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薰映朱颜酡

出自:近现代·李冰若《阳朔山水歌》

拼音:[chūn][guāng][xūn][yìng][zhū,shú][yán][tu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谷和领游阳朔归,抽毫命作阳朔歌。
李杜韩苏不到此,芜辞恐被神灵呵。
尝闻桂林山水甲天下,又传不及阳朔众美俱包罗。
耳熟神驰二十载,兹游乃值家国之坎坷。
驱车初入桂林道,已觉置身山水窠。
攒空石笋看未了,征轮辘辘阳朔过。
阳朔山水何奇哉,神工直泄造化秘,奇姿异态穷睇睋。
俯视玉水开明镜,镜中亭亭干媌娥。
扬眉含笑娇装束,翻翻罗袜生微波。
乍疑冯夷今朝陈水嬉,鱼龙曼衍姿婆娑。
湘灵鼓瑟宓妃舞,千光百景闪绫罗。
又疑真仙从金母,鸾轩鹤驶暂惫乎崖阿。
髻鬟婵娟映清泚,星冠霞帔垂委佗。
其间南极寿星老无赖,秃发岸帻忘讥诃。
天孙织女侍于侧,忍俊不已融梨涡。
神摇目眩纵遐想,忽闻天乐调云和。
东风鸣鸟出岩谷,仰观万玉森嵯峨。
端如太君负户坐,猛如期门挥太阿。
肃如儿孙侍祖考,闲如渔父披烟蓑。
怪如穿山嵌月洞,雄如古塞基盘陀。
簇如武库列剑戟,蓊如琪树交枝柯。
或如锦屏九扇叠金翠,或如佛鼎郁郁堆青螺。
或如游女连臂踏歌长裙拖,或如战士赴敌肩相摩。
或如姑射仙人遣世而独立,春光薰映朱颜酡
或如狻猊咆哮张牙爪,作势腾踔追羸骡。
或如六鳌扶地轴,或如千叶舒新荷。
如幢如幡如鼎如笔架,如球如玦如鼓锣。
如犬牙错如龙角,如鹰如凤如雁鹅。
如羊马犀象骆驼,如鱼虾蟹鳖蛇鼍。
立者奔者卧者蟠者飞者皆酷肖,仙佛鬼魅人物拟似均无讹。
想像所及无不有,想像所无何其多。
加以云霞风雨烟月之变幻,天光水色之渲染,幽岩奇树之摩挲。
芳菲菲兮盛兰蕙,露晔晔兮滋薜萝。
令人不信世间有此佳山水,恍惚梦游十洲三岛著睡魔。
诧异赞叹弗自禁,俯仰接应眼为瘥。
手中有笔不睱写,心中有句不睱哦。
呜呼山川信美犹吾土,神州糜烂走凶倭。
那得尽驱群峰作干戈,涤荡腥秽倾天河。
重来阳朔构行窝,板舆奉亲风日丽,读山读水采采涧边过,徜徉浑忘两鬓皤。
伤哉予季不及共此乐,悠悠斯意其蹉跎。
太息毕曲复谷和,吾将奈此阳朔何。

查看原文

注释

【春光】1.春天的风光﹑景致。 2.指岁月,青春。 3.指消息(多指男女私情)。 4.形容和悦的面容。
【朱颜】1.女子秀美的容颜:皓齿朱颜|明眸朱颜。 2.青春壮健的颜面:勿以朱颜好,而忘白发侵。
【颜酡】1.亦作"颜"。 2.醉后脸泛红晕。语出《楚辞.招魂》:"美人既醉﹐朱颜酡些。"王逸注:"朱:赤也;酡:着也。言美女饮啖醉饱﹐则面着赤色而鲜好也。酡﹐一作。"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春】

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萅蠢平聲。《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

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

酒名。《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

花名。《花木考》鸎粟別種名麗春。

《集韻》尺尹切,音蠢。《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皮侯而棲鵠,則春以功。《註》春讀爲蠢。蠢,作也,出也。

【光】

光【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炗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諡法,能紹前業曰光。

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

《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䊯。

【薰】

薰【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云切,音勲。《說文》香草也。《本草註》古人祓除,以此草薰之,故謂之薰。《山海經》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佩之巳厲。《左傳·僖四年》一薰一蕕。《前漢·兩龔傳》薰以香自燒。

《南方草木狀》薰陸香出大秦。

灼也。《易·艮卦》厲薰心。《爾雅·釋訓》爞爞炎炎,薰也。《註》皆旱熱薰炙人。

與獯通。《史記·周本紀》薰育戎狄攻之。

與勳通。《漢·夏承碑》策薰著于王室。

《韻補》音萱。《黃庭經》沐浴盛潔棄肥薰,入室東向誦玉篇。

許運切,音訓。義同。

【映】

映【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於敬切《集韻》《韻會》於慶切《正韻》於命切,英去聲。《說文》明也,隱也。《梁元帝·纂要》日在午曰亭,在未曰映。《潘岳·射雉賦》畏映日之儻朗。

《王羲之·蘭亭詩序》映帶左右。

《廣韻》烏朗切《集韻》倚朗切,音坱。《玉篇》映㬒,不明也。

【朱】

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章俱切《集韻》《韻會》鐘輸切《正韻》專於切,音珠。《說文》赤心木,松柏之屬。从木,一在其中。一者記其心。徐曰:木之爲物,含陽於內,南方之火所自藏也。

《山海·西荒經》蓋山之國有樹,赤皮,名朱木。

朱赤,深纁也。《詩·豳風》我朱孔陽。《註》謂朱色光明也,寄位於南方。

朱儒,短小之稱。《左傳·襄四年》臧武仲敗於邾。國人誦之曰:朱儒,朱儒,使我敗於邾。或作侏儒。

姓。《統譜》顓頊之後封邾,後爲楚滅,子孫去邑爲朱。

望出吳郡。

《集韻》慵朱切,音殊。朱提,縣名。《前漢·地理志》屬犍爲郡。

【颜】

顔【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五姦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姦切,、頟、顔,顙也。汝潁淮泗之閒謂之顔。

幘顔。《輿服雜事》漢桓帝延熹中,京師作幘,皆顔短耳長,以爲服妖。

那顔。外國語,猶華言大人。

商顔,山名。《前漢·溝洫志》引洛水至商顔下。《註》商山之顔,猶山額也。

孱顔,山高貌。《歐陽修詩》空碧更孱顏。

姓。《姓苑》出琅邪。魯伯禽支庶,食采顏邑,因氏。

邾武公字顏,公羊稱顏公,後遂爲氏。

古通眞韻,音銀。《蘇軾·祭韓忠獻文》勿心大匠,笑彼汗顔。援手拯溺,期我于仁。

【酡】

酡【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

《集韻》待可切,音拕。將醉謂之酡。

相关诗句
吾将奈此阳朔何 太息毕曲复谷和 悠悠斯意其蹉跎 伤哉予季不及共此乐 徜徉浑忘两鬓皤 读山读水采采涧边过 板舆奉亲风日丽 重来阳朔构行窝 涤荡腥秽倾天河 那得尽驱群峰作干戈 神州糜烂走凶倭 呜呼山川信美犹吾土 心中有句不睱哦 手中有笔不睱写 俯仰接应眼为瘥 诧异赞叹弗自禁 恍惚梦游十洲三岛著睡魔 令人不信世间有此佳山水 露晔晔兮滋薜萝 芳菲菲兮盛兰蕙 幽岩奇树之摩挲 天光水色之渲染 加以云霞风雨烟月之变幻 想像所无何其多 想像所及无不有 仙佛鬼魅人物拟似均无讹 立者奔者卧者蟠者飞者皆酷肖 如鱼虾蟹鳖蛇鼍 如羊马犀象骆驼 如鹰如凤如雁鹅 如犬牙错如龙角 如球如玦如鼓锣 如幢如幡如鼎如笔架 或如千叶舒新荷 或如六鳌扶地轴 作势腾踔追羸骡 或如狻猊咆哮张牙爪 春光薰映朱颜酡 或如姑射仙人遣世而独立 或如战士赴敌肩相摩 或如游女连臂踏歌长裙拖 或如佛鼎郁郁堆青螺 或如锦屏九扇叠金翠 蓊如琪树交枝柯 簇如武库列剑戟 雄如古塞基盘陀 怪如穿山嵌月洞 闲如渔父披烟蓑 肃如儿孙侍祖考 猛如期门挥太阿 端如太君负户坐 仰观万玉森嵯峨 东风鸣鸟出岩谷 忽闻天乐调云和 神摇目眩纵遐想 忍俊不已融梨涡 天孙织女侍于侧 秃发岸帻忘讥诃 其间南极寿星老无赖 星冠霞帔垂委佗 髻鬟婵娟映清泚 鸾轩鹤驶暂惫乎崖阿 又疑真仙从金母 千光百景闪绫罗 湘灵鼓瑟宓妃舞 鱼龙曼衍姿婆娑 乍疑冯夷今朝陈水嬉 翻翻罗袜生微波 扬眉含笑娇装束 镜中亭亭干媌娥 俯视玉水开明镜 奇姿异态穷睇睋 神工直泄造化秘 阳朔山水何奇哉 征轮辘辘阳朔过 攒空石笋看未了 已觉置身山水窠 驱车初入桂林道 兹游乃值家国之坎坷 耳熟神驰二十载 又传不及阳朔众美俱包罗 尝闻桂林山水甲天下 芜辞恐被神灵呵 李杜韩苏不到此 抽毫命作阳朔歌 谷和领游阳朔归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