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共枝山推墨宝

出自:清代·王其元《九日怡园雅集》

拼音:[zǎo][gòng,gōng][zhī,qí][shān][tuī][mò][bǎo]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吟风弄月夏秋好,霜信又催重九早。
避暑已过寒未来,佳节登高豁怀抱。
渊明生日传无徵,聊就重阳祝寿考。
同侪争上皆山亭,定有天风吹浩渺。
怡园主人兴最豪,何止十人才足了。
远公本储斗石才,日课夫子犹自道。
汝南夙负月旦评,一编诗集追丁卯。
松庵三绝媲不知,早共枝山推墨宝
西堂佳句梦中搜,搜罗待续江干草。
塍公味公皆好游,齐树燕云供摛藻。
馀子莘莘亦善诗,近体古体会心巧。
下走仅为下里吟,一曲阳春和终少。
疏风冷雨满城来,名句自属潘邠老。
子安年少得名滕阁序,有神助风风帆饱。
七百里中一夕来,轻舟飞送疾如鸟。
当将即席赋至落霞秋水惊人句,遂使都督以下文武读之齐倾倒。
而我撚断吟髭,祇恐腹中空空笑我难就稿。
羡君负大才,叹君知先兆。
宦游既倦早归来,三径未荒篱菊绕。
掩关习静怕自怡,结庐幸无车马扰。
娱情诗酒复力田,百亩种分粳秫稻。
园名怡兮社名陶,希古渊明志独矫。
我读渊明九日诗,有花有酒溢言表。
有酒可招刘伶陪,无酒或仿杜康造。
龙山落帽韵事传,嘲孟有文文已杳。
陶孟两家本旧姻,玉润冰清相映皎。
坡公爱陶并爱孟,九日和陶诗意晓。
孙盛嘲文久失传,坡公补之岂曰小。
君性爱陶亦爱苏,尚友古人胸襟何浩浩。
古人登高为避灾,只今避灾无仙岛。
可怜岁岁遇兵灾,何日灾消身足保。
此閒学士有青莲,追陪况有采芝皓。
有酒学仙神与游,无酒学佛形似槁。
惟君斗酒诗百篇,清新俊逸侔庾鲍。
一官一集亦有人,翰墨因缘留鸿爪。
诸君皆属风雅才,岂徒赠句欢联缟。
顾余南郭亦滥竽,覆瓿讵可灾梨枣。
沧桑变幻乱靡平,万斛愁凭一尊扫。

查看原文

注释

【墨宝】珍贵的字画。也用于敬称别人的字画作品:传世墨宝|敬求墨宝。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早】

早【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皓切,遭上聲。《說文》晨也。

先也。《易·坤卦》由辨之不早辨也。

與皁同。《周禮·地官·司徒》宜皁物。《註》皁物,柞、栗之屬。《釋文》皁音早。本或作早。《說文》作。从日在甲上。

【共】

共【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渠用切,蛩去聲。《說文》同也。从廿卄。《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玉篇》同也,衆也。《廣韻》皆也。《增韻》合也,公也。《禮·王制》爵人于朝,與士共之。《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

《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音恭。《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

姓。《氏族略》以國爲氏。

地名。《詩·大雅》侵阮徂共。《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共城。

《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恭上聲。《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共工,利器用。《註》應劭曰:垂,臣名也。爲共工,理百工之事。共讀曰龔。

向也。《論語》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姓。《前漢·匈奴傳》太守共友。《註》師古曰:共友,太守姓名也。共讀曰龔。

《集韻》《正韻》居用切,恭去聲。《左傳·僖四年》敢不共給。《前漢·成帝紀》無共張繇役之勞。《註》師古曰:共音居用反,謂共具張設。

《律歷志》共養三德爲善。◎按,共給,共養,有平、去二音,音別義同,故《正韻》東、送二韻共供兩存之。

《正韻》忌遇切,音具。《周禮·天官·內饔》掌共羞修膴胖骨鱐,以待共膳。《註》掌共,共當爲具。

《集韻》胡公切,音洪。共池,地名。《字彙》本作卄,象兩手合持之形。今作共。

【枝】

枝【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說文》木別生條也。《徐曰》自本而分,故曰別生。《廣韻》枝柯也。《左傳·隱八年》疏枝布葉分。

散也。《易·下繫》中心疑者其辭枝。

與支通。《詩·大雅》本支百世。左傳作本枝。

支持也。《史記·項羽紀》諸將懾服,莫敢枝梧。《瓚曰》小柱爲枝,斜柱爲梧。

干支亦作幹枝。《博雅》甲乙爲幹。幹者,日之神也。寅卯爲枝。枝者,月之靈也。

手節曰枝。《孟子》爲長者折枝。《趙岐註》折枝,按摩手節也。

《管子·度地篇》水別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

枝江,縣名。《前漢·地理志》屬南郡。

姓。《姓苑》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後爲枝氏。

《集韻》翹移切,音祇。枝指,多指也。《莊子·駢拇篇》駢拇枝指。

《集韻》渠羈切,音奇。《字林》橫首枝也。

《集韻》居僞切,音攱。祭山名。

與校通。《儀禮·士昏禮》主人拂几授校。《註》校,几足,古文爲枝。與卽枚也。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推】

推【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他回切《集韻》《韻會》《正韻》通回切,退平聲。《說文》排也。《增韻》盪也,擠也。一曰進之也。《禮·月令》孟春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左傳·襄十四年》或輓之,或推之。《註》前牽爲輓,後送爲推。

移也。《詩·大雅》旱旣太甚,則不可推。《疏》不可令之移去矣。推是遠離之辭。

讓所有以予人也。《史記·淮隂侯傳》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後漢·光武紀》推赤心置人腹中。

卻也,諉也。

《唐韻》昌錐切《集韻》《韻會》川錐切,音䜅。順遷也。《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增韻》擇也,獎也,奉也。亦進之也。《書·周官》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禮·儒行》上弗援,下弗推。《註》推猶進也。《疏》不爲民下所薦舉也。《前漢·韓信傳》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爲吏。《註》無善行可推舉選擇也。

尋繹也。《前漢·劉向傳贊》有意其推本之也。《註》言其究極根本,深有意也。一曰窮詰也。《史記·酷吏傳》天水駱璧推減。《註》推,直追反,謂推繫之以成獄也。減一作成。

【墨】

墨【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莫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朗墨又次之。

《禮·玉藻》卜人定龜,史定墨。《註》凡卜,必以墨畫龜,乃鑽之,觀所坼以占吉凶。

度名。《小爾雅》五尺爲墨,倍墨爲丈。《周語》不過墨丈尋常之閒。

五墨。

哀容。《孟子》歠粥面深墨。

氣色下也。《左傳·哀十三年》晉定公,吳夫差,會于黃池。司馬寅曰:肉食者無墨。

闇昧也。《劉向·新序》師曠對晉平公曰:國有墨。墨而不危者,未之有也。

墨灰。《西京雜記》武帝鑿昆明池,悉灰墨,無復塊土。西域人曰:大刼將盡,則有刼燒。灰墨,其餘燼也。

與默通。《史記·商君傳》武王諤諤以興,紂墨墨以亡。《前漢·竇嬰傳》嬰墨墨不得志。

太史公論六家之要旨,墨家儉而難遵,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六家:隂陽、儒、墨、名、法、道也。

地名。卽墨,故齊地。《史記·齊世家》樂毅下齊七十餘城,惟卽墨不下。今卽墨乃漢之不其縣。

墨山,在卽墨東北,墨水發源于此。《前漢·郊祀志》帝以方士言祀太室于卽墨,卽此山也,一在衞輝縣西北。《九州要記》墨子居墨山,採茯苓餌之,五百歲不死。

姑墨,國名。南與于闐接,又康居國有附墨城。見《前漢·西域傳》。

姓。禹師墨如。見《王符潛夫論》。周墨翟,明墨麟。《姓纂》墨氏卽墨胎氏,孤竹君後。

老馬腹中有物曰墨,猶狗寶也,見《本草綱目》。

《集韻》旻悲切,音眉。墨杘,默詐貌。

軟弱貌。

《集韻》莫佩切,音昧。諡法,貪以敗官,讒言敗善,曰墨。

【宝】

寶【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7画

〔古文〕寚音保。《說文》珍也。从宀玉貝,缶聲。《徐曰》人所保也。《廣韻》珍寶。

瑞也,符也。《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禮·禮運》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詩·大雅》稼穡惟寶。

《書·旅獒》所寶惟賢,則邇人安。

《增韻》符璽也,重也,貴也。《周禮·春官·天府》凡國之玉鎮,大寶器藏焉。《書·旅獒》分寶玉于伯叔之國。禮聘凡四器者,唯其所寶,以聘可也。註謂圭璋璧琮。古者天子諸侯以圭璧爲符信,至秦始有皇帝信璽,唐改曰寶。

凡錢文曰通寶。

姓。

叶博古切,音補。《詩·大雅》錫爾介圭,以作爾寶。叶上土。

《琳·瑪瑙賦》帝道匪康,皇鑒元輔。顧以多福,康以碩寶。

通作葆。《史記·魯世家》毋墜天之降葆命。《註》讀如寶。《留侯世家》見穀城下黃石,取而葆祠之。《徐廣曰》史珍寶字皆作葆。

相关诗句
万斛愁凭一尊扫 沧桑变幻乱靡平 覆瓿讵可灾梨枣 顾余南郭亦滥竽 岂徒赠句欢联缟 诸君皆属风雅才 翰墨因缘留鸿爪 一官一集亦有人 清新俊逸侔庾鲍 惟君斗酒诗百篇 无酒学佛形似槁 有酒学仙神与游 追陪况有采芝皓 此閒学士有青莲 何日灾消身足保 可怜岁岁遇兵灾 只今避灾无仙岛 古人登高为避灾 尚友古人胸襟何浩浩 君性爱陶亦爱苏 坡公补之岂曰小 孙盛嘲文久失传 九日和陶诗意晓 坡公爱陶并爱孟 玉润冰清相映皎 陶孟两家本旧姻 嘲孟有文文已杳 龙山落帽韵事传 无酒或仿杜康造 有酒可招刘伶陪 有花有酒溢言表 我读渊明九日诗 希古渊明志独矫 园名怡兮社名陶 百亩种分粳秫稻 娱情诗酒复力田 结庐幸无车马扰 掩关习静怕自怡 三径未荒篱菊绕 宦游既倦早归来 叹君知先兆 羡君负大才 祇恐腹中空空笑我难就稿 而我撚断吟髭 遂使都督以下文武读之齐倾倒 当将即席赋至落霞秋水惊人句 轻舟飞送疾如鸟 七百里中一夕来 有神助风风帆饱 子安年少得名滕阁序 名句自属潘邠老 疏风冷雨满城来 一曲阳春和终少 下走仅为下里吟 近体古体会心巧 馀子莘莘亦善诗 齐树燕云供摛藻 塍公味公皆好游 搜罗待续江干草 西堂佳句梦中搜 早共枝山推墨宝 松庵三绝媲不知 一编诗集追丁卯 汝南夙负月旦评 日课夫子犹自道 远公本储斗石才 何止十人才足了 怡园主人兴最豪 定有天风吹浩渺 同侪争上皆山亭 聊就重阳祝寿考 渊明生日传无徵 佳节登高豁怀抱 避暑已过寒未来 霜信又催重九早 吟风弄月夏秋好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