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幸无车马扰

出自:清代·王其元《九日怡园雅集》

拼音:[jié,jiē][lú][xìng][wú][chē,jū][mǎ][rǎo]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吟风弄月夏秋好,霜信又催重九早。
避暑已过寒未来,佳节登高豁怀抱。
渊明生日传无徵,聊就重阳祝寿考。
同侪争上皆山亭,定有天风吹浩渺。
怡园主人兴最豪,何止十人才足了。
远公本储斗石才,日课夫子犹自道。
汝南夙负月旦评,一编诗集追丁卯。
松庵三绝媲不知,早共枝山推墨宝。
西堂佳句梦中搜,搜罗待续江干草。
塍公味公皆好游,齐树燕云供摛藻。
馀子莘莘亦善诗,近体古体会心巧。
下走仅为下里吟,一曲阳春和终少。
疏风冷雨满城来,名句自属潘邠老。
子安年少得名滕阁序,有神助风风帆饱。
七百里中一夕来,轻舟飞送疾如鸟。
当将即席赋至落霞秋水惊人句,遂使都督以下文武读之齐倾倒。
而我撚断吟髭,祇恐腹中空空笑我难就稿。
羡君负大才,叹君知先兆。
宦游既倦早归来,三径未荒篱菊绕。
掩关习静怕自怡,结庐幸无车马扰
娱情诗酒复力田,百亩种分粳秫稻。
园名怡兮社名陶,希古渊明志独矫。
我读渊明九日诗,有花有酒溢言表。
有酒可招刘伶陪,无酒或仿杜康造。
龙山落帽韵事传,嘲孟有文文已杳。
陶孟两家本旧姻,玉润冰清相映皎。
坡公爱陶并爱孟,九日和陶诗意晓。
孙盛嘲文久失传,坡公补之岂曰小。
君性爱陶亦爱苏,尚友古人胸襟何浩浩。
古人登高为避灾,只今避灾无仙岛。
可怜岁岁遇兵灾,何日灾消身足保。
此閒学士有青莲,追陪况有采芝皓。
有酒学仙神与游,无酒学佛形似槁。
惟君斗酒诗百篇,清新俊逸侔庾鲍。
一官一集亦有人,翰墨因缘留鸿爪。
诸君皆属风雅才,岂徒赠句欢联缟。
顾余南郭亦滥竽,覆瓿讵可灾梨枣。
沧桑变幻乱靡平,万斛愁凭一尊扫。

查看原文

注释

【结庐】构筑房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车马】1.车和马。古代陆上的主要交通工具。 2.谓驰骋游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结】

結【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音拮。《說文》締也。《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詩·檜風》我心蘊結兮。

《曹風》心如結兮。《疏》如物之裹結。《禮·曲禮》德車結旌。《註》結,謂收斂之也。《疏》結,纏其旒著於竿也。《前漢·五行志》衣有襘,帶有結。《註》結,締結之結也。

《博雅》曲也。

《玉篇》要也。

《集韻》胡計切,音系。《前漢·張釋之傳》跪而結之。《註》師古曰:結,讀曰係。

《集韻》激質切,音吉。義同。

《集韻》吉詣切,音計。《前漢·陸賈傳》尉佗魁結箕踞。《註》師古曰:結,讀曰髻。

【庐】

廬【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音閭。《說文》寄也。秋冬去,春夏居。《詩·小雅》中田有廬。《箋》中田,田中也。農人作廬焉,以便田事。

《玉篇》屋舍也。《集韻》粗屋總名。《易·剝卦》小人剝廬。《左傳·襄二十三年》則猶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

,徙有庌也。

直宿,舍也。《前漢·金日磾傳》小疾臥廬。《註》殿中所止曰廬。《班固·西都賦》周廬千列。《註》直宿曰廬。

國名。《周語》廬由荆嬀。《註》廬,嬀姓之國,荆嬀,廬女爲荆夫人也。

邑名。《楚語》以王如廬。《註》廬,楚邑。

州名。《隋書·地理志》廬江郡,開皇初改爲廬州。

山名。《廬山記》周威王時,有匡俗廬君,故山取其號。

《正韻》龍都切,音盧。《周禮·冬官考工記》秦無廬。《註》廬讀爲纑,謂矛戟柄竹攢柲。或曰摩䥨之器。

與籚同。《集韻》籚或作廬。

【幸】

幸【寅集下】【干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㚔。吉而免凶也。《前漢·高帝紀》願大王以幸天下。《註》晉灼曰:臣民被其德,以爲徼倖也。師古曰:幸者,可慶倖也。故福善之事皆稱爲幸。

《小爾雅》非分而得曰幸。《增韻》非所當得而得,與不可免而免曰幸。《論語》罔之生也,幸而免。《中庸》小人行險以徼幸。《晉語》德不純,而福祿至,謂之幸。《荀子·富國篇》朝無幸位,民無幸生。

冀也。《禮·檀弓》幸而至於旦。《註》幸,覬也。

《玉篇》幸天子所至也。《蔡邕·獨斷》天子車駕所至,見令長三老官屬,親臨軒作樂,賜以食帛,民爵有級,或賜田租,故謂之幸。

《玉篇》幸,御所親愛也。《前漢·佞幸傳》但以媚貴幸。

姓。《萬姓統譜》望出鴈門,晉有幸靈。唐有幸南容,貞元中進士。宋有幸元龍,嘉泰初進士。

《韻補》古叶散。《易林》疾貧望幸,使伯行販。《韻會》或作字原作夭下糸。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车】

車【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居。《廣韻》車,輅也。《古史考》黃帝作車,引重致遠。少昊時加牛,禹時奚仲爲車正,加馬。《書·舜典》車服以庸。《易·大有》大車以載。《論語疏》大車,牛車,平地載任之車也。小車,駟馬車、田車、兵車、乘車也。

山車,自然之車也。《禮·禮運》山出器車。《疏》謂其政太平,山車垂鉤,不揉治而自員曲也。

巾車,官名。《周禮·春官》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註》巾,猶衣也。巾車,車官之長,車皆有衣以爲飾,故名。

公車,署名。《後漢·光武紀》詔公卿、司隸、州牧,舉賢良方正各一人,遣詣公車。《註》公車令一人,掌殿司馬門。天下上書及徵召,皆總領之。公車所在,因以名焉。

揭車,香草名。《屈原·離騷》畦留夷與揭車。《註》留夷、揭車,皆香草也。

覆車,網名。《爾雅·釋器》罦,覆車也。《註》今之翻車,有兩轅,中施罥以捕鳥。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遮切,音硨。《說文》輿輪總名。

牙車,牙所載也。《左傳·僖五年》輔車相依。《註》輔,頰輔。車,牙車。《疏》車,牙下骨之名也。或又謂之頷車。輔爲外表,車爲內骨,故云相依。

姓。漢丞相田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車出入省中,時人謂之車丞相。其子孫因以爲氏。

子車,複姓。《詩·秦風》子車仲行。

叶倉何切,音磋。《程曉·伏日詩》平生三伏日,道路無行車。閉門避暑臥,出入不相過。

hōng,衆車聲。

【马】

馬【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麻上聲。《說文》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黃帝臣相乗馬。馬,武獸也,怒也。《正韻》乗畜。生於午,稟火氣。火不能生木,故馬有肝無膽。膽,木之精氣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說卦傳》乾爲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爲馬。《春秋·說題辭》地精爲馬。《春秋·考异記》地生月精爲馬。月數十二,故馬十二月而生。《周禮·夏官·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

《校人》掌王馬,辨六馬之屬。凡大祭祀,朝觐,會同,毛馬而頒之。凡軍事,物馬而頒之。註:毛馬齊其色。物馬齊其力。

《趣馬》掌贊正良馬。

《巫馬》掌養疾馬而乗治之,相醫而藥攻馬疾。

《廋人》掌十二閑之政敎以阜馬。《圉人》掌芻牧以役圉師。

司馬,官名。《周禮·夏官·大司馬註》謂總武事也。

《淸夜錄》漢制,卿駟馬右騑。《前漢·東方朔傳》太守,駟馬駕車,一馬行春。《衞宏·輿服志》諸侯四馬,駙以一馬。《南史·柳元策傳》兄弟五人,爲太守。時人語曰:柳氏門庭,五馬逶迤。《正字通》故今太守稱五馬大夫。

田野浮氣曰野馬。《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註》日光也。一曰遊絲水氣。

陽馬。《何晏·景福殿賦》承以陽馬,接以圓方。《註》陽馬,屋四角引出承短椽者,連接或圓或方也。

投壺勝算曰馬。《禮·投壺》爲勝者立馬,一馬從二馬,三馬旣立,請慶多馬。《註》立馬者,取算以爲馬,表其勝之數也。謂算爲馬者,馬爲威武之用,投壺及射,皆以習武也。

《字彙補》打馬,彈碁類也。朱李易安有打馬圖。

地名。馬陘,齊邑。馬陵,鄭地。見《左傳》。

天馬,獸名。有翼能飛。

竈馬,蟲名。《酉陽雜俎》狀似促織,好穴竈旁。今俗呼竈雞。

馬勃,草名。《正字通》生濕地腐木上,一名馬疕。韓愈所云牛溲馬勃,兼收蓄是也。

海馬,魚名。牙骨堅瑩,文理細如絲,可制爲器。

姓。《姓苑》本伯益之後,趙奢封馬服君,遂氏焉。

司馬、巫馬、乗馬,皆複姓。《前漢·溝洫志》諫大夫乗馬延年。《孟康曰》乗馬,姓也。

《風俗通》有白馬氏。

馬流。《兪益期曰》馬援立銅柱,岸北有遺兵,居壽冷岸,南對銅柱,悉姓馬,號曰馬流。《方隅勝略》謂馬人散處南海,謂之馬流。《韓愈詩》衙時龍戸集,上日馬人來。《註》卽馬流也。一作馬留。

門名。《前漢·項籍傳註》宮垣內兵衞所在,四面皆有司馬,以主事,故總稱司馬門。

《公孫弘傳註》武帝時,相馬者東門京作銅馬法,立於魯般門外,更名金馬門。

亭名。謝靈運爲永嘉太守,以五馬自隨,立五馬亭。

《集韻》滿補切,音姥。義同。《前漢·石慶傳》馬字與尾當五。《師古曰》馬字,下曲者尾,幷四點爲足,凡五。

【扰】

扰【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玉篇》于救切,音宥。福也。◎按《說文》音繞。《說文》煩也。《廣韻》亂也。《書·胤征》俶擾天紀。《前漢·曹參傳》以齊獄市爲寄,愼勿擾也。

馴也,順也,安也。《書·臯陶謨》擾而毅。《註》馴擾而果毅。

《周官》司徒掌邦敎,敷五典,擾兆民。《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佐王安擾邦國。《註》擾亦安也。言饒衍之。

《夏官·職方氏》河南曰豫州,其畜宜六擾。《註》馬牛羊豕犬雞。《疏》六擾,與爾雅六畜,周禮六牲,一也。《左傳·昭二十九年》董父實甚好龍,乃擾畜龍。《疏》順龍所欲而畜養之。

《集韻》《韻會》《正韻》如招切,音饒。義同擽。《周禮·六擾釋文》徐邈,劉昌宗讀饒。《前漢·高帝紀贊》劉累學擾龍。《註》師古又讀饒。

《集韻》乃老切,音惱。亦煩也。

叶忍九切,柔上聲。《李尤平樂觀賦》飛丸躍劒,沸渭回擾。巴渝隈一,踰眉相受。本从。

。(擾)

相关诗句
万斛愁凭一尊扫 沧桑变幻乱靡平 覆瓿讵可灾梨枣 顾余南郭亦滥竽 岂徒赠句欢联缟 诸君皆属风雅才 翰墨因缘留鸿爪 一官一集亦有人 清新俊逸侔庾鲍 惟君斗酒诗百篇 无酒学佛形似槁 有酒学仙神与游 追陪况有采芝皓 此閒学士有青莲 何日灾消身足保 可怜岁岁遇兵灾 只今避灾无仙岛 古人登高为避灾 尚友古人胸襟何浩浩 君性爱陶亦爱苏 坡公补之岂曰小 孙盛嘲文久失传 九日和陶诗意晓 坡公爱陶并爱孟 玉润冰清相映皎 陶孟两家本旧姻 嘲孟有文文已杳 龙山落帽韵事传 无酒或仿杜康造 有酒可招刘伶陪 有花有酒溢言表 我读渊明九日诗 希古渊明志独矫 园名怡兮社名陶 百亩种分粳秫稻 娱情诗酒复力田 结庐幸无车马扰 掩关习静怕自怡 三径未荒篱菊绕 宦游既倦早归来 叹君知先兆 羡君负大才 祇恐腹中空空笑我难就稿 而我撚断吟髭 遂使都督以下文武读之齐倾倒 当将即席赋至落霞秋水惊人句 轻舟飞送疾如鸟 七百里中一夕来 有神助风风帆饱 子安年少得名滕阁序 名句自属潘邠老 疏风冷雨满城来 一曲阳春和终少 下走仅为下里吟 近体古体会心巧 馀子莘莘亦善诗 齐树燕云供摛藻 塍公味公皆好游 搜罗待续江干草 西堂佳句梦中搜 早共枝山推墨宝 松庵三绝媲不知 一编诗集追丁卯 汝南夙负月旦评 日课夫子犹自道 远公本储斗石才 何止十人才足了 怡园主人兴最豪 定有天风吹浩渺 同侪争上皆山亭 聊就重阳祝寿考 渊明生日传无徵 佳节登高豁怀抱 避暑已过寒未来 霜信又催重九早 吟风弄月夏秋好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