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米向矛头

出自:清代·叶恭绰《浪淘沙·翌日用韵再赋》

拼音:[xī][mǐ][xiàng][máo][tóu,tou]

平仄:平仄仄平平

淅米向矛头
此局谁收。
一壶依约系中流。
待挽狂澜惊望若,身世虚沤。
丛桂为谁留。
风雨高楼。
清宵还喜碧云稠。
灯火几家人杂遝,知是中秋。

查看原文

注释

【淅米】淘米。
【矛头】矛的尖端,比喻攻击的目标或方向:矛头所向|矛头向外。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淅】

淅【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先擊切《集韻》《韻會》先的切,音錫。《說文》汰米也。《孟子》接淅而行。

淅瀝,雨聲。《夏侯孝若寒雪賦》集洪霰之淅瀝。

淅川,縣名。《廣輿記》屬河南南陽府,漢淅縣,後魏淅川。《集韻》或作。

【米】

米【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正韻》莫禮切《集韻》《韻會》母禮切,八,侍御七。《周禮·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註》九穀六米。《疏》九穀六米者,九穀之中,黍、稷、稻、粱、苽、大豆六者皆有米,麻與小豆、小麥三者無米,故云九穀六米。

姓。唐有米嘉榮。

學名。《禮·明堂位》米廩,有虞氏之庠也。

《本草》蛇牀,一名蛇米。《廣東新語》薏苡,一名米,亦曰薏珠子。

《日本土風記》倭國十二支之巳曰米。

【向】

向【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正韻》亦作鄕。《禮·明堂位》刮楹達鄕。◎按明堂位註,鄕謂夾戸窻也。每室八窻,爲四達,則凡牖皆名鄕,不獨北出牖矣。

《廣韻》對也。《戰國策》西向事秦。《莊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嘆。

或作嚮。《易·說卦》嚮明而治。亦作鄕。《禮·明堂位》南鄕而立。

《集韻》趣也。

《韻會》救也。

昔也。《莊子·寓言篇》若向也俯,而今也仰。亦通作鄕。《論語》鄕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亮切,音餉。《廣韻》姓也。《左傳·成五年》諸侯謀復會宋公,使向爲人辭以子靈之難。《釋文》向,舒亮反。

《玉篇》地名。《詩·小雅》皇父孔聖,作都于向。《註》向在東都畿內,今孟州河陽縣。《左傳·隱十一年》王與鄭人向。《註》軹縣西有地,名向上。《襄十一年》諸侯會于北林師于向。《註》在川郡有向鄕。

《集韻》國名。《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註》向,小國也,譙國龍亢縣東南有向城。《史記·褚少孫補三皇紀》怡向申莒,皆姜姓之後,漢爲縣。《前漢·地理志》沛郡向縣。《註》向,故國,姜姓,炎帝後。

《集韻》《正韻》法志》作叔嚮,顏師古:音許兩反。

《正韻》古文嚮字。註詳十六畫。

【矛】

矛【午集中】【矛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謀。《說文》酋矛也。建於兵車,長二丈,象形。《徐曰》鉤兵也。《書·牧誓》立爾矛。《傳》矛長,故立之於地。《詩·秦風》厹矛鋈錞。《傳》三隅矛也。《禮·曲禮》進矛戟者前其鐓。《疏》矛如鋋而三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註》八尺曰尋,倍尋爲常。酋夷,長短名。《史記·仲尼弟子傳》越使大夫種以屈盧之矛賀吳王。《尉繚子制談篇》殺人於五十步之內者,矛戟也。《揚子·方言》矛,吳揚江淮南楚五湖之閒謂之鍦,或謂之鋋,或謂之鏦。

言不相副曰矛盾。《韓非子·難一篇》楚人譽其盾之堅曰:物莫能陷也。

譽其矛之利曰: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此矛盾之說也。

星名。《史記·天官書》杓端有兩星,一內爲矛招搖,一外爲盾天鋒。《註》招搖爲天矛,近北斗者也。

藥名。《本草綱目》衞矛,一名鬼箭。《李時珍曰》齊人謂箭羽爲衞,此物幹有直羽如箭羽,矛刃自衞之狀,故名。

【头】

頭【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投。《說文》首也。《禮·玉藻》頭容直。《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

古者謂一人爲一頭。《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

《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註》頭,陽也。《疏》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小吏,名頭須。

藥名。《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一名鴟頭。《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

《唐韻》《正韻》古音徒。《古詩》東方千餘騎,夫壻居上頭。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上紀開闢,邃古之初。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與兜通。《山海經》讙頭國。《註》讙兜,堯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國。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