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波不相待

出自:清代·孙衣言《今昔行赠徐惇士同年》

拼音:[liú][bō][bù,fǒu][xiāng,xiàng][dài,dāi]

平仄:平平仄平平

忆昔与君初相见,谢公亭上花如霰。
永嘉三月春满城,鸣鸠乳燕皆新声。
我来看花日百匝,回鞭走马如流星。
东山下瞰一千尺,直上绝顶吹玉笙。
鹭鸾惊起隔江浦,片片飞落梨花轻。
挂帆遂向钱塘去,日日南风共征路。
夜深看月严陵滩,走上钓台更百盘。
狂歌击石吊皋羽,江风飒飒吹我寒。
十千买醉吴山顶,杭州蝼蚁聚万井。
吴山山头多白去,下渡江水如鱼鳞。
夜梦骑鲸掠蛟脊,双脚蹴破银涛浑。
西湖六月红藕花,扁舟逐浪随倾斜。
橹声轧轧入花里,绿酒色变如春霞。
归来满街踏明月,更逐弦管寻吴娃。
君也去作集贤客,我亦长安来射策。
春明门外复相见,不惜黄金出游剧。
城南花事何芬芒,牡丹芍药与海棠。
杨花满地逐马尾,十日换却金缕黄。
陶然亭子高出城,坐望西山生夕阳。
我醉题诗在高壁,淋漓淡墨时低昂。
坐使才名落燕市,亦有旁人笑我狂。
是时与君日游宴,是时意气谁不羡。
逡巡金马门,天子不召见。
君也归耕南山田,我尚长安市上眠。
我迷不识江南路,望远愁绝蓟门烟。
十年游倦思乡里,扁舟依旧向沧海。
谢公亭前复见君,醉我笑斫鲤鱼尾。
看花犹看昔年红,相向但怜鬓毛改。
乘兴招我玉虹游,平湖水绿生清秋。
船船打鼓斗龙尾,红妆照水鸳鸯羞。
我戏掉舟入其里,小娃三五妖回头。
我笑向君复拍手,相约明朝更载酒。
酒间却复愁蹉跎,十年陈迹空摩挲。
当筵话旧自历历,可惜亦如东流波。
流波不相待,促戚空尔为。
即今握手不为乐,别离他日徒相思。
况复君家山水好,千峰雁荡季云表。
明妆玉女笑向人,下映空潭何窈窕。
且当为君十日留,乘风东去观泷湫。
洞庭鹅黄天马驹,是时与君同醉,虚空缥缈之飞楼,不知何处复有人间愁。

查看原文

注释

【流波】1.流水:流波日滔滔。 2.比喻美女晶莹灵活的眼神:回首流波送媚。
【相待】1.对待。 2.招待;款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流】

流【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㳅《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說文》水行也。《爾雅·釋言》流,覃也。《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詩·大雅》如川之流。

《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詩·周南》左右流之。

下也。《詩·豳風》七月流火。

流漫無節制也。《禮·樂記》樂勝則流。

《書·禹貢》二百里流。《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放也。《書·舜典》流宥五。

視不端諦曰流。《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

走也。《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註》謂走而自匿。

《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

《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

《前漢·藝文志》儒家流,道家流,隂陽家流,法家流,墨家流,縱橫家流,雜家流,農家流,小說家流,各有所從出,分九家。

流布也。《易·謙卦》地道變盈而流謙。

流轉也。《禮·仲尼燕居》周流無不徧。

《張協·七命》傾罍一朝,流湎千日。《註》齊顏色,均衆寡謂之流。

長流,官名。《顏之推·家訓》名治獄參軍爲長流。

黃流,酒名。《詩·大雅》黃流在中。

雙流,縣名。《廣輿記》屬成都府。

《韻補》叶如切,音閭。《陸雲詩》樂奏聲哀,言發涕流。唯願君子,德與福俱。

叶力救切,音溜。《博詩》悠悠建平,皇澤未流。朝選于衆,乃子之授。

【波】

波【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博禾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禾切,音皤。《說文》水涌流也。《爾雅·釋水》大波爲瀾,小波爲淪,直波爲徑。

水名。《水經注》波水,出霍陽西川大嶺東谷。

澤名。《書·禹貢》滎波旣豬。《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川滎雒,其浸波溠。《註》波讀爲播。

洛之別名。《爾雅·釋水》水自洛出爲波。

潤也。《左傳·僖二十三年》晉公子曰: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

搖動也。《莊子·外物篇》且以狶韋氏之流,觀今之世,其孰能不波。

目光曰波。《曹植·洛神賦》托微波以通辭。

金波,月光也。《前漢·郊祀歌》月以金波。

沸波,鳥名。《禽經》王睢,魚鷹也。詩謂之睢鳩,淮南子謂之沸波。

偃波,書名。《歐陽詢·書法》偃波書,卽版書,狀如連文,謂之偃波。

流波,山名。在東海中。見《山海經》。

長年之稱。《范成大·吳船錄》蜀中稱尊者爲波,祖及外祖皆曰波。

《李翊·俗呼小錄》跑謂之波,立謂之站。

縣名。《前漢·地理志》河內有波縣。

郡名。《廣輿記》寧波府,屬浙江。本越甬東地,隋曰越州,唐曰明州,明曰寧波府。

《集韻》班麋切《正韻》逋眉切,音羆。與陂同。阪也。一曰澤障也。《前漢·江都易王傳》後游雷波天大風。《註》波讀爲陂。

《集韻》《韻會》彼義切,音賁。循行水也。《前漢·西域傳》傍南山,北波河。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相】

相【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

《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

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

《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

《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

《爾雅·釋詁》導也。

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相者,一人敎導,卽贊勉也。

《增韻》。

《廣韻》扶也。《禮·禮器》樂有相步。《註》扶工也。

《小爾雅》治也。《左傳·昭九年》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註》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

選擇也。《周禮·春官·簭人》上春相簭。《註》謂更選擇其蓍也。

送杵聲。《禮·曲禮》鄰有喪,舂不相。《註》相者,聲以相助,歌以助舂,猶引重者呼邪許也。

相術。《左傳·文元年》內史叔服能相人。

月名。《爾雅·釋天》七月爲相。

官名。《呂覽》相者,百官之長也。《古三墳》伏犧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前漢·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

計相。《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註》專主計籍。

內相。《唐書·陸贄傳》贄爲翰林時,號內相。

家相。《禮·曲禮》士不名家相。《註》主知家務者。

《周禮·春官》有馮相氏。《夏官》有方相氏。

樂器。《禮·樂記》治亂以相。《註》相卽拊也。亦以節樂,以韋爲表,裝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

星名。《石申星經》相星在北極斗南。

江神,名奇相。見《博雅》。

太史祥風,以占吉凶。《古今注》作伺風鳥,夏禹所作也。

藥名。《本草綱目》相,麻黃別名。相鳥,馬蘭別名。

地名。《商書序》河稟甲居相。《註》在河北。令魏郡有相縣。

州名。後魏置相州,唐曰鄴都。

姓。《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出四姓,一曰相氏。《後秦》相雲。《北齊》相願。

相里,務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複姓。

《字彙補》音禳。《禮·祭法》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註》相近當爲禳祈,王肅又作祖迎。

叶思必切,音悉。《杜甫·漫興絕句》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陸游詩話》白樂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爲問長安月,如何不相離是也。此詩相欺,亦當讀入聲。《說文》易緯文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故从目从木。《正字通》相,俗作爲二,非。

【待】

待【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徒在切《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音殆。《說文》竢也。《易·繫辭》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增韻》遇也。《論語》以季孟之閒待之。

備禦也。《魯語》率大讎。以憚小國,其誰云待之。

叶直里切,音峙。《魏文帝·浮海賦》衆帆張,羣櫂起,爭先逐進,莫適相待。

叶時吏切,音侍。《荀子·成相篇》治之志後埶富,君子誠之,好以待。富音沸。

叶徒帝切,音兌。《歐陽修·祭龍文》浸潤收畜,足支一歲。旱則來告,否則當待。

叶杜兮切,音啼。《屈原·離騷》路修遠以多艱兮,騰衆軍使徑待。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爲期。《朱註》待,徒奇反。

相关诗句
不知何处复有人间愁 虚空缥缈之飞楼 是时与君同醉 洞庭鹅黄天马驹 乘风东去观泷湫 且当为君十日留 下映空潭何窈窕 明妆玉女笑向人 千峰雁荡季云表 况复君家山水好 别离他日徒相思 即今握手不为乐 促戚空尔为 流波不相待 可惜亦如东流波 当筵话旧自历历 十年陈迹空摩挲 酒间却复愁蹉跎 相约明朝更载酒 我笑向君复拍手 小娃三五妖回头 我戏掉舟入其里 红妆照水鸳鸯羞 船船打鼓斗龙尾 平湖水绿生清秋 乘兴招我玉虹游 相向但怜鬓毛改 看花犹看昔年红 醉我笑斫鲤鱼尾 谢公亭前复见君 扁舟依旧向沧海 十年游倦思乡里 望远愁绝蓟门烟 我迷不识江南路 我尚长安市上眠 君也归耕南山田 天子不召见 逡巡金马门 是时意气谁不羡 是时与君日游宴 亦有旁人笑我狂 坐使才名落燕市 淋漓淡墨时低昂 我醉题诗在高壁 坐望西山生夕阳 陶然亭子高出城 十日换却金缕黄 杨花满地逐马尾 牡丹芍药与海棠 城南花事何芬芒 不惜黄金出游剧 春明门外复相见 我亦长安来射策 君也去作集贤客 更逐弦管寻吴娃 归来满街踏明月 绿酒色变如春霞 橹声轧轧入花里 扁舟逐浪随倾斜 西湖六月红藕花 双脚蹴破银涛浑 夜梦骑鲸掠蛟脊 下渡江水如鱼鳞 吴山山头多白去 杭州蝼蚁聚万井 十千买醉吴山顶 江风飒飒吹我寒 狂歌击石吊皋羽 走上钓台更百盘 夜深看月严陵滩 日日南风共征路 挂帆遂向钱塘去 片片飞落梨花轻 鹭鸾惊起隔江浦 直上绝顶吹玉笙 东山下瞰一千尺 回鞭走马如流星 我来看花日百匝 鸣鸠乳燕皆新声 永嘉三月春满城 谢公亭上花如霰 忆昔与君初相见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