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粟烧畬耕掘遍

出自:宋代·吴处厚《游沃洲山真封院》

拼音:[zhǒng,zhòng,chóng][sù][shāo][shē,yú][gēng][jué][biàn]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幼年曾读乐天碑,及壮亦览高僧传。
闻有沃洲风景佳,脚未能到心空羡。
近至新昌披县图,此山乃在吾厩圈。
想像时时挂梦魂,欲一游之念无便。
夜来人报天姥雪,今日趁晴初出县。
酸风瞥瞥吹我须,寒气棱棱刮人面。
半膝短衫翻以轻,独脚小轿快而健。
不知路入幽涧长,但觉山随白云转。
靠昏投宿梅林村,侵卯便过真封院。
新霜滑澾行李难,一步一拄一回眩。
养马坡前秋草黄,骏骨已埋无复见。
放鹤峰头树影孤,鹤不来归云漫漫。
入门触物皆荒凉,尘几蠹经三五卷。
饿鸦叫噪绕生台,野雀毰毸集寒殿。
老杉千尺惟空腔,犹有枯藤半萦缠。
忆昔江左全盛时,十有八人皆俊彦。
或吟或啸或遨嬉,不觉回头垂缨弁。
林泉耽味久成癖,鱼鸟留连老忘倦。
前有道猷后法潜,锡杖卓泉坚志愿。
晚则道林经构之,左右前后遂完缮。
烟霞一窟直几钱,买醭商量价何贱。
聚徒数百日高谈,供有香花斋有面。
岁时浸久山浸荒,种粟烧畬耕掘遍
茂林髡?无几存,莽荡周回空一片。
惟馀溪水清汪湾,百匹秋光泻寒练。
古今兴废尽如斯,欲去使人还恋恋。

查看原文

注释

【烧畬】烧荒种田。
【畬耕】指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耕种田地。宋范成大有《劳畬耕》诗。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种】

种【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直弓切《集韻》《韻會》《正韻》持中切,音蟲。稚也。

姓。後漢司徒种暠。(種)〔古文〕音腫。穀種也。《詩·大雅》誕降嘉種。《周禮·地官·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爲之種。

《夏官·職方氏》豫州,其穀宜五種。《註》黍稷菽麥稻。

種類。《書·盤庚》無俾易種于兹新邑。《史記·高帝紀》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後漢·竇融傳》此遺種處也。

地名。《史記·貨殖傳》楊平陽西賈秦翟,北賈種代。《註》種在恆州石邑縣,北蓋蔚州也。

外域國名。《後漢·任延傳》武威郡,北當匈奴,南接種羌,民畏宼抄,多棄田業。

《莊子·胠篋篇》舍夫種種之機。《註》種種,謹慤貌。

《增韻》種種,猶物物也。

髮短貌。《左傳·昭三年》余髮如此種種。

《廣韻》之用切《集韻》朱用切,音偅。蓺植也,布也。《書·大禹謨》臯陶邁種德。《註》種,布也。種物必布於地,故爲布也。《史記·李斯傳》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前漢·律歷志》鶉首初井十六度,芒種。《正字通》說文種,先穜後孰也。从禾,重聲,直容切。穜,蓺也,从禾童聲,之用切,分穜種爲二。按,詩重穋借用重字,說文似與詩異。

童聲,與之用之音反。蓺與種植之種通。周禮種植之種與書傳所用種字皆同,當从經傳爲正。舊音同,音蟲,皆非。

【粟】

粟【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涑。《說文》嘉穀實也。《韻會小補》粟爲陸種之首,米之有甲者。《書·禹貢》四百里粟。《周禮·地官》旅師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註》耡粟,民相助作,一井之中所出,九夫之稅粟也。屋粟,民有田不耕,所罰三夫之稅粟。閒粟,閒民無職事者所出,一夫之征粟。《爾雅·釋草註》秫謂黏粟,與穀相似,米黏。北人用之釀酒,其莖稈似禾而粗大。

地名。《穀梁傳·文十年》及蘇子盟于女粟。《前漢·地理志》左馮翊屬縣粟邑。《註》莽曰粟城。《水經注》睢水,又東逕粟縣。

水名。《水經注》居庸縣故城,魏上谷郡治,有粟水在焉。

官名。《史記·孝景紀》更命治粟內史爲大農。

國名。《北史·魏明帝紀》大延元年八月,粟特國遣使朝貢。

姓。袁紹魏郡太守粟舉。

沙謂之粟。《山海經》柜山有英水,中多丹粟。《註》細丹沙如粟也。

《廣東新語》連山有八排猺,自稱猺丁,曰八百粟。

叶思積切。《韓愈·進學解》月費俸錢,歲靡廩粟。子不知耕,婦不知織。本作。

【烧】

燒【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式昭切《集韻》《韻會》《正韻》尸招切,也。《玉篇》燔也。《禮·月令》仲夏毋燒灰。《戰國策》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

燒當,羌名。《後漢·西羌傳》至硏十三世孫燒當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失照切,音少。《廣韻》放火。《韻會》野火曰燒。

【畬】

畬【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唐韻》以諸切,音余。《說文》三歲治田也。《易·无妄》不耕穫,不葘畬。《詩·周頌》如何新畬。《傳》一歲曰甾,二歲曰新田,三歲曰畬。《禮·坊記引易不葘畬鄭註》田一歲曰葘,二歲曰畬,三歲曰新。《詩詁》一歲爲葘,始反草也。二歲爲畬,漸和柔也。三歲爲新田,謂已成田而尚新也。四歲則曰田。若二歲曰新田,三歲則爲田矣,何名爲畬。《正字通》據此則詩傳,爾雅,說文謂三歲爲畬。皆不足信。當從鄭註。

《集韻》羊茹切,音豫。治田也。或書作畭。

詩車切,音奢。火種也。

【耕】

耕【未集中】【耒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畊《唐韻》古莖切《韻會》古庚切《正韻》古衡切,音更。《說文》犂也。古者井田,故从井。《易·无妄》六二不耕穫,不葘畬,則利有攸往。《禮·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山海經》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正字通》凡致力不怠,謂之耕。

假它事代食,若力田然,亦曰耕。《揚子·法言》耕道得道,獵德得德,是獲饗也。吾不睹參辰之相比也。《拾遺記》賈逵門徒來學,不遠千里,獻粟盈倉。或云:逵非力耕,所謂舌耕也。《任彥昇·薦士表》旣筆耕爲養。《唐書·王勃傳》心織而衣,筆耕而食。《宋史·王韶傳》家酷貧,執卷不輟。家人誚其不耕。韶曰:我嘗目耕。

人名。《史記·仲尼弟子傳》司馬耕,字子牛。

鬼名。《山海經》東南三百里曰豐山,神耕父處之。《張衡·東京賦》囚耕父於淸冷。《註》耕父,旱鬼。

鳥名。《山海經》西北一百里,曰堇里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鵲,靑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靑耕,可以禦疫。

琴曲名。《張衡·思賦》嘉曾氏之歸耕兮。《註》琴操曰:歸耕者,曾子之所作也。

【掘】

掘【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衢勿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勿切,音倔。《說文》搰也。《孟子》有爲者辟若掘井。

與堀通。突也。《詩·曹風》蜉蝣掘閱。《疏》此蟲土裏化生,其掘地而出,形容鮮閱也。

特起貌。《揚雄·甘泉賦》洪臺掘其獨出兮。《註》亦作崛又盡也。《揚子·太玄經》掘變極物窮情。《註》盡變動之事,以窮萬物之情也。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其月切,音橜。穿也。《易·繫辭》掘地爲臼。

或作闕。《左傳·隱元年》闕地及泉。

《集韻》胡骨切,音鶻。義同。

苦骨切,音窟。揚也。

與窟通。《戰國策》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戸棬樞之士耳。《註》掘即窟。古字通。

《韻會》《正韻》五忽切。與兀通。《莊子·田子方》掘若槁木,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

《韻補》叶敕律切,音黜。《韓愈詩》遺我一言重,跽受惕齊栗。辭慳義卓闊,呀豁疾掊掘。

《史記·貨殖傳》田農掘業。《註》徐廣曰:古拙字亦作掘。或作撅。

作。

【遍】

遍【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與徧同。詳彳部徧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