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衔依旧心渝不

出自:清代·朱圭《出都日竹君兄赠我长歌三十六韵缄行箧中过淮阴舟中发而读之乃得次韵》

拼音:[bīng][xián][yī][jiù][xīn][yú][bù,fǒu]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长勤翼倦乐暂休,便静倪动当远游。
三万六千云衣狗,东西南北风马牛。
我行闽粤别岂久,临歧赠我清歌修。
此邦文献兄手寻,然犀照海珊网收。
橘黄荔丹昔拱把,十年又见霄烟浮。
延津交剑气隐斗,螺岭应石声锵球。
山川阻深空谷秀,国香脉脉心香搜。
著书尚欲抗马杜,讲学未肯卑峄邹。
鳌峰顶上曾驾说,诸生为我神淹留。
我时初壮今向老,芙蓉开落二十周。
久抛菑畬就卤莽,差可臭味分醍酋。
输君旷荡海鸥逸,愧我局缩辕驹鞧。
宦游将逮天下半,胜迹屡负山灵羞。
兹来稍觉日月暇,计程坐啸江淮舟。
丑兴午憩避炎暍,间复揽辔调刚柔。
跋泥厉水不足道。
喜见岱岳雄东陬。
跻攀绝磴叩天阙,呼吸上縡俨攑褒。
高斋夜宿吼风雨,齐汨拟作银潢泅。
惜哉未践对床约,商歌不共初平俦。
翻思大观荡云海,黄山衡山谁拔尤。
即今渺瀰棹吴楚,湖波连天霭乃愁。
甓社堤头蓼花紫,谢公堰上棠阴秋。
金山窣堵最上级,俯瞰无蒂江天悠。
西湖幽处一凝盼,故侯瓜蔓心如抽。
衢严佳绝夙往复,夜渡七里风飕飕。
江郎曾觏直顶踵,三生念尔情咿㱊。
仙霞庾岭赓旧句,冰衔依旧心渝不
传家德薄书易蠹,报国力小恩难酬。
注《雅》虫鱼欠识字,偷仓雀鼠解惄调。
达天君自追玉局,养生我亦师子由。
贯珠但保一黍得,如缕莫令千丝缪。
亡羊讵辨书与博,笑誉奚足生喜忧。
文章金石君不朽,寸田尺宅吾所求。
别肠虽暂尚车转,拱璧坐进诚或优。
奇词险语感深厚,舟中百读歌声遒。
寒光映骊三十六,和罢仰看龙尾稠。

查看原文

注释

【冰衔】谓清贵的官职。
【依旧】副词。照样:爷爷八十多岁了,生活依旧能够自理。
【旧心】犹旧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冰】

冰【子集下】【冫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逼平聲。《說文》本作仌。《徐曰》今文作冰。《韓詩》說冰者,窮谷隂氣所聚,不洩,則結而爲伏隂。《禮·月令》孟冬水始冰,仲冬冰益壯,季冬冰方盛。水澤腹堅,命取冰,冰以入。《周禮·天官》淩人共冰。秋刷冰室,冬藏春啓,夏頒冰。

《爾雅·釋器》冰,脂也。《註》莊子云:肌膚若冰雪。冰雪,脂膏也。《疏》脂膏一名冰脂。

矢筩蓋曰冰。《左傳·昭二十五年》公徒釋甲執冰而踞。《註》冰,櫝丸蓋。《疏》盛弓者也。或云:櫝丸是箭筩,其蓋可以取飮。

《集韻》《正韻》魚陵切,音凝。同凝。《正韻》古文冰作仌,凝作冰。後人以冰代仌,以凝代冰。

《集韻》讀去聲,逋孕切。《唐書·韋思謙傳》涕泗冰須。《註》謂涕著須而凝也。《李商隱詩》碧玉冰寒漿。

《韻補》叶筆良切,音近浜。《琳·大荒賦》心慇懃以伊感兮,愵永思以增傷。悵太息而攬涕,乃揮雹而淚冰。

【衔】

銜【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戸監切《集韻》《韻會》乎監切,音咸。《說文》馬勒口中。从金从行。銜,行馬者也。《徐曰》馬銜所以制之行也。會意。《戰國策》伏軾撙銜,橫歷天下。《前漢·張敞傳》利其銜策。

《正字通》凡口含物曰銜。《詩·豳風·勿士行枚箋》初無行銜枚之事。《東京夢華錄》車駕登宣德樓,下赦,旋立雞竿,竿尖大木盤上有金雞,口銜紅幡子,書皇帝萬歲字。《盧照隣詩》龍銜寶蓋迎朝日。

《正字通》奉君命而行曰銜命。

官吏階位曰銜。《語林》近代選曹補授,先具舊官於前,次書擬官於後,新舊相銜也。《白居易·贈張籍詩》獨有詠詩張大祝,十年不攺舊官銜。《陸遊詩》頭銜字字敵冰淸。

感也。《管子·法法篇》法立而民樂之,令出而民銜之。《林景熙詩》心銜造化仁。

憾也。《前漢·外戚傳》栗姬怒不應,言不遜,景帝心銜之。《唐書·薛藝傳》藝頻爲李景所辱,深銜之。

人參,一名人銜。《本草》其成有階級,故名。《蘇軾詩》舊聞人銜芝,生此羊腸嶺。

馬銜,海神也。《木華·海賦》海童邀路,馬銜當蹊。《註》海童,馬銜,皆神名。馬銜,馬首,一角,龍形。

【依】

依【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希切,音衣。《說文》倚也。《書·無逸》知小人之依。《註》言稼穡。《詩·小雅》謀之不臧,則具是依。《又》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依稀,猶彷彿也。《劉禹錫詩》宋臺梁館尚依稀。

姓。

《集韻》《韻會》隱豈切,音倚。《詩·大雅》于京斯依。

斧依,與扆通。《儀禮·覲禮》天子設斧依于戸牖之閒。《註》依,如今綈素屛風也。有繡斧文,所以示威也。

纏弦也。《儀禮·卽夕禮》設依撻焉。《疏》依,以韋依纏其弦,卽今時弓是也。

《儀禮·士虞禮》佐食無事,則出戸負依南面。《註》戸牖之閒謂之依。

喻也。《禮·學記》不學博依,不能安詩。《疏》謂依倚譬喻也。

《韻補》叶烏皆切,音挨。《曹植詩》願爲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白居易詩》坐依桃葉妓。《自註》依,烏皆反。

【旧】

舊【未集下】【臼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巨救切《正韻》巨又切,音柩。《說文》鴟舊,舊留也。《徐曰》卽怪鴟也。

《廣韻》故也。《增韻》對新之稱。《詩·豳風》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左傳·僖二十八年》輿人誦,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公羊傳·莊二十九年》新延廄者何。修舊也。

久也。《詩·大雅》於乎小子,告爾舊止。《箋》舊,久也。

《韻會》昔也,老宿也。

姓。漢上黨太守舊彊。

與柩同。《金史·蔡珪傳》燕靈王舊。舊,古柩字通用。

《韻會》《正韻》巨九切,音臼。義同。

《集韻》許尤切,音休。與鵂同。

《韻補》叶巨己切,音技。《詩·大雅》匪上帝不時,殷不用舊。時音氏。《又》維今之人,不尚有舊。叶上里。

叶巨寄切,音忌。《韋成詩》天子我監,登我三事。顧我傷墜,爵復我舊。

《管子·牧民篇》不恭祖舊,則孝弟不備。◎按唐韻正,舊音忌,則忌亦正音,非叶音。

叶去九切,音糗。《前漢·敘傳》三枿之起,本根旣朽。枯楊生華,曷惟其舊。

【心】

心【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

《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東方五度,宿名。《史記·天官書》心爲明堂。

《禮·明堂位》夏后氏祭心。《註》氣主盛也。

《月令》季夏祭先心。《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去聲。《吳棫·韻補》息吝切。《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叶思眞切,音新。《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叶先容切,音松。《詩·大雅》吉甫作頌,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叶思征切,音騂。《揚子·太經》勤于心否貞。

叶桑鳩切,音修。《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按《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

【渝】

渝【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音兪。《說文》變汙也。《爾雅·釋言》渝,變也。《詩·鄭風》舍命不渝。

水名。《說文》渝水,在遼西臨渝,東出塞。

水名。《水經注》宕渠郡,蓋古賨國,今賨城縣有渝水。

州名。《廣韻》本巴國,漢爲巴郡之江州縣,梁於巴郡置楚州,隋攺爲渝州。《廣輿記》今爲重慶府。

《集韻》兪戍切,音裕。義同。

大透切,音豆。水名。

《韻補》叶夷周切,音由。《詩·鄭風》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相关诗句
和罢仰看龙尾稠 寒光映骊三十六 舟中百读歌声遒 奇词险语感深厚 拱璧坐进诚或优 别肠虽暂尚车转 寸田尺宅吾所求 文章金石君不朽 笑誉奚足生喜忧 亡羊讵辨书与博 如缕莫令千丝缪 贯珠但保一黍得 养生我亦师子由 达天君自追玉局 偷仓雀鼠解惄调 注《雅》虫鱼欠识字 报国力小恩难酬 传家德薄书易蠹 冰衔依旧心渝不 仙霞庾岭赓旧句 三生念尔情咿㱊 江郎曾觏直顶踵 夜渡七里风飕飕 衢严佳绝夙往复 故侯瓜蔓心如抽 西湖幽处一凝盼 俯瞰无蒂江天悠 金山窣堵最上级 谢公堰上棠阴秋 甓社堤头蓼花紫 湖波连天霭乃愁 即今渺瀰棹吴楚 黄山衡山谁拔尤 翻思大观荡云海 商歌不共初平俦 惜哉未践对床约 齐汨拟作银潢泅 高斋夜宿吼风雨 呼吸上縡俨攑褒 跻攀绝磴叩天阙 喜见岱岳雄东陬 跋泥厉水不足道 间复揽辔调刚柔 丑兴午憩避炎暍 计程坐啸江淮舟 兹来稍觉日月暇 胜迹屡负山灵羞 宦游将逮天下半 愧我局缩辕驹鞧 输君旷荡海鸥逸 差可臭味分醍酋 久抛菑畬就卤莽 芙蓉开落二十周 我时初壮今向老 诸生为我神淹留 鳌峰顶上曾驾说 讲学未肯卑峄邹 著书尚欲抗马杜 国香脉脉心香搜 山川阻深空谷秀 螺岭应石声锵球 延津交剑气隐斗 十年又见霄烟浮 橘黄荔丹昔拱把 然犀照海珊网收 此邦文献兄手寻 临歧赠我清歌修 我行闽粤别岂久 东西南北风马牛 三万六千云衣狗 便静倪动当远游 长勤翼倦乐暂休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