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胄换黻黼

出自:清代·朱煌《平夷即事》

拼音:[jiǎ][zhòu][huàn][fú][fǔ]

平仄:仄仄仄平仄

盛世车书同,治绩真缵禹。
海水不扬波,海外仰仁宇。
贡使络绎来,四夷皆镇抚。
竟有英逆夷,甘心逞跋扈。
性本类犬羊,不入华人谱。
毒计制米囊,毒人入脏腑。
吸食即伤生,诡谋如妖蛊。
我用我法严,未将夷罪数。
谁知红毛奴,猝将舟山取。
我朝覆载宽,犹许通商贾。
彼自外生成,漫思斗楼橹。
小丑竟跳梁,蠢动如蚁聚。
居民惊且逃,纷纷去乡土。
还定兼招徕,安危靠大府。
战守皆无虞,允作浙民主。
安集遍武林,足蹈更手舞。
义勇起城乡,支更愿挨户。
火轮时窥探,我民自按部。
即有汉奸民,亦多膏我斧。
四明竟鲸吞,定镇亦不吐。
占据三四城,生民多愁苦。
庙算定神机,天子赫斯怒。
震警发天威,予曰有御侮。
命将慎凭轩,整军遣宰辅。
六师皆奋扬,军书日旁午。
偕作竞同仇,渊渊听伐鼓。
勇士如熊罴,骁将如虓虎。
纪律甚严明,整齐肃步武。
拉朽若严霜,苏困同时雨。
但恐寇操舟,海上作强虏。
得势即进攻,失势即登橹。
如何捣其巢,舟师严束伍。
船须大小兼,气当一再鼓。
矢石既兼施,火攻力更努。
洋面可穷追,口门更防堵。
陆路整戈矛,水师奋弓弩。
火炮若雷霆,火箭如飞羽。
夷舟力不支,俨如鱼游釜。
夷匪皆成擒,夷首可就俯。
战功铭鼎钟,名可同吉甫。
帷幄运全筹,中流作砥柱。
横扫四海氛,海疆可撑拄。
八蛮皆循规,九夷亦蹈距。
泽国庆安澜,华夷颂恩溥。
太平奏凯歌,琴瑟鸣搏拊。
献俘告武成,甲胄换黻黼
更须振海防,烽堠严灯炷。
船破及时修,兵缺及时补。
刁斗既森森,镇将亦俣俣。
有备终无虞,中华更扬诩。

查看原文

注释

【甲胄】〈书〉盔甲。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甲】

甲【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夾。草木初生之莩子也。《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疏》百果草木皆莩甲開坼,莫不解散也。《後漢·章帝紀》方春生養,萬物孚甲。《註》葉裏白皮也。

十干之首。《爾雅·釋天》歲在甲曰閼逢,月在甲曰畢。《易·蠱卦》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疏》甲者,造作新令之日。《書·益稷》娶于塗山,辛壬癸甲。《禮·郊特牲》社日用甲,用日之始也。

凡物首出羣類曰甲。《戰國策》臣萬乗之魏,而甲秦楚。《釋文》甲,一作申,言居二國之上也。《張衡·西京賦》北闕甲第。《註》第,館也。甲,言第一也。《蘇軾·表忠觀》吳越地方千里,象犀珠玉之富甲於天下。

始也。《書·多方》因甲于內亂。《註》甲,始也。

科甲。《正字通》漢有甲乙丙科,平帝時歲課甲科四十人爲郞,乙科二十人爲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補文學掌故。順帝陽嘉元年,增甲乙科員。

《爾雅·釋言》甲,狎也。《註》謂習狎。《詩·衞風》雖則佩韘,能不我甲。《毛傳》甲,狎也。《朱註》甲,長也。言才能不足以長於我也。

兵甲。《易·說卦》離爲甲冑。《疏》爲甲冑,取其剛在外也。《左傳·襄三年》組甲三百。《註》組甲,漆甲成組文。《禮·王制》命大司徒敎士以車甲。《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爲甲,犀甲七屬,兕甲六屬,合甲五屬。

《揚子·方言》汗襦,自關而東謂之甲。《正字通》衣亦曰甲,元世祖制一衣,前有裳無衽,後長倍於前,亦無領袖,綴以雨襻,名比甲,以便弓馬。

爪甲。《管子·四時篇》隂生金與甲。《註》隂氣凝結堅實,故生金爲爪甲也。

甲帳,殿也。

甲庫。《正字通》唐制,甲庫,藏奏鈔之地也。程大昌曰:唐中書門下吏部,各有甲曆,凡三庫以若干人爲一甲,在選部則名團甲。貞元四年,吏部奏三庫敕甲,又經失墜,乃至制敕旨甲皆被攺毀。據此則甲非甲乙之甲。龎元英文昌雜錄謂甲庫如令甲令丙,誤也。宋時有敕甲旨甲之稱,猶今言底言案也。遼史有架閣庫管句,元有左右部架閣庫,卽唐之甲庫也。

《淮南子·覽冥訓》質壯輕足者爲甲卒。《註》甲鋩也。

令甲,法令首章也。亦曰甲令。《戰國策》臣敬循衣服以待令甲。《史記·惠景閒侯年表》長沙王者至令甲,稱其忠焉。《註》瓚曰:漢以芮忠故特王之。以非制,故特著令。漢時決事,集爲令甲三百餘篇。如淳曰:令有先後,故有令甲,令乙,令丙。師古曰:若今第一,第二篇。《後漢·皇后紀》向使因設外戚之禁,編著甲令。

官名。《周禮·夏官》司甲。《疏》司甲,兵戈盾官之長者。

保甲。《正字通》編籍民戸,彼此詰察,防容隱姦宄也。

宋元豐,以諸路義勇攺爲保甲。紹興閒詔淮漢閒,取主戸之雙丁,十戸爲甲,五甲爲團,團有長。乾道閒,漕臣馮忠嘉言敎閱保甲,皆義勇民兵也。

國名。《春秋·宣十六年》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註》甲氏留吁,赤狄別種。《傳·昭十六年》徐子及郯人莒人會齊侯盟于蒲隧,賂以甲父之鼎。《註》甲父,古國名。高平昌邑縣東南有甲父亭。

姓。《莊子·庚桑楚》昭景也,甲氏也。《釋文》一說昭景甲三者,皆楚同宗也。昭景甲,三姓雖異,論本則同也。

赤甲,山名。《杜甫詩》卜居赤甲遷居新。《註》白鹽,赤甲,皆峽口大山。赤甲山高,不生草木,上皆赤色,望之如人袒胛,在夔州。

蟲介曰甲。

鳥名。《博雅》定甲鴠也。

《韻補》叶訖立切,音急。《揚雄·長楊賦》今樂遠出以露威靈,數動搖以疲車甲。叶上德。

叶吉協切,音頰。《楚辭·九歌》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胄】

胄【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直祐切《韻會》《正韻》直又切,音宙。《增韻》裔也。

系也,嗣也。

長也。《書·舜典》帝曰:夔,命汝典樂,敎胄子。《傳》胄,長也。

後也。《左傳·襄十四年》謂我諸戎,是四嶽之裔胄也。《註》胄,後也。

《廣韻》亦姓。

《增韻》國名。《集韻》或作伷。《正字通》與冂部甲冑字別,甲冑下从冃,冃音冒。此胄字下从肉,自有分也。

【换】

換【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玩切,音逭。讀若完去聲。《說文》易也。《晉書·阮孚傳》嘗以金貂換酒。

《前漢·敘傳》項氏畔換。《註》孟康曰:畔,反也。換,易也。師古曰:畔換,强恣貌。猶言跋扈也。《左思·魏都賦》雲散叛換。《註》叛換,猶恣睢也。《集韻》作愌。

于眷切,音院。《蘇轍·送孫提詩》依依東軒竹,凜凜故人面。詔書遂公私,使節許新換。从手从側人从穴从廾。俗作换,非。

【黻】

黻【亥集下】【黹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韻會》分勿切《集韻》分物切,音弗。《說文》黑與靑相次文。《爾雅·釋言》黼黻,彰也。《郭註》黼文如斧,黻文如兩己相背。

《左傳·桓二年》袞冕黻珽。《杜註》黻,韋韠,以蔽膝也。

《釋名》黻冕,黻,紩也。畫黻紩文綵於衣也。此皆隨衣而名之也。所垂前後珠轉減耳。○按黻之狀如①。①,古弗字。《增韻》云:兩已相背形。《周禮·司服》註疏,黻取臣民背惡向善,亦取合離之義,去就之理。①字两弓相背。

【黼】

黼【亥集下】【黹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方榘切《廣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音甫。《說文》白與黑相次文。《周禮·冬官考工記》白與黑謂之黼。《爾雅·釋器》斧謂之黼。《疏》黼,蓋半白半黑,似斧刃白而身黑,取能斷意。一說白西方色,黑北方色,西北黑白之交,乾陽位焉,剛健能斷,故畫黼以黑白爲文。《禮·月令》季夏命婦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賈誼·治安策》美者黼繡。《韓愈·乞巧文》黼黻帝躬。

相关诗句
中华更扬诩 有备终无虞 镇将亦俣俣 刁斗既森森 兵缺及时补 船破及时修 烽堠严灯炷 更须振海防 甲胄换黻黼 献俘告武成 琴瑟鸣搏拊 太平奏凯歌 华夷颂恩溥 泽国庆安澜 九夷亦蹈距 八蛮皆循规 海疆可撑拄 横扫四海氛 中流作砥柱 帷幄运全筹 名可同吉甫 战功铭鼎钟 夷首可就俯 夷匪皆成擒 俨如鱼游釜 夷舟力不支 火箭如飞羽 火炮若雷霆 水师奋弓弩 陆路整戈矛 口门更防堵 洋面可穷追 火攻力更努 矢石既兼施 气当一再鼓 船须大小兼 舟师严束伍 如何捣其巢 失势即登橹 得势即进攻 海上作强虏 但恐寇操舟 苏困同时雨 拉朽若严霜 整齐肃步武 纪律甚严明 骁将如虓虎 勇士如熊罴 渊渊听伐鼓 偕作竞同仇 军书日旁午 六师皆奋扬 整军遣宰辅 命将慎凭轩 予曰有御侮 震警发天威 天子赫斯怒 庙算定神机 生民多愁苦 占据三四城 定镇亦不吐 四明竟鲸吞 亦多膏我斧 即有汉奸民 我民自按部 火轮时窥探 支更愿挨户 义勇起城乡 足蹈更手舞 安集遍武林 允作浙民主 战守皆无虞 安危靠大府 还定兼招徕 纷纷去乡土 居民惊且逃 蠢动如蚁聚 小丑竟跳梁 漫思斗楼橹 彼自外生成 犹许通商贾 我朝覆载宽 猝将舟山取 谁知红毛奴 未将夷罪数 我用我法严 诡谋如妖蛊 吸食即伤生 毒人入脏腑 毒计制米囊 不入华人谱 性本类犬羊 甘心逞跋扈 竟有英逆夷 四夷皆镇抚 贡使络绎来 海外仰仁宇 海水不扬波 治绩真缵禹 盛世车书同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