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布两疋结缒下

出自:清代·朱筠《登莲花峰绝顶见云城之异歌以记之》

拼音:[qīng][bù][liǎng][pǐ,yǎ,shū][jié,jiē][zhuì][xià]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江南山山曰莲华,坼裂菡萏名妄加。
九华华开瓣乱放,余者一片或一丫。
歙莲华峰得莲性,一茎通理抽天葩。
黄海中央擢秀上,交合沆瀣仙杪芽。
我摩天都右胁过,玉屏风上行些些。
翻身莲华沟里入,坎窞一脱血肉痂。
清风推我石楞寸,魂魄不堕喉歔{亚欠}。
老子尔立我欲坐,上莲华岭聊趺跏。
此閒来止丈万万,仰看峰自飞云遮。
从奴健足一舁去,顾我瞪废如疯痳。
我口语心心语足,上也不能莫欲罢。
平生好奇灵境即,甘心岂顾身参差。
崖月生霸石䨲望,蹑其睫去临谽谺。
二分侧屦倚巨石,野菊艳艳媚蘖茬。
转股乱莽水溜走,一推三却崩浮沙。
巨石打折不得,灵气勃勃腾飙车。
我勇初鼓洞门得,肺腑示我相向夸。
俯身狂喜折者再,妙香心沁不敢邪。
三幽四旷里那记,每入而出躏萚苴。
必有怪松虬守户,鳞苍鬣䯿冲人拿。
亦知莲质本空洞,耦丝断续缘穴斜。
的的穿房石结薏,撑支飞厂其叶蕸。
行乎无怖闯灵所,洞穷壁立百丈赊。
五内已灰壁见趾,导者跃上争猱?。
青布两疋结缒下,挽之亡命犯石牙。
盘躄天海观叹止,并厓沟夹支机查。
抠襟聚足风扫级,前踵见布以手抓。
浮生竟上莲花坐,石尖围我中尊污。
盈盈香砂莲气一,天风荡目彤精佳。
须臾上界青廓廓,四周亿万环闉阇。
女墙一发壁浅碧,鹅黄鷩赤重重霞。
色有五莫辨孰正,万雉立筑三足鸦。
山灵借日示我影,失笑脱屣忘吾家,芙蓉之城此岂是,本来清绝宁忘耶。
左顾天都平眺往,莲蕊采采莲船划。
诸峰出没白云下,绕城色界天无涯。
前人但说云海异,我独遇此叹且嗟。
细书顶石诧好事,去去百步云梯遐。

查看原文

字义

【青】

靑【戌集中】【青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倉經切,音鶄。《說文》東方色也。《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書·禹貢》厥土靑黎。《荀子·勸學篇》靑出之藍而靑於藍。

神名。《史記·封禪書》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靑帝。

州名。《書·禹貢》海岱惟靑州。

鳥名。《禮·曲禮》前有水,則載靑旌。《註》靑,靑雀,水鳥。

木名。《庾信·步虛詞》空靑爲一林。《註》雲笈七籤,玉淸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靑之林。

《廣韻》男靑、女靑,皆木名。出羅浮山記。

果名。靑子,橄欖也。《蘇軾詩》紛紛靑子落紅鹽。

藥名。《本草綱目》空靑,腹中空,破之有漿,治眼疾。一名楊梅靑。《又》白靑,治目疾,色深者爲石靑,淡者爲碧靑。淮南子畢萬術云:白靑,得鐵卽化爲銅。

曾靑、綠靑、扁靑、綠膚靑,詳《本草綱目》。

《韻會》竹皮曰靑。《後漢·吳祐傳》殺靑令汗取其靑,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靑。

《唐·李肇·翰林志》凡大淸宮道觀薦告詞文,用靑藤紙朱字,謂之靑詞。

《李綽·歲時紀》上巳曲江禊飮,曰踏靑。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複姓三氏,漢有靑烏子。

有靑牛氏,靑陽氏。

《集韻》《韻會》子丁切。與菁同。《詩·衞風》綠竹靑靑。《傳》靑靑,茂盛貌。《釋文》靑,子丁反。本亦作菁。

《小雅》其葉靑靑。《釋文》靑,子零反。

【布】

布【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㱛《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故切,音抪。《說文》布枲,織也。《廣韻》布,帛也。《小爾雅》麻紵葛曰布。《釋名》布,布也。布列衆縷爲經,以緯橫成之也。

太古衣皮,女工之事始于是,施布其法度,使民盡用之也。《易·說卦》坤爲布。《詩·衞風》抱布貿絲。《傳》布,幣也。《疏》此布幣謂絲麻布帛之布。幣者,布帛之名。《左傳·閔二年》衞文公大布之衣。

泉也。《周禮·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出入。《註》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前漢·食貨志》布貨十品,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註》師古曰:布亦錢耳。謂之布者,言其分布流行也。

《廣雅》布,施也。《莊子·列禦宼》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

《玉篇》也。

《廣雅》布,散也。《左傳·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註》布路,分散。

《爾雅·釋天》祭星曰布。《註》布,散祭於地。

《廣雅》布,班也。

草名。《爾雅·釋草》布似布,帛似帛,華山有之。《註》草葉中有象布帛者,因名。

藥名。《本草集解》昆布,亦名綸布。生南海,葉如手大,似薄葦,紫赤色。

金布,書名。《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師古曰: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篇名。

懸泉激流曰瀑布。《孫綽·天台賦》瀑布飛泉以界道。

露布。《續博物志》露布,捷書別名,以帛書揭之於竿,欲天下知聞也。

姓。《晉書·陶侃傳》江夏布興。

複姓。《史記·趙世家》姑布子卿。《註》司馬彪曰:姑布,姓。

與尃通。《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專結縷。《註》徐廣曰:尃,古布字。《漢書》作布。

【两】

兩【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㒳《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

《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

《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

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

《玉篇》二十四銖爲兩。

《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

《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

《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

《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良去聲《詩·召南》百兩御之。

【疋】

疋【午集上】【疋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所菹切《集韻》《韻會》山於切《正韻》山徂切,音蔬。《說文》足也。弟子職,問疋何止。

《集韻》寫與切,音胥。

所據切,音絮。義同。

《廣韻》疎舉切《集韻》爽阻切,音所。記也。

《廣韻》五下切《集韻》《韻會》《正韻》語下切,音雅。正也。古文爲詩大雅字。《晉書·南陽王模傳》安定太守賈疋。

《五音集韻》譬吉切,音匹。《小爾雅》倍兩謂之疋。二丈爲兩,倍兩四丈也。《韻會》按古文大小雅,爾雅,字本作疋,今文皆作雅,而疋字但音匹矣。

《集韻》足,古作疋。註詳部首。

【结】

結【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音拮。《說文》締也。《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詩·檜風》我心蘊結兮。

《曹風》心如結兮。《疏》如物之裹結。《禮·曲禮》德車結旌。《註》結,謂收斂之也。《疏》結,纏其旒著於竿也。《前漢·五行志》衣有襘,帶有結。《註》結,締結之結也。

《博雅》曲也。

《玉篇》要也。

《集韻》胡計切,音系。《前漢·張釋之傳》跪而結之。《註》師古曰:結,讀曰係。

《集韻》激質切,音吉。義同。

《集韻》吉詣切,音計。《前漢·陸賈傳》尉佗魁結箕踞。《註》師古曰:結,讀曰髻。

【缒】

縋【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韻會》馳僞切,音膇。《正韻》直類切,音隊。《說文》以繩有所懸也。《博雅》縋,繩索也。《左傳·僖三十年》夜縋而出。《註》縋,縣城而下。

【下】

下【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丅遐上聲。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

《說文》底也。《玉篇》後也。

賤也。

《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

《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

《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

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

《韻補》叶後五切,音戶。《詩·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與女叶。《吳棫曰》毛詩下字一十有七,陸德明皆此讀。《第·古音考》與吳同。

叶胡佐切,音賀。《曹丕·寡婦賦》風至兮淸厲,隂雲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

相关诗句
去去百步云梯遐 细书顶石诧好事 我独遇此叹且嗟 前人但说云海异 绕城色界天无涯 诸峰出没白云下 莲蕊采采莲船划 左顾天都平眺往 本来清绝宁忘耶 芙蓉之城此岂是 失笑脱屣忘吾家 山灵借日示我影 万雉立筑三足鸦 色有五莫辨孰正 鹅黄鷩赤重重霞 女墙一发壁浅碧 四周亿万环闉阇 须臾上界青廓廓 天风荡目彤精佳 盈盈香砂莲气一 石尖围我中尊污 浮生竟上莲花坐 前踵见布以手抓 抠襟聚足风扫级 并厓沟夹支机查 盘躄天海观叹止 挽之亡命犯石牙 青布两疋结缒下 导者跃上争猱? 五内已灰壁见趾 洞穷壁立百丈赊 行乎无怖闯灵所 撑支飞厂其叶蕸 的的穿房石结薏 耦丝断续缘穴斜 亦知莲质本空洞 鳞苍鬣䯿冲人拿 必有怪松虬守户 每入而出躏萚苴 三幽四旷里那记 妙香心沁不敢邪 俯身狂喜折者再 肺腑示我相向夸 我勇初鼓洞门得 灵气勃勃腾飙车 巨石打折不得 一推三却崩浮沙 转股乱莽水溜走 野菊艳艳媚蘖茬 二分侧屦倚巨石 蹑其睫去临谽谺 崖月生霸石䨲望 甘心岂顾身参差 平生好奇灵境即 上也不能莫欲罢 我口语心心语足 顾我瞪废如疯痳 从奴健足一舁去 仰看峰自飞云遮 此閒来止丈万万 上莲华岭聊趺跏 老子尔立我欲坐 魂魄不堕喉歔{亚欠} 清风推我石楞寸 坎窞一脱血肉痂 翻身莲华沟里入 玉屏风上行些些 我摩天都右胁过 交合沆瀣仙杪芽 黄海中央擢秀上 一茎通理抽天葩 歙莲华峰得莲性 余者一片或一丫 九华华开瓣乱放 坼裂菡萏名妄加 江南山山曰莲华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