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争恬嬉

出自:清代·罗泽南《和曾涤生侍郎会合诗》

拼音:[wén][wǔ][zhēng][tián][xī]

平仄:平仄平平平

人生如荷露,聚散无常期。
矧当争战后,死生不可知。
寇盗起粤管,蚩尤扬天旗。
承平二百载,文武争恬嬉
以此长驱入,天下喧鼓鼙。
江汉吼鼋鼍,金陵窟狐狸。
谁敢撄其锋,卵翼我黔黎。
天子诏令下,侍郎起南维。
水师驶凫鹢,陆师飞熊罴。
旧交入帷幕,经济酬所知。
老筠与腐公,朝夕参军机。
军旅我未学,末座聊追随。
忆昔癸丑夏,妖氛逼江西。
老筠偕我出,往助岷公威。
贼闻胆已落,一战旋解围。
筠车汉水回,我马吉水归。
共知才不逮,誓各隐衡嶷。
待郎何慇勤,葑菲不我遗。
更得塔将军,拔之由偏裨。
忠勇冠三军,士气随转移。
甲寅六月初,旌旗下湘矶。
洞庭倒巨浪,大江燃灵犀。
岩岩半壁山,滔滔富池湄。
长江沈铁锁,荆楚复藩篱。
射蛟浔阳江,王师欲东之。
胡为江水沸,长鬣鼓鲸鲵。
封姨吐鬼火,坚城顿雄师。
物论遂纷纷,尤吹腐公疵。
成败以论人,西施亦可媸。
蕲黄何迢迢,锁钥者阿谁。
贼旌复西指,鄂渚填积尸。
东道广与饶,浙闽路嵚巇。
贼又捣其虚,多方令我疲。
侍郎曰否否,祸者福之基。
丈夫誓许国,艰险复何辞。
旌节驻匡庐,楼船修彭蠡。
塔公拟西征,我兵靖东陲。
堂堂数路出,不自惜奔驰。
调度虽有方,未免伤睽违。
老筠知其故,翻然出书帏。
欲纡侍郎忧,用慰腐公思。
我方战信水,不得晤须眉。
斯人既未死,世事尚可为。
嗟哉贼势猖,六年已于兹。
长江几千里,嗷嗷鸿雁飞。
吴人或越奔,南人复北栖。
父子不相见,妻孥长别离。
何时清寰宇,大旱慰云霓。
普天儿女子,共作会合诗。

查看原文

注释

【文武】1.文德与武功;文治与武事。 2.特指武事﹑军事。 3.文才和武略。 4.文臣和武将﹐文武官员。 5.犹言温猛。指文火和武火。 6.周文王与周武王。
【恬嬉】嬉戏逸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文】

文【卯集下】【文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

《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

《易·坤卦》文在中也。《疏》通達文理。《史記·禮書》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太隆。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發舉則有文謀。

《禮·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史記·樂書》禮自外作,故文。《註》文猶動,禮肅人貌。貌在外,故云動。

《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爲文。樂盈而反,以反爲文。《註》文,猶美也,善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註》有文辭也。

《前漢·酷吏傳》司馬安之文法。《註》以文法傷害人也。《又》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密也。

姓。《前漢·循吏傳》文翁,廬江舒人也。

《史記·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獸名。《山海經》放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集韻》文運切,音問。《論語》小人之過也,必文。《朱傳》文,飾之也,去聲。

眉貧切,音珉。飾也。《禮·玉藻》大夫以魚須文竹,劉昌宗讀。

《韻補》叶微勻切。《崔駰·達旨》摛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爲仁。《張衡·西京賦》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叶無沿切。《蔡洪棊賦》畫路表界,白質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圓。

【武】

武【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音舞。《玉篇》健也。一曰威也,斷也。《書·大禹謨》乃武乃文。

《伊訓》布昭聖武。

《左傳·宣十二年》楚子曰:止戈爲武。《又》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衆,豐財者也。武有七德。

諡法之一。《汲冢周書》剛彊理直曰武,威彊叡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窮曰武。

周樂名。《前漢·禮樂志》武王作武。武,言以功定天下也。

《禮·樂記》始奏以文,復亂以武。《鄭註》文謂鼓,武謂金。《疏》金屬西方,可以爲兵刃,故爲武。鼓主發動衆音,無兵器之用,故爲文。

迹也。《詩·大雅》履帝武敏歆。《禮·曲禮》堂上接武,堂下布武。

《禮·曲禮》牛曰一元大武。《疏》牛肥則迹大。

《爾雅·釋詁》武,繼也。《詩·大雅》下武惟周。《箋》言後人能繼先祖者,惟有周也。

冠卷曰武。《禮·玉藻》縞冠武,居冠屬武。

《雜記》委武。《註》秦人曰委,齊東曰武。

冠名。《蔡邕·獨斷》武冠,或曰繁冠,今謂之大冠,武官服之。

水名。《前漢·地理志》東郡有東武陽縣。《應劭曰》武水之陽也。

:泰山郡南武陽縣,武水所出,南人泗。

關名。《地理通釋》《左傳·哀四年》:楚人謀北,方將通於少習,以聽命。《杜註》少習,商縣武關也。《輿地廣記》:商洛縣東有少習,秦謂之武關。《賈誼·新書》所謂建武關函谷臨晉關者,大抵爲備山東諸侯也。

武都,州名。《廣韻》本自白馬氐地,魏文徙武都郡於美陽,今好畤縣界,武都古城是也。後漢平仇池山築城,置武都鎭,卽今州是也。

《地理通釋》唐大中五年,以原州之蕭關置武州。

廣武,山名。在滎陽。《前漢·項籍傳》羽與漢王臨廣武,閒而語。

縣名,屬太原郡。

修武、陽武、原武,皆屬河內郡。

靈武,今陝西環縣,唐肅宗卽位於此。

湖名。《廣輿記》在黃州府黃陂縣,相傳黃祖習射處。

溪名。亦山名。《廣輿記》在辰州府盧溪縣。馬援門生善吹笛,援作歌和之曰滔滔武溪一何深,卽此。

武山,亦在盧溪縣。

眞武,湖名。《六朝事迹》吳後主寶鼎元年,開城北渠,引後湖水流入新宮。今城北十三里有古池,俗呼爲後湖是也。

星名。《夢溪筆談》北方眞武七宿,起於東井,終於角。

武。

姓。《廣韻》《風俗通》云:宋武功之後,漢有武臣。

漢複姓,六氏。漢有乗黃令武安恭,出自武安君白起之後。《風俗通》云:漢武强侯王梁,其後因封爲氏。世本云:夏時有武羅國,其後氏焉。《何氏姓苑》有廣武氏、武成氏、武仲氏,又《西秦錄》有武都氏。

與珷通。石似玉者。《史記·司馬相如傳》瓀石武夫。

《正韻》微夫切。與無通。《禮·禮器》周坐尸,詔侑武方。《鄭註》武,讀爲無。

【争】

爭【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二手而曳之,爭之道也。《廣韻》競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玉篇》諫也。

訟也。《增韻》理也,辨也。《禮·曲禮》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姓。《正字通》印藪有爭不識,爭同。

《集韻》側逬切,箏去聲。義同。

《廣韻》本作諍,諫諍也,止也。《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韻會》俗作争,非。

【恬】

恬【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兼切,音甜。《說文》安也。从心,甜省聲。《書·梓材》引養引恬。

靜也。《莊子·繕性篇》以恬養志。

【嬉】

嬉【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許其切《集韻》《韻會》虛其切《正韻》虛宜切,俎豆。《前漢·文帝紀》七八十翁,嬉戲如小兒狀。《張協·七命》乗鳥舟兮爲水嬉。

《集韻》《韻會》許已切《正韻》許里切,音喜。《白居易·雜興詩》澹灩九折池,縈回十餘里。四月芰荷發,越王日遊嬉。

妹嬉,夏桀妃,見妹字註。

《廣韻》《集韻》《韻會》許記切《正韻》許意切,音憙。美姿顏也。

《集韻》羊朱切,音愉。《劉楨·魯都賦》素秋二七,天漢指隅。民胥祓禊,國子水嬉。

相关诗句
共作会合诗 普天儿女子 大旱慰云霓 何时清寰宇 妻孥长别离 父子不相见 南人复北栖 吴人或越奔 嗷嗷鸿雁飞 长江几千里 六年已于兹 嗟哉贼势猖 世事尚可为 斯人既未死 不得晤须眉 我方战信水 用慰腐公思 欲纡侍郎忧 翻然出书帏 老筠知其故 未免伤睽违 调度虽有方 不自惜奔驰 堂堂数路出 我兵靖东陲 塔公拟西征 楼船修彭蠡 旌节驻匡庐 艰险复何辞 丈夫誓许国 祸者福之基 侍郎曰否否 多方令我疲 贼又捣其虚 浙闽路嵚巇 东道广与饶 鄂渚填积尸 贼旌复西指 锁钥者阿谁 蕲黄何迢迢 西施亦可媸 成败以论人 尤吹腐公疵 物论遂纷纷 坚城顿雄师 封姨吐鬼火 长鬣鼓鲸鲵 胡为江水沸 王师欲东之 射蛟浔阳江 荆楚复藩篱 长江沈铁锁 滔滔富池湄 岩岩半壁山 大江燃灵犀 洞庭倒巨浪 旌旗下湘矶 甲寅六月初 士气随转移 忠勇冠三军 拔之由偏裨 更得塔将军 葑菲不我遗 待郎何慇勤 誓各隐衡嶷 共知才不逮 我马吉水归 筠车汉水回 一战旋解围 贼闻胆已落 往助岷公威 老筠偕我出 妖氛逼江西 忆昔癸丑夏 末座聊追随 军旅我未学 朝夕参军机 老筠与腐公 经济酬所知 旧交入帷幕 陆师飞熊罴 水师驶凫鹢 侍郎起南维 天子诏令下 卵翼我黔黎 谁敢撄其锋 金陵窟狐狸 江汉吼鼋鼍 天下喧鼓鼙 以此长驱入 文武争恬嬉 承平二百载 蚩尤扬天旗 寇盗起粤管 死生不可知 矧当争战后 聚散无常期 人生如荷露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