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战谁雁行

出自:清代·周馨桂《恭挽稼堂外叔舅五十韵》

拼音:[wén][zhàn][shuí][yàn][háng,xíng]

平仄:平仄平仄平

天道不可知,为善安所望。
呜呼外叔舅,典型今则亡。
惟公诵清芬,家学传青箱。
幼志殊群儿,幼学以病荒。
洎乎弱冠时,沈思渺难量。
穷经无岁月,所得务精详。
锐能穿匕劄,微可穷毫芒。
授徒苦昼短,篝灯幸夜长。
鸡鸣读未已,偃息敢在床。
精神耗盛年,喀血不自伤。
神耗志益奋,身孱心弥强。
吐辞摅蕴蓄,沈郁声琅琅。
维昔辛丑年,文战谁雁行
特冠邑多士,材大期栋梁。
癸卯膺鹗荐,铩羽未翱翔。
庙堂储硕士,华国须文章。
天如假公年,世岂弃圭璋。
辛丑桂与公,驽骥同腾骧。
蒹葭倚玉树,窃幸有辉光。
追随十载中,有游必同航。
所恨居处暂,萍踪同他乡。
归来无他往,聚首时一堂。
披豁遗俗物,儒修蕲颉颃。
方期百载内,长此奉瓣香。
藉公策我惰,庶几道可臧。
讵知旧疾作,才偏与命妨。
栖迟尚客路,二竖缠膏肓。
赖得贤主人,高义郁中藏。
不赀费不惜,但惜愿未偿。
他乡我始归,闻命趋公旁。
未及接晤晤,泪落已浪浪。
况闻沈痛言,令我割愁肠。
佳儿学未成,寿母哀难忘。
目视不受含,吁嗟乎彼苍。
平生历苦辛,所志唯显扬。
自矢力虽惫,不得怯文场。
双眼辣姜桂,孤骨淩风霜。
性含满腔血,固存未许彰。
接物多道气,智圆行则方。
犹忆五月时,言志欣共商。
叹我不谐俗,笑谓兼狷狂。
谬许虽滋愧,谈心实非常。
诚服夙师事,师资今茫茫。
寒日风萧萧,送公归北邙。
益觉此生浮,世事付徜徉。
永念公所命,寸心自可将。
仁人必有后,积善无馀殃。
诺公我何恃,恃公可致祥。
陈箧发手泽,笔墨流馀芳。
神留公自在,卓哉文已昌。

查看原文

注释

【文战】1.指科举考试。 2.文艺论战。
【雁行】1.亦作"鴈行"。亦作"鴈行"。 2.飞雁的行列。 3.形容排列整齐而有次序。 4.指朝廷上的排班。 5.阵名。横列展开﹐似飞雁的行列﹐故名。 6.同列﹔同等。 7.居前的行列。雁﹐通"颜"。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文】

文【卯集下】【文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

《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

《易·坤卦》文在中也。《疏》通達文理。《史記·禮書》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太隆。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發舉則有文謀。

《禮·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史記·樂書》禮自外作,故文。《註》文猶動,禮肅人貌。貌在外,故云動。

《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爲文。樂盈而反,以反爲文。《註》文,猶美也,善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註》有文辭也。

《前漢·酷吏傳》司馬安之文法。《註》以文法傷害人也。《又》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密也。

姓。《前漢·循吏傳》文翁,廬江舒人也。

《史記·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獸名。《山海經》放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集韻》文運切,音問。《論語》小人之過也,必文。《朱傳》文,飾之也,去聲。

眉貧切,音珉。飾也。《禮·玉藻》大夫以魚須文竹,劉昌宗讀。

《韻補》叶微勻切。《崔駰·達旨》摛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爲仁。《張衡·西京賦》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叶無沿切。《蔡洪棊賦》畫路表界,白質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圓。

【战】

戰【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曰戰。

懼也。《書·仲虺之誥》小大戰戰。

姓。漢戰兢,明戰愼。

【谁】

誰【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

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爲誰。

《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

《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

《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本以誰何稱,因用名官,有大誰長。卒者,長所領士卒也。

姓。《萬姓統譜》誰龍,明正德閒九江府照磨。

《讀書通》通作孰,引《莊子·列禦》莫覺莫悟,何相孰也。

通作疇。引《書·舜典》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卽孰若,與誰同。

《韻會》亦作譙。《史記·衞綰傳》不譙呵綰。《註》責讓也。譙,音誰,呵,音何。《漢書》作孰何。李奇曰:孰誰也。何,呵也。師古曰:不誰何者,猶言不借問耳。《集韻》或作唯。

【雁】

雁【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五宴切《集韻》魚㵎切,音贗。《說文》鳥也。从隹从人厂聲。讀若鴈。《註》徐鉉曰:雁,知時鳥。大夫以爲摯,昏禮用之,故从人。《爾雅·釋鳥》鳧雁醜。《詩·邶風》雝雝鳴雁。餘詳鳥部鴈字註。

【行】

行【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迹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

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韻補》叶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相关诗句
卓哉文已昌 神留公自在 笔墨流馀芳 陈箧发手泽 恃公可致祥 诺公我何恃 积善无馀殃 仁人必有后 寸心自可将 永念公所命 世事付徜徉 益觉此生浮 送公归北邙 寒日风萧萧 师资今茫茫 诚服夙师事 谈心实非常 谬许虽滋愧 笑谓兼狷狂 叹我不谐俗 言志欣共商 犹忆五月时 智圆行则方 接物多道气 固存未许彰 性含满腔血 孤骨淩风霜 双眼辣姜桂 不得怯文场 自矢力虽惫 所志唯显扬 平生历苦辛 吁嗟乎彼苍 目视不受含 寿母哀难忘 佳儿学未成 令我割愁肠 况闻沈痛言 泪落已浪浪 未及接晤晤 闻命趋公旁 他乡我始归 但惜愿未偿 不赀费不惜 高义郁中藏 赖得贤主人 二竖缠膏肓 栖迟尚客路 才偏与命妨 讵知旧疾作 庶几道可臧 藉公策我惰 长此奉瓣香 方期百载内 儒修蕲颉颃 披豁遗俗物 聚首时一堂 归来无他往 萍踪同他乡 所恨居处暂 有游必同航 追随十载中 窃幸有辉光 蒹葭倚玉树 驽骥同腾骧 辛丑桂与公 世岂弃圭璋 天如假公年 华国须文章 庙堂储硕士 铩羽未翱翔 癸卯膺鹗荐 材大期栋梁 特冠邑多士 文战谁雁行 维昔辛丑年 沈郁声琅琅 吐辞摅蕴蓄 身孱心弥强 神耗志益奋 喀血不自伤 精神耗盛年 偃息敢在床 鸡鸣读未已 篝灯幸夜长 授徒苦昼短 微可穷毫芒 锐能穿匕劄 所得务精详 穷经无岁月 沈思渺难量 洎乎弱冠时 幼学以病荒 幼志殊群儿 家学传青箱 惟公诵清芬 典型今则亡 呜呼外叔舅 为善安所望 天道不可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