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贾气还吞

出自:元代·大欣《次韵张梦臣侍御游蒋山五十韵》

拼音:[qū][gǔ,jiǎ][qì][huán,hái][tūn]

平仄:平仄仄平平

胜游还送客,秋日净郊原。
别酒欢逾洽,行厨礼不烦。
枫林生晚吹,鞠沼媚晨暾。
满座金貂贵,斯人玉雪温。
丝纶承异渥,黼黻进嘉言。
宥密皇猷重,才华大雅浑。
披云帘挂玉,前席锦为墩。
接武夔龙地,冥怀雁鹜村。
外台分重寄,南服占名藩。
登麦初横榻,迎春及赐幡。
凭高荒壝没,吊古断碑昏。
种竹期招凤,寻僧共听猿。
洞呀狞蟒化,海立怒鹏鶱。
珠钿沉眢井,金铺委坏垣。
国初遗老在,江表故家蕃。
及物多膏泽,为邦固本根。
化行民自信,身退道弥尊。
美俗时丕变,吾人溺可援。
山川还寂寞,岁月去翩翻。
废馆弦声绝,虚龛绘像存。
苔斑饥鼠走,梅卧野蜂屯。
除道看骢马,来仪集采鸾。
传呼惊鹿铤,笑语答江喧。
抚迹多遗恨,怀人欲断魂。
驭风宁有待,斲垩妙无痕。
师表儒林盛,贤劳王事敦。
不求金跃冶,但爱土为埙。
陈宝徒祠雉,柏温苦化鼋。
青山随地好,朱实著霜繁。
克味和椒桂,同馨佩芷荪。
衡庐肩可拍,参井手先扪。
说剑双龙吼,挥毫万马奔。
筑台先自隗,学圃耻如樊。
破衲多年冷,穷檐傍午暄。
不才甘朽栎,何幸枉高轩。
芜秽烦芟制,泥涂赖力掀。
班扬锋远避,屈贾气还吞
举世怀燕石,惟吾重鲁璠。
三光开浑沌,万派出昆崙。
喜接东山屐,叨陪北海尊。
辱知荣篚帛,怀德报壶飧。
多稼欣逢岁,嘉蔬更满园。
云霄翔鹳鹤,溟渤偃鲸鲲。
寒士勤嘘拂,诸生淑讨论。
望尘趋末路,立雪候重阍。
缘忝三生旧,心冥万化元。
棠阴思召伯,柳色忆王孙。
精卫惭填海,神鳌力负坤。
他时愁远别,此意竟难谖。
嵩华相从去,重窥玉女盆。

查看原文

注释

【屈贾】战国屈原与汉贾谊的并称。两人平生都忧谗畏讥,从容辞令,遭遇相似。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屈】

屈【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詘。《說文》無㞑也。从㞑出聲。

曲也,請也。

《增韻》鬱也,軋也。《正字通》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易·繫辭》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孟子》威武不能屈。

作絀。《荀子·非相篇》緩急羸絀。《註》猶屈伸也。

通作詘。《史記·晏嬰傳》詘於不知已,而信於知己。

《集韻》《韻會》《正韻》通。

與倔通。倔彊,梗戾貌。《史記·陸賈傳》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彊於此。《師古曰》不柔服也。

《集韻》《韻會》《正韻》。地名。晉公子夷吾所居,出良馬。在今河東縣。《左傳·僖二年》屈產之乗。

姓。楚公族屈原,楚大夫屈宜申。

屈侯,複姓。

大屈,弓名。《左傳·昭七年》楚靈王享公於新臺,好以大屈,旣而悔,公反之。

《廣韻》九月切《集韻》《類篇》丘月切,墓銘》不學而剛,有摧必折。毅毅程公,其剛不屈。

與絀通。《禮·玉藻》君命屈狄。《註》狄,翟也。后夫人之服,刻雉爲五采,子男之妻,受王后之命者,刻繒不畫,故曰屈狄。《周禮》作闕翟。

叶居詣切,音計。《曹植·王陵贊》從漢有功,少文任氣。高后封呂,直而不屈。

【贾】

賈【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公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音古。《說文》賈,市也。一曰坐賣售也。《書·酒誥》肇牽車牛,遠服賈。《詩·邶風》賈用不售。《周禮·天官·大宰》商賈阜通貨賄。《註》行曰商,處曰賈。

《左傳·桓十年》吾焉用此以賈害。《註》賈,買也。

《廣韻》古訝切《集韻》《韻會》居迓切《正韻》居亞切,音駕。與價同。《類篇》售直也。《論語》求善賈而沽諸。

《集韻》《韻會》《正韻》舉下切,音斝。姓也。《急就篇註》賈,本姬姓之國也。晉吞滅之,其後稱賈氏。

【气】

气【辰集下】【气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去旣切《集韻》丘旣切,音炁。《說文》雲气也。象形。一曰息也。或作氣、炁。

與人物也。今作乞。

《玉篇》去乙切《廣韻》去訖切《集韻》《類篇》欺訖切,音乞。《博雅》求也。一曰取也。或省文作乞。《徐官·古今印史》氣,小篆本作气。氣爲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凡求乞者必於上,因借爲求乞字。气、乞本同一字也。後世隷楷以二字易混,乃省一筆以別之。

《六書正譌》气,俗用氣,乃稟氣之氣。雲气必用气。○按天地人物之氣雖別,而气、氣字義實同,分屬則泥矣,《正譌》之說非是。(氣)〔古文〕也,息也。《文子·守弱篇》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易·乾卦》同氣相求。《繫辭》精氣爲物。《禮·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祭義》氣也者,神之盛也。《註》氣謂噓吸出入者也。

天氣曰元氣。《後漢·明帝紀》升靈臺,望元氣。《註》元氣,天氣也。

陰陽曰二氣。《太極圖說》二氣交感,化生萬物。

五氣。《史記·五帝紀》炎帝修德振兵,治五氣。《註》王肅曰:五氣,五方之氣。

《書·洪範·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註》雨木氣,暘金氣,燠火氣,寒水氣,風土氣爲五氣。

《素問》寒熱風燥濕,五氣之聚也。寒生水,熱生火,風生木,燥生金,濕生土。

六氣。《左傳·昭元年》六氣:隂陽風雨晦明也。

《莊子·逍遙遊》乗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註》平旦爲朝霞,日中爲正陽,日入爲飛泉,夜半爲沆瀣,與天地黃之氣爲六氣。

年有二十四氣。《內經》五日謂之謂之氣。《書·正義》二十八宿,布於四方,隨天轉運,所以敘氣節也。氣節者,一歲三百六十五日有餘,分爲十二月,有二十四氣,一爲節氣,謂月初也,一爲中氣,謂月半也,以彼迭見之星,敘此月之節氣。

曆家有之。氣所動者,其灰斯散,人及風所動者,其灰聚。

有望雲氣法。《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之祲象。《註》視日旁雲氣之色,靑爲蟲,白爲喪,赤爲兵荒,黑爲水,黃爲豐。《史記·天官書》雲氣有獸居上者勝。《又》日旁雲氣,人主象。《又》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海旁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雲氣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積,精華實息者吉,虛耗者凶。《邵諤·望氣經》鬱鬱蔥蔥,隱隱隆隆,佳氣也。綿綿絞絞,條條片片,兵氣也。澤澤燄燄,女子氣也。如藤蔓挂樹者,寶氣也。紫氛如樓者,玉氣也。

道家有食氣法。《參同契》食氣鳴腸胃,吐正吸外邪。

以鼻觸物亦曰氣。《禮·少儀》執食飮者勿氣。《疏》執尊長飮食,不鼻臭之也。

《唐韻》《集韻》通。《說文》饋客芻米也。引《春秋傳》齊人來氣諸侯。

叶去訖切,音乞。《成公綏·嘯賦》聲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諸身,役心御氣。

叶丘謁切,音朅。《嵆康·寒食散賦》當吐利之困患兮,守危殆而假氣。喜乳哺之遂安兮,信衆疾之日歇。

【还】

还【備考·酉集】【辵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類編》音浮。

音否。俗作還字,非。(還)《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說文》復也。《玉篇》反也。《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註》反也。

《正韻》退也,歸也。《儀禮·鄕飮酒禮》主人答拜還,賔拜辱。《註》還,猶退也。《前漢·高帝紀》還守豐。

《灌嬰傳》還定三秦。

顧也。《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忌。《註》還,猶顧也。

償也。《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

大還、小還,日至之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鳥次,是謂小還。至于女紀,是謂大還。

與環同。《前漢·食貨志》還廬樹桑。

《廣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音旋。與旋同。《禮·禮運》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爲本也。《註》迭相終而還相始,如環無端也。

《正韻》轉也。《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註》周旋圓轉,折旋方轉也。

便捷貌。《詩·齊風》子之還兮。

速也,卽也。《前漢·董仲舒傳》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效者也。

《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患。遶也,圍也。《儀禮·旣夕》祖還車不易位。《司馬相如·子虛賦》旋還乎後宮。

【吞】

吞【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吐根切《集韻》《韻會》他根切,。《說文》咽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吞若雲夢者八九。

《廣韻》吞,滅也。《增韻》幷包也。《戰國策》隂謀有吞天下之心。

《廣韻》他前切《集韻》他年切,音天。姓也。漢有吞景雲。

《集韻》咽也。《穀梁傳·隱三年註》其所吞咽者,壤入於內。《釋文》吞,敕恩反。

音天。《王筠詩》桓桓信無敵,堂堂寧有前。九圻良易舉,八荒安足吞。

相关诗句
重窥玉女盆 嵩华相从去 此意竟难谖 他时愁远别 神鳌力负坤 精卫惭填海 柳色忆王孙 棠阴思召伯 心冥万化元 缘忝三生旧 立雪候重阍 望尘趋末路 诸生淑讨论 寒士勤嘘拂 溟渤偃鲸鲲 云霄翔鹳鹤 嘉蔬更满园 多稼欣逢岁 怀德报壶飧 辱知荣篚帛 叨陪北海尊 喜接东山屐 万派出昆崙 三光开浑沌 惟吾重鲁璠 举世怀燕石 屈贾气还吞 班扬锋远避 泥涂赖力掀 芜秽烦芟制 何幸枉高轩 不才甘朽栎 穷檐傍午暄 破衲多年冷 学圃耻如樊 筑台先自隗 挥毫万马奔 说剑双龙吼 参井手先扪 衡庐肩可拍 同馨佩芷荪 克味和椒桂 朱实著霜繁 青山随地好 柏温苦化鼋 陈宝徒祠雉 但爱土为埙 不求金跃冶 贤劳王事敦 师表儒林盛 斲垩妙无痕 驭风宁有待 怀人欲断魂 抚迹多遗恨 笑语答江喧 传呼惊鹿铤 来仪集采鸾 除道看骢马 梅卧野蜂屯 苔斑饥鼠走 虚龛绘像存 废馆弦声绝 岁月去翩翻 山川还寂寞 吾人溺可援 美俗时丕变 身退道弥尊 化行民自信 为邦固本根 及物多膏泽 江表故家蕃 国初遗老在 金铺委坏垣 珠钿沉眢井 海立怒鹏鶱 洞呀狞蟒化 寻僧共听猿 种竹期招凤 吊古断碑昏 凭高荒壝没 迎春及赐幡 登麦初横榻 南服占名藩 外台分重寄 冥怀雁鹜村 接武夔龙地 前席锦为墩 披云帘挂玉 才华大雅浑 宥密皇猷重 黼黻进嘉言 丝纶承异渥 斯人玉雪温 满座金貂贵 鞠沼媚晨暾 枫林生晚吹 行厨礼不烦 别酒欢逾洽 秋日净郊原 胜游还送客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