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戾不蠲

出自:清代·叶方霭《海氛清》

拼音:[hé,hē,hè][lì][bù,fǒu][juān]

平仄:平仄仄平

巨浸稽天,滔滔如何?天吴蝄像,倚以为家。
有鲸有鳄,有蛟有鼍。
摧橦决帆,血人于牙。
中国有圣人,尔独扬其波。
蠢兹蛙黾,亦杂此处。
曰予胜国后,诞敢继其绪。
藉瑕蹈衅,伺窥肘腋。
结连蜂螫,载逞凶慝。
离间我臣仆,盗据我疆场。
于兴于泉,于汀于漳。
乃扬沸汤,乃噪蜩螗。
我有城郭,倏为沮洳。
我有民人,倏为鱊鮬。
忍死须臾,后来其苏。
恭承帝命,建大将军旗鼓。
我冠带之国,忍鳞介是伍?据我上游,张我罿罦。
与子偕作,与子同仇。
悉率左右,歼此群丑。
暨暨藩臣,一心一德。
讨贼自赎,不邛已恤。
堑山堙谷,马腾舟驶。
亲董其旅,以临蒙汜。
陛下曲赦臣,臣敢不效死。
将士和睦,有凫在藻。
既获贼师,如饥斯饱。
或拔其角,或脱其距。
或斧其吭,或截其膂。
贼穷见窘,无地自处。
彼强者跳,我攘我逐。
彼黠者穷,我殄我戮。
神惎之毒,鬼速其覆。
如探鷇鸟,如振槁木。
非我黩武,取彼残已足。
前徒既奔,凶渠束手。
计无复之,狼奔鼠走。
茫茫烟岛,为逋逃薮。
仁无必取,义不尽杀。
屏诸穷发,无污我王钺。
四州士女,来迎王旅。
君子维何,玄黄在篚。
小人维何,饔飧在筥。
复为王人,以耕以仕。
歌帝之德,诵王之武。
帝德溥将,涵负吐纳。
百谷来王,天与地沓。
何人不绥,何物不怀。
何戾不蠲,何善不嘉。
皇仁熙熙,云何不来!皇帝在位,受天之箓。
东西朔南,无思不服。
其有不服,自婴显戮。
献馘于泮,献俘于庙。
武功既昭,文德用绍。
史臣奏雅,来哲是诏。

查看原文

注释

【不蠲】不以为洁。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戾】

戾【卯集中】【户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麗。《說文》曲也。从犬出戶下。戾者,身曲戾也。

至也。《詩·大雅》鳶飛戾天。《禮·祭義》桑于公桑,風戾以食之。《註》風至則桑葉乾,故以食蠶也。

止也。《書·康誥》今惟民不靖,未戾厥心。

定也。《詩·大雅》民之未戾,職盜爲。

《集韻》力至切,音利。乖也,罪也。《左傳·文四年》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

《廣韻》練結切《集韻》力結切《正韻》良薛切,。義同。《潘岳·西征賦》信此心也,庶免于戾。如其禮樂,以俟來哲。

《諡法》不悔前過曰戾。

《韻補》叶律質切,音力。《劉向·九歎》悲余心之悁悁兮,目眇眇而遺泣。風騷屑以搖木兮,雲吸吸以湫戾。

叶郞之切,音離。《詩·小雅》樂只君子,福祿膍之。優哉游哉,亦是戾矣。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蠲】

蠲【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古音涓。《說文》馬蠲,蟲也。《明堂月令》曰:腐草爲蠲。

潔也。《詩·小雅》吉蠲爲饎。《周禮·天官·宮人》除其不蠲。

明也。《左傳·襄十四年》惠公蠲其大德。

《玉篇》除也,疾也。

《韻會》涓畦切,音圭。義同。

與圭通。《儀禮·士虞禮》哀子某,圭爲而哀薦之。《註》引《詩》吉圭爲饎。

《正字通》唐人以漿穫紙使瑩滑,名曰蠲紙。蠲,音圭。《字彙》又讀作桂,引唐太宗詩:水搖文蠲動。言水紋似蠲紙也。《韻略》又音絹。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