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思兰芽茁

出自:清代·张元默《辛酉六月十八日为完颜恽太君星联生日元默来归之年师郑夫子即以国朝闺秀正始集授之爰于中庭设瓜果陈诗以祭谨赋五古四十韵》

拼音:[shī][sī,sāi][lán][yá][zhuó]

平仄:平平平平平

乾隆卅八年,六月十八日,太君实诞生,婉娩秉贞质。
逮归泰安君,黾勉心如一。
王姑与尊嫜,盥馈礼祗率。
视听无形声,翱翔慎愆失。
教子为国桢,提撕警纤密。
聪明忌露尽,夏峰语重述。
名言书诸绅,三命戒骄溢。
贤嗣出临民,梦帝赍良弼。
黔荆与皖豫,板舆欢绕膝。
治河复明刑,慈训周且悉。
才足济民物,须眉讵能匹。
馀事为诗歌,锦鸡传典帙。
钜集蒐正始,表章及遗轶。
周《雅》咏思斋,《郑风》薙淫泆。
山河赋笄珈,葑菲采圭筚。
凤翙萃雍喈,牛毛细梳栉。
有才不自矜,谦抑温而栗。
懿范树璇闺,娥眉谢众嫉。
二曲有遗书,校刊正屈诘。
宝录绍中垒,青藜光照室。
著作炳千秋,英声由茂实。
悲余少也贱,流离撄疢疾。
巾栉事夫子,夙夜劬佔毕。
未谙九嫔学,粗解五字律。
瓣香奉阳湖,冀免张目叱。
温风以时至,瓜果荐芬苾。
亭亭擢芙蕖,唧唧鸣蟋蟀。
风琴杂象鞮,聊当舞庭佾。
更忆清于君,独擅写生笔。
粉墨映日光,传神呼欲出。
南田有嗣音,行辈姑与侄。
恽氏洵多才,诗画精艺术。
艺术讵足夸,坤道协贞吉。
吁嗟世泯棼,巾帼流荡佚。
往哲有典型,廉隅守秩秩。
余生虽恨晚,雅慕清庙瑟。
敢效柳是狂,幸事梁鸿逸。
遗集夙胝沫,随行执丹漆。
淑灵傥佑我,诗思兰芽茁

查看原文

注释

【诗思】做诗的思路﹑情致。
【兰芽】兰的嫩芽。常比喻子弟挺秀。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诗】

詩【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始平聲。《說文》志也。《釋名》之也,志之所之也。《書·舜典》詩言志。《傳》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詩言志。《詩·國風·關雎序》在心爲志,發言爲詩。《前漢·藝文志》誦其言,謂之詩。《舊唐書·經籍志》詩以紀興衰誦歡。

六詩。《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疏》按詩上下惟有風雅頌是詩之名也。三者之中有比賦興,故總謂之六詩。《鄭康成·六藝論》詩,絃歌諷諭之聲也。朱子曰:風雅頌,聲樂部分之名。賦比興,則所以制作風雅頌之體也。

樂章也。《荀子·勸學篇》詩者,中聲之所止也。《註》詩謂樂章,所以節聲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

《類篇》承也,持也。《禮·內則》國君世子生三日,卜士負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註》詩之言承也。《疏》《詩含神霧》云:詩者,持也。以手維持,則承奉之義,謂以手承下而抱負之。

姓。《後漢·南蠻傳》詩索,交阯朱䳒人。

《字彙補》讀作誅。《荀子·王制篇》修憲令,審詩商。《註》詩商,當爲誅賞。《樂論篇》作審誅賞。

【思】

思【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恖音司。《說文》睿也。《書·洪範》思曰睿。《六書總要》念也,慮也,繹理爲思。

願也。《詩·大雅》思皇多士。《箋》願也。《正義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也。

語巳辭。《詩·周南》不可泳思。

《大雅》神之格思。

語起辭。《詩·大雅》思齊太任。

《魯頌》思樂泮水。

《諡法》謀慮不愆曰思。

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

姓。以諡爲氏,明有思志道。

《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相吏切,音四。《揚雄·甘泉賦》儲精垂思。

悲也。《詩·小雅》䑕思泣血。《註》思,去聲,䑕思,哀以思。言悲也。

《書·堯典》欽明文思。《註》道德純備謂之思。《音義》思,息嗣反。

如字。

叶相居切,音須。《徐幹·室思詩》妾身雖在遠,豈違君須臾。旣厚不中薄,想君時見思。

叶桑才切,音腮。多鬚貌。《左傳·宣二年》宋城者謳曰:于思于思,棄甲復來。

念也。《易·咸卦》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說文》从心囟聲。囟頂門骨空,自囟至心,如絲相貫不絕。

【兰】

蘭【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落干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干切,音闌。《說文》香草也。《陸甸云》闌艸爲蘭,闌不祥也。《陸璣詩疏》其莖似藥草澤蘭,廣而長節,漢諸池苑及許昌宮中皆種之。《易·繫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左傳·宣三年》鄭文公妾燕姞,夢天與蘭,曰: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爲佩。《爾雅翼》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

《本草》木蘭。《屈原·離騷》朝搴阰之木蘭兮。

《管子·小匡篇》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註》蘭卽所謂蘭錡,兵架也。

脈也。《史記·扁鵲傳》夫以陽入隂支蘭藏者生。《註》支者順節,蘭者橫節。隂支蘭,膽藏也。

布名。《華陽國志》蘭干細布。蘭干,獠言紵也。

人名。《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張堪註》凡物不知生謂之蘭。《殷敬順曰》《史記》無符傳出入謂之闌。此蘭子謂以技妄遊,義與闌同。

姓。《通志·氏族略》漢有太守蘭廣。

萑蘭。《前漢·息夫躬傳》涕泣流兮萑蘭。《註》萑蘭,淚闌干也。

芄蘭。《揚子·太經》陽氣親天,萬物芄蘭。《註》芄蘭,茂密也。

通欄。《後漢·東夷傳》徙于馬蘭。《註》蘭卽欄。

通斕。《吳志·孫權傳》童謠曰:黃金車,斑蘭耳。

《韻補》陵延切,音連。《宋玉·招䰟》川谷徑複流潺湲,光風轉蕙氾崇蘭,經堂入奧塵朱筵。

【芽】

芽【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五加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加切,音衙。《說文》萌芽也。《禮·月令》是月也,安萌芽。《呂氏春秋》萌芽始震,凝寒不形。《關尹子·四符篇》核芽相生。

《博雅》始也。《參同契》隂陽之始,合黃芽。

《韻補》牛何切,音俄。《白居易·種桃歌》食桃種桃核,一年核生芽。去春已稀少,今春漸無多。

訛乎切,音吾。《揚雄·徐州箴》禍如丘山,本在萌芽。牧臣司徐,敢告僕夫。《唐韻古音》按《月令》《參同契》等書古音俱讀如吾,至《晉書》童謠,草木萌芽殺長沙,則轉爲今音矣。

【茁】

茁【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鄒滑切《集韻》側滑切《正韻》側八切,音札。《玉篇》草初生貌。《詩·召南》彼茁者葮。《傳》出也。《關尹子·八壽篇》草木俄茁茁,俄亭亭,俄蕭蕭。《韓愈文》蘭茁其芽。

《孟子》牛羊茁壯長而已矣。《趙岐註》茁,生長貌。

《韻會》厥律切,音橘。《廣韻》草芽也。

《集韻》竹律切,音㤕。義同。

《集韻》之出切,音䪼。草名。葫䔞也。

《韻補》側劣切,音拙。《蘇軾詩》韭芽戴土拳如蕨,霜葉露芽寒更茁。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