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漓淡墨时低昂

出自:清代·孙衣言《今昔行赠徐惇士同年》

拼音:[lín,lìn][lí][dàn][mò][shí][dī][áng]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忆昔与君初相见,谢公亭上花如霰。
永嘉三月春满城,鸣鸠乳燕皆新声。
我来看花日百匝,回鞭走马如流星。
东山下瞰一千尺,直上绝顶吹玉笙。
鹭鸾惊起隔江浦,片片飞落梨花轻。
挂帆遂向钱塘去,日日南风共征路。
夜深看月严陵滩,走上钓台更百盘。
狂歌击石吊皋羽,江风飒飒吹我寒。
十千买醉吴山顶,杭州蝼蚁聚万井。
吴山山头多白去,下渡江水如鱼鳞。
夜梦骑鲸掠蛟脊,双脚蹴破银涛浑。
西湖六月红藕花,扁舟逐浪随倾斜。
橹声轧轧入花里,绿酒色变如春霞。
归来满街踏明月,更逐弦管寻吴娃。
君也去作集贤客,我亦长安来射策。
春明门外复相见,不惜黄金出游剧。
城南花事何芬芒,牡丹芍药与海棠。
杨花满地逐马尾,十日换却金缕黄。
陶然亭子高出城,坐望西山生夕阳。
我醉题诗在高壁,淋漓淡墨时低昂
坐使才名落燕市,亦有旁人笑我狂。
是时与君日游宴,是时意气谁不羡。
逡巡金马门,天子不召见。
君也归耕南山田,我尚长安市上眠。
我迷不识江南路,望远愁绝蓟门烟。
十年游倦思乡里,扁舟依旧向沧海。
谢公亭前复见君,醉我笑斫鲤鱼尾。
看花犹看昔年红,相向但怜鬓毛改。
乘兴招我玉虹游,平湖水绿生清秋。
船船打鼓斗龙尾,红妆照水鸳鸯羞。
我戏掉舟入其里,小娃三五妖回头。
我笑向君复拍手,相约明朝更载酒。
酒间却复愁蹉跎,十年陈迹空摩挲。
当筵话旧自历历,可惜亦如东流波。
流波不相待,促戚空尔为。
即今握手不为乐,别离他日徒相思。
况复君家山水好,千峰雁荡季云表。
明妆玉女笑向人,下映空潭何窈窕。
且当为君十日留,乘风东去观泷湫。
洞庭鹅黄天马驹,是时与君同醉,虚空缥缈之飞楼,不知何处复有人间愁。

查看原文

注释

【淋漓】1.形容湿淋淋往下流滴的样子:大汗淋漓|鲜血淋漓|淋漓身上衣,颠倒笔下字。 2.形容充盛或尽兴、畅快:痛快淋漓|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低昂】1.起伏;升降:立鹊低昂烟雨里。 2.犹沉浮:不能随世低昂。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淋】

淋【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犁針切《正韻》犁沈切,音林。《說文》以水沃也。一曰淋淋,山下水貌。

淋漓,渥貌。亦作淋離。《揚雄·羽獵賦》淋離廓落。

池名。卽太液池。《王子年·拾遺記》昭帝元始元年,穿淋池廣千步。

與霖通。

《集韻》力鴆切,臨去聲。亦水沃也。《集韻》或作。

【漓】

漓【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呂支切《集韻》鄰知切,音離。水滲入地。

淋漓,雨聲。本作灕。或作離。

【淡】

淡【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正韻》徒覽切《集韻》《韻會》杜覽切,音啖。《說文》薄味也。《急就篇註》平薄謂之淡。《史記·叔孫通傳》呂后與陛下攻苦食啖。《註》啖,亦作淡。《如淳曰》食無菜茹爲淡。

甘之反也。《禮·表記》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廣韻》徒敢切,音噉。淊淡,水滿貌。《前漢·揚雄傳》秬鬯泔淡。

《廣韻》《集韻》《正韻》以冉切,音琰。澹淡,水播蕩貌。《枚乗·七發》湍流遡波,又澹淡之。

隨風貌。《司馬相如·上林賦》隨風澹淡。

淡淡,安流平滿貌。《宋玉·高唐賦》潰淡淡而入。

《廣韻》《集韻》徒甘切,音談。水貌也。或作澹。

與痰通。《王羲之·初月帖》淡悶千嘔。《黃伯思云》淡,古痰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濫切,音餤。水味也。《中庸》淡而不厭。

《集韻》以贍切,音豔。水貌。《列子·湯問篇》淡淡焉若有物存。張湛讀。

【墨】

墨【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莫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朗墨又次之。

《禮·玉藻》卜人定龜,史定墨。《註》凡卜,必以墨畫龜,乃鑽之,觀所坼以占吉凶。

度名。《小爾雅》五尺爲墨,倍墨爲丈。《周語》不過墨丈尋常之閒。

五墨。

哀容。《孟子》歠粥面深墨。

氣色下也。《左傳·哀十三年》晉定公,吳夫差,會于黃池。司馬寅曰:肉食者無墨。

闇昧也。《劉向·新序》師曠對晉平公曰:國有墨。墨而不危者,未之有也。

墨灰。《西京雜記》武帝鑿昆明池,悉灰墨,無復塊土。西域人曰:大刼將盡,則有刼燒。灰墨,其餘燼也。

與默通。《史記·商君傳》武王諤諤以興,紂墨墨以亡。《前漢·竇嬰傳》嬰墨墨不得志。

太史公論六家之要旨,墨家儉而難遵,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六家:隂陽、儒、墨、名、法、道也。

地名。卽墨,故齊地。《史記·齊世家》樂毅下齊七十餘城,惟卽墨不下。今卽墨乃漢之不其縣。

墨山,在卽墨東北,墨水發源于此。《前漢·郊祀志》帝以方士言祀太室于卽墨,卽此山也,一在衞輝縣西北。《九州要記》墨子居墨山,採茯苓餌之,五百歲不死。

姑墨,國名。南與于闐接,又康居國有附墨城。見《前漢·西域傳》。

姓。禹師墨如。見《王符潛夫論》。周墨翟,明墨麟。《姓纂》墨氏卽墨胎氏,孤竹君後。

老馬腹中有物曰墨,猶狗寶也,見《本草綱目》。

《集韻》旻悲切,音眉。墨杘,默詐貌。

軟弱貌。

《集韻》莫佩切,音昧。諡法,貪以敗官,讒言敗善,曰墨。

【时】

時【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

《韻會》辰也,十二時也。

《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

《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

《博雅》善也。《廣韻》中也。

地名。《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註》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姓。《廣韻》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

與塒同。《詩·王風》雞棲于塒。《釋文》塒,本亦作時。

《韻補》叶上紙切。《王粲·七釋》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

叶側吏切。《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低】

低【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底平聲。高之反也,俛也,垂也。《史記·孔子世家贊》低回,留之不能去。

《談藪》王元景大醉,楊彥遵曰:何太低昂。荅曰:黍熟頭低,麥熟頭昂,黍麥俱有,所以低昂。

作氐。《前漢·食貨志》封君皆氐首卬給。《又》其賈氐賤減平。俱同低。

【昂】

昂【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五岡切《集韻》魚剛切《韻會》疑剛切《正韻》五剛切,音卬。《說文》舉也。《楚辭·遠遊》服偃蹇而低昂兮。

《楚辭·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註》昂昂,馬行貌。

《類篇》日升也。一曰明也。

《集韻》魚向切,音仰。昂昂,君之德也。《韻會》通作卬、仰。

相关诗句
不知何处复有人间愁 虚空缥缈之飞楼 是时与君同醉 洞庭鹅黄天马驹 乘风东去观泷湫 且当为君十日留 下映空潭何窈窕 明妆玉女笑向人 千峰雁荡季云表 况复君家山水好 别离他日徒相思 即今握手不为乐 促戚空尔为 流波不相待 可惜亦如东流波 当筵话旧自历历 十年陈迹空摩挲 酒间却复愁蹉跎 相约明朝更载酒 我笑向君复拍手 小娃三五妖回头 我戏掉舟入其里 红妆照水鸳鸯羞 船船打鼓斗龙尾 平湖水绿生清秋 乘兴招我玉虹游 相向但怜鬓毛改 看花犹看昔年红 醉我笑斫鲤鱼尾 谢公亭前复见君 扁舟依旧向沧海 十年游倦思乡里 望远愁绝蓟门烟 我迷不识江南路 我尚长安市上眠 君也归耕南山田 天子不召见 逡巡金马门 是时意气谁不羡 是时与君日游宴 亦有旁人笑我狂 坐使才名落燕市 淋漓淡墨时低昂 我醉题诗在高壁 坐望西山生夕阳 陶然亭子高出城 十日换却金缕黄 杨花满地逐马尾 牡丹芍药与海棠 城南花事何芬芒 不惜黄金出游剧 春明门外复相见 我亦长安来射策 君也去作集贤客 更逐弦管寻吴娃 归来满街踏明月 绿酒色变如春霞 橹声轧轧入花里 扁舟逐浪随倾斜 西湖六月红藕花 双脚蹴破银涛浑 夜梦骑鲸掠蛟脊 下渡江水如鱼鳞 吴山山头多白去 杭州蝼蚁聚万井 十千买醉吴山顶 江风飒飒吹我寒 狂歌击石吊皋羽 走上钓台更百盘 夜深看月严陵滩 日日南风共征路 挂帆遂向钱塘去 片片飞落梨花轻 鹭鸾惊起隔江浦 直上绝顶吹玉笙 东山下瞰一千尺 回鞭走马如流星 我来看花日百匝 鸣鸠乳燕皆新声 永嘉三月春满城 谢公亭上花如霰 忆昔与君初相见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