诤友郑兼荀

出自:清代·钱仪吉《谒虞仲翔祠堂三十六韵》

拼音:[zhèng][yǒu][zhèng][jiān][xún]

平仄:仄仄仄平平

虞苑名犹昔,诃林迹几湮。
草堂留肸蛮,丰碣写嶙峋。
俶扰干戈会,非常竹箭珍。
衰时才间出,疏步气无伦。
擿策更夷险,吞爻悟屈伸。
本师田授孟,诤友郑兼荀
河洛重渊秘,乾坤百战尘。
蛮方衒和璧,龙俗奏韶钧。
守阙憎豺虎,披文致凤麟。
儿曹恒结舌,之子数批鳞。
失路从南郡,牵丝忆富春。
仙家排视肉,寒素拾遗薪。
厨俊风沿汉,申辕浼事秦。
中朝虚坐久,下邑徒官频。
并骑甘降虏,当途哂外臣。
转闻嘲曼倩,旋见放灵均。
俗薄儒流贱,心危骨相屯。
梨颜凋瘴疠,酒胆郁轮囷。
白鹤徒相羡,青蝇未敢嗔。
荒隅潜讲肄,废籍抱忠诚。
晚诏穷兵悔,皇天返葬仁。
竟邀云翳扫,肯使玉坚磷。
覈议尚书戮,新言上相沦。
陆公还谴责,吾粲剧艰辛。
笞考连三事,凄凉逮二陈。
嗟居无妄世,同掷不赀身。
紫盖俄归命,金轩枉庆辰。
江东沈霸业,岭表颂经神。
暂以羁栖日,来游涨海滨。
问幡寻幻影,埋照感斯什道诚多忤,残编得大醇。
世儒参坠绪,疆吏举明禋。
梁井堪为酿,唐池欲采蘋。
徽猷存仿佛,芭舞肃逡巡。
独往谁知己,千秋德有邻。
更传元祐学,西笑望峨岷。

查看原文

注释

【诤友】能直言规劝的朋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诤】

諍【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側迸切,爭去聲。《說文》止也。《韻會》謂止其失也。《正韻》諫諍,救正也。《前漢·王褒傳》諫諍卽見聽。《說苑·臣術篇》有能盡言于君,用則可生,不用則死,謂之諍。

《列子·湯問篇》東北極有人,名曰諍人,長九寸。

《集韻》通作爭。《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

《集韻》《韻會》甾莖切《正韻》甾耕切,音爭。訟也。《後漢·劉聖公傳》平理諍訟。《晉書·王沈·釋時論》闒茸勇敢於饕諍。《註》叶平聲。

【友】

友【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㕛立則樂,相下不厭,久不相見,聞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義同而進,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善于兄弟爲友。《書·君》惟孝友于兄弟。

凡氣類合同者皆曰友。《司馬光·潛虛》醜,友也。天地相友,萬彙以生。日月相友,羣倫以明。風雨相友,艸木以榮。君子相友,道德以成。

《韻補》叶羽軌切,音洧。《前漢·禮樂志天馬歌》體容與,迣萬里,今安匹,龍爲友。

【郑】

鄭【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正切,音㽀。國名。《釋名》鄭,町也,地多平町町然也。《正字通》鄭本西都畿內地,周宣王封其弟友,是爲鄭。桓公寄孥與賄于虢鄶,其子武公,定平王于東都,因徙其封,施舊號于新邑,是爲新鄭。今河南開封府鄭州是也。

南鄭,縣名。今屬陝西漢中府,桓公封邑在畿內,爲西鄭,漢中在京兆之南,故稱南鄭以別之。《一統志》南鄭,古褒國附庸之邑。桓公歿,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鄭。

《廣韻》鄭重,殷勤之意。《前漢·王莽傳》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

姓。《集韻》鄭滅于韓,子孫因以國爲氏。

【兼】

兼【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縑。《說文》幷也。从手禾。兼持二禾也。《徐曰》會意。秉持一禾,兼持二禾。可兼持者,莫若禾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前漢·王莽傳》縣宰缺者,數年守兼。《註》師古曰:不拜正官,令人守兼也。

姓。《韻會》衞公子兼之後。

【荀】

荀【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倫切,音恂。《說文》草也。《山海經》靑要之山有草焉,黃華赤實,名曰荀草。《郭璞·圖詠》荀草赤實,厥狀如葌。

國名。《左傳·桓九年》荀侯賈伯伐曲沃。《水經注》汾水又西逕荀城東,古荀國也。

姓。《通志·氏族略》荀氏有二,本侯國也。晉荀林父以邑爲氏。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