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者一片或一丫

出自:清代·朱筠《登莲花峰绝顶见云城之异歌以记之》

拼音:[yú][zhě][yī][piàn,piān][huò][yī][yā]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江南山山曰莲华,坼裂菡萏名妄加。
九华华开瓣乱放,余者一片或一丫
歙莲华峰得莲性,一茎通理抽天葩。
黄海中央擢秀上,交合沆瀣仙杪芽。
我摩天都右胁过,玉屏风上行些些。
翻身莲华沟里入,坎窞一脱血肉痂。
清风推我石楞寸,魂魄不堕喉歔{亚欠}。
老子尔立我欲坐,上莲华岭聊趺跏。
此閒来止丈万万,仰看峰自飞云遮。
从奴健足一舁去,顾我瞪废如疯痳。
我口语心心语足,上也不能莫欲罢。
平生好奇灵境即,甘心岂顾身参差。
崖月生霸石䨲望,蹑其睫去临谽谺。
二分侧屦倚巨石,野菊艳艳媚蘖茬。
转股乱莽水溜走,一推三却崩浮沙。
巨石打折不得,灵气勃勃腾飙车。
我勇初鼓洞门得,肺腑示我相向夸。
俯身狂喜折者再,妙香心沁不敢邪。
三幽四旷里那记,每入而出躏萚苴。
必有怪松虬守户,鳞苍鬣䯿冲人拿。
亦知莲质本空洞,耦丝断续缘穴斜。
的的穿房石结薏,撑支飞厂其叶蕸。
行乎无怖闯灵所,洞穷壁立百丈赊。
五内已灰壁见趾,导者跃上争猱?。
青布两疋结缒下,挽之亡命犯石牙。
盘躄天海观叹止,并厓沟夹支机查。
抠襟聚足风扫级,前踵见布以手抓。
浮生竟上莲花坐,石尖围我中尊污。
盈盈香砂莲气一,天风荡目彤精佳。
须臾上界青廓廓,四周亿万环闉阇。
女墙一发壁浅碧,鹅黄鷩赤重重霞。
色有五莫辨孰正,万雉立筑三足鸦。
山灵借日示我影,失笑脱屣忘吾家,芙蓉之城此岂是,本来清绝宁忘耶。
左顾天都平眺往,莲蕊采采莲船划。
诸峰出没白云下,绕城色界天无涯。
前人但说云海异,我独遇此叹且嗟。
细书顶石诧好事,去去百步云梯遐。

查看原文

注释

【一片】1.数量词。用于平而薄的东西。 2.数量词。用于地面﹑水面。 3.数量词。用于呈片状或连接成片的景物。 4.数量词。用于弥漫散布的景色﹑气象。 5.数量词。用于集聚在一起的声音。 6.数量词。用于人的心情﹑心地﹑心意。 7.数量词。用于文字﹑语言。 8.整片;整体。
【或一】某一;某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余】

余【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居切,音餘。《說文》語之舒也。《爾雅·釋詁》我也。

四月爲余月。

接余,荇菜也。

《前漢·匈奴傳》單于衣繡,褡綺錦袷被各一,比余。《註》比余,髮之飾也。

姓。由余之後。

《集韻》詳於切,音徐。余吾,水名。在朔方。

《集韻》同都切,音徒。史記檮余,匈奴山名。

于遮切,音邪。褒余,蜀地名。一作褒斜。《漢陽厥》褒斜作褒余。

叶演女切,音與。《楚辭·九思》鷃雀列兮讙譁,雊鳴兮聒余。抱昭華兮寶車,欲衒鬻兮莫取。

與餘同。《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註》余同餘。

【者】

者【未集中】【老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古文旅字。《韻會》今作者。《玉篇》語助也。《增韻》又卽物之辭,如彼者,如此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增韻》又此也。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今俗多用這字,這乃魚戰切,迎也。

《韻補》叶掌與切。《史記·秦始皇紀》人迹所至,無不臣者。《註》索隱曰:者,協音渚。《楚辭·九歌》搴芳洲兮杜若,將以遺乎遠者。時不可以驟得,聊逍遙兮容與。《韻會》者,古文渚字,故从旅聲。後人以者添水作渚,以別者也之者,故者但爲語助。

叶阻可切。《繆襲·挽歌》形容稍銷歇,齒髮行當墮。自古皆有然,誰能離此者。

叶之戈切。《韓愈·盧氏墓銘》命不侔身,兹其奈何。刻名墓石,以告觀者。

《韻會》說文从白,當作者,今作者。◎按說文在白部,今从正字通倂入。者或从白聲。,古文困字。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片】

片【巳集中】【片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匹見切,偏去聲。《說文》判木也。从半木。《廣韻》析木也。《玉篇》半也,判也,開坼也。《論語》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註》孔曰:片,猶偏也。聽獄必須兩辭,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獄者,惟子路可。《朱註》片言,半言也。

《增韻》瓣也。

茶亦以片計。《白居易詩》綠芽十片火前春。《蘇軾詩》建茶三十片。

《集韻》《類篇》普半切,音泮。《集韻》本作牉。《莊子·則陽篇》雌雄片合。詳牉字註。

【或】

或【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集韻》越逼切,音閾。《說文》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

《廣韻》胡國切《集韻》《韻會》《正韻》穫北切,音惑。疑也。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易·乾卦》或躍在淵。《朱子·本義》疑而未定之辭。

與惑通。怪也。《孟子》無或乎王之不智也。◎按六書有假借,或本是邦或字,借爲疑或字,後人加土爲域,加心爲惑。而於或字,止作或人或曰之用,幷其本義而忘之矣。

【丫】

丫【子集上】【丨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正韻》於加切,音鴉。物之岐頭。《六書統》丫岐,物之耑。象其耑叉分形。《同文備考》草木之枝,岐而上徹。

相关诗句
去去百步云梯遐 细书顶石诧好事 我独遇此叹且嗟 前人但说云海异 绕城色界天无涯 诸峰出没白云下 莲蕊采采莲船划 左顾天都平眺往 本来清绝宁忘耶 芙蓉之城此岂是 失笑脱屣忘吾家 山灵借日示我影 万雉立筑三足鸦 色有五莫辨孰正 鹅黄鷩赤重重霞 女墙一发壁浅碧 四周亿万环闉阇 须臾上界青廓廓 天风荡目彤精佳 盈盈香砂莲气一 石尖围我中尊污 浮生竟上莲花坐 前踵见布以手抓 抠襟聚足风扫级 并厓沟夹支机查 盘躄天海观叹止 挽之亡命犯石牙 青布两疋结缒下 导者跃上争猱? 五内已灰壁见趾 洞穷壁立百丈赊 行乎无怖闯灵所 撑支飞厂其叶蕸 的的穿房石结薏 耦丝断续缘穴斜 亦知莲质本空洞 鳞苍鬣䯿冲人拿 必有怪松虬守户 每入而出躏萚苴 三幽四旷里那记 妙香心沁不敢邪 俯身狂喜折者再 肺腑示我相向夸 我勇初鼓洞门得 灵气勃勃腾飙车 巨石打折不得 一推三却崩浮沙 转股乱莽水溜走 野菊艳艳媚蘖茬 二分侧屦倚巨石 蹑其睫去临谽谺 崖月生霸石䨲望 甘心岂顾身参差 平生好奇灵境即 上也不能莫欲罢 我口语心心语足 顾我瞪废如疯痳 从奴健足一舁去 仰看峰自飞云遮 此閒来止丈万万 上莲华岭聊趺跏 老子尔立我欲坐 魂魄不堕喉歔{亚欠} 清风推我石楞寸 坎窞一脱血肉痂 翻身莲华沟里入 玉屏风上行些些 我摩天都右胁过 交合沆瀣仙杪芽 黄海中央擢秀上 一茎通理抽天葩 歙莲华峰得莲性 余者一片或一丫 九华华开瓣乱放 坼裂菡萏名妄加 江南山山曰莲华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