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半愁云结不开

出自:清代·许梦青《哭施仁思孝廉》

拼音:[tiān][bàn][chóu][yún][jié,jiē][bù,fǒu][kāi]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凶音忽逐海潮来,天半愁云结不开
到耳飞霜三伏月,惊心旱地一声雷。
未消气运兴衰感,已负乾坤干济才。
怨魄料应思故土,枝头定化子规哀。
与谁击楫誓中流,独负苍生百万忧。
有志将军难系越,无聊王粲悔依刘。
雄文犹发经天焰,傲骨难为浊世留。
见说骑鲸东海去,一时草木尽生愁。
每感恩私国士怜,相将大地扫狼烟。
我惭磨盾随人后,公肯著鞭让祖先。
大厦奈难支一木,孤坟从此了千年。
平生奇气埋非易,应发光芒夜烛天。
三年渡海奉慈闱,东望应多泪雨飞。
病竟梦鸡成不起,魂如化鹤总愁归。
天心时事真难测,城郭人民半已非。
热血满腔无处诉,感恩知己独沾衣。
鲲鹏衔奋九霄翰,谁识胸中有范韩。
毕竟志高尚忤俗,多因才大未为官。
一生实行完人少,百折刚肠入世难。
天与数奇兼命短,不教上策计全安。
不堪回首忆当时,一诀翻成永别离。
前辈风流今顿尽,古贤气谊世还谁。
吾生有恨频看剑,公去何人为定诗。
万里海天千点泪,只□樽酒吊江湄。
前无往古后无今,抱负谁能识浅深。
每遇穷途常解橐,时逢佳士辄倾襟。
贫偏爱客常悬榻,诗独惊人合铸金。
愧我粗才难作传,微吟聊壮一生心。
闻骑箕尾出尘寰,想叩刚风上帝关。
难得美人甘死报,谁令壮士不生还。
创深冀挽天心转,力竭终忧国步艰。
抱此三年应郁郁,故教饮恨入冥间。
不信昆明有劫灰,忍将逝水九牛回。
惊天手为支危出,避地家全脱险来。
渡海高人方草莽,应星徵士忽尘埃。
杜陵野老忧时切,我欲吟诗补七哀。
帝书徵向白云乡,抛却高年总断肠。
后嗣谁培兰茁秀,前程空了桂花香。
公当地下驱羊豕,我尚人间伴虎狼。
何日扁舟浮海去,冢头并吊两鸳鸯。

查看原文

注释

【天半】犹言半空中。
【愁云】1.谓色彩惨淡,望之易于引发愁思的烟云。 2.比喻忧郁的神色。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天】

天【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

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髡》其人天且劓。

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半】

半【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博漫切,般去聲。《說文》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易·繫辭》思過半矣。《禮·學記》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韓非子·內儲篇》疑也者,以爲可者半,不可者半。

《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泮。大片也。《前漢·李陵傳》令軍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註》師古曰:半,讀曰判。判,大片也。

《韻補》叶眠切,音鞭。《道藏謌》遊雲落太陽,颰景凌三天。千秋似淸旦,萬歲猶日半。

【愁】

愁【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士尤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尤切,音㵞。《說文》憂也。从心秋聲。《廣韻》悲也。《增韻》慮也。

《正韻》卽由切,音揫。《禮·鄕飮酒義》秋心爲言愁也。《註》愁讀爲揫。

《集韻》將由切。與楢同。《說文》楢,聚也。或作愁。

《集韻》財勞切,音曹。揚雄有畔牢愁。

叶士交切,音巢。《道藏歌》椿齡會足衰,劫往豈足遼。虛刀揮至空,鄙滯五神愁。或書作。

【云】

云【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结】

結【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音拮。《說文》締也。《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詩·檜風》我心蘊結兮。

《曹風》心如結兮。《疏》如物之裹結。《禮·曲禮》德車結旌。《註》結,謂收斂之也。《疏》結,纏其旒著於竿也。《前漢·五行志》衣有襘,帶有結。《註》結,締結之結也。

《博雅》曲也。

《玉篇》要也。

《集韻》胡計切,音系。《前漢·張釋之傳》跪而結之。《註》師古曰:結,讀曰係。

《集韻》激質切,音吉。義同。

《集韻》吉詣切,音計。《前漢·陸賈傳》尉佗魁結箕踞。《註》師古曰:結,讀曰髻。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开】

開【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侅。《說文》張也。《廣韻》解也。《韻會》啟也。《爾雅·釋言》闢也。

《五音集韻》通也。《易·乾卦疏》亨通也。會合萬物,令使開通而爲亨也。

發也。《禮·學記》故君子之敎喻也。開而勿達。《註》開謂發頭角。《疏》但爲學者,開發大義頭角而已。

釋也。《易·乾坤卦文言疏》諸卦及爻,皆從乾坤而出,故特作文言,以開釋之。《書·多方》殄戮多罪,亦克用勸,開釋無辜,亦克用勸。

《韻會》條也。

始也。《後漢·馮衍傳》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註》開、發,皆始也。《禮·檀弓》曩者爾心或開予。《註》開,謂諫爭有所發起。

星名。《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註》春秋運斗極云:斗第六開陽。

《集韻》州名。本漢朐䏰縣地,後魏置開州鎭。

縣名。《史記·高祖紀》與偕攻開封。

《功臣年表》開封侯陶舍。《註》縣名。屬河南。

《集韻》人名。《左傳·襄二十三年》曹開御戎。《註》齊臣。

《韻會》姓也。

《集韻》通作闓。詳闓字註。

《集韻》輕煙切,音牽。山名。在雍州。通作汧。

《韻補》叶音虧。《謝惠連·擣衣篇》盈篋自余手,幽緘君開。腰帶準疇昔,不知今是非。

叶音欺。《左思·蜀都賦》宣化之闥,崇禮之闈。華闕雙邈,重門洞開。

相关诗句
冢头并吊两鸳鸯 何日扁舟浮海去 我尚人间伴虎狼 公当地下驱羊豕 前程空了桂花香 后嗣谁培兰茁秀 抛却高年总断肠 帝书徵向白云乡 我欲吟诗补七哀 杜陵野老忧时切 应星徵士忽尘埃 渡海高人方草莽 避地家全脱险来 惊天手为支危出 忍将逝水九牛回 不信昆明有劫灰 故教饮恨入冥间 抱此三年应郁郁 力竭终忧国步艰 创深冀挽天心转 谁令壮士不生还 难得美人甘死报 想叩刚风上帝关 闻骑箕尾出尘寰 微吟聊壮一生心 愧我粗才难作传 诗独惊人合铸金 贫偏爱客常悬榻 时逢佳士辄倾襟 每遇穷途常解橐 抱负谁能识浅深 前无往古后无今 只□樽酒吊江湄 万里海天千点泪 公去何人为定诗 吾生有恨频看剑 古贤气谊世还谁 前辈风流今顿尽 一诀翻成永别离 不堪回首忆当时 不教上策计全安 天与数奇兼命短 百折刚肠入世难 一生实行完人少 多因才大未为官 毕竟志高尚忤俗 谁识胸中有范韩 鲲鹏衔奋九霄翰 感恩知己独沾衣 热血满腔无处诉 城郭人民半已非 天心时事真难测 魂如化鹤总愁归 病竟梦鸡成不起 东望应多泪雨飞 三年渡海奉慈闱 应发光芒夜烛天 平生奇气埋非易 孤坟从此了千年 大厦奈难支一木 公肯著鞭让祖先 我惭磨盾随人后 相将大地扫狼烟 每感恩私国士怜 一时草木尽生愁 见说骑鲸东海去 傲骨难为浊世留 雄文犹发经天焰 无聊王粲悔依刘 有志将军难系越 独负苍生百万忧 与谁击楫誓中流 枝头定化子规哀 怨魄料应思故土 已负乾坤干济才 未消气运兴衰感 惊心旱地一声雷 到耳飞霜三伏月 天半愁云结不开 凶音忽逐海潮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