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擅刀笔

出自:清代·李宣龚《讼蝗》

拼音:[lǎo][shǒu][shàn][dāo][bǐ]

平仄:仄仄仄平仄

射阳告蝗灾,插羽星火驰。
一旬三廓清,官书等童嬉。
敝邑势洼下,错壤洪泽湄。
冬乾挟春潦,燥湿殊失宜。
有虫不腐毈,一卵破百儿。
跳跃竞唧嗾,如闻冰流澌。
朝掘百丈沟,暮障千丈陂。
畚锸相后先,挨村不遑糜。
缚帚纳窟穴,聚歼无一遗。
除恶誓务尽,不留为人饥。
何曾劳酒浆,民各急其私。
徼幸害已去,安用更张之。
谁知坐疏忽,长官翻见疑。
徵蝗等包贡,督责不敢迟。
秽烂已入土,何从登阶墀。
大索菰芦中,开笼行欲飞。
老手擅刀笔,批根弥有词。
扑蝻寖成蝗,事实焉可欺。
为政乃若此,讵称良有司。
下吏愧无状,厥咎诚当尸。
举头视皎日,岂复求人知。
顾兹府县间,不能无是非。
投帻乞病免,两端休争持。
异哉彼狡狯,弄姿微拈髭。
逡巡就客位,幡然降色辞。
自悔太孟浪,误将汝瑕疵。
为惠况不费,未蠲毫与釐。
片语事立白,褊心亦良怡。
海东某使君,市蝗不论赀。
穿冢高于城,状若封鲸鲵。
钜万从何出,官仓粟无稊。
假手恣一饱,黑胆青肝脾。
岁宴最上考,公言空尔为。

查看原文

注释

【老手】(~儿)对于某种事情富有经验的人:斵轮~ㄧ开车的~。
【刀笔】1.古代书写工具。古时书写于竹简,有误则用刀削去重写。 2.借指文章。 3.指法律案牍。 4.见"刀笔吏"。 5.指诉讼文字。 6.指奏议及制诰等公牍文字。 7.指尺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老】

老【未集中】【老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栳。《說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

《詩·鄭風》與子偕老。《疏》沒身不衰也。《禮·祭義》貴老。爲其近于親也。

《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

《儀禮·聘禮》授老幣。《註》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稱老。

《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註》卿老亦卿也。

《禮·王制》天子之老。《註》老謂上公。

《禮·禮運》三老在學。《註》乞言,則受之三老。《左傳·昭三年》三老凍餒。《註》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

《左傳·隱三年》桓公立,乃老。《註》老,致仕也。

《列子·天瑞篇》老,耄也。

姓。《廣韻》宋有老佐。

《韻補》叶朗口切。《釋名》老,朽也。《史記·律書》酉者,萬物之老也。

《韻補》叶滿補切,姥當以此得聲。《班固·西都賦》若臣者,徒觀迹於舊墟,聞之乎故老。十分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舉也。

【手】

手【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首。《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師古註》及掌謂之手。《易·說卦》艮爲手。《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禮·玉藻》手容恭。

以手執器亦曰手。《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註》言手擊之。

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叶賞呂切,音黍。《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叶矧視切,音矢。《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說文》拳也。《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擅】

擅【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時戰切,音繕。《說文》專也。《禮·冠義》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史記·范睢傳》擅國之謂王。

《增韻》据也。《戰國策》趙攻中山,取扶柳,五年以擅呼沱。《註》擅言固有之。

【刀】

刀【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都勞切《正韻》都高切,到平聲。《說文》兵也。象形。《徐曰》象刀背與刃也。《釋名》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也。《玉篇》所以割也。《左傳·襄三十一年》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錢名。《初學記》黃帝採首山之銅,始鑄爲刀。《史記·平準書》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註》索隱曰:刀者,錢也。以其形如刀。《前漢·食貨志》利於刀。《註》如淳曰:名錢爲刀者,以其利於民也。

《詩·衞風》誰謂河廣,曾不容刀。《朱註》小船曰刀。《正韻》小船形如刀。

【笔】

笔【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與筆同。詳筆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