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绶宜在腰

出自:清代·姚椿《舟过长寿感赋》

拼音:[zhāng][shòu][yí][zài][yāo]

平仄:平仄平仄平

嘉庆之三载,孟夏月上旬。
舟行发巴渝,薄暮濒江滨。
因思去年冬,此邑遭黄巾。
传闻意尚恻,何况目睹真。
系缆上岸行,城市皆沈沦。
一山在城西,庙宇黯不新。
不知何王宫,楼观栖微尘。
栋梁未尽圮,阶级犹可循。
劫灰所偶遗,此亦灵光伦。
折行入禹庙,明德昭明禋。
谓当食万年,何意荒荆榛。
内有前县令,坐系经年春。
守土弃土走,何以腰垂绅。
谍告反得死,何以谢万民。
庙前双桂树,围大容转轮。
曾见探丸来,烈焰飞城闉。
我欲从之语,无言独含颦。
偶焉遇牙郎,为我琐细论。
自云有父兄,同来达巴岷。
与君为同乡,身亦江南人。
嗟哉为利谋,岂意遭难屯。
先是惊风鹤,寇至闻比邻。
自当静境内,大义慷慨申。
民心既以安,士气亦以振。
常时乏备御,临难犹逡巡。
游侦彼何辜,乃向长流湮。
静镇尔岂能,闻贼意则瞋。
城中击钟鼓,城外丛棘矜。
此地高踞山,其下为通津。
寇来何坦如,不用设距堙。
官守死其职,去就民所遵。
县令仓卒逃,余众尤私身。
挤排大江中,戢戢为鱼鳞。
亲戚谁复知,但闻呼救频。
县尉独守廨,平日颇宽仁。
贼渠知好官,推磨使之驯。
愿为厉鬼死,气结不复呻。
元戎率滇师,解园策如神。
首问失城罪,有喙何能伸。
章绶宜在腰,积贮宜在囷。
犴狴宜有囚,库藏宜有银。
一一皆自服,絷俟军事竣。
独惜十万家,一炬胥泯泯。
至今月黑时,野阔飞青磷。
众者化为少,富者化为贫。
弟行寻其兄,儿啼号其亲。
身亦有父兄,欲问无由询。
孤身客他乡,已矣长含辛。
吾闻此言悲,涕泗横无因。
蜀中苦兵久,惟有呼昊雯。
作诗纪姓氏,尉张令则陈。
生者戒守吏,死者劝为臣。

查看原文

注释

【章绶】1.官印和系印的丝带。亦泛指官印。 2.指官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章】

章【午集下】【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彰。《說文》樂竟爲一章。从音从十。十,數之終也。

采也。《書·臯陶謨》五服五章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靑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

明也。《易·垢卦》品物咸章。《書·洪範》俊民用章。

文章也。《詩·小雅》維其有章矣。《箋》禮文也。

篇章。《詩疏》詩有章句,總義包體,所以明情也。

成事成文曰章。《孟子》不成章不達。《周語》將以講事成章。

《周語》余敢以私勞,變前之大章。《註》表也,表明天子與諸侯異物也。

條也,程也。《史記·高祖紀》約法三章。《太史公自序》張蒼爲章程。《註》章。歷數之章術也。

大林木曰章。《史記·貨殖傳》千章金材。

《爾雅·釋山疏》山形上平者名章。

地名。《山海經》鮮山又東曰章山。

赤水之北有章尾山。《史記·楚世家》吳大敗楚于豫章。《前漢·地理志》勃海郡屬縣章武,章鄕,會稽郡屬縣句章,西河郡千章縣,廣平國斥章,東平國章縣。《後漢·光武紀》建武六年,改春陵鄕爲章陵縣。

官名。《周禮·春官》保章氏。《前漢·王子侯表》千章侯。《百官志》東閣主章令丞。《師古註》主章,掌大材也。《前漢·宣帝紀》元康元年置建章衞尉。

《爾雅·釋天》太歲在庚曰上章。

樂名。《禮·記註》大章,堯樂名。

印章。《漢官儀》吏秩比二千石以上,銀印龜鈕其文曰章,刻曰某官之章。

章奏。《獨斷》凡羣臣書通於天子者四,曰章,曰奏,曰表,曰駁議。

《左傳·僖五年》日南至。《疏》步曆之始,以朔旦冬至爲首,曆之上元,其年是十一月朔旦冬,至十九年閏月盡,復得十一月。朔旦冬至,故以十九年爲一章,積章成部,積部成紀。治曆者以此章部爲法,以知氣朔。

章甫,殷冠名。《禮·郊特牲》章甫,殷道也。

總章,舜明堂名。

建章,漢宫名。在長安。城西周迴二十餘里。

姓,秦將章邯。

諡法。《逸書》温克令儀曰章。

國名。《左傳註》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此十國皆任姓。

俗或謂舅曰章。

《六書音義》周章,怔營貌。

懼貌。亦作慞。

《字彙補》與樟同。《司馬相如·子虚賦》楩楠豫章。

與獐同。《周禮·冬官考工記》山以章。《註》讀爲獐。《韻會小補》又叶之風切,音中。《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之亮切。同障。《禮·雜記》四面有章。

【绶】

綬【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音受。《說文》綬韍,維也。《玉篇》綬,組也,綸紱也。《急就篇註》綬,受也,所以承受印環也。亦謂之璲。《後漢·輿服志》韍佩旣廢,秦乃以采組,連結於璲,光明章表,轉相結受,故謂之綬。《漢官儀》綬,長一尺二寸,法十二月,廣三尺,法天地人也。

《周禮·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註》綬,組綬,所以繫帷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承呪切,音授。義同。

【宜】

宜【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儀。《說文》所安也。《增韻》適理也。《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禮·王制》齊其政,不易其宜。

《左傳·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註》職方氏所謂靑州宜稻粱,雍州宜黍稷之類是也。

《詩·周南》宜其室家。《傳》宜者,和順之意。

《爾雅·釋詁》宜,事也。《詩·大雅》公尸來燕來宜。《毛傳》宜其事也。

《玉篇》當也,合當然也。《禮·樂記》武之遲久,不亦宜乎。

祭名。《書·泰誓》類于上帝,宜于冢土。《註》祭社曰宜。冢土,社也。《禮·王制》宜乎社。《註》引爾雅,起大事,動大衆,必先有事乎社,令誅罰得宜。

州名。古百越地,庸置粵州,改宜州。

姓。《正字通》元宜桂可,博通經史。

通作儀。《前漢·地理志》伯益能儀百物。儀讀與宜同。

叶五何切,音俄。《詩·鄘風》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叶上佗下何。◎按《音學五書》宜古音魚何反。宜字《詩》凡九見,《易》一見,《儀禮》一見,《楚辭》一見,同。後人誤入五支韻,據此則又非但叶音矣。《集韻》宐,隸作宜。

【在】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腰】

腰【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韻會》伊消切《正韻》伊堯切,持也。《玉篇》骻也。《釋名》腰,約也,在體之中,約結而小也。

馬名。《古今注》古駿馬有飛兔腰褭。

天下形勢亦稱腰。《戰國策》梁者,山東之腰也。《玉篇》本作要。《廣韻》或作。

相关诗句
死者劝为臣 生者戒守吏 尉张令则陈 作诗纪姓氏 惟有呼昊雯 蜀中苦兵久 涕泗横无因 吾闻此言悲 已矣长含辛 孤身客他乡 欲问无由询 身亦有父兄 儿啼号其亲 弟行寻其兄 富者化为贫 众者化为少 野阔飞青磷 至今月黑时 一炬胥泯泯 独惜十万家 絷俟军事竣 一一皆自服 库藏宜有银 犴狴宜有囚 积贮宜在囷 章绶宜在腰 有喙何能伸 首问失城罪 解园策如神 元戎率滇师 气结不复呻 愿为厉鬼死 推磨使之驯 贼渠知好官 平日颇宽仁 县尉独守廨 但闻呼救频 亲戚谁复知 戢戢为鱼鳞 挤排大江中 余众尤私身 县令仓卒逃 去就民所遵 官守死其职 不用设距堙 寇来何坦如 其下为通津 此地高踞山 城外丛棘矜 城中击钟鼓 闻贼意则瞋 静镇尔岂能 乃向长流湮 游侦彼何辜 临难犹逡巡 常时乏备御 士气亦以振 民心既以安 大义慷慨申 自当静境内 寇至闻比邻 先是惊风鹤 岂意遭难屯 嗟哉为利谋 身亦江南人 与君为同乡 同来达巴岷 自云有父兄 为我琐细论 偶焉遇牙郎 无言独含颦 我欲从之语 烈焰飞城闉 曾见探丸来 围大容转轮 庙前双桂树 何以谢万民 谍告反得死 何以腰垂绅 守土弃土走 坐系经年春 内有前县令 何意荒荆榛 谓当食万年 明德昭明禋 折行入禹庙 此亦灵光伦 劫灰所偶遗 阶级犹可循 栋梁未尽圮 楼观栖微尘 不知何王宫 庙宇黯不新 一山在城西 城市皆沈沦 系缆上岸行 何况目睹真 传闻意尚恻 此邑遭黄巾 因思去年冬 薄暮濒江滨 舟行发巴渝 孟夏月上旬 嘉庆之三载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