弭节严撑敲。
朝曦乍露铜钲角,旋倾墨沈云漉漉
琉璃千顷忽破碎,有意似放天吴骄。
湖神跳舞山鬼泣,万窍翕辟声悲咷。
此时回船移近岸,舟人喧沸收篷篙。
却望湖水立嵲兀,霜脊鼓动千钧鳌。
太虚倒入浸元气,始讶天柱非坚牢。
岂有轩辕张帝乐,烂设组帐吹笙璈。
魂翻眼晕坐添叹,性命能几轻鸿毛。
且倒浊樽共一醉,何以佐酒搴菱茭。
天寒月黑风紧格,微雨淅沥驱洪涛。
开帆三日竟偷渡,有如鹰隼离韝翛。
吴儿绕岸笑拍手,喜见使节悬征?。
紫髯先生信爽健,要搜险快供诗豪。
峡江闽海都阅遍,眼前一勺同杯坳。
侧闻北汇此故道,谁尸兹说桐城姚。
千年万迹茫莫辨,古今笺注徒纷呶。
扬州五湖列巨浸,此水坐可分苴茅。
洞庭夐矣不敢抗,隐与彭蠡相齧聱。
涡淝支委藉馀势,专制一面夸雄枭。
轩然大波恣跌宕,灌输山谷江灵朝。
若真宇宙无妨隘,更愁横夺浔阳潮。
中泓数点石插脚,上有塔柱干云霄。
寺门昼闭人影绝,何时仙姥频游遨。
当年蛮触斗形胜,后者苻谢前孙曹。
藏丹投鞭等狡狯,伏尸百万馀腥臊。
山川寥阔不柜管,雈泽最易滋逋逃。
羁人惊心理归楫,壮士遣兴鸣宝刀。
即今潢池荡残秽,夜深那复篝狐嗥。
国家恩泽浩无外,居民但解称神尧。
井闾桑柘渐苏苏,共输租赋安渔樵。
晴空一桨打明镜,更呼射鸭招朋僚。
人生忧乐互代谢,谁堪百虑穷煎熬。
咫尺变幻有天意,好景莫放清秋高。
我惭腕弱不能举,诸君大笔歌居巢。

查看原文

注释

【沈云】1.亦作"沉云"。 2.阴云;浓云。
【漉漉】1.象声词。 2.湿貌;流貌。 3.莹润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旋】

旋【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正韻》旬緣切,音璿。《說文》周旋旌旗之指麾也。从㫃从疋。疋,足也。《註》徐鍇曰:人足隨旌旗以周旋也。《左傳·僖二十三年》以與君周旋。《註》相追逐也。

《易·履卦》其旋元吉。《疏》旋,反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鐘縣謂之旋。《註》旋屬鍾柄所以縣之也。《釋文》旋如字。李音信犬反。

《左傳·定三年》夷射姑旋焉。《註》旋,小便也。

《莊子·達生篇》工倕旋而蓋規矩,指與物化,而不以心稽。《註》旋,圓也。蓋,過也。

與璇同。《前漢·律歷志》佐助旋璣。

《廣韻》辭戀切《集韻》《韻會》《正韻》隨戀切,音㳬。遶也。

通作還。《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釋文》還,本亦作旋。

《韻補》叶松倫切《李尤德陽殿賦》上䗶蟠其無際兮,狀行回以周旋。開三階而參會兮,錯金銀於兩楹。

【倾】

傾【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去營切《集韻》《韻會》《正韻》窺營切,音卿。《說文》側也。

伏也,敧也。《禮·曲禮》傾則姦。《註》視流則容側,必有不正之心存乎胷中,此君子所以愼也。

圯也,空也。《淮南子·天文訓》天傾西北。

西傾,山名。《書·禹貢》西傾因桓是來。

通作頃。《詩·周南》不盈頃筐。

《韻補》叶曲陽切,音匡。《黃庭經》羅列六腑生三光,心精意專內不傾,上合三焦下玉漿。

【墨】

墨【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莫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朗墨又次之。

《禮·玉藻》卜人定龜,史定墨。《註》凡卜,必以墨畫龜,乃鑽之,觀所坼以占吉凶。

度名。《小爾雅》五尺爲墨,倍墨爲丈。《周語》不過墨丈尋常之閒。

五墨。

哀容。《孟子》歠粥面深墨。

氣色下也。《左傳·哀十三年》晉定公,吳夫差,會于黃池。司馬寅曰:肉食者無墨。

闇昧也。《劉向·新序》師曠對晉平公曰:國有墨。墨而不危者,未之有也。

墨灰。《西京雜記》武帝鑿昆明池,悉灰墨,無復塊土。西域人曰:大刼將盡,則有刼燒。灰墨,其餘燼也。

與默通。《史記·商君傳》武王諤諤以興,紂墨墨以亡。《前漢·竇嬰傳》嬰墨墨不得志。

太史公論六家之要旨,墨家儉而難遵,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六家:隂陽、儒、墨、名、法、道也。

地名。卽墨,故齊地。《史記·齊世家》樂毅下齊七十餘城,惟卽墨不下。今卽墨乃漢之不其縣。

墨山,在卽墨東北,墨水發源于此。《前漢·郊祀志》帝以方士言祀太室于卽墨,卽此山也,一在衞輝縣西北。《九州要記》墨子居墨山,採茯苓餌之,五百歲不死。

姑墨,國名。南與于闐接,又康居國有附墨城。見《前漢·西域傳》。

姓。禹師墨如。見《王符潛夫論》。周墨翟,明墨麟。《姓纂》墨氏卽墨胎氏,孤竹君後。

老馬腹中有物曰墨,猶狗寶也,見《本草綱目》。

《集韻》旻悲切,音眉。墨杘,默詐貌。

軟弱貌。

《集韻》莫佩切,音昧。諡法,貪以敗官,讒言敗善,曰墨。

【沈】

沈【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直深切《集韻》《韻會》《正韻》持林切,法志》山川沈斥。《註》斥卽斥鹵,沈卽川澤。《莊子·達生篇》沈有履。《註》沈水,汚泥也。

齊人謂湖曰沈。《郭緣生述征記》有鳥當沈。

沒也。《詩·小雅》載沈載浮。《戰國策》智伯攻趙,圍晉陽而水之,城之不沈者三板。《又》常民溺於習俗,學者沈於所聞。

以毒沈水也。《周禮·秋官》雍氏禁山之爲苑,澤之沈者。《註》謂毒魚及水蟲之屬。

五齊之一。《周禮·天官·酒正》五齊,三曰沈齊。《註》沈者,成而滓沈,如今造淸酒。

九天之一。《揚子·太經》九天,八爲沈天。

水名。《後漢·光武紀》輔威將軍臧宮,與公孫述將延岑戰於沈水。《註》沈水出廣漢縣。

實沈,星次也。屬晉分。《左傳·昭元年》參爲晉星,實沈,參神也。

綠沈,畫工設色之名。《鄴中記》石虎造象牙桃枝扇,或綠沈色。《王羲之·筆記》有人以綠沈漆管見遺。《野客叢書》物色之深者皆爲綠沈。

《廣韻》《集韻》《韻會》直禁切,音鴆。亦沒也。一曰投物水中也。或作湛。《周禮·春官》以貍沈祭山林川澤。《註》沈如字,劉註直䕃反。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荏切,音審。古國名。《左傳·昭元年》沈姒蓐黃,實守其祀。《註》四國臺駘之後。

姓。《廣韻》出吳興。本周文王第十子聃季,食采於沈,子孫以國爲氏。

沈丘,縣名。《廣輿記》屬開封府,古沈子國,隋沈州,唐沈丘。

《集韻》《正韻》昌枕切,音瞫。與瀋同。汁也。《禮·檀弓》爲楡沈故設撥。《註》以水澆楡白皮之汁,有急以播地,於引輴車滑也。

《集韻》《韻會》徒南切《正韻》徒含切,音覃。沈沈,宮室深邃貌。《史記·陳涉世家》顆頤,涉之爲王沈沈者。《註》應劭曰:沈,長含反。通作潭。亦作㽎。

【云】

云【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漉】

漉【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說文》浚也。一曰滲也。《戰國策》漉汁灑地。

《釋文》竭也。《禮·月令》仲春毋漉陂池。

水名。《水經》漉水,出醴陵縣東漉山。《註》水出安成鄕翁陵山。《集韻》與淥盝通。

相关诗句
诸君大笔歌居巢 我惭腕弱不能举 好景莫放清秋高 咫尺变幻有天意 谁堪百虑穷煎熬 人生忧乐互代谢 更呼射鸭招朋僚 晴空一桨打明镜 共输租赋安渔樵 井闾桑柘渐苏苏 居民但解称神尧 国家恩泽浩无外 夜深那复篝狐嗥 即今潢池荡残秽 壮士遣兴鸣宝刀 羁人惊心理归楫 雈泽最易滋逋逃 山川寥阔不柜管 伏尸百万馀腥臊 藏丹投鞭等狡狯 后者苻谢前孙曹 当年蛮触斗形胜 何时仙姥频游遨 寺门昼闭人影绝 上有塔柱干云霄 中泓数点石插脚 更愁横夺浔阳潮 若真宇宙无妨隘 灌输山谷江灵朝 轩然大波恣跌宕 专制一面夸雄枭 涡淝支委藉馀势 隐与彭蠡相齧聱 洞庭夐矣不敢抗 此水坐可分苴茅 扬州五湖列巨浸 古今笺注徒纷呶 千年万迹茫莫辨 谁尸兹说桐城姚 侧闻北汇此故道 眼前一勺同杯坳 峡江闽海都阅遍 要搜险快供诗豪 紫髯先生信爽健 喜见使节悬征? 吴儿绕岸笑拍手 有如鹰隼离韝翛 开帆三日竟偷渡 微雨淅沥驱洪涛 天寒月黑风紧格 何以佐酒搴菱茭 且倒浊樽共一醉 性命能几轻鸿毛 魂翻眼晕坐添叹 烂设组帐吹笙璈 岂有轩辕张帝乐 始讶天柱非坚牢 太虚倒入浸元气 霜脊鼓动千钧鳌 却望湖水立嵲兀 舟人喧沸收篷篙 此时回船移近岸 万窍翕辟声悲咷 湖神跳舞山鬼泣 有意似放天吴骄 琉璃千顷忽破碎 旋倾墨沈云漉漉 朝曦乍露铜钲角 冯夷弭节严撑敲 连晨郁怒苦未泄 况当奇热蒸寒飙 到此无风已心悸 颓垣一线栖丛蒿 孤城却在落日外 天阴往往移龙蛟 人言其中閟幽怪 潴四百里何迢遥 积水环混失归向 一湖数郡吞南条 两山夹湖湖束腰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