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廊篆鼎蝌文绿

出自:清代·毛澄《西园引并序》

拼音:[sēng][láng][zhuàn][dǐng][kē][wén][lǜ,lù]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桂宫流水渐台沈,青松夹道隐黄昏。
野花啼鸟谈天宝,剩粉零缣画上林。
武清遗迹又榛莽,禁禦犹存气萧爽。
前湖镕镜照宫门,门前圣祖亲题榜。
四围柳陌接菱塘,兴废龙潜有赐庄。
六飞两世南巡后,平地安排作水乡。
延陵诏写秦家式,海昌亦仿陈园则。
尽占西湖十锦图,中使江南采鸂鶒。
平滩浅石学湘山,舵楼晚似越中还。
无屋不随山曲折,无山不在水中间。
铜沟泻入高粱闸,玉乳流从趵突泉。
远过秦地宜春苑,肯数吴王销夏湾。
未烧以前有园后,篑士运斤不停手。
遍览须教十日游,烹茶坐对灵和柳。
白头阿监为我言,道光初元随至尊。
是时天下久无事,鹰坊虎圈皆承恩。
大内尊严乏水木,每来不怿出园门。
园中四序多佳节,至尊最爱华林月。
月下亲骑白凤凰,清歌挟弹花如雪。
东西复道接长秋,雷殷车声走未休。
烛天灯火湖山外,知是官家福海游。
蓬壶万炬环孤岛,松栝千株系彩球。
赤龙鳞甲随风动,宫娥荡桨银涛涌。
步头扶上玉皇来,荷花满袖秋云重。
文皇禦宇尤加意,自选传头串新戏。
女史分笺纪岁华,奉诚弟子分番试。
遥望瓜洲战垒寒,羽书日夜报长安。
君王宵旰多愁思,抱尽琵琶不教弹。
绣岭乌啼金屈戍,温汤人倚玉栏杆。
圌参汁冷疗消渴,海荔瓤多罢晚餐。
八里桥头鼙鼓起,惊断歌声落秋水。
侵晓开门放内人,翠华已在边风里。
汨罗不管金蟾锁,上阳骨葬青莲朵。
回首阿房一片红,错认湖山旧镫火。
谁念冰天七月凉,蕃河呜咽绕宫墙。
似闻天语弥留际,犹问离宫一断肠。
亲贤刻意权成败,议定先看敌兵退。
奉使迎銮消息迟,列朝宸翰缘街卖。
老妪筐中宋本书,牧童壁上元人画。
莫问丛残贝叶经,牙签四库亦飘零。
僧廊篆鼎蝌文绿,侩肆柴窑宝气青。
明年返辔延洪祚,蒙恩遣向园中住。
马埒蓬蒿一丈高,斜阳手拨常朝路。
厮养眠庋玳瑁屏,灶丁爨砍沈檀树。
康国猧儿海户收,交州鹦鹉关山去。
朝朝暮暮总堪哀,铜辇秋衾梦不来。
脂奁粉盒馀香土,宝册珠衣化劫灰。
伤心最怕秋来夕,寂历虚尘幂瑶席。
钟鼓迟迟出禁城,佩环隐隐来湖石。
柏寝流萤熠熠黄,椒房鬼火荧荧碧。
邃洞泥青蝙蝠窠,假山月黑狐狸迹。
林间何物解吟诗,楼上无人似吹笛。
老病缠绵傍晓啼,又到当年宴舞时。
银屏椽烛高花下,正侍君王看水嬉。
岂知池苑都非旧,鹢首摧残禦舟漏。
手帕鲛绡揾泪珠,年深冰结成红豆。
近来特旨兴工筑,楚南梁山括材木。
大官虚费水衡钱,万户千门那能复。
露台诏下万人呼,赵鬼徒能诵两都。
中兴大业崇朝定,太液池头许钓鱼。
广寒团殿愁仙跸,玉泉亭榭浮云失。
游人莫上万寿山,只剩明湖晒寒日。
曲江痛哭子美诗,连昌写憾微之词。
逢君半日凄凉话,转忆人间万事非。
伶元老去霜侵鬓,力士归来泪湿衣。
西陵王气犹龙虎,独立宫门望落晖。

查看原文

注释

【僧廊】寺院的廊庑。亦借指僧舍。
【篆鼎】有篆书铭文的鼎。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僧】

僧【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蘇增切《集韻》慈陵切《韻會》思澄切《正韻》思登切,塞平聲。沙門也。梵音云僧伽,從浮屠敎者,或稱上人。梵語僧伽邪三合音,俗取一字,名曰僧。《魏書·釋老志》其始修心,則依佛法,僧之三歸,若君子之三畏也。

《禪宗記》禪僧衣褐,講僧衣紅,瑜伽僧衣蔥白。瑜伽僧者,今應赴僧也。

眞臘國呼僧爲苧菇,僧皆茹魚肉,惟不飮酒,供佛亦用魚肉。僧用金銀轎,扛傘柄者,國王有大政,亦咨訪之。

《唐本草》密陀,僧一名沒多僧,出波斯國,形似黃龍齒而堅重。

【廊】

廊【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廊廡下。《註》師古曰:廊,堂下周屋也。《揚雄·光祿勳箴》廊殿門闥,限以禁界。

通作郞。《前漢·董仲舒傳》蓋聞唐虞之時,遊於巖郞之上。《註》晉灼曰:堂邊廡。巖郞,謂嚴峻之郞也。

《司馬相如傳》陛下築郞臺,恐其不高。《註》師古曰:郞堂,下周廂也。

【篆】

篆【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廣韻》持袞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柱兗切,音瑑。《集韻》篆書也。《尚書·序疏》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及新莽居攝,使大司空甄豐等校文書之部,時有六書,三曰篆書,卽小篆,下杜人程邈所作。五曰繆篆,所以摹印。《法書攷》大篆者,周史籀所作也。或曰柱下史始變古文,或同或異,謂之篆。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漢·藝文志》《史籀》十五篇是也。以史官製之,用之敎授,謂之史書,凡九千字。小篆者,秦相李斯所作也。增損大篆、籀文,謂之小篆,亦曰秦篆,天下行之。畫如鐵石,字若飛動,作楷隸之祖,爲不易之法。其銘題鐘鼎,及作符節,至今用焉。

轂約也。《周禮·春官》孤乗夏篆。《註》夏,赤也。夏篆,五采畫轂約也。

《考工記》鐘帶謂之篆。

【鼎】

鼎【亥集下】【鼎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鼑《唐韻》《集韻》《韻會》都挺切,音頂。《說文》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玉篇》鼎,所以熟食器也。《左傳·宣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爲之備,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周禮·天官·膳夫》王日一舉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鄭註》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

《周易卦名》巽下離上之卦。

《正韻》鼎,當也。

方也。《前漢·賈誼傳》天子春秋鼎盛。

鼎鼎,大舒也。《禮·檀弓》喪事鼎鼎爾,則小人。《疏》形體寬慢也。

周鼎,星名。見《步天歌》。

湖名。《史記·封禪書》黃帝鑄鼎於荆山,後世因名其處爲鼎湖。

州名。宋朗州攺鼎州。

城門名。《後漢·郡國志》雒陽東城曰鼎門。《註》九鼎所後入。

維舟曰鼎。《揚子·方言》維之謂之鼎。

官名。《前漢·東方朔傳》夏育爲鼎官。《註》鼎官,今殿前舉鼎者也。

姓。未將鼎澧。

人名。《西京雜記》鼎,匡衡小名也。

《前漢·匡衡傳註》張晏曰:匡衡少時字鼎,長乃易字稚圭,世所傳衡與貢禹書,上言衡狀報,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又》無說詩匡鼎來。《註》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匡且來也。○按服虔註誤。

《前漢·賈捐之傳》捐之復短石顯。楊興曰:顯鼎貴。《註》如淳曰:言方且欲貴矣。鼎音釘。師古曰:讀如字。

叶他經切,音汀。《左思·吳都賦》精若耀星,聲若雷霆。名藏於山經,形鏤於夏鼎。

【蝌】

蝌【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苦禾切,音科。蝌蚪。本作科。《爾雅·釋魚》科斗,活東。《疏》蝦蟇子。此蟲一名科斗,一名活東,頭圓大而尾細,古文似之,故孔安國皆云科斗文字是也。《本草》一名懸針,一名水仙子。《李時珍曰》蝌蚪,狀如河豚,頭圓,身上靑黑色,始出有尾無足,稍大則足生尾脫,治疥瘡,又可染鬚髮。《爾雅翼》月大盡生前兩足,月小盡生後兩足。

【文】

文【卯集下】【文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

《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

《易·坤卦》文在中也。《疏》通達文理。《史記·禮書》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太隆。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發舉則有文謀。

《禮·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史記·樂書》禮自外作,故文。《註》文猶動,禮肅人貌。貌在外,故云動。

《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爲文。樂盈而反,以反爲文。《註》文,猶美也,善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註》有文辭也。

《前漢·酷吏傳》司馬安之文法。《註》以文法傷害人也。《又》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密也。

姓。《前漢·循吏傳》文翁,廬江舒人也。

《史記·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獸名。《山海經》放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集韻》文運切,音問。《論語》小人之過也,必文。《朱傳》文,飾之也,去聲。

眉貧切,音珉。飾也。《禮·玉藻》大夫以魚須文竹,劉昌宗讀。

《韻補》叶微勻切。《崔駰·達旨》摛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爲仁。《張衡·西京賦》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叶無沿切。《蔡洪棊賦》畫路表界,白質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圓。

【绿】

綠【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說文》帛靑黃色也。《釋名》綠,瀏也。荆泉之水於上視之,瀏然綠色,此似之也。《詩·邶風》綠兮衣兮。《博》綠,閒色。

《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綠,王芻也。《釋文》爾雅作菉。

相关诗句
独立宫门望落晖 西陵王气犹龙虎 力士归来泪湿衣 伶元老去霜侵鬓 转忆人间万事非 逢君半日凄凉话 连昌写憾微之词 曲江痛哭子美诗 只剩明湖晒寒日 游人莫上万寿山 玉泉亭榭浮云失 广寒团殿愁仙跸 太液池头许钓鱼 中兴大业崇朝定 赵鬼徒能诵两都 露台诏下万人呼 万户千门那能复 大官虚费水衡钱 楚南梁山括材木 近来特旨兴工筑 年深冰结成红豆 手帕鲛绡揾泪珠 鹢首摧残禦舟漏 岂知池苑都非旧 正侍君王看水嬉 银屏椽烛高花下 又到当年宴舞时 老病缠绵傍晓啼 楼上无人似吹笛 林间何物解吟诗 假山月黑狐狸迹 邃洞泥青蝙蝠窠 椒房鬼火荧荧碧 柏寝流萤熠熠黄 佩环隐隐来湖石 钟鼓迟迟出禁城 寂历虚尘幂瑶席 伤心最怕秋来夕 宝册珠衣化劫灰 脂奁粉盒馀香土 铜辇秋衾梦不来 朝朝暮暮总堪哀 交州鹦鹉关山去 康国猧儿海户收 灶丁爨砍沈檀树 厮养眠庋玳瑁屏 斜阳手拨常朝路 马埒蓬蒿一丈高 蒙恩遣向园中住 明年返辔延洪祚 侩肆柴窑宝气青 僧廊篆鼎蝌文绿 牙签四库亦飘零 莫问丛残贝叶经 牧童壁上元人画 老妪筐中宋本书 列朝宸翰缘街卖 奉使迎銮消息迟 议定先看敌兵退 亲贤刻意权成败 犹问离宫一断肠 似闻天语弥留际 蕃河呜咽绕宫墙 谁念冰天七月凉 错认湖山旧镫火 回首阿房一片红 上阳骨葬青莲朵 汨罗不管金蟾锁 翠华已在边风里 侵晓开门放内人 惊断歌声落秋水 八里桥头鼙鼓起 海荔瓤多罢晚餐 圌参汁冷疗消渴 温汤人倚玉栏杆 绣岭乌啼金屈戍 抱尽琵琶不教弹 君王宵旰多愁思 羽书日夜报长安 遥望瓜洲战垒寒 奉诚弟子分番试 女史分笺纪岁华 自选传头串新戏 文皇禦宇尤加意 荷花满袖秋云重 步头扶上玉皇来 宫娥荡桨银涛涌 赤龙鳞甲随风动 松栝千株系彩球 蓬壶万炬环孤岛 知是官家福海游 烛天灯火湖山外 雷殷车声走未休 东西复道接长秋 清歌挟弹花如雪 月下亲骑白凤凰 至尊最爱华林月 园中四序多佳节 每来不怿出园门 大内尊严乏水木 鹰坊虎圈皆承恩 是时天下久无事 道光初元随至尊 白头阿监为我言 烹茶坐对灵和柳 遍览须教十日游 篑士运斤不停手 未烧以前有园后 肯数吴王销夏湾 远过秦地宜春苑 玉乳流从趵突泉 铜沟泻入高粱闸 无山不在水中间 无屋不随山曲折 舵楼晚似越中还 平滩浅石学湘山 中使江南采鸂鶒 尽占西湖十锦图 海昌亦仿陈园则 延陵诏写秦家式 平地安排作水乡 六飞两世南巡后 兴废龙潜有赐庄 四围柳陌接菱塘 门前圣祖亲题榜 前湖镕镜照宫门 禁禦犹存气萧爽 武清遗迹又榛莽 剩粉零缣画上林 野花啼鸟谈天宝 青松夹道隐黄昏 桂宫流水渐台沈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