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侍君王看水嬉

出自:清代·毛澄《西园引并序》

拼音:[zhèng,zhēng][shì][jūn][wáng,wàng][kàn,kān][shuǐ][xī]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桂宫流水渐台沈,青松夹道隐黄昏。
野花啼鸟谈天宝,剩粉零缣画上林。
武清遗迹又榛莽,禁禦犹存气萧爽。
前湖镕镜照宫门,门前圣祖亲题榜。
四围柳陌接菱塘,兴废龙潜有赐庄。
六飞两世南巡后,平地安排作水乡。
延陵诏写秦家式,海昌亦仿陈园则。
尽占西湖十锦图,中使江南采鸂鶒。
平滩浅石学湘山,舵楼晚似越中还。
无屋不随山曲折,无山不在水中间。
铜沟泻入高粱闸,玉乳流从趵突泉。
远过秦地宜春苑,肯数吴王销夏湾。
未烧以前有园后,篑士运斤不停手。
遍览须教十日游,烹茶坐对灵和柳。
白头阿监为我言,道光初元随至尊。
是时天下久无事,鹰坊虎圈皆承恩。
大内尊严乏水木,每来不怿出园门。
园中四序多佳节,至尊最爱华林月。
月下亲骑白凤凰,清歌挟弹花如雪。
东西复道接长秋,雷殷车声走未休。
烛天灯火湖山外,知是官家福海游。
蓬壶万炬环孤岛,松栝千株系彩球。
赤龙鳞甲随风动,宫娥荡桨银涛涌。
步头扶上玉皇来,荷花满袖秋云重。
文皇禦宇尤加意,自选传头串新戏。
女史分笺纪岁华,奉诚弟子分番试。
遥望瓜洲战垒寒,羽书日夜报长安。
君王宵旰多愁思,抱尽琵琶不教弹。
绣岭乌啼金屈戍,温汤人倚玉栏杆。
圌参汁冷疗消渴,海荔瓤多罢晚餐。
八里桥头鼙鼓起,惊断歌声落秋水。
侵晓开门放内人,翠华已在边风里。
汨罗不管金蟾锁,上阳骨葬青莲朵。
回首阿房一片红,错认湖山旧镫火。
谁念冰天七月凉,蕃河呜咽绕宫墙。
似闻天语弥留际,犹问离宫一断肠。
亲贤刻意权成败,议定先看敌兵退。
奉使迎銮消息迟,列朝宸翰缘街卖。
老妪筐中宋本书,牧童壁上元人画。
莫问丛残贝叶经,牙签四库亦飘零。
僧廊篆鼎蝌文绿,侩肆柴窑宝气青。
明年返辔延洪祚,蒙恩遣向园中住。
马埒蓬蒿一丈高,斜阳手拨常朝路。
厮养眠庋玳瑁屏,灶丁爨砍沈檀树。
康国猧儿海户收,交州鹦鹉关山去。
朝朝暮暮总堪哀,铜辇秋衾梦不来。
脂奁粉盒馀香土,宝册珠衣化劫灰。
伤心最怕秋来夕,寂历虚尘幂瑶席。
钟鼓迟迟出禁城,佩环隐隐来湖石。
柏寝流萤熠熠黄,椒房鬼火荧荧碧。
邃洞泥青蝙蝠窠,假山月黑狐狸迹。
林间何物解吟诗,楼上无人似吹笛。
老病缠绵傍晓啼,又到当年宴舞时。
银屏椽烛高花下,正侍君王看水嬉
岂知池苑都非旧,鹢首摧残禦舟漏。
手帕鲛绡揾泪珠,年深冰结成红豆。
近来特旨兴工筑,楚南梁山括材木。
大官虚费水衡钱,万户千门那能复。
露台诏下万人呼,赵鬼徒能诵两都。
中兴大业崇朝定,太液池头许钓鱼。
广寒团殿愁仙跸,玉泉亭榭浮云失。
游人莫上万寿山,只剩明湖晒寒日。
曲江痛哭子美诗,连昌写憾微之词。
逢君半日凄凉话,转忆人间万事非。
伶元老去霜侵鬓,力士归来泪湿衣。
西陵王气犹龙虎,独立宫门望落晖。

查看原文

注释

【君王】1.古称天子或诸侯。 2.诸王之尊称。
【水嬉】水上游戏。其形式很多,如歌舞﹑竞渡﹑杂技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正】

正【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㱏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

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

《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

《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

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

朼載也。《周禮·夏官》諸子大祭祀,正六牲之體。《註》正謂朼載之。朼,亦作匕。

常也。朱子云:物以正爲常。

正人,尋常之人也。《書·洪範》凡厥正人。《朱子·語錄》是平平底人。

定也。《周禮·天官》宰夫令羣吏,正歲會,正月要。《註》正,猶定。

決也。《詩·大雅》維龜正之。

治其罪亦曰正。《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賊殺其親則正之。《註》正之者,執而治其罪。《王霸記》曰:正,殺之也。

直也。《易·坤·文言》直其正也。《爾雅·釋泉》濫泉正出。正出,直出也。

平質也。《論語》就有道而正焉。《屈原·離騷》指九天以爲正。《註》謂質正其是非也。

以物爲憑曰正。《儀禮·士昏禮》父戒女,必有正焉,若衣若筓。《註》有正者,以託戒使不忘。

釐辨也。《論語》必也正名乎。

四月亦曰正月。《詩·小雅》正月繁霜。《箋》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疏》謂之正月者,以乾用事,正純陽之月。

《杜預·左傳·昭十七年註》謂建巳正陽之月也。正,音政。

預期也。《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公羊傳·僖二十六年》師不正反,戰不正勝。

三正。《史記·歷書》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然。《後漢·章帝紀》王者重三正,愼三微。《註》三正,天地人之正。

人臣之義有六正,謂聖臣、良臣、忠臣、智臣、貞臣、直臣也。見《說苑》。

七正,日月五星也。《書·舜典》作七政。《史記·律書》作七正。

八正,謂八節之氣,以應八方之風。《史記·律書》律歷,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

《大品經說》八正,曰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王屮·頭陀寺文》憑五衍之軾,拯溺逝川。開八正之門,大庇交喪。

先正,先賢也。《書·說命》昔先正保衡。

諡法。《汲冢周書》內外賔服曰正。

與政通。《詩·小雅》今兹之正。《禮·月令》仲春班馬正。皆與政同。

朝覲曰朝正。《左傳·文三年》昔諸侯朝正於王。《杜註》朝而受其政敎也。亦讀平聲。《杜甫詩》不見朝正使。

姓。《廣韻》宋上卿正考父之後。漢有正錦,《後魏志》有正帛。

複姓,漢有正令官。

宗正,星名。《甘氏星經》在帝座東南,主宗正卿大夫。

《廣韻》之盈切。《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歲之首月也。《春秋》春王正月。《公羊·穀梁傳註》音征。或如字。今多讀征。

室之向明處曰正。《詩·小雅》噲噲其正。

射侯中曰正。《周禮·夏官》射人以射法治射儀,王以六耦射,三侯五正。諸侯以四耦射,二侯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二正。《詩·齊風》終日射侯,不出正兮。《毛傳》二尺曰正。《疏》正大於鵠,三分侯廣,而正居一焉,其內皆方二尺。

《儀禮·大射儀鄭註》正者,正也。亦鳥名。齊魯之閒名題肩爲正。正,鳥之捷黠者,射之難中,以中爲雋,故射取名焉。

與征通。《周禮·夏官》諸子有兵甲之事,則授之車馬,以軍法治之,弗正。《疏》正,音征。謂賦稅也。唐武后作。

【侍】

侍【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時吏切,音耆。《說文》承也。《廣韻》近也,從也。《六書故》陪側也。《禮·曲禮》侍坐于先生。

常侍,漢時宦官名,後遂沿習爲士人官制。如唐高適稱高常侍,李愬稱李常侍是也。

《史記·趙世家》公仲連進牛畜荀欣徐越。畜侍以仁義,欣侍以舉賢使能,越侍以節財儉用。《註》侍猶勸也。

侍其,複姓。宋侍其良器。

【君】

君【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

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

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子孫稱先世皆曰君。《孔安國·尚書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

兄稱弟曰君。《杜牧·爲弟墓誌》君諱顗。

妾稱夫曰君。《禮·內則》君已食徹焉。《註》此謂士大夫之妾也。《儀禮·喪服》妾謂君。《註》妾謂夫爲君者,不得體之,加尊之也,雖士亦然。《疏》以妻得體之,得名爲夫,妾雖接見於夫,不得體敵,故加尊之,而名夫爲君。

婦稱夫亦曰君。《古樂府》十七爲君婦。

夫稱婦曰細君。《前漢·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上稱下亦曰君。《史記·申屠嘉傳》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封號曰君。《史記·商君傳》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爲商君。

婦人封號亦曰君。《史記·外戚世家》尊皇太后母臧兒爲平原君。

彼此通稱亦曰君。《史記·司馬穰苴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君謂莊賈也。

《張儀傳》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

隱士就聘者曰徵君。《後漢·逸民韓康傳》亭長以韓徵君當至。

持節出使者曰使君。《後漢·恂傳》非敢脅使君。

《諡法》慶賞威曰君,從之成羣曰君。

君子,成德之稱。《易·乾卦》君子,終曰乾乾。《論語》不亦君子乎。《註》君子,成德之名。

姓。《正字通》明有君助。

叶姑員切,音涓。《劉向·烈女傳》引過推讓,宣王悟焉。夙夜崇道,爲中興君。

【王】

王【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雨方切,音徨。《廣韻》大也,君也,天下所法。《正韻》主也,天下歸往謂之王。《易·坤卦》或從王事。

《隨卦》王用享于西山。《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詩·小雅》宜君宜王。《註》君,諸侯也。王,天子也。◎按秦漢以下,凡諸侯皆稱王,天子伯叔兄弟分封于外者亦曰王。

諸侯世見曰王。《詩·商頌》莫敢不來王。《箋》世見曰王。

凡尊稱亦曰王。《爾雅·釋親》父之考爲王父,父之妣爲王母。

法王,象王,皆佛號。《華嚴偈》象王行處落花紅。《岑參詩》况値廬山遠,抽簪禮法王。《註》法王,佛尊號也。

姓。

《諡法》仁義所往曰王。

王屋,山名。《書·禹貢》至于王屋。《疏》正義曰:王屋在河東垣縣東北。

弓名。《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往體寡,來體多,謂之王弓之屬。

王連,遠志也。見《博雅》夫王,芏草也。見《爾雅·釋草疏》。

王鴡,鳥名。《爾雅·釋鳥》鴡鳩,王鴡。《註》鵰類,今江東呼之爲鶚。

王鮪,魚名。《周禮·天官·人》春獻王鮪。《註》王鮪,鮪之大者。

蛇名。《爾雅·釋魚》蟒,王蛇。《註》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

蟲名。《爾雅·釋蟲》王蛈蜴。註:卽螲蟷,似䵹鼄,在穴中,有蓋。今河北人呼蛈蜴。《博雅》虎,王蝟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于放切,音旺霸王也。《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詩·大雅》王此大邦。《箋》王,君也。《釋文》王,于况反。《前漢·高帝紀》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師古註》上王字,于放反。

《廣韻》盛也。《莊子·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註》謂心神長王。《釋文》王,于况反。

音往。《詩·大雅》昊天曰明,及爾出王。《傳》王,往也。《朱註》音往。〇按王本古文玉字。註詳部首。

【看】

看【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寒切,文帝對燭賦》迴照金屏裏,眽眽兩相看。

《宋史·禮志》大宴前一日,御殿閱百戲謂之獨看。

《遼史·地理志》大東丹國新建南京,分南北,市中爲看樓,晨集南市,夕集北市。

姓。見《姓苑》。

《唐韻》苦旰切《集韻》《韻會》墟旰切《正韻》袪幹切,刊去聲。義同。

叶苦堅切,音牽。《吳邁遠·長相思詩》經春不舉袖,秋落寧復看。一見願道意,君門已九關。關,音涓。

叶苦甸切,牽去聲。《蘇轍·詠彝亭詩》千里思山夢中見,要須罷郡歸來看。《說文》从手下目。徐曰:以手翳目而望也。重文作。俗作㸔。

【水】

水【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之寒氣爲水。

六飮之一。《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禮·玉藻》五飮:上水、漿、酒、醴、酏。《註》上水,水爲上,餘次之。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水曰淸滌。

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

《前漢·律歷志》五聲,羽爲水。

天水,郡名,漢武帝所置。

中水,縣名,屬涿郡。應劭曰:易見《前漢·地理志》。

黑水,國名,卽韐。

露爲上池水。《史記·扁鵲傳》飮是以上池之水。《註》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姓。

《韻補》叶式類切,音墜。《劉楨·魯都賦》蘋藻漂於陽侯,芙蓉出於渚際。奮紅葩之熩熩,逸景燭於崖水。

叶呼委切,音毀。《李白·游高淳丹陽湖詩》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裏。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韻補》音準。引《白虎通》水之爲言準也。○按準乃水之義,非水之音。蓋沿《周禮·考工記》鄭註,準讀爲水而誤。今不從。

【嬉】

嬉【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許其切《集韻》《韻會》虛其切《正韻》虛宜切,俎豆。《前漢·文帝紀》七八十翁,嬉戲如小兒狀。《張協·七命》乗鳥舟兮爲水嬉。

《集韻》《韻會》許已切《正韻》許里切,音喜。《白居易·雜興詩》澹灩九折池,縈回十餘里。四月芰荷發,越王日遊嬉。

妹嬉,夏桀妃,見妹字註。

《廣韻》《集韻》《韻會》許記切《正韻》許意切,音憙。美姿顏也。

《集韻》羊朱切,音愉。《劉楨·魯都賦》素秋二七,天漢指隅。民胥祓禊,國子水嬉。

相关诗句
独立宫门望落晖 西陵王气犹龙虎 力士归来泪湿衣 伶元老去霜侵鬓 转忆人间万事非 逢君半日凄凉话 连昌写憾微之词 曲江痛哭子美诗 只剩明湖晒寒日 游人莫上万寿山 玉泉亭榭浮云失 广寒团殿愁仙跸 太液池头许钓鱼 中兴大业崇朝定 赵鬼徒能诵两都 露台诏下万人呼 万户千门那能复 大官虚费水衡钱 楚南梁山括材木 近来特旨兴工筑 年深冰结成红豆 手帕鲛绡揾泪珠 鹢首摧残禦舟漏 岂知池苑都非旧 正侍君王看水嬉 银屏椽烛高花下 又到当年宴舞时 老病缠绵傍晓啼 楼上无人似吹笛 林间何物解吟诗 假山月黑狐狸迹 邃洞泥青蝙蝠窠 椒房鬼火荧荧碧 柏寝流萤熠熠黄 佩环隐隐来湖石 钟鼓迟迟出禁城 寂历虚尘幂瑶席 伤心最怕秋来夕 宝册珠衣化劫灰 脂奁粉盒馀香土 铜辇秋衾梦不来 朝朝暮暮总堪哀 交州鹦鹉关山去 康国猧儿海户收 灶丁爨砍沈檀树 厮养眠庋玳瑁屏 斜阳手拨常朝路 马埒蓬蒿一丈高 蒙恩遣向园中住 明年返辔延洪祚 侩肆柴窑宝气青 僧廊篆鼎蝌文绿 牙签四库亦飘零 莫问丛残贝叶经 牧童壁上元人画 老妪筐中宋本书 列朝宸翰缘街卖 奉使迎銮消息迟 议定先看敌兵退 亲贤刻意权成败 犹问离宫一断肠 似闻天语弥留际 蕃河呜咽绕宫墙 谁念冰天七月凉 错认湖山旧镫火 回首阿房一片红 上阳骨葬青莲朵 汨罗不管金蟾锁 翠华已在边风里 侵晓开门放内人 惊断歌声落秋水 八里桥头鼙鼓起 海荔瓤多罢晚餐 圌参汁冷疗消渴 温汤人倚玉栏杆 绣岭乌啼金屈戍 抱尽琵琶不教弹 君王宵旰多愁思 羽书日夜报长安 遥望瓜洲战垒寒 奉诚弟子分番试 女史分笺纪岁华 自选传头串新戏 文皇禦宇尤加意 荷花满袖秋云重 步头扶上玉皇来 宫娥荡桨银涛涌 赤龙鳞甲随风动 松栝千株系彩球 蓬壶万炬环孤岛 知是官家福海游 烛天灯火湖山外 雷殷车声走未休 东西复道接长秋 清歌挟弹花如雪 月下亲骑白凤凰 至尊最爱华林月 园中四序多佳节 每来不怿出园门 大内尊严乏水木 鹰坊虎圈皆承恩 是时天下久无事 道光初元随至尊 白头阿监为我言 烹茶坐对灵和柳 遍览须教十日游 篑士运斤不停手 未烧以前有园后 肯数吴王销夏湾 远过秦地宜春苑 玉乳流从趵突泉 铜沟泻入高粱闸 无山不在水中间 无屋不随山曲折 舵楼晚似越中还 平滩浅石学湘山 中使江南采鸂鶒 尽占西湖十锦图 海昌亦仿陈园则 延陵诏写秦家式 平地安排作水乡 六飞两世南巡后 兴废龙潜有赐庄 四围柳陌接菱塘 门前圣祖亲题榜 前湖镕镜照宫门 禁禦犹存气萧爽 武清遗迹又榛莽 剩粉零缣画上林 野花啼鸟谈天宝 青松夹道隐黄昏 桂宫流水渐台沈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