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有裔卓嵯峨

出自:清代·夏子重《题还读图,寿周叔平先生时年六十》

拼音:[lián][xī][yǒu,yòu][yì][zhuó][cuó][é]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游不尽名山,真如膑两足。
读不尽奇书,还如曤两目。
书中有味食不厌,非若布帛乃有幅。
金匮石室足私藏,深山古穴多遗牍。
我闻西河首垂教,仕优而学资深效。
又闻陶令性冲和,耕种之暇还高歌。
此道今人复谁见,濂溪有裔卓嵯峨
先生之貌虽清癯,先生胸藏万卷书。
博观约取精决择,青瞳炯炯双明珠。
先时早入莲花幕,保障茧丝摅策略。
即今年老赴军门,人识奇才皆齰愕。
露布千言顷刻成,云章十幅纵横作。
勋名虽则不归身,功利实已及斯民。
出其馀力事吟咏,亦复俊逸兼清新。
深山大泽富包孕,探之不尽观无垠。
奔雷走云倏变化,奇峰怪石争嶙峋。
峻望巍巍重山岳,先生自视犹虚名。
不因耳顺废穷经,翻为心虚思秉烛。
自从仓帝造文字,继起作者日相续。
抽妍骋秘五十年,插架堆箱千万轴。
先生寿比书轴多,年年岁岁书堪读。

查看原文

注释

【濂溪】湖南省道县水名。宋理学家周敦颐世居溪上。周晩年移居江西庐山莲花峰下,峰前有溪,因取旧居濂溪以为水名,并自以为号,世称濂溪先生。宋黄庭坚有《濂溪诗》。
【嵯峨】山高峻的样子:高山嵯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濂】

濂【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勒兼切《韻會》離鹽切《正韻》力鹽切,音廉。與溓同。一曰薄也。

溪名。《廣輿記》在永州府道州。

《集韻》燮玷切,音帴。濂洓,輕薄貌。

【溪】

溪【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苦奚切《集韻》《韻會》牽奚切。與谿同。《說文》山瀆無所通者。

水註川曰谿。《廣韻》或作磎。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裔】

裔【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曳。《說文》衣裾也。

邊也。《家語》裔夷之俘。《史記·五帝紀》乃流四凶族,遷于四裔。《賈逵註》四裔之地,去王城四千里。

《正韻》末也,胄也。《韻會》苗裔,種類也。《書·微子之命》德垂後裔。《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

裔裔,行貌。《司馬相如·子虛賦》纚乎淫淫,般乎裔裔。《左思·蜀都賦》紆長袖而屢舞,翩躚躚以裔裔。

飛流之貌。《前漢·禮樂志》先以雨般裔裔。

容裔,縱肆貌。

融裔,聲長貌。《潘岳·笙賦》泓宏融裔。

姓。《通志·氏族略》見《姓苑》。《古今人表》有裔款。

《類篇》羊列切,音拽。義同。《左思·吳都賦》高門鼎貴,魁岸豪傑。虞、魏之昆,顧、陸之裔。《類篇》亦作。

【卓】

卓【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涿。《說文》高也。早上爲卓。隸作卓。《揚子·法言》顏苦孔之卓。《註》顏之苦亡它,惟苦孔子之道卓然高堅也。

《釋名》超卓也。舉脚有所卓越也。

姓。《後漢·卓茂傳》卓茂字子康,南陽宛人也。

【嵯】

嵯【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集韻》《韻會》《正韻》。

《廣韻》楚宜切,音雌。㠁嵯,山不齊貌。通作參差。或作嵳。

【峨】

峨【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音莪。《說文》嵯峨,山高。《陸機·從軍行》崇山鬱嵯峨。

峨眉,山名,在四川嘉定州眉縣南百里,或作峩山,有三峰,曰大峩,中峩,小峩。《名山記》兩山相對如蛾眉,故名。

閩之歸化泰寧,粵之太平,豫之郟縣皆有蛾眉山,名同而地別。

峩峩,高貌。《詩·大雅》奉璋峩峩。《註》執圭璋助祭者,儀容峩峩然。

《陸機·答賈長淵詩》淑問峩峩。

《韻會》通作俄。《前漢·揚雄傳》俄軒冕,雜衣裳。

叶魚羈切,音宜。《劉向·九歎》懷芬香而挾蕙兮,佩江蘺之菲菲。握申椒與杜若兮,冠浮雲之峩峩。

叶阮古切,音五。《韓愈·元和聖德詩》瀆鬼濛鴻,嶽祇嶫峨。飫沃羶薌,產祥降嘏。嘏音古。《集韻》或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