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诗人杜子美

出自:近现代·唐鼎元《赋呈清秋阁主》

拼音:[tiān][bǎo][shī][rén][dù][zǐ][měi]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天宝诗人杜子美,一枝诗笔撑天地。
下写闾阎流离形,上写国家崩乱态。
写到收京心倍壮,寸管尽摄山河势。
临淮汾阳战绩高,纸上峥嵘龙虎气。
一编瑰玮尊诗史,龙门手笔谁轩轾。
当时饿死人不省,千秋读者齐挥泪。
岁拾橡栗莫救饥,一家啼哭寒云裏。
同谷七歌惨难闻,川原黯澹星日死。
万里间关入蜀中,依严稍得为生计。
浣花溪上添草堂,遗迹至今贵。
狂生狂妄不自让,子美笔阵探根柢。
函夏千年有厄运,天教杜老同身世。
西湖八载效吏隐,斗室峨峨贮书史。
九边鼙鼓动吟怀,三寸毛锥摧万骑。
慨慷中国战士歌,激烈南口杀敌事。
雨泣宝山烈士行,天恸南苑殉国诔。
平型大战剧昆阳,忻口歼贼几尽类。
海崖坚阵屹金汤。
云际飞车标赤帜。
一一摹写血淋漓,篇篇纸背动光怪。
鼋龟蛟鲸莫敢肆,麟凤狮象威可畏。
眼前河山有破碎,万古乾坤正气萃。
想见群英裹尸时,植立沙场犹裂眦。
胜负未决干戈深,提笔长望战场利。
短短管城所封处,神明监临寇敌忌。
琅琊长官眼无珠,夺我微禄绝生理。
饥肠难作鸾凤啸,枯砚莫呈金石制。
岂是与寇助为虐,笔花失却千寻彩。
二月铜官谷口居,俯江期蹈灵均轨。
清秋阁主今郑公,患难深时见风义。
自忘岩岩秩地尊,独深恋恋故人意。
存问不绝风雪天,为忧囊罄瓶无米。
千里楚山招入幕,一枝鹩巢安所寄。
丈夫不作徒感激,自抚青萍重砥砺。
长安臣朔不饥死,昌黎椽笔光犹在。
中原貔虎方扬威,沧海鲸鲵诛可待。
濡翰伫作收京诗,平淮西碑亦不愧。
下慰九泉忠烈魂,上拨星辰复其次。
徐蜀张严两仆射,自有杜韩声益迈。
文章有神交有道,世人那得窥其际。
报公千载岂无由,不使前人有专美。

查看原文

注释

【天宝】1.天然的宝物。 2.神名。即秦穆公所获之陈宝。
【诗人】1.指《诗经》的作者。 2.写诗的作家。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天】

天【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

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髡》其人天且劓。

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宝】

寶【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7画

〔古文〕寚音保。《說文》珍也。从宀玉貝,缶聲。《徐曰》人所保也。《廣韻》珍寶。

瑞也,符也。《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禮·禮運》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詩·大雅》稼穡惟寶。

《書·旅獒》所寶惟賢,則邇人安。

《增韻》符璽也,重也,貴也。《周禮·春官·天府》凡國之玉鎮,大寶器藏焉。《書·旅獒》分寶玉于伯叔之國。禮聘凡四器者,唯其所寶,以聘可也。註謂圭璋璧琮。古者天子諸侯以圭璧爲符信,至秦始有皇帝信璽,唐改曰寶。

凡錢文曰通寶。

姓。

叶博古切,音補。《詩·大雅》錫爾介圭,以作爾寶。叶上土。

《琳·瑪瑙賦》帝道匪康,皇鑒元輔。顧以多福,康以碩寶。

通作葆。《史記·魯世家》毋墜天之降葆命。《註》讀如寶。《留侯世家》見穀城下黃石,取而葆祠之。《徐廣曰》史珍寶字皆作葆。

【诗】

詩【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始平聲。《說文》志也。《釋名》之也,志之所之也。《書·舜典》詩言志。《傳》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詩言志。《詩·國風·關雎序》在心爲志,發言爲詩。《前漢·藝文志》誦其言,謂之詩。《舊唐書·經籍志》詩以紀興衰誦歡。

六詩。《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疏》按詩上下惟有風雅頌是詩之名也。三者之中有比賦興,故總謂之六詩。《鄭康成·六藝論》詩,絃歌諷諭之聲也。朱子曰:風雅頌,聲樂部分之名。賦比興,則所以制作風雅頌之體也。

樂章也。《荀子·勸學篇》詩者,中聲之所止也。《註》詩謂樂章,所以節聲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

《類篇》承也,持也。《禮·內則》國君世子生三日,卜士負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註》詩之言承也。《疏》《詩含神霧》云:詩者,持也。以手維持,則承奉之義,謂以手承下而抱負之。

姓。《後漢·南蠻傳》詩索,交阯朱䳒人。

《字彙補》讀作誅。《荀子·王制篇》修憲令,審詩商。《註》詩商,當爲誅賞。《樂論篇》作審誅賞。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杜】

杜【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說文》甘棠也。牡曰棠,牝曰杜。樊光曰:赤者爲杜,白者爲棠。《陸璣·草木疏》赤棠,子澀而酢,無味。木理韌,可作弓幹。與《說文》不同。

塞也。《書·費誓》杜乃擭。《周禮·夏官·大司馬》犯令凌政則杜之。

《爾雅·釋草》杜榮。《註》似茅,皮可爲索。

香草名。《屈原·九歌》采芳洲兮杜若。

繚之兮杜蘅。

《方言》東齊謂根爲杜。

澀也。

《本草》杜仲,藥名。

《博雅·釋蟲》杜伯,蠍也。

姓。《廣韻》本帝堯劉累之後。出京兆、濮陽、襄陽三望。

《集韻》董五切,音睹。姓也。楚有杜敖。

《類篇》同都切,音徒。亦姓也。晉有杜蒯。

【子】

子【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㜽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美】

美【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無鄙切,音眯。《說文》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註》羊大則美,故从大。《五經文字》从犬从火者,譌。《詩·召南·甘棠序》美召伯也。《疏》善者言美,惡者言刺。

《廣韻》好色。《詩·邶風》匪女之爲美。《傳》非爲其徒說美色而已。

《正韻》嘉也,好也。

《韻補》叶明祕切。《劉向·九歎》揚精華以眩耀兮,芬郁渥而成美。結桂樹之旖旎兮,紉荃蕙與辛夷。夷音異。《玉篇》或作媺。

相关诗句
不使前人有专美 报公千载岂无由 世人那得窥其际 文章有神交有道 自有杜韩声益迈 徐蜀张严两仆射 上拨星辰复其次 下慰九泉忠烈魂 平淮西碑亦不愧 濡翰伫作收京诗 沧海鲸鲵诛可待 中原貔虎方扬威 昌黎椽笔光犹在 长安臣朔不饥死 自抚青萍重砥砺 丈夫不作徒感激 一枝鹩巢安所寄 千里楚山招入幕 为忧囊罄瓶无米 存问不绝风雪天 独深恋恋故人意 自忘岩岩秩地尊 患难深时见风义 清秋阁主今郑公 俯江期蹈灵均轨 二月铜官谷口居 笔花失却千寻彩 岂是与寇助为虐 枯砚莫呈金石制 饥肠难作鸾凤啸 夺我微禄绝生理 琅琊长官眼无珠 神明监临寇敌忌 短短管城所封处 提笔长望战场利 胜负未决干戈深 植立沙场犹裂眦 想见群英裹尸时 万古乾坤正气萃 眼前河山有破碎 麟凤狮象威可畏 鼋龟蛟鲸莫敢肆 篇篇纸背动光怪 一一摹写血淋漓 云际飞车标赤帜 海崖坚阵屹金汤 忻口歼贼几尽类 平型大战剧昆阳 天恸南苑殉国诔 雨泣宝山烈士行 激烈南口杀敌事 慨慷中国战士歌 三寸毛锥摧万骑 九边鼙鼓动吟怀 斗室峨峨贮书史 西湖八载效吏隐 天教杜老同身世 函夏千年有厄运 子美笔阵探根柢 狂生狂妄不自让 遗迹至今贵 浣花溪上添草堂 依严稍得为生计 万里间关入蜀中 川原黯澹星日死 同谷七歌惨难闻 一家啼哭寒云裏 岁拾橡栗莫救饥 千秋读者齐挥泪 当时饿死人不省 龙门手笔谁轩轾 一编瑰玮尊诗史 纸上峥嵘龙虎气 临淮汾阳战绩高 寸管尽摄山河势 写到收京心倍壮 上写国家崩乱态 下写闾阎流离形 一枝诗笔撑天地 天宝诗人杜子美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