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荆与皖豫

出自:清代·张元默《辛酉六月十八日为完颜恽太君星联生日元默来归之年师郑夫子即以国朝闺秀正始集授之爰于中庭设瓜果陈诗以祭谨赋五古四十韵》

拼音:[qián][jīng][yǔ,yù,yú][wǎn][yù]

平仄:平平平仄仄

乾隆卅八年,六月十八日,太君实诞生,婉娩秉贞质。
逮归泰安君,黾勉心如一。
王姑与尊嫜,盥馈礼祗率。
视听无形声,翱翔慎愆失。
教子为国桢,提撕警纤密。
聪明忌露尽,夏峰语重述。
名言书诸绅,三命戒骄溢。
贤嗣出临民,梦帝赍良弼。
黔荆与皖豫,板舆欢绕膝。
治河复明刑,慈训周且悉。
才足济民物,须眉讵能匹。
馀事为诗歌,锦鸡传典帙。
钜集蒐正始,表章及遗轶。
周《雅》咏思斋,《郑风》薙淫泆。
山河赋笄珈,葑菲采圭筚。
凤翙萃雍喈,牛毛细梳栉。
有才不自矜,谦抑温而栗。
懿范树璇闺,娥眉谢众嫉。
二曲有遗书,校刊正屈诘。
宝录绍中垒,青藜光照室。
著作炳千秋,英声由茂实。
悲余少也贱,流离撄疢疾。
巾栉事夫子,夙夜劬佔毕。
未谙九嫔学,粗解五字律。
瓣香奉阳湖,冀免张目叱。
温风以时至,瓜果荐芬苾。
亭亭擢芙蕖,唧唧鸣蟋蟀。
风琴杂象鞮,聊当舞庭佾。
更忆清于君,独擅写生笔。
粉墨映日光,传神呼欲出。
南田有嗣音,行辈姑与侄。
恽氏洵多才,诗画精艺术。
艺术讵足夸,坤道协贞吉。
吁嗟世泯棼,巾帼流荡佚。
往哲有典型,廉隅守秩秩。
余生虽恨晚,雅慕清庙瑟。
敢效柳是狂,幸事梁鸿逸。
遗集夙胝沫,随行执丹漆。
淑灵傥佑我,诗思兰芽茁。

查看原文

字义

【黔】

黔【亥集下】【黑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箝。《廣雅》黑也。《說文》黔,黎也。秦謂民爲黔首,謂黑色也。周謂之黎民。一說黑巾蒙首,故謂黔首。

與鈐通。《易·說卦》艮爲黔喙之屬。《註》冷氏曰:鳥善以喙止物者。

郡名。《史記·秦始皇紀》秦置黔中郡。

縣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黔陬縣。

《集韻》其嚴切,音鉗。黃黑色也。

《集韻》居嚴切。義同。

《廣韻》巨金切《集韻》《韻會》《正韻》渠金切,冥而右黔雷。《註》神名。

姓。《禮·檀弓》齊有黔敖。《前漢·古今人表》作禽敖。

【荆】

荆【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其生成叢而疎爽,故又謂之楚。荆楚之地,因多產此而名也。

州名。《書·禹貢》荆及衡陽惟荆州。

山名。《後漢·郡國志》南郡臨沮侯有荆山。《註》卞和抱璞之處。

姓。《通志·氏族略》燕有荆軻,望出廣陵。

《韻補》居良切,音姜。《列女傳》屬以州犁,以免咎殃,伯宗遇禍,州犁奔荆。補遺:《正韻》同荊。荊字从幵。

【与】

与【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正韻》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

《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

《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

待也。《論語》歲不我與。

《博雅》如也。《前漢·韓信傳》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註》師古曰:與,如也。《司馬相如·子虛賦》楚王之獵,孰與寡人。

施予也。《禮·曲禮》與人者,不問其所欲。《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與。《註》與,謂予人物也。

助也。《戰國策》吾將深入吳軍,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與大心者也。《註》與,猶助也。

類也。《周語》夫禮之立,成者爲飫,昭明大節而已,少曲與焉。《註》與,類也,威儀少比類也。

以也。《詩·召南》之子歸,不我與。《朱註》與,猶以也,以謂挾己而偕行也。

和也。《戰國策》內猶亂,與猶和也。

用也。《詩·唐風》人之爲言,苟亦無與。《傳》無與,弗用也。

數也。《禮·曲禮》生與來日。《註》與,猶數也。

語辭。《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

容與,閑適貌。《莊子·人閒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註》以求從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楚王乃弭節,裴回翱翔容與。《註》索隱曰:言自得。

《正字通》大與,官名,主爵祿之官。

不與,國名。《山海經》有不與之國,烈姓黍食。

姓。

《廣韻》羊洳切《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參與也。《正韻》干也。《中庸》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周禮·冬官考工記》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

縣名。《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以中涓從,將擊胡陵方與。《註》索隱曰:地理志,二縣皆屬山陽。正義曰:與,音預。

《正字通》疑慮未決也。通作豫。《前漢·昌邑王傳》楊敞猶與無決。

《陳湯傳》士卒猶與。通作豫。

《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余。語辭。《論語》其爲仁之本與。《禮·檀弓》曾子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疏》微,無也。與,語助。

《詩·小雅》我黍與與,我稷翼翼。《箋》與與,翼翼,蕃廡貌。

《論語》與與如也。《註》威儀中適貌。

舒也。《前漢·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註》師古曰:敷與,言開舒也。與,弋於反。

人名。《書·舜典》垂拜稽首,讓于殳斨暨伯與。《傳》殳斨,伯與,二臣名。《釋文》與,音餘。

山名。同輿。《山海經》敦與之山。《註》按名勝志作敦輿山。《又》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註》與或作輿。

《集韻》倚亥切,音欸。与也。◎按說文与訓賜予也,一勺爲与。與訓黨與也。今俗與字通作与。

【皖】

皖【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戸版切,還上聲。《廣韻》明星也。《集韻》明貌。

《集韻》胡官切,音桓。地名,在舒。《地理通釋》舒州,春秋時皖國。漢爲皖縣。縣西有皖山,皖水。《後漢·馬援傳》攻沒皖城。《註》在皖水之北。

《宋史·黃庭堅傳》初遊灊皖,樂其林泉之勝。《註》灊山,一名皖公山。皖伯始封地。今屬安慶府。

桐城。一曰皖江,皖桐。

《集韻》戸袞切,音混。義同。《集韻》或从日作晥。《韻箋逸字註》皖與皖桐之皖別。

【豫】

豫【酉集中】【豕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預。象類。《說文》象之大者,賈侍中說,不害於物。

《爾雅·釋詁》安也。《又》樂也。《玉篇》怠也,佚也。《正韻》悅也。《易·豫卦疏》謂之豫者,取逸豫之義,以和順而動,動不違衆,衆皆悅豫也。《書·太甲》無時豫怠。《詩·小雅》逸豫無期。

《增韻》遊也。《孟子》一遊一豫,爲諸侯度。《張衡·東京賦》度秋豫以收成。《註》秋行曰豫。

《爾雅·釋言》敘也。《疏》事豫備者亦有敘也。《玉篇》早也,逆備也。《易·旣濟》君子思患而豫防之。《禮·學記》禁於未發之謂豫。《中庸》凡事豫則立。《註》素定也。《玉篇》或作預。

《爾雅·釋詁》厭也。

參與也。《正韻》與與通。《後漢·東夷傳》楚靈會申,亦來豫盟。《宋書·王弘傳》以私賤無名之人,豫公家有實之任。

猶、豫,二獸名,性多疑。凡人臨事遲疑不決者,借以爲喩。《史記·呂后紀》計猶豫未有所決。《禮·曲禮》作猶與。《註》與,本亦作豫。《疏》猶,玃屬。與,象屬。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

州名。《書·禹貢》荆河惟豫州。《疏》西南至荆山,北距河水。《釋名》豫州在九州中,京師、東都所在,常安豫也。《晉書·地理志》豫,舒也,言稟中和之氣性理安舒也。舒音豫。《廣韻》秦爲三川郡。漢爲河南郡。後魏置同州,又攺爲豫州。

姓。《潛夫論》豫氏,本姬姓。晉智伯臣豫讓。

《集韻》詞夜切,音謝。與榭通。《儀禮·鄕射禮》豫則鉤楹內,堂則由楹外。《註》豫,讀如成周宣榭之榭,今言豫者,謂州學也。一云與堂序之序同。

《集韻》商居切,音書。與舒同。伸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